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161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过河之后,主力部队没有接着行军,而是等在河边,等着工兵营的同志们拆掉了木板桥,这才继续前行。

当然,打头的新一团,早就在李云龙的带领下前进了一段距离。

这次772团没有跟着旅部行动,不知道去哪里了,作为顶替771团存在的新一团,俨然成了旅长手下的一张王牌。至于688团?人家终究都会回去115师的,并且115师正在陈代师长的带领下赶过来中……

李云龙带着他的部队前进,游击大队却成了旅长的近卫部队,老李对此毫无意见。

游击大队这次是来拿着鬼子练兵的,现如今经过香城固跟小李家庄两次战斗,新兵们也见识过死亡了,知道打仗是怎么一回事了,现在正好沉寂两天缓一缓。

关键是,不管是李云龙还是王政委他们,都觉得把游击大队放在旅部一起行动,旅部会更加安全!尤其是小鬼子喜欢玩小股部队穿插作战来打击我们的指挥系统。

这要是这些穿插到小股部队碰到咱们游击大队?哈哈,那就热闹了……

小股穿插的鬼子没有遇到,大家在当夜就到了卫河东边的潘庄镇修整。14日接到师部电令:去冠县东北集结待命,于是队伍继续出发。

13日夜晚,就是主力部队渡过卫河的时候,鬼子却依旧停留在了小李家庄这边,甚至在村子里驻扎了下来。

没错,鬼子在把村子轰炸的支离破碎之后,也没有找到游击队员的身影,干脆就在村子里留下了一部分鬼子住了下来。鬼子丧失了警惕?错了,他们留在这里是打算掘地三尺,找找地道在哪里。

当然,这只是鬼子的暂时计划,跟李云龙的搂草打兔子是一个道理。他们的主要目标,依旧是专打386旅。白天的时候,他们没有在这边找到民兵,反而损失了一百多的鬼子在这里,自然不能就此放弃。

所以,西大条胖带走了主力车队继续追着386旅的脚步向东,却在这里留了一个中队的鬼子继续找民兵的麻烦。找不到?这个中队会向西去驻守邱县。毕竟,邱县这边也是需要驻兵的,几十个鬼子守不住县城啊。

没错,小鬼子又分兵了,原先2000多的鬼子兵,现在已经不足1000了,西大条胖的手下是越拉越少了。

第447章 河边的遭遇战

13日夜,小李家村,鬼子们在村子里点起了篝火,背靠着残垣断壁,屠宰着村民们留在村子里的大牲口,过的好不开心。今天白天在这里损失了一百多的士兵不假,但是鬼子们该开心还是会开心的。

白天的时候,大家掘地三尺也没找到地道在哪里,也就放弃了。或者说鬼子猜测村子里有地道,却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毕竟地道战这种战法还没有被鬼子重视到,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今晚在这里好好休息,明天我们就回去县城!”宗太郎中队长啃着一根驴尾巴,嘴里秃噜着日本话。

“没错,还是县城舒坦!有饭馆,有客栈,还有好多的花姑娘!”另一个鬼子军官秃噜着鬼子话说道。

鬼子们背靠着残垣断壁挡风,前面是炙热的篝火,嘴里是煮好的肉食,过的快活的很。

而在地下的地道中,民兵们却是啃着干硬的窝窝头,喝着拔凉拔凉的井水,警惕的看着头顶。

鬼子们白天的挖掘工作虽然没有取得成效,但却把民兵们给吓得够呛。毕竟地道就藏在地下,能不被鬼子进来就不要进来。哪怕进来了也有好多的手段可以反制鬼子,但是不安全啊,还有好多的老人小孩儿呢。

“走,上去看看!”大槐树下,李队长带着几个民兵决定去看看敌情。

很快,李宝柱就当先爬了上来,从树干中冒出了头,结果跟一个驴头碰在了一起:“这是俺家的驴唔唔唔……”李宝柱被人捂住了嘴。

“你吵吵啥?驴没了还能再养一头,人没了就啥都没了!”跟上来的李队长捂着李宝柱的嘴,小声的训斥。

“队长,俺气不过啊,二黑可是俺从小养到大的啊,小时候放驴可没少遭罪啊!”李宝柱说道。

“想报仇是吧?”李队长看着李宝柱的眼睛问道。

“嗯,想!”李宝柱连忙点头。

“好,我瞅瞅啊,等会儿找机会给你们报这个仇!”李队长说完了,探出头看了看村子里的环境跟鬼子的位置,心中有了数。

“同志们,小鬼子在村子里留了一百多人,现在集中在老迷糊家、老卦家、老狗皮家、老碌碡家、老阿虎家、老咬家、老耗子家!这几家的房子还算完整,小鬼子就在这几家里烧起了火聚在一起烤暖。”

