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632章

作者:吾谁与归

“这是你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

王复摸了摸阿史那仪的头顶,温和的说道:“想什么呢,也先没有昏到这种地步,就是见见而已。”

“真的没事吗?”阿史那仪依旧有些担忧的说道。

王复再次肯定的说道:“一切都交给我就是。”

“我信你!就像父亲他们相信你一样。”阿史那仪用力的点了点头。

王复的咨政大院的班直戍卫,并不是怯薛军,已经完全换成了墩台远侯,人数虽然不多,但护卫周全完全够用了。

王复推着孩子从咨政大院向着兰宫寝殿而去,负责守备的怯薛大汉,立刻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和硕。

和硕人都吓傻了,跑的飞快,先行一步,见到了王复。

“王咨政三思啊。”和硕拦住了王复,气喘吁吁的说道:“万一,万一大石大怒,到时候怕是难以收场。”

王复颇为坦然的说道:“和硕你想多了,大石不会做出让大家为难的事儿来。”

“我和你一起进去吧。”和硕见阻拦不了王复,便打算一起进去,即便是有了意外,他居中也能斡旋一番。

王复在兰宫寝殿的天井周围的花园,见到了也先,也先正在晒太阳,即便是已经六月下旬,可是也先依旧穿着夹袄。

“拜见大石。”王复先是行礼。

阿史那仪和和硕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生怕这康国名义上的王和实际上的王,因为这个孩子立刻火并。

也先睁开了眼,看到了孩子,颇为欣喜的说道:“免礼,这是王咨政和阿史那仪的孩子吗?长得很俊,这孩子有福气啊。”

也先的表情没有任何的破绽,看起来对孩子颇为慈爱,气氛还算融洽,并没有剑拔弩张。

“起名字了吗?”也先颇为认真的询问道。

王复看着孩子回答道:“起了,叫王永贞。”

“好名字,来人,看赏。”也先似乎是猜到了王复要带着孩子来看他,连礼物都准备好了,是一只纯金打造的并未开刃的箭簇。

未开刃的箭簇,是一种瓦剌人的习俗,长辈期盼孩子日后能够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王复和也先又聊了几句孩子的事,大多数情况都是也先在问孩子的吃喝拉撒、是否淘气。

王复和也先之间关系颇为紧张,但是因为孩子,却缓和了不少。

也先的精神似乎很好,他示意阿史那仪推走孩子后,开口说道:“王咨政啊,你来之前,伯颜也来过一次,他将自己的小儿子过继给了我。”

“伯颜是我的兄弟,你也是我的兄弟,但是王咨政呢,膝下只有这一个子嗣,这样吧,孩子认我做义父,不知王咨政意下如何?”

王复颇为平静的说道:“正如大石所言,我这孩子,很有福气,大石青睐,不胜惶恐。”

“好,好,好!”也先终于开怀大笑了起来,他伸出干巴巴的手说道:“我这身子骨越来越弱了,国事就有劳王咨政和伯颜了。”

“这是臣的本分。”王复虚应了一句。

也先挥了挥手说道:“我也有些乏了,得眯一会儿,就不多留王咨政了。”

王复从兰宫寝殿离开,和硕则是亦步亦趋,眉头紧皱的问道:“伯颜把幼子过继给大石之事,王咨政知道吗?”

“不知道。”王复摇头说道,他真的不知道,伯颜帖木儿把自己的孩子过继给了也先。

“这……”和硕满脸的懊恼,这安稳日子才过了半年,这又开始变得动荡不安。

王复倒是无所谓的说道:“阿失帖木儿荒唐,他到底还能不能生儿子,咱们都不清楚,总不能让大石绝嗣吧,过继实属正常。”

“谁给大石出的主意?”

第六百八十九章 限制兼并 均田免赋

也先是一个极度自负的人,他是不会承认自己失败的,即便是在大明皇帝手下接连吃了一堆的败仗,不得不西进的现在,也先也是火化只剩一张嘴,硬得很。

在博罗死后,阿失帖木儿杀掉了处月部特勤的儿子弘忽之后,伯颜帖木儿也曾经跟也先说过,是不是可以过继给也先一个孩子,让也先有个后人的同时,也多一个继承人,多一个选择。

伯颜帖木儿倒向王复,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阿失帖木儿失德之后,伯颜帖木儿也是想过很多的折中的方法。

但是也先本人拒绝了过继。

确切的说,是也先不想承认自己教育儿子失败了。

博罗的教育不就非常成功吗?!

