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376章

作者:吾谁与归

也先松了口气说道:“哦,西汉末年了啊。”

这么一说,也先就懂了。

汉成帝死后没几年就是王莽篡汉了,王复这么一说,也先也就清楚了这个大秦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了。

“所以,大石啊,我融合了成吉思汗法典、沙里亚法典写成了一份六十四条,大石,要约束瓦剌人在撒马尔罕的行为。”王复总是有一种古怪感。

就像是老鼠给猫系铃铛一样。

也先却点头说道:“应有之义。”

这是李贤在南衙设立的六十四条的翻版,王复通读了沙利亚法典和成吉思汗法典之后制定的新·六十四条宪章。

瓦剌人是强盗统治,如果按照瓦剌人的统治方式去统治撒马尔罕,不能说政通人和,只能说民不聊生。

为何瓦剌人在大明之侧可以活得好好的?

到了撒马尔罕就必须要有这么一份宪章去约束呢?

因为有大明在。

无论是瓦剌、兀良哈、鞑靼还是哈密,亦或者是东察哈尔都是依附大明存在。

背靠大树好乘凉,真的维持不下去了,变卖家产,混入大明,等待大赦成为大明人。

瓦剌西进,到了撒马尔罕,就没有大明那棵大树了,他们要学会自己生活了。

不能再跟野狗一样,逮到什么都咬一口,食物中毒了,回去找主人摇尾巴。

这个在西进之前,王复就已经和也先反复沟通过了,要想做大汗,那就不能没有规矩方圆,轮廓文章。

也先看了半天那个六十四条宪章,他看不明白,不是王复咬文嚼字,王复用的是俗语俗字,表达的意思十分明确。

内容倒是没有多大的问题。

但问题是,也先甚至没看过成吉思汗法典,若非王复提起,他压根就不知道有那个东西,更别提那个什么沙利亚法典了。

数典忘祖,也先的确是不知道那个成吉思汗法典是什么。

“为什么不参详大明律呢?”也先非常疑惑的说道:“相比较这些东西,大明律不是更好用吗?这些都几百年的东西了……”

“成吉思汗法典,两百年了吧?”

王复点头说道:“两百多年了吧。”

也先将那份宪章递回去说道:“参详大明律重新拟一份吧,两百年了,都土埋脖子了,为什么要参详这些落伍的东西啊?”

王复为了避嫌,没有参详任何的大明律法。

也先的理由很充分,只是让王复有些挠头。

他很想说:那要是连宪章也参详大明律,那就是做了大汗,治下也变成大明的形状了呀!

变成大明的形状,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毕竟当下寰宇之下,也找不到比大明更好的形状了不是?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这样的瓦剌不就充满了异味了吗?

“可是……”王复眉头紧蹙的说道。

“没什么可是的,有好的自然用好的,难道是王资政不熟悉大明律吗?”也先看着王复的样子,想到了一个可能。

可能王复不会,所以才没有参详。

王复摇头说道:“我当然熟悉。”

王复在地方兜兜转转十几年,早就把大明律烂熟于心倒背如流了,他当然熟悉大明律法,参详没有问题。

“那就没什么疑问了。”也先笑着拍了拍王复的肩膀说道:“我的兄弟,我只想做可汗,至于怎么做,我不关心。”

也先只想做可汗,至于具体怎么做,那就是王复的事儿了。

王复无奈点头。

事实上,也先也弄不明白到底该怎么办。

开辟二字,那是天大的难事,定可以持续多年、多数人认同的秩序,那不是也先能够触及的领域。

有现成的答案,照着抄就是了。

还不如交给王复去折腾,反正有大军坐镇,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

“好吧。”王复同意了也先的想法。

也先很务实,当发现养不起稽戾王的时候,二话不说就把稽戾王送回去了。

当发现自己没有开辟的能力的时候,丝毫不介意,立刻开始照抄大明的斗权印义,那么个大明朝在那搁这呢。

你南衙僭朝抄得,我瓦剌人抄不得?

抄,都可以抄。

也先笑着说道:“大皇帝那些新政,咱们能不能抄一下啊?”

“抄不了。”王复摇头。

也先也是想好事,大明的新政是在大明现在高度上结出了的新果子。

也先颓然的问道:“抄不了?你不是抄了讲武堂、讲义堂、讲医堂,财经事务,比如钱法、税监钞关等等。”

“咱们不也用的大皇帝那套吗?就那套,抄不了?”

王复两手一摊说道:“这些还好,考成法、宪纲之类的怎么抄?那得有官吏啊。”

也先不是很在意的说道:“能抄多少抄多少呗,实在不行,就让奸细们高价聘一些读书人过来,帮王资政做事。”

王复瞪大了眼睛,极力争辩的说道:“那大石为什么不让大皇帝派点官僚来啊!省的聘了!还省钱了!”

也先感慨的说道:“我倒是想,那也得大皇帝肯啊。”

也先知道自己手底下这帮人都什么货色,抢劫在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用万斤秤分赃,自然不在话下。

但是管理治下百姓,就抓瞎了。

“大石!”王复一甩袖子,表现出了他作为臣子的愤怒,当然他以为自己哪里露出了马脚,惹得也先疑心病犯了,在试探他。

“好了,你办事,我放心,大胆的做,我的大军在侧,没有人能阻拦你的政令。”也先从旁边侍女拿过了一把金刀。

也先两个手捧住了金刀,十分郑重的说道:“这是我的护身金刀,乃是由一百四十两黄金打造。”

“今天,我将我的金刀赐予王资政,从今天起,政令之事,交由你来处理。”

蒙古人结拜叫做安答,意思是生死之交,会赠送信物,这把金刀就是也先的信物。

但是也先和王复是君臣,所以,也先不可能和王复结拜,一把金刀,就是也先的诚意。

既然已经西进,王复扈从左右,做事极有章法,他自然不会吝啬,七十二个处子胡女,金刀都是他的赏赐。

从今天起,他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

“谢大石。”王复满脑门的官司。

这一前一后,啥意思?

