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30章

作者:寂寞剑客

就算非要杀他,也必须得找一个说得过去且能服众的理由。

但是至少现在,他非但没有过错,反而有功,所以必须嘉奖。

而且还得重奖,只有这样才能对周边的降将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臣领旨谢恩!”许定国闻言顿时大喜过望,他万万没想到会有这等好事,当即跪地再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又把目光转向陈潜夫。

陈潜夫就有些不太好办,因为大明律有明文规定,凡文官非有大功勋于国家社稷,而所司朦胧奏请辄封公侯爵位者,当该官吏及受封者皆斩。

所以给陈潜夫爵位是不行的,陈潜夫也不敢受领。

但是擢升官职也同样不好办,因为这是吏部和内阁的事权。

皇帝通过中旨特简提拔官员,容易遭到文官们的群起围攻,万历朝以后尤其如此,到了弘光朝皇帝特简更几乎完全作废。

太常寺少卿吴麟征看出了崇祯的犹豫,便说道:“圣上,七品以上官员补缺需要吏部考选,三品以上官员更需要廷推,但是家国激变之时,尤其值此社稷倾覆之非常时期,皇帝有权特简擢升包括内阁大学士在内一应官员。”

孟兆祥、刘理顺以及陈良谟等官员也是纷纷附议。

吴麟征是太常寺少卿,现在太常卿缺位,他便是太常寺的全权代表,涉及到宗庙礼法方面的问题他是最权威解读。

也就是现在,换成平常时候吴麟征他们敢这么说,铁定会被御史科道言官喷成狗,你们这群皇帝的走狗,还要不要点脸?咱们文官群体争了两百年才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事权,就这样被你还回去了?你们这群叛徒,奸佞小人!

现在就一个御史陈良谟。

还有一个户科给事中吴甘来。

可现在陈良谟和吴甘来都支持吴麟征。

“真的可以?”崇祯的眼睛顿时亮起来。

“自然可以。”吴麟征不容置疑的道,“皇帝本来就有特简官员之权。”

崇祯又道:“不光是七品以上官员,简拔九卿堂官内阁大学士也行?”

“事急从权,亦可。”吴麟征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语气也平稳依旧,但内心却难免有些波澜起伏,圣上这是打算要大规模简拔九卿堂官内阁大学士吗?

孟兆祥、刘理顺以及陈良馍等官员也是面露期待。

入阁什么的他们肯定不敢想,九卿堂官也是极好。

他们是忠臣,但是忠臣也希望当大官,为国家出更大力。

有一句俗话说的好,不想当宰相的官员肯定不是个好官。

然而崇祯却只是点了点头,欣然道:“好的,朕知道了。”

随即又对陈潜夫说道:“陈潜夫,朕特简你为河南巡按御史,再赐你尚方宝剑,对知府以下官员有先斩后奏之权!”

这就厉害了,巡抚都没有陈潜夫牛逼。

因为巡抚对知府也只能弹劾,但陈潜夫这个巡按却可以斩杀。

所以陈潜夫名义上只是一个七品巡按,但是实际上行使的却是河南总督的权力!以小驭大,这也是大明朝的特色,朱元璋的首创。

陈潜夫已经激动得满脸潮红,再拜道:“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爱卿请起。”崇祯上前一步亲手将陈潜夫扶起来,他之所以给陈潜夫这么重的事权,一是因为陈潜夫有这个能力,还是个忠臣,二就是希望陈潜夫能够担负起重任,光复归德府甚至整个河南。

因为崇祯已经想起来陈潜夫是什么人了。

流贼破开封后,河南的各个州县望风而降,大明官员和宗室纷纷南逃,唯独陈潜夫这个七品推官坚守岗位,还劝同僚说:“今日人臣报国之秋,诸君何怯耶?”

然后招蓦乡勇,毅然起兵与流贼打游击战。

这也是个狠人!

第三十九章 福王当立

虽然知道陈潜夫是个狠人,但是崇祯还是忍不住想要试试他的胆识。

当下崇祯对陈潜夫说道:“陈爱卿,朕现在有一个艰巨的使命交给你,你可敢进入归德府城,将朕御驾到此的消息告知桑开第?”