现在也先忽然改变了主意,让王复产生了一个疑问,也先为何忽然松了口,是谁在游说。

和硕犹豫了下说道:“可能是那个奥斯曼的使者康成志吧,前段时间他觐见过一次大石。”

王复并不是很意外,最近撒马尔罕城中,能搞出事端的似乎只有这个康成志有动机、有能力、有口才如此。

“杀了吧。”王复也没有多犹豫,平静的对康成志做了处置。

和硕面色如常,想了想说道:“好,我亲自动手。”

只要不是让和硕杀了也先或者阿失帖木儿,和硕其实都没什么心理负担。

康成志的出现,让撒马尔罕的平静不在,但是又涉及到了奥斯曼、帖木儿与康国三方外交事宜,和硕也不好多说,毕竟王复的确是运筹帷幄。

王复推着孩子回到了咨政大院,靠在软篾藤椅上,看着天窗,愣愣的出神,神情有点惆怅。

“夫君是在担心伯颜帖木儿的立场吗?”阿史那仪看着眉头紧皱的王复,也是忧心忡忡的问道。

伯颜帖木儿的官职是平章事,左翼诸鄂拓克,就是瓦剌十二营团中有四个万户归伯颜统管,是瓦剌中除了也先之外,最大的军事长官,伯颜帖木儿的态度,涉及到了康国的稳定。

阿史那仪对那个康成志的小人,恨的咬牙切齿。

康国才安稳了几年?

这些年撒马尔罕的街头已经能看到孩子奔跑的身影,结果这个康成志一来,就把康国脆弱的平衡给打破了。

这要真的引发了兵变或者内讧,那些孩子又有几个能活得下去?

王复摇了摇头说道:“没,伯颜帖木儿是也先的弟弟,也先让伯颜过继子嗣,伯颜必须要答应的,否则伯颜在瓦剌诸部之中何以立足?”

“仪儿,霍光传,不能不读。”

“霍光为了大汉江山,行废立皇帝,捧了废太子刘据的孙子汉宣帝刘洵登基称帝,汉宣帝至情至性,故剑情深。”

“结果霍光的妻子太蠢,毒死了的汉宣帝的发妻许平君,最终霍光死,霍氏满门族诛。”

“自古如是,伯颜帖木儿是架空大石的关键人物,他没有退路。”

政治这种事没有反复横跳,要么不站队明哲保身,要么站队之后,一路走到黑。

伯颜已经做出了选择,反反复复,最后是两头讨不得好。

“虽然我不知道霍光传,但是我相信夫君的断定。”阿史那仪虽然会汉话,但是她对政治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但是她相信王复。

王复看着阿史那仪担忧的神情说道:“我其实在想,等到康国公的册封诏书到了,回大明谢恩,已经数年没有回去了。”

这才是王复的惆怅,思乡之情。

但是他回不去。

阿史那仪颇为惊奇的说道:“大明会册封夫君为康国公吗?”

“必然。”王复十分确信,他和皇帝有这个默契。

王复的神情里满是回忆的说道:“其实陛下是个好人。”

“好人?”阿史那仪惊讶无比的说道,大明皇帝的残暴,连远在天山以西的撒马尔罕都有所耳闻。

“陛下坐在宝座上,有太多的不得已了。”王复略有几分无奈。

“有件小事,可能陛下都不记得了吧。”

“我之前在都察院做佥都御史,陛下一日视察都察院,就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

“隔了三个月,陛下又去了都察院,陛下看到那个座位上无人,就问及原因。”

“当时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是王文王总宪,王总宪说君父所坐,臣子不敢当。陛下答曰:如是乎。后来陛下视察六部九寺两院就再没坐过谁的椅子,惟立谈不复坐云。”

在王复的眼中,陛下是一个很宽厚、很仁爱的人。

陛下是谁?是皇帝!是天底下最最尊贵的人。

陛下其实完全可以不在意这些事,但是陛下却用了一种不麻烦别人,最温和的处置方式处置。

虽然陛下布义行刚,刚决果断,杀戮极重,但是在王复看来,那都是为人君的不得已。

王复的嘴角牵出一个温和的笑容,继续说道:“景泰五年,徐有贞治黄河有建树,巡按山西监察御史何琛奏:黄河自龙门至芮城清同一色,此实皇上至德所感,万万年太平之兆也!”

“群臣亦言陛下至仁,纷献祥表贺礼,你猜陛下说了什么?”

阿史那仪从未见过夫君流露出如此心安的笑容,她接过了话茬问道:“怎么说?”

