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第160章

作者:歪打不留一

“哈伊!”鬼子们接了命令,分工明确的进了村子,准备占据街口巷口,然后挨家挨户的赶人。

嗯,鬼子们根本就没想到会遭到抵抗。像是这样的村子,百姓们要么跑没影了,要么就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等着被驱赶,顶多把家里的女人孩子藏起来而已。

对于有藏起来的女人孩子的,鬼子们也有办法:烧房子赶出来是一个办法;把她们的亲人杀掉,引她们出来也是办法;甚至直接从可以藏人的地方就能找到。

至于找到的花姑娘?那就哈哈哈了……当然,这是以往的经历,今天似乎有些不同。

“队长,我们应该在街上埋一些地雷的,你看鬼子走路都看天了!”在老嘎咕家的夹皮墙里面,游击队员李大头跟李队长说道。

“不用,人家游击队教给咱们那么多的好办法,总得让鬼子尝一下吧?再说街道上有地雷,鬼子进家门就要有防备了……看那边……”李队长指了指外面,俩人通过小小的观察孔看了起来。

“吆西,从这里开始吧!”一个鬼子分队长,指着一户百姓家的大门说道。

“哈哈哈……duang……”接到命令,一个鬼子兵上去一脚就把大门踹开,然后俩鬼子端着枪就进了院子。

“啪钩……啪钩……”进了院子的鬼子对着正屋就是两枪,这是给屋里的人进行震慑。

然后……轰……绑在门框上的手榴弹就炸响了,站在门口的鬼子们被炸个正着。

“轰轰轰……”与此同时,村子里也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手榴弹爆炸声。

听这个动静,准是鬼子进家门遭到开门雷的照顾了……

“duang……”

同样是一家院子里,这家就没有开门雷,鬼子顺利的进到了院子里。

第444章 一个中队就剩十多个

“啪钩……啪钩……”依旧是对着屋子里开枪震慑,然后鬼子们陆续进了院子,只有门口留了一个机枪组。

“啪……哐当……”实木做的屋门被暴力的踹开。

“轰……”开门雷变种——开屋门雷在屋檐下头炸开,给踹门的鬼子炸了个通透。

老嘎咕家的厢房里,三个鬼子兵正在翻箱倒柜的翻找东西。他们已经确认了这个村子里没人了,所以该砸的砸,该摔的摔,该带走的就会带走。

“吆西……”一个鬼子兵在装着破衣烂衫柜子里发现了一个陶瓷罐子,觉得这里面该有宝贝。就在鬼子伸手抱起罐子的时候,手里的罐子突然爆炸,三个鬼子兵一个都没跑掉。

“八嘎……这是我们的罐头!”村北头老长命家的厨房里,鬼子兵发现了一个残破的篮子挂在墙上。透过篮子的孔隙,鬼子看到了自家牛肉罐头的影子。

“八嘎,这个东西,一般都是长官们才能吃到的,这次可就便宜我了!”鬼子一边寻思着到哪里才能安全的把这个罐头给解决,一边顺手举起三八大盖,用刺刀上的弯钩把篮子摘了下来……

轰……嗯,摘到一半的时候,篮子雷炸开了……

“嗤嗤嗤嗤嗤……库库库库库……”在所有能监视到鬼子动向的夹皮墙、地口里,民兵们拼命忍着笑。

“纳尼?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爆炸声?”在村口,大岛康夫听着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不禁皱起了眉头。凭借着一个老兵的战场直觉,他知道这是出了事情了。

“报告,报告中队长,我们小队奉命驱赶村民,却不想村子里到处都是地雷!开门有炸弹,踢倒东西有炸弹,板床上的破被褥有炸弹,甚至坐一坐百姓家里的椅子都会有炸弹啊……”一个浑身冒血的鬼子兵跑回来报告。

“到处都是炸弹?这肯定是八路军埋设的!我们上当了,八路留下了线索指向这个村子,又在村子里埋了地雷,就等着我们上门踩呢!”大岛康夫看着村子里升起的几处烟火,做出了判断。

“现在,传我命令:全体集合!快点,都到村口集合,把伤员跟牺牲的士兵遗体带回来,然后准备火把,把村子点了!”大岛康夫决定不冒险了,村子里没人,却到处是炸弹,再不撤一个中队就该折损进去了。

