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29章

作者:寂寞剑客

崇祯点点头表示朕知道了。

金铉又问驿卒道:“围攻府城的是谁?”

驿卒道:“好像是我朝河南援剿总兵许定国,噢对,还有开封府的推官,一个叫什么夫的七品小官。”

金铉道:“开封府推官陈潜夫?”

“对对。”驿卒连连点头道,“陈潜夫,就叫陈潜夫。”

“圣上,这是个狂生。”金铉对崇祯说道,“崇祯十二年乡试落榜之后曾大闹贡院,当时臣就在场,因而有印象。”

“后来不知道走了谁的门路。”

“选官到了开封府担任七品推官。”

“陈潜夫?”崇祯也隐约有些印象。

此人在南明史上应该也是留下了姓名,但是又不是很出名,所以崇祯对这个名字有印象,但是对他的事迹就不甚明了。

倒是对另外一个名字许定国印象深刻。

正是此人诱杀了高杰,致使史可法苦心经营的黄淮防线瞬间化为泡影,也导致弘光小朝廷只坚持了不到一年时间。

说话之间,其他官员及勋贵纷纷过来。

问明情况后也不说话,只是一个个等着崇祯拿主意。

毫无疑问,至少在跟着崇祯溃围的这批官员勋贵中,崇祯这个皇帝已经摘掉“刻薄寡恩、猜忌多疑”的头衔,并且已经竖立起了绝对的权威,皇帝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就没有一个人敢轻易发声。

崇祯也没打算征求官员勋贵的意见。

涉及到具体行政事务,可以征求这些官员勋贵的意见,但如果涉及到战略的抉择,崇祯就只能也必须乾纲独断。

这绝对不是崇祯刚愎自用。

而是因为此时的崇祯是个穿越者,能够提前预知历史走向,并且崇祯还比这个时代的人多出了三百多年的知识见闻及经验。

比如现在,崇祯就必须得做出抉择——是否介入归德府的这次战事?

崇祯本来的计划是,一路昼伏夜行,以最快的速度赶赴仪真找到黄得功的军队,然后带着黄得功去扬州找高杰。

首先兼并掉高杰的军队,

然后收拾刘泽清及刘良佐。

最后再挟四镇之兵北上抗击建奴。

整个过程的时间安排是很紧的。

一旦拖久了,就什么都可能发生。

所以能不在归德耽搁还是不要耽搁,一天都别耽搁。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在归德提前布局落一枚闲子,这对于将来的黄淮防线的构筑及经营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因为解决掉皇位的威胁,紧接着就要率军北上黄淮。

到时候就要在黄淮一线与建奴进行对峙,甚至大战。

这时候,落在归德的这枚闲子就能发挥出关键作用。

所以这枚闲子落与不落,是个问题,而且只能崇祯自己做决定。

负手踱步了片刻,崇祯迅速做出决断:“点齐兵马,去归德府城!”

“遵旨!”金铉答应一声,当即前去传旨,伴随着号炮声及喇叭声,马嘶人沸声也随之在这个废弃的无人村寨里响起。

……

此时此刻归德府城的西门外,

许定国正和陈潜夫商量要不要发起强攻?

许定国跟李定国,两人名字就一字之差,但是能力却是天壤之别,而且许定国根本不是什么好东西,就一介贪鄙之辈。

之前靠着钻营在大明朝混到了总兵高位。

北京沦陷之后没了主心骨,又没有胆量去南边,因为担心被高杰、黄得功还有刘良佐他们夺走兵权,索性就留在睢州。

因为没有了军饷,手下蓦兵跑散了大半。

但是这一个多月,许定国通过劫掠乡里又网罗了一千多散兵游勇。

附近的村寨为了自保不得不托庇在许定国麾下,这就更加助涨了许定国的势力,到现在已经膨胀到两千多人。

跟许定国一起围攻府城的,还有陈潜夫的一千多乡勇。

陈潜夫的能力就要比许定国强多了,以一介七品推官,却能够蓦集一千多乡勇,而且还能在大顺军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属实不简单。

既然是联合作战,就肯定会有利益之争。

许定国笑着问道:“陈大人,你是主事人,不如先由你的人强攻?”

陈潜夫一摆手道:“许总镇此言差矣,此战虽是下官发起,但是主力却是许总镇你的兵马,所以理应先由你的兵马强攻。”

陈潜夫的职务虽然要远低于许定国,心理上却是丝毫不怵。

许定国脸上的笑意一下僵住,心下也有些恼怒,姓陈的你这是给脸不要脸?

就在许定国犹豫要不要干脆杀了陈潜夫再兼并他的一千多乡勇时,后面列阵的各个村寨的乡勇忽然骚动起来,似乎出了什么事。

随即一个乡勇首领火急火燎的飞奔过来。

“总镇,许总镇!”首领高喊道,“不好了!”

“李际遇!”许定国心下同样惊惧,脸上却不动声色的训斥道,“你慌什么?”

“呃,啊?”名叫李际遇的乡勇首领呃了一声,又道,“骑兵,有一支庞大的骑兵向府城冲杀过来了!”

话音刚落,远处便传来隐隐雷声。

紧接着众人便感觉到脚下的地面都开始微微颤动起来。

许定国的脸色瞬间变得一片煞白,他的总兵官虽然是靠着投机钻营得来的,可好歹也曾在辽东打过仗,跟流贼也打过不少仗,所以对于骑兵行军的动静可是记忆犹新,只是听这动静就能够确定,杀过来的骑兵至少有上千骑!