“所以,我们的机会来了!小迷糊、小狗皮、小AH、小振子……你们家的地道口在哪里都熟吧?”李队长看向了几个年轻的民兵队员。

“嗯嗯嗯嗯……”几个民兵连忙不迭的点头,还有几个年纪大的民兵也在点头。

“几位叔伯,这事儿还是俺们年轻人干吧!碌碡叔,你家烈子的身手可比你灵活多了,您就安心的在地道中等着就行!打鬼子,俺们年轻的来!”李队长看着老迷糊哥几个跃跃欲试,赶紧打住。

“你个二狗子看不起人是吧?都说上阵父子兵,打鬼子爷俩上才好么!”老耗子说道。

“耗子叔,你家振子可是跟着队伍训练过的,您老就别操心了!好了,现在是命令,都必须执行!”李队长神情一肃,接着说道:“这一次,每一家去四个民兵,带足了手榴弹……”

一个小时候……鬼子们变的沉寂了起来,一个个吃饱喝足了,开始靠着篝火打盹。被安排站岗的鬼子,也在村口的残垣断壁中躲起了寒风……

这一切,都被大槐树上的李队长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然后回到地道里。

“经过我的观察,你们几家的地道口都没有鬼子待着……行动吧!”李队长对着安排好的民兵们说道。

这一个小时的时间,民兵们可没闲着,他们纷纷探查了这几家的地道口还能不能出去,出不去的就找到附近人家的地道口。现在,他们已经确定了出去的地道口,就等着行动了。

民兵们跟一个个土拨鼠似的在地道中钻来钻去,出现在了各自的目标区域。

“哗啦……”燃烧成灰烬的秸秆垛边上,出现了黑乎乎的洞口,几个民兵钻了出来。

“咕噜噜……”大碾子底下的石头围子被人推开了几块石头,又是几个民兵钻了出来。

这一切,都被重新回到大槐树上的李队长看在了眼里。嗯,不是李队长眼神多好,而是月光还算有点亮度,地道口附近也有篝火的余光照亮……

等看到民兵们都就位之后,李队长掏出一个拧掉灯头罩手电筒举了起来……啪嗒……啪嗒……

手电筒三长两短的信号过后,李队长缩回手,看向了老迷糊家这边。

“行动……嗤……嗖……”小迷糊手里拿着四个绑在一起的军品手榴弹,拉着了火,直接扔进了自家残缺的院子里。扔完了,又拉了两个手榴弹给扔了进去。

跟他一起行动的民兵们,也是有样学样的把手榴弹扔到了鬼子所在的位置。

“轰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声再一次从小李家村中传出……

“不要恋战,立刻回去!”扔完手榴弹,民兵们在各个小组长的带领下,快速的从地道口返回,顺带给地道口恢复原样……

当夜,小李家村又热闹了起来,没死的鬼子嚎叫着四处乱窜,结果却被黑夜中传出的枪声给撂倒。

第二天的时候,三十几个鬼子带着五个浑身是血的鬼子伤员,急匆匆的赶到了邱县县城,给西大条胖发去了求援的电报……而小李家村的民兵们,这一次付出了五个民兵牺牲的代价,却得到了一百多条枪的缴获。

西大条胖很郁闷的好吧。

我信心满满的带着两千多士兵,带着师团的卡车,带着师团的炮兵,追着386旅后面,准备吃掉他们报仇。

可是,第一天,就被人家打掉了七百多,后补了一百多。而他,奔着386旅的主力而去,却是啥都没逮住。

第二天……又被伤心地小李家村的地雷给干掉一百多士兵,他本人带着车队直奔临清,打算沿着卫河岸边的公路南下逮住386旅。

结果……又扑空了……

今天是第四天,他准备去馆陶那边堵住386旅南下的步伐,顺带再把冠县打下来。

于是,一场遭遇战不期而至了。

第448章 快速增援

西大条胖作为联队长,手里面可调度的兵力有3800多,这是一个野战联队的标配人数。

不过为了这次扫荡,西大条胖手里可调度的兵力完全超过了这个数字。这其中多出了辎重联队的卡车运输中队,多出了几个工兵中队,多出了炮兵大队等等部队。

不过现在,西大条胖能到动到手的兵力,就只有不足千人了。这里头有战死的,有受伤的,有留下驻防县城的等等等等……

“大本营来了命令,再过几个月我们师团就可以回国休整了!可是,今村君他们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愿,他们的灵魂能在天照大神的怀抱中得以安息……”