崇祯知道历史上桑开第最终又重归大明。

因此陈潜夫这次进城劝降大概率是没危险的。

但是陈潜夫没开上帝视角,根本不清楚这一点。

所以此时进入归德府城劝降还是相当需要勇气的。

结果陈潜夫却连一丝的犹豫都没有,脖子一梗道:“有何不敢!”

崇祯便有些钦佩,心说这些信奉君臣大义的古人是真不怕死,当下又问:“可要朕派一队甲士随你一并进城?”

“不必。”陈潜夫道,“圣上只需谴一内侍随臣一并进城即可。”

崇祯便立刻又将目光转向高起潜,高起潜脸色瞬间垮下来,咋又是我?轮也该轮到其他内侍了吧?圣上你不能专逮我一人哪。

不过高起潜这狗太监的运气是真不错。

崇祯还没有发话呢,前面就噪动起来。

随即留在前面押阵的金铉折回来禀报道:“圣上,归德知府桑开第斩杀了伪顺归德同知陈奇,并打开城门反正了。”

“好事。”崇祯笑着点头道。

桑开第的反应其实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陈潜夫、吴麟征等文官却是大为惊奇。

高起潜则是长出一口气,真是好悬哪。

崇祯又对高起潜说道:“你去把桑开第带过来。”

“老奴遵旨。”高起潜趾高气扬的出去,不一会就带着个身穿绯袍的文官过来,手里还托举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颗滴血的首级。

“罪臣归德知府桑开第,叩请圣上金安。”

桑开第托举着木盘跪下,脑袋重重点到地上。

崇祯俯视着桑开第久久没有做声,这是一种无声的心理震慑。

犯了过错可以原凉,这个没有问题,但是敲打也是必须要有的。

要不给你长点记性,下次遇到类似的局面你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崇祯不发话,桑开第便跪着不敢起来,还要保持着托举木盘的姿势,木盘上还摆着一颗份量不轻的人头,累得很。

仅仅片刻功夫,桑开第便感觉像托举着一座大山。

双臂开始止不住的颤抖,浑身上下也是汗出如浆。

不知道过了有多长时间,崇祯才终于幽幽说道:“起来吧。”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朕不是个小器之人,既然你能幡然悔悟,重归大明,过往一切也就一笔勾销吧,今后仍旧当你的归德知府。”

“臣桑开第,谢圣上如天洪恩。”桑开第顿时间感动得涕泪齐下。

这个真是没有想到啊,圣上非但没杀他,居然还让他接着当知府,霎那之间,桑开第便有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桑开第吃力的爬起身,又说道:“还请圣上入城,好让臣……”

“朕这次就不进城了。”崇祯摆摆手,又说道,“不过你也别多想,朕只是不想扰民而已,你赶紧让人准备好十日份干粮及草料送到城外。”

“臣遵旨。”桑开第领了圣旨,匆匆返回府城准备去了。

崇祯又对陈潜夫道:“陈爱卿,你也应该忙你的事了。”

轻哦了一声,又问陈潜夫道:“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吗?”

“臣知道。”陈潜夫点点头道,“接下来臣首先要做的是,手持圣上所赐之尚方宝剑及敕令,晓喻开封府乃至整个河南省各个州县,勒令降贼之官绅重归我大明,但凡只要弃暗投明者,则既往不究,有官身者仍旧委以原任!”

崇祯欣然点头,再写好手谕盖上宝玺,连同自己的佩剑递给陈潜夫。

陈潜夫就跟得了两件宝物一般,双手捧着佩剑和手谕走了,还把许定国以及他自己的三千乡勇也一并给带走。

不过许定国却被崇祯给留下。

许定国这个废物,还是留在身边危害比较小一点。

目送陈潜夫走远,金铉却上前小声说道:“圣上,此地不宜久留。”

让崇祯颇感意外的是,胡国柱也说道:“是啊,桑开第、陈潜夫等辈或许不会再生出二心,但是他们的身边人却难保没别的心思,万一将圣驾在此的消息泄露给流贼右营主将袁宗第,那就麻烦大了。”