上千骑兵,在眼下的河南地界只能是流贼骑兵。

流贼的骑兵都是老卒,绝非他手下的乌合之众能抗衡。

“快把本镇的马牵来!”许定国下意识的想要上马逃跑。

第三十八章 委以重任

许定国下意识的就想要逃跑。

但是等家丁把他的战马牵来,再爬到马背上一看,整个人都懵掉。

特么的还跑个鸟啊?只见黑压压的骑兵从好几个方向同时压过来,把西、北、南三个方向堵得严严密密,根本没地跑了。

因为他们背后就是归德府城。

“许总镇,现在该怎么办啊?”

李际遇等几个乡勇首领都围过来。

这些乡勇哪见过这个,都吓傻了。

“怎么办?我他妈的哪知道怎么办?”

许定国整个人都快崩溃,今天真是死定了。

“不要慌,这不是流贼!”陈潜夫却罕见的保持着冷静,并且从汹涌而来的骑兵中发现了一面日月旗,当即大声道,“是我大明的骑兵!”

“嗯?大明的骑兵?”李陆遇几个乡勇首领当即愣在那。

许定国更是整个人都傻掉,怎么可能?大明的骑兵怎么可能跑到河南来?

作为总兵,许定国对当下的时局还是有所了解的,泱泱大明当然还是有骑兵的,而且数量还不少,山海关的吴三桂,江南的高杰、刘良佐、刘泽清以及黄得功等人手下都有数量不等的骑兵,武昌的左良玉也拥有一支骑兵。

但是他们的骑兵都不可能跑到河南来。

不过,疑惑归疑惑,害怕却是不害怕了。

既然来的是明军骑兵,至少性命是无碍了。

……

许定国他们不再害怕,城头上的桑开第却吓坏了。

只是许定国和陈潜夫的三千乡勇就够让人头痛了,结果突然间不知道从哪又窜出来一支大明铁骑!这可不是乡勇!这可是真正的精锐骑兵啊!

这点,只要看骑兵身上的头盔和铠甲就能够知道。

乡勇基本只有简陋的铁制兵器,毡帽棉甲都极为罕见。

可是前方涌来的这支骑兵不仅有着清一色的铁盔,更有着清一色的牛皮札甲,虽然相隔好几百步,但仍可以隐约分辨出来。

这装备,妥妥的精锐,大明竟还有还样一支铁骑?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这样一支铁骑的强大压迫感。

早知如此,一个多月前就不应该投降流贼,这一刻桑开第真是肠子都悔青了,现在不仅是名节没有了,只怕性命也保不住。

就在桑开第感到懊悔莫名之际,身后响起脚步声。

回头看时,却是大顺朝委任的归德府同知陈奇匆匆登上城楼。

看着陈奇,桑开第眸子里不由掠过一抹阴狠之色,不如这样?

……

许定国和陈潜夫的三千乡勇已经缩成一团。

许定国和陈潜夫两人则壮起胆站在队列前。

骑兵越来越近,很快迫近到了一百步以内,然后才开始减速,等到最后停下来的时候两军相距甚至不足五十步远。

这支骑兵明显就是在炫耀武力。

不过更多的应该是向归德城头上的大顺军。

城外的大明乡勇只是遭到池鱼之殃,却也被吓个半死。

要不是三面被围,背后是归德府城,三千乡勇早就作鸟兽散。

太吓人了,这些骑兵全都骑着骏马,头顶兜鏊铁盔,身穿山文甲或者牛皮扎甲,马鞍两侧挂着骑弓还有箭囊,腰间挂腰刀,手上还提着斩马刀。

从斩马刀上反射出的冰冷寒辉,让乡勇都不敢直视。

随即一个穿蟒袍的太监从让开的骑兵阵中打马走出来。

“高公公!”许定国和陈潜夫眼睛一亮,赶紧拱手作揖。

打马出阵的高起潜鼻孔差点没跷到天上,问道:“姓名职使?”

两人赶紧作答:“大明援剿河南总兵许定国/大明开封府推官陈潜夫。”

“原来是许总兵和陈大人。”高起潜勒马转身道,“随咱家来吧,圣上要见你们。”

“圣上?!”许定国和陈潜夫如遭雷击,瞬间愣在原地,这什么情况?皇帝陛下不是下落不明了吗?怎么跑河南来了?

“怎么?还要圣上等你们?”

高起潜回过头,阴恻恻的问道。

“不敢。”许定国和陈潜夫猛然间惊醒。

当下两人也不敢骑马,翻身下马徒步跟上高起潜。

两人跟着高起潜进入骑阵中央,然后就看到了孟兆祥、吴麟征、汪伟等文官以及巩永固等勋贵簇拥之下的崇祯。

崇祯没有披山文甲,也没有穿衮龙袍,只披了棉甲。

只穿棉甲不披山文甲,一是为了轻便,二是为了遭到突袭之时不会成为目标。

许定国和陈潜夫都没见过崇祯,但是皇帝身边的文官勋贵他们多少认识几个,因而两人便毫不犹豫的拜倒在地,三呼万岁。

“平身。”崇祯道,“起来吧。”

等两人爬起身,崇祯又说道:“你们的事朕都知道了,值此家国激变之时,你们两人能够谨守人臣本分,不为流贼所慑,朕很欣慰。”

又对许定国道:“许定国,为了表彰你的忠诚以及勇敢,朕敕封你为忠勇子,希望今后你能继续为国尽忠,勇于为国而战。”

要是按崇祯的本心,那肯定是把许定国拉出去咔嚓掉。

但是身为皇帝,就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许定国在历史上虽然劣迹斑斑,但是至少这个时候还没有降清,你不能因为他将来会降清就把他给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