还是前天的那辆装甲车中,西大条胖看着手上的战损报告,不禁发出了感叹声。

“是啊,但愿他们的灵魂能在天国得以安息!”新顶替的联队参谋长在一边说道。

“叮……因为宿主手下游击大队的战果,宿主胡能增加512点,现有功勋值……”好吧,鬼子的愿望恐怕是难以实现了,因为在太行山的腹地,一个叫做九寨的地方,正有一个系统在吸收着魂能,汲取着功勋值。

“旅长,师部来命令了,让你到师部开会,顺带把师部接到咱们旅部来!”15日上午,好不容易安心睡了一晚上好觉的旅长他们,接到了新的命令。

“师部开会?师部的位置……”旅长拿出地图,找到了师部临时的位置:“在冠县西南边,我们沿着卫河向西南行军,晚上就能跟师长汇合了!”

“没错!师部这次带着新四旅这些单位四处转战,可是给鬼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对了,10支队在馆陶附近,我们过去后,兵力又能增强一些了!”政委说道。

“我想的是,师长可千万别打我的炮兵营的主意,我好不容易才鼓捣起了这么一个炮兵部队。”旅长说道。

“这个问题可不好说,师长也是不容易,这两个月光是跟鹿钟麟和石友三开会见面就是好几次。有着两个顽固份子带头,弄得我们跟他们摩擦不断,倒是便宜了日本鬼子了!”政委说道。

“先不管他们,等总部命令吧!我想首长们也不是忍气吞声的主。好了,命令队伍,出发!”旅长结束了谈话,带着队伍向西南而去。

与此同时,西大条胖调动了47辆卡车,还调动了陆航的轰炸机,呼呼啦啦的就来到了馆陶这边。

呜昻……呜昻……轰轰轰……此时已经是中午十分,三架轰炸机在馆陶城的上空盘旋,把航弹投掷在城防工事上,让十支队的同志们苦不堪言。

“怎么会有轰炸机的?”看着远方空中的轰炸机,386旅的同志们立刻躲在了河边的树林子里。

“骑兵连,立刻去馆陶方向联络十支队,看看设什么情况?”旅长喊道。

“是,骑兵连跟我来!”郭卫东调转马头,向着馆陶方向而去。

“希律律……轰隆隆……”骑兵连一百多战士紧跟其后,快速的离开主力部队。

“李云龙,带着新一团,轻装简行,向馆陶方向急行军,如果有敌情,可直接战斗!”旅长说道。

“是,旅长!新一团,放下战斗无关的辎重,带上武器弹药,跟我来!”李云龙兴奋的大喊到。

“瞎子,你带着补充团,带着688团,看好咱们的辎重,看好咱们的炮兵营!赖东星,带着游击大队,咱们跟上!”旅长继续喊道。

“放心吧,后路交给我!”王政委接过了后路的指挥权,旅长带着游击大队快速的向前行进。

此时旅长不再是步行了,而是骑上了一匹战马,这是从冠县附近的镇子上买来的。

旅长骑马缓行,游击大队的战士们直接拿出10公里全负重越野跑的速度来,随行在旅长的身边。

“都他娘的快点!人家游击大队的同志们背着那么多东西还跑那么快,咱们可不能被人家看遍了!”前方,李云龙带着轻装简行的新一团,却发现被游击大队给跟了上来,这让他上了脾气。

“都是两个膀子加一个脑袋,绝不能让人家比下去,跑起来!”李云龙继续敦促新一团快跑,终于撇开了距离,远远的向着馆陶而去。

“这个李云龙,这么跑过去,战士们还能有战斗力么?真实胡闹!还有你们,速度慢点,吁吁……”旅长也看出来李云龙这是起了争胜之心,赶紧放慢马速。

“旅长,不用管我们,这个速度我们受得了!从这里到馆陶没有五公里了吧?我们平常可是全负重跑10公里的,5公里都是小意思!”赖东星一边跑着,一边跟旅长汇报。

“兵贵神速啊,都听说你们游击队成天跑,说是把红军的铁脚板继承下来了,现在还真是!”