王复乐不可支的说道:“陛下说,那徐老汉果然治水有方,然后就把那些祥表,送给了南下的治乌江的徐有贞。”

“自此之后,再无谗言献媚之说。”

身在异国他乡,王复每每回忆起朝中之事,那些肮脏和龌龊都变得愈加缥缈无状,反而是这些小事,在他心中愈发清晰。

相比较大明的那些龌龊和肮脏,他在和林与撒马尔罕的经历,才是真正的黑暗。

累累白骨,血流成河。

一个月大的王永贞似乎是饿了,在襁褓中醒了过来,铿锵有力的嗷嗷大哭起来,阿史那仪抱起了孩子,递给了奶娘。

和硕很快就带着康成志的人头到咨政大院复命来了。

“人头在此。”和硕亲自动的手,人头都摘下了,康成志,死的不能再死了。

王复查验了人头,合上了匣子说道:“绕到别人的背后才能捅刀子,康成志的确是绕到了我的背后,奈何做事还是糙了点。”

康成志的确有搅弄风雨的本事,但是他现在只剩下一个脑袋了。

和硕面色奇怪的说道:“帖木儿王国卜撒因也派来了使者。”

王复一乐,这奥斯曼和帖木儿的合兵一事,真的是各怀鬼胎。他笑着问道:“那依和硕的想法,是和谁达成盟约?”

“和硕愚钝,我以为和谁都不要达成盟约。”和硕挠了挠头说道:“这两个人比草原上的狐狸还要狡诈。”

“黑羊王国的贾汉·沙也是这么想的。”王复满是笑意的说道:“当初卜撒因借贾汉·沙的兵灭掉了堂弟,坐上了王位,当初盟约里的条件,卜撒因一条都没履行,还杀了贾汉·沙三千多甲士。”

“你把帖木儿王国的使臣给法提赫送去,把康成志的人头给卜撒因送去,告诉他们,我康国无意盟约,要打就打便是,无须饶舌。”

和硕愣了愣说道:“康成志不是奥斯曼的使臣吗?给帖木儿国王卜撒因送去?”

王复确定的说道:“法提赫和卜撒因都不是蠢货,合兵之事,怕是不能成,既然打不起来,就恶心下他们吧。”

就他们这个合兵之前的动作而言,合兵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彼此的合兵还没谈呢,就想着怎么给对方捅刀子了。

完全没有任何的信任基础,合兵之事,无从谈起。

王复满是笑意的说道:“某不善斗,好解斗,你看,把他们的使者给彼此送去,不就解斗了吗?”

和硕哈哈大笑了起来,这个解斗法解的真是有趣至极。

王复面色一凝,正色的说道:“十二团营厉兵秣马不能停,给帖木儿王国下战书檄文,逼他南下。”

黑羊王国对卜撒因的爽约非常不爽,奥斯曼王国对这个世仇的帖木儿王国也是看不顺眼,康国再下战书,帖木儿王国唯有南下了。

王复的目标是帖木儿王国南下后,让出的土地、牧场和城池。

和硕担忧的说道:“那卜撒因不肯南下呢?”

“就打到他肯好了。”王复颇为平静的说道。

卜撒因不肯南下,王复只好拿出老祖宗的手段,远交近攻,交好黑羊王国,对帖木儿王国东西夹击,逼迫卜赛因彻底南下。

王复将这段博弈写成了奏疏,送往了大明的京师,奏疏中,还有关于安排瓦剌军撤出轮台城一事。

瓦剌历来撤军都闹出了不小的动静,集宁城被付之一炬,河套四处纵火,强行迁丁,劫掠不断。

轮台城的撤兵应该有条不紊,至少不能出现集宁那样的惨剧。

否则大明为了稳定统治西域,也要长驱万里,和康国算算这笔账了。

王复真的想回京师看看,尤其是儿子出生以后,思乡之情再难抑制,但是他确切的知道,他回不去,也不能回去,所以才会略显惆怅。

他站起身来,将写好的奏疏交给了一个墩台远侯说道:“送大明使臣陈循,转送京师。”

王复龙行虎步的向着咨政大院的穹顶礼堂走去,大礼堂内立刻安静了下来。

四个小厮立刻将很重的座椅放在了正中的位置,王复大马金刀的坐在了座椅之上。

他拿起了手中的小金锤用力的敲了一下桌上的铜鼎说道:“议政吧。”

处月部的特勤合霍站起身来说道:“王咨政!我反对分屯别居令,凭什么各处田地,分给所有人耕种!”

上一篇:诸天反穿越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