鬼子的行动效率很高,随着命令的传到,鬼子们纷纷从村子里撤了出来。等鬼子们集结到村口的时候,大岛康夫悲催的发现一个180人的中队,此刻就剩下89个还能站着的。

而这89个士兵中,有留在村口没动的中队部跟机枪组的三十多个士兵也算在了里面。

“队长,鬼子到村口站好了,还带上了死尸跟伤员!”有人给李队长报告到。

“走,去看看!”李队长带头,从一条地道钻到另一条地道,然后从一家人家的厢房钻了出来。

几个民兵趴在这家人家的院墙上,看着村口的鬼子,发现鬼子正在转移伤员,还有些鬼子在点火把。

“趁他病要他命!去把村口的那两个地雷给拉了,榆木炮也点了!这次就算是把南边的鬼子引过来也值得了!”李队长看了看鬼子的位置,决定打他们一下。

“是,队长!”几个民兵迅速的回了地道,沿着地道向村口跑去。

“嗤啦……”村口不远的一家牲口棚里,民兵牛大柱从食槽底下钻了出来。村子里的大牲口还是有一些的,这些大牲口没法送进地道,就只能养在外面。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李大柱匆忙的走到牲口棚一角,把一根火药捻子插在了横放在粪堆旁的一根木杠子上,顺手用火柴给点燃了。

“嗤……”青烟升起,火药捻子快速燃烧……轰……这门隐藏起来的榆木炮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

“哈哈,大柱干得不错!”听到榆木炮响,在另一个院子里的民兵们拉动了手里的绳子。

“轰,轰……”一左一右,两个足够封锁整个村口的定向爆破装置被引爆了。因为装的是黑火药包,巨大的黑烟开始升腾。随着黑烟的,是无数的碎石、铁砂、钉子等等的硬物飞向鬼子。

“噗嗤噗嗤……啊啊啊……”先是榆木炮,接着就是俩定向爆破装置,村口的鬼子们倒了大霉。经过这三轮打击过后,原先的89个鬼子兵又没了一多半,只有十多个幸运的躲过一劫。

“八嘎……快撤,快撤!”大岛康夫知道村子里有埋伏,而且到现在都没见到敌人的影子,决定撤退了。

当然,大岛康夫决定撤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屁股上被插了一块碎石头,虽不致命,但是疼啊!

“想跑?”看着鬼子兵搀扶着一个军官在跑,李队长把手里的盒子炮平端,直接扣动了扳机。

“啪,啪,啪……”连续开了五枪,只把五十米开外的鬼子给打倒下三个。

“啪钩……”听到身后的枪声,一个鬼子回身就是一枪,直接打飞了李队长的帽子。

“他娘的,差点没命了!”帽子飞了的李队长被惊出一身冷汗,摸了摸头,却发现头顶上没了一块头发,还有些灼痛感:“就差一点点啊,还好我命大!”

鬼子这一枪,让李队长缩了回去,干脆就回了地道,准备迎接鬼子下一步的报复计划。

“也不知道旅长他们现在如何了?有没有被鬼子找到?”此时的李队长很是担心旅长他们的安危。

其实李队长很想跟着大部队一起行动的,只不过他是因伤才从主力部队排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回村的。所以,他只能待在村子里当民兵队长。

为啥李云龙会把地道战的试点放在小李家村?就是看中他有一定的指挥能力跟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也不错,这才放在这边的。

现在,为了东边主力部队的安危,李队长主动暴露了村子里有人的实情。

所为的,就是能尽量的拖住一些鬼子在这边,分化鬼子的部队,给主力部队转移赢得时间。

第445章 渡河天助

大岛康夫最终还是在卫兵的搀扶下出去了村子,来到了西大条胖的跟前。

西大条胖看着大岛康夫带回来的队伍,脸上阴沉的能滴出水来:“一个满编的中队进村,你就带出来这12个士兵,而且自己也是带着伤的出来的?”

“哈伊!”大岛康夫努力的战直立了,任由屁股上的伤口沁出来的血把裤子湿透。

“好吧……这不是你的错,是八路们太狡猾了!你先回去野战医院养伤吧!”西大条胖止住了怒火,因为他还需要手下的军官们带兵。而且,面对这样的诡雷密布的村子,他也没有好的办法。