“既然大家能坚持,那咱们就家加速,跟随新一团,一起赶到馆陶!”旅长也不墨迹,直接提速。

几分钟后,游击大队已经跟上了新一团,大家都把速度放缓到了合适的地步……

驾驾……吁吁……希律律……前方回来一个骑兵班,在旅长跟前打马站定:“报告旅长,馆陶西边,鬼子带来47辆卡车的车队,正在对河防工事进行攻击。鬼子有炮兵,有轰炸机,10支队快顶不住了!”

“顶不住也要顶,今天绝不能让鬼子过了河!现在,我命令,大家加速前进,立刻增援馆陶方向!走,我们骑马先行,稳住部队再说!驾……”旅长骑马快走,带着骑兵班返回馆陶。

“同志们,都跑起来!游击大队的,打仗喽……”赖东星大声喊着,招呼游击大队的战士们快速奔袭而去。

“打仗喽……改善伙食喽……”早就对鬼子建立了心理优势的战士们,一个个兴奋的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呼呼啦啦的向着馆陶而去。现在这边距离馆陶城也就二里地了,跑跑也就到了。

“都他娘的看什么?跑起来啊!没听说改善伙食呢?咱们新一团打仗可不能被比下去!”李云龙带着新一团,也跟着跑了起来。

第449章 河防之战

馆陶县,是个比较有名的地方,也是个比较古老的地方,因为汉武帝他姑妈似乎就是馆陶公主刘嫖。

清漳河跟浊漳河汇合成漳河之后奔流而下,然后在馆陶南边跟南卫河汇聚成卫河,又叫卫运河。卫运河水量很大,从馆陶东边流过。不过,有人在卫运河上开了个口子,给馆陶城绕了一周变成了护城河的样子。

现在,西大条胖就带着他的部队,从西边向着馆陶城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势。

“前面的八路恐怕顶不住这一轮进攻了!等部队拿下馆陶,立刻构筑城防工事,并且把渡过卫河的大桥给占据了。一天的时间,我不相信386旅能跑的过我们!”西大条胖靠在装甲车的座位上,指着地图说道。

“哈伊!”联队参谋长似乎只有点头的份。

“支队长,顶不住了,鬼子的火力太猛了!”10支队指挥部,一个连长大声的喊道。

“顶不住也要顶,旅长正带着主力过来增援!你们顶不住的话,就让我们骑兵连来顶上去!”郭卫东说道。

“还用不到你们骑兵连!同志们,咱们都是八路军,拿出不怕牺牲的精神来,坚决不能放弃河防工事!都我说,包括我在内,没有命令谁都不能后退一步,子弹打没了,上刺刀,你们拼没了,我最后顶上!”支队长双眼通红,下令道。

“明白!10连,跟我来……”刚才的连长跑出了指挥部。

“啾啾啾……轰轰轰……”鬼子的炮弹继续落在河防工事上,10支队的战士们紧紧地靠在战壕边上,等着鬼子的步兵进攻。

“讨死给给……”炮击一停止,鬼子就从远处的进攻阵地赶了过来,在三辆装甲车的掩护下抵近了护城河的河边。

嘎嘎嘎……哒哒哒……装甲车上的两挺重机枪不断的对着10支队的工事扫射,压制这边的火力。

“策策策……策策策……”鬼子步兵部队的轻机枪也放在了护城河边上,对着这边开枪。

“讨死给给……”一百多的鬼子兵排着散兵线,呼啦啦就下到了河面上。

鬼子换装98式军服后,军靴的底子变成了胶底子,比不过昭五军靴的带防滑钉的硬底子鞋。所以这样的鞋子踩在冰面上容易打滑。

但即便这样,鬼子的进攻速度也是很快。他们端着枪猫着腰,逐步的接近到了这边的岸边。

“打!”半渡而击之,当鬼子到了护城河一半的时候,八路这边的反击火力才开始发威。几十米的距离,更加容易打中鬼子。

“啪啪……轰……”八路这边的反击火力其实很弱,主要是10支队的弹药不多了,这已经是最后的弹药了,打完就该上刺刀了。

“嘎嘎嘎……哒哒哒……”鬼子的装甲车上,看到有反击的火力点,机枪子弹接着就压了过来,打的战士们抬不起头来。

“全体都有,上刺刀……”负责这段河防的3连长,从一个战死士兵的手中扣出一支步枪,把刺刀安放好。

“准备……”3连长听着头顶的子弹呼啸,听着河面上鬼子的位置,做着最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