也先又拍了拍王复的臂膊说道:“今天就先到这里,王资政先去忙,定好了新的……宪章是吧,就送过来。”

“记得参详一下大明律法。”

王复一头雾水的说道:“是。”

也先一直盯着王复离开的身影,伯颜帖木儿就在其侧。

“伯颜。”也先的语气极为郑重的说道:“你想家吗?”

伯颜帖木儿立刻有些灰心丧气,低头说道:“想。”

“我们是长生天下的雄鹰,只要还在长生天下,哪里都是我们的家。”也先笑着说道:“我也想,但是我们……回不去了。”

“在土木堡,我们杀死了大明十数万的健儿,血流成河,依着大明皇帝的性子,我们即便是待在和林,也要被犁庭扫穴的。”

也先停顿了许久继续说道:“岭北之战,昭宗杀了大明五万多军卒,明太祖皇帝跟草原死磕了二十年。”

“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杀了淇国公丘福和大明一千多人,大明太宗皇帝一辈子都在北伐,甚至把家都安到了北京城,临到驾崩,还在北伐!”

“他们老朱家啊,小气鬼,小气的很!”

“你知道现在淇国公府九重堂谁住着吗?”

“他们大明的于少保!”

伯颜帖木儿嘴角抽动了一下,现在的新皇帝,很像老朱家的性子,不死不休。

也先叹了口气说道:“所以啊,回不去了,西进?说得好听,不就是逃窜吗?这鬼地方富归富,可是,不是咱们家啊。”

“若是王复真的帮瓦剌安定下来,跟他共天下又如何呢?”

“你和王复好好谈一谈,把我的意思传达给他。”

伯颜帖木儿终于理解了也先的含义,瓦剌人的西进,说得好听点是西进,其实也先清楚的知道,他们不就是一条丧家之犬吗?

若是王复真的有本事,帮着他们制定朝纲秩序,有开辟之功,到底共不共天下,那得站稳脚跟之后再讨论。

到时候兵戎相见也好,你死我活也罢,那都是后事,现在最主要的是安稳下来。

伯颜帖木儿找到了王复,将也先的话,说的十分明白。

但是王复依旧是一头雾水。

伯颜帖木儿想了想说道:“王资政,我稍微读过一些汉史,当初衣冠南渡的时候,司马氏为何和琅琊王氏共天下?”

“瓦剌现在的局势,还不如当初衣冠南渡的司马氏。”

第四百三十章 乌鲁格别克天文表、六分仪

也先没有骗人,他就只是想当可汗,已经想了三代人了。

就想实现这个愿望。

王复让他看到了当可汗的可能,至于最后闹到什么地步,那也是当上可汗之后的事儿了。

“你知道晋元帝什么下场吗?”王复十分直接了当的说道。

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氏衣冠南渡之后,什么都没有,琅琊王氏帮着司马家建立起了东晋。

琅琊王氏王敦,最后反了晋元帝,把晋元帝囚禁起来,晋元帝郁郁而终。

伯颜帖木儿点头说道:“知道,我们的母亲,敏答夫人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她教我们读书识字,跟我们讲过这段历史。”

“晋元帝最后被夺了权柄。”

王复十分郑重的说道:“你知道,权力,是比福禄三宝还要可怕的东西,它会让人父子相残,让兄弟阋墙。”

“帖木儿王国,刚刚经过了父子兵戎相向,子杀父,兄杀弟,弟杀兄,才让乌兹别克人有了可乘之机,城头王旗四变。”

“即便是大明朝,为了这权力二字,也有靖难之役,汉王府全家族诛,稽戾王被斩太庙之中。”

“如果你们放任我,我们最后必然兵戎相向。”

伯颜帖木儿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我的好兄弟,很感谢你的坦诚,这些后果,也先大石也都考虑过。”

“但是你也知道,也先大石也只是大石,他想要做可汗。”

“我们不能去预计十年后,甚至二十年后发生的事儿,甚至五年后的事儿,我们都无法预料不是吗?”

“五年前,我们刚战胜了不可战胜的大明京营,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在撒马尔罕了。”

伯颜帖木儿很务实,他当然知道日后有一天,必然会有冲突,而且王复还是他们不断放纵喂大的。

王复点头说道:“那倒也是。”

“那么王资政,既然我们说清楚了,那就做吧。”伯颜帖木儿站起来说道:“我就不打扰王资政做事了。”

王复看着伯颜帖木儿离开,目光闪烁。

王悦景泰二年进士及第,请旨前往河套,随后弃笔从文当了夜不收,到了和林,又随着王复远征到了撒马尔罕。

王悦满是古怪的说道:“你们倒是坦诚,这样的话,都是明说的吗?不都应该笑里藏刀,绵里带针,然后心怀鬼胎,暗中积蓄实力吗?”

王复一愣,随即说道:“那说明白了好做事啊,陛下不就是这样,大家都说开了,省的猜来猜去的。”

王悦点了点头,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儿,但是又很对劲儿。

景泰朝为官,多少都沾了点光明磊落。

上一篇:诸天反穿越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