“八嘎……让让炮兵展开,把村子给炸平了!上毒气弹、上燃烧弹!快快滴!”西大条胖大声的喊着,宣泄着几天来积攒下来的怒火。

小鬼子很快就在公路南边的野地里建立起了炮兵阵地,只把炮口对准了小李家庄的方向,一点点的调试着炮口的朝向……

“可惜了,如果咱们的炮兵在这里,完全可以提前给鬼子炮兵阵地来一波覆盖的!”李队长亲自出现在了老槐树的树干中。

“队长,外面啥情况?”李宝柱问道。

“下去吧,鬼子要炮轰了!恐怕这个年,咱们要在地道中过了!”李队长缓缓的向下爬去,一边爬一边说。

“在地道里更好,还暖和!就是咱们的房子唉……”李宝柱再一次感叹自家的房子。

“莫叹气,鬼子坚持不了多久的!等鬼子退了,咱们再盖新家!咱们只是没了房子而已,底下的地道也能住人么!就是……咱们村那些大牲口恐怕会没有了……”李队长突然想到了村子里的牲口们。

“队长,咱们的粮食能吃多久啊?”李宝柱问道。

“现在是腊月,你家里的粮食能吃到来年三月吧?旅里给的粮食,能让咱们吃到六月!到时候咱们早就收了麦子了,够你小子吃的!”李队长说道……

李队长他们的声音越来越低沉,直到彻底消失在地道中。而此时村外的野地里,鬼子的炮兵已经校对好了坐标。

“射击……”鬼子的炮长挥舞旗子。

“轰轰轰……”十多门山炮、八门步兵炮、四门迫击炮一起对着村子开始了炮击。

第一轮打来的的炮弹,其中有毒气弹,也有燃烧弹。随着燃烧弹的燃烧,村子里的房子顶被引燃,继而着起了大火。伴随着火焰的,是弥散的毒气。

“鬼子终于还是轰炸咱们的房子了!告诉同志们,把所有的通道口都堵死,把村子里的通风口也堵死!让乡亲们都躲到最底层去!”李队长听着头顶的爆炸声,安静的下着命令。

这次鬼子的报复轰炸,恐怕村子会毁得不成样子,但那是值得付出的。可惜的是,刚才鬼子散落在村子里的武器弹药,就只抢到20多支枪,其余的都被鬼子带出去了。

“射击……轰轰轰……”

“啾啾啾……轰轰轰……”

鬼子的炮击,直接进行了20分钟,数不清的炮弹被打在这个不大的村子里,一栋栋房子被炸倒,甚至村子里的树木也被拦腰炸断一小半。

总之,炮击过后,村子只剩残垣断壁跟处处火光了……

“好了,去村子里面找找看看,有没有敌人的踪迹?”西大条胖指着村子说道。

“哈伊!”又是一个鬼子中队进了村子,只不过这次他们没有遭到任何攻击,也没有倒霉的踩到诡雷。

当然,他们也没有找到哪怕任何一个民兵的身影。

“八嘎……找,挖地三尺也要找到他们!”西大条胖说道。

“哈伊……”鬼子们开始在残垣断壁中寻找藏匿起来的民兵们……

“旅长,这几天温度低,卫河的水结冰厚度有所增加!工兵营的同志们询问了尖冢村的幸存村民,他们告诉我们,卫河进入腊月就能在冰面上走人了!渡船的事情,得等到开春冰化了才会有!”

旅部,王政委对着旅长详细的介绍卫河这边的情况,因为他们要渡河么,这些都要知道。

“唉……半年前一场屠杀,数百村民就这么没了!该死的强盗啊……”旅长攥了攥拳头接着说道:“让工兵营的同志们不要大意,要选一个冰层厚的地方,再给冰面上架上木板跟支撑,千万别走到一半冰面破损了。”

“而且这次咱们还有沉重的山炮要运输,一定要注意承重问题,别好不容易缴获的山炮,最后落进河水中!”旅长叮嘱道。

“同志们都明白,不会出问题的!唉,以前咱们在南方,一年四季长流水;现在见到冰封河面了!”

“小鬼子也是趁着这个时候冰层厚度够大,能够在冰面上行动,这才选这个时候发起扫荡的吧?”王政委感叹道。

“有这个可能啊!冬天在平原地区扫荡,夏天去山里面扫荡,鬼子打得好算盘啊!不过这次,小鬼子的算盘珠子被咱们扣掉了,看他还怎么打!”旅长得意一笑。

“这个,还是多亏了那个小家伙啊!都知道咱们手下的李云龙最能惹事;现在那个小家伙又给咱们打造出了一个强有力的部队出来!就是……费钱!”王政委说道。

“费钱啊,也赚钱!都照着这次的战果来打,用不了几年,鬼子就得逃回岛上去!”旅长很乐观。

“好了,不说了,我去盯着让工兵营赶紧弄好了,你多休息一会儿!”王政委离开了驻地,去了卫河边上。

卫河边上,一段最窄的河面上,工兵营的同志们在冰层上铺上了钉在一起的木板,木板之间还有粗粗的横梁支撑着。在横梁的上头,一层更厚的木板被钉在了上头。

于是,一个紧贴在冰面上的木桥就算是做好了。这样的木桥,人走是没问题的,就是重重的山炮需要格外注意一下。

当夜……寒风呼啸而至,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潮侵袭到了冀南大地上,使的温度骤降十多度。