众人闻言也是神情一凛。

袁宗第麾下可是有十多万精锐。

【袁宗第的右营实际大约有5万多老卒,其中3万随白旺镇守荆襄,跟随袁宗第进入河南的老卒大约有2万】

“无妨。”崇祯哂然一笑道,“流贼此时怕是已经自身难保了吧。”

“什么?流贼自身难保?”金铉、孟兆祥以及胡国柱等尽皆面面相觑。

崇祯笑了笑,又说道:“如果朕没有料错的话,流贼只怕是已经在山海关吃了一场决定性的败仗,而且这一消息很快就会流传开来,如此快则十天慢则半个月,流贼在北直、河南乃至于山东的统治就该土崩瓦解了。”

崇祯所说的都是史书记载的事实。

但是在孟兆祥他们看来,可信度为零。

流贼已经在山海关吃了一场决定性的大败?

在北直、河南以及山东的统治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说的跟真的似的,谁信?流贼可没有那么容易垮。

而且大臣们的担心很快就得到了佐证,崇祯刚刚命令一千夷丁下马休整,结果睢阳方向就传来绵绵不息的号角声。

这是撒出去的夜不收在吹号示警。

“敌袭,有敌袭!”胡国柱立刻大吼起来。

兀把炭、猛可兔等夷将赶紧上马,开始整顿队伍。

孟兆祥、吴麟征等文官更是显得忧心忡忡,心说这下坏了,肯定是流贼左营主将袁宗第带着他的大军杀到了,一场恶战只怕是免不掉。

崇祯却毫不在意的道:“别慌,来的是卫所军!”

“卫所军?”孟兆祥、吴麟征等官员再次面面相觑。

崇祯不光知道来的是卫所军,还知道是睢阳卫的卫所军。

不出意外,肯定是睢阳卫参将丁启光得到消息带着军队赶过来了。

丁启光是已故陕西三边总督丁启睿的胞弟,大明湖广兼河南总督丁魁楚还是丁启光的伯父,所以丁启光投降大顺完全是被迫无奈,只要给他机会一定会反正,历史上他也确实跟桑开第一起反正,不过时间要比现在稍晚些。

这个时空,由于崇祯的出现,两人的反正提前了。

崇祯的判断很快得到了证实,来的真是丁启光的睢阳卫卫所军,而且刚刚当上河南巡按御史的陈潜夫也一起跟着回来了。

丁启光还学古人背了一捆荆条,意思就是负荆请罪。

“罪臣丁启光,叩请圣上金安。”来到崇祯面前,丁启光倒头便拜。

这又是一个跟许定国差不多的战五渣,打仗全靠跑,喝兵血却是贼溜,不过崇祯还得捏着鼻子应付一番,最后也封了一个子爵然后带在身边。

明升暗降这种套路,崇祯现在玩得是越来越溜了。

剥离出来的卫所军,自然是交给陈潜夫这个巡按御史去整顿以及筛选。

一番君臣奏对之后,桑开第那边也带着干粮草料出城,甚至还带了酒,这顿酒却让一千夷丁小小的高兴了一番。

……

夷丁们的心情不错。

但是远在南京的东林党大佬们却感到很闹心。

甚至连六必居的酒菜以及媚香楼名妓李香君的献艺也没有那么吸引人,这要是换成平常时候,说什么也得品评一番再各自赋首诗词啥的。

“嘭!”一声巨响,李香君的歌声嘎然而止。

却是操江总督兼提督留都兵马诚意伯刘孔昭,将酒杯重重的顿在案上。

别看刘孔昭是伯爵,并且掌管着留部的兵马,但是往常国家太平之时,他在文官眼里就是个狗屁,一个七品实权小官都能够轻松拿捏他。

尤其那些科道言官,一个奏本就能够让刘孔昭夹紧尾巴。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崇祯皇帝和三个皇嗣下落不明,国家机器事实上陷于停摆,文官没有了国家机器背书,在手握兵权的武将面前就矮了七分。

所以刘孔昭也敢在一众东林党的文官大佬面前充起人样。

“这议事也已经议了一整天了,场子也从提督衙门换到留都守备衙门,再换到现在的媚香楼,酒也喝了一肚子,是不是也该出个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