“哈哈哈,当年闯王过河,河面未冻,百姓们用自家的渔船给闯王大军铺了座桥;而今天,老天见咱们八路军要过河,直接温度骤降,让冰层更厚,用河水给咱们筑了座桥!哈哈哈,这是天助我也啊!”

冒着呼啸的寒风,旅长开心大笑,似乎寒冷是给咱们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第446章 追寻脚步

抱着手中的钢枪,顶着刺骨的寒风,踩着湿滑的冰面,战士们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着,即便是有人摔倒了,也会尽快的爬起来继续前进。

386旅主力部队要过河了,工兵营架起来的木板桥,留给了携带重物的辎重部队,留给了拉着山炮、步兵炮、扛着炮弹的炮兵部队。

至于步兵们?河面宽阔,冰层厚实,哪里不能过河?

“同志们,走这边,这边冰层厚,跟着我……”工兵营的同志们很是负责任,给河面上探查出了最合适过河的地方,带着游击大队二营的战士们当先走过河面。

“好了,尽管建立阵地!二连长,去木板桥那边,看看我们的弹药过来没有?”过了河面,二营长贾雪峰指挥着游击大队二营建立河防工事,防备着四周。

“同志们,冷不冷?谁要是冷了,这里有辣椒水跟红糖姜水,还是热乎的!”河边上,范大厨带着炊事班的同志们煮了几大锅的辣椒水跟红糖姜水,递给那些冻得打哆嗦的战士们。

“一二三……加把劲啊……一二三……拉大炮啊……一二三……打鬼子哎……一二三……保家乡啊……”这是刚组建的炮兵营的同志们,拉着心爱的山炮在过河。

跟冻得打哆嗦的步兵们不一样,他们一个个身上热乎乎的,有些战士的身上甚至都冒起了热气……好吧,打炮一时爽,拉炮累骂娘,炮兵们在没有汽车作为载具的时候,是比较累的……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旅长穿着皮衣,外面还套上了一件鬼子的军大衣,手里拄着手杖,慢慢的走过河面,嘴里还念叨着一首词。

“真他娘的冷啊!同志们,咱们冷,小鬼子也冷!不过小鬼子身上有棉大衣,咱们好些同志却没有!怎么办?那就找到小鬼子,打死他们,把他们的棉大衣脱下来咱们穿上!”

好吧,旅长是个比较儒雅的人,可是手下的李大团长……算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天气转冷,八路军的棉衣不够,有些战士只能多穿单衣军服……那是别的部队。386旅这边就好多了,至少不用穿单衣。他们可是刚刚打了两次胜仗,歼灭了足足一千多小鬼子的(香城固250多,小李家两次800多)。

这些鬼子不但给386旅提供了一千多人的武器弹药,还给大家提供了一千多人的衣物的!不说别的,光是军大衣就是一千多件啊!其中有仨中佐的佐官军大衣,就被旅长、政委跟参谋长给分享了……

剩下的那些军大衣军鞋啥的,游击大队的同志们表示不需要。因为他们迷彩的作训服下,是厚实的棉衣,甚至一人还有一身羊皮的棉大氅也从背囊里拿出来穿在了身上,脚上也是千层底棉鞋,里面都是带着羊毛的羊皮内层。

嗯,背靠兵工厂跟九寨这边,游击大队的装备是八路军中最好的,衣物也是最好的。补充肉食的那些猪羊啥的,皮料都留起来做了过冬的衣物跟枪械上的垫手。

游击大队的同志们不需要,这些衣物就被分给了其他的部队。比如李云龙赵奉年他们都得到了一身少佐军官穿的棉大衣,一些战士没分到棉大衣,却分到了鬼子内里穿的羊绒衫之类的衣物。

如果实在冷得受不了的?那些兜裆布裹吧裹吧也能挡风啊……就是气味不太好。

好吧,开个玩笑,386旅还没穷到用兜裆布挡风的程度,虽然有些战士穿的比较单薄,但是却不致于受冻。

几千人过河,时间足足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原因,就是大家怕河面承载不住太多的人,没有大规模的集中过河,都是排着稀稀拉拉的队伍过的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