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吾谁与归
他亲眼见证了琉球国从一个未开化的野人国度,逐渐有了工匠,有了姓氏,有了文字,甚至有了史书,从一个未开化之地,逐渐变成了万国津梁。
琉球国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整个海上最方便的中转站。
胡濙语气有些沉重的说道:“琉球国称大明为父国,如果是倭国是逆子,朝鲜是不孝子,那么琉球国就是孝子了,从未有不恭敬的时候。”
“琉球每年朝贡,可是自从大明没了水师之后,琉球国被倭寇不断的侵扰,百姓颠簸,琉球使者年年诉苦。”
“正统十四年四世国王尚思达病逝,他们甚至连国王的陵寝都无法营建了。”
胡濙的意思,大明因为水师的不断缩减规模,琉球国这个孝子,想要尽孝,也变得无力了起来。
“现在的五世国王尚金福,在景泰元年受封。”胡濙面色古怪的说道:“尚氏琉球的国相,是江苏秀才,名叫怀机。”
“这个怀机在永乐二年参加了一次秋闱,结果没有中举,就去了琉球。”
“是怀机帮助尚巴志一统三山国,从尚巴志开始,怀机历任四世,始终担任琉球国相之位,号称琉球诸葛,琉球国人谈起怀机,莫不是以国公尊称。”
朱祁钰一愣,大明这些不得志的读书人,在大明考不上举人,出去了一个比一个身份尊贵。
考不上举人就去当国公?
胡濙满是笑容的说道:“永乐十六年,在琉球国王的请求下,怀机被文皇帝册封为了琉球王府的长史,算是大明的官员了。”
胡濙絮絮叨叨这么久,将琉球国从蒙昧无姓的野人一直说到了琉球现在的制度,明面上聊得是琉球,但其实聊得还是大明。
大明因为失去了水师,失去了太多太多了,胡濙每年都会见到琉球的使者,每年琉球使者就会哭诉倭寇的暴行。
但是大明鞭长莫及,每次胡濙代表大明去见他们的使者的时候,胡濙都只能无言以对。
胡濙不知道说什么,兴文匽武,给礼部的工作带来许多的困扰。
朱祁钰和胡濙下完了棋,胡濙就告退离开了。
卢忠额头有一层汗珠,这个大明第一鹰犬,终于知道了轻重,得亏这次想要扳倒他的是一群蠢货,若是让胡濙这样的人来做,他这个时候,怕是已经死了。
“胡尚书没事对付你做什么,好好做事就是了。”朱祁钰让卢忠去办差了。
从舟山列岛送来了一批人。
首先要被送进解刳院的有出现在反明同盟大会上的宁波市舶司的官员,浙江按察司佥事、宁波市舶司提举杨庆波。
其他七人,会斩首示众,首恶凌迟处死。
其次是倭人斯波义敏,他被俘虏,还有他的几个手下,其他的倭人都被一起沉海了,一起送来京师,路途遥远。
最后一批人,是海盗头目,那泉州蒲氏的赵明端,跑的太快了,没被一道俘虏。
解刳院再次注入了新的活力。
朱祁钰挨个朱批了之后,有些疑惑的问道:“袁彬、岳谦和季铎去哪了?李宾言说找不到他们。”
兴安认真的思考了半天说道:“臣也不知道他们去哪了,大约是泅海而去,现在在琉球吧。”
兴安算是发现了,袁彬三人和奸细,始终有不解之缘,先是喜宁,然后是渠家三兄弟,现在又是蒲氏。
朱祁钰看了许久奏疏说道:“赵明端也配姓赵?”
和袁彬、岳谦、季铎一样,朱祁钰看完了蒲氏的来龙去脉,觉得这个现在的蒲氏当主赵明端,是不配姓赵的。
袁彬三人,在哪里?他们在琉球。
岳谦三人在望海亭看到了倭寇将火药搬上船之后,立刻让缇骑去松江市舶司汇报了消息,同时他们也发现了岛上海盗们逃跑的举动。
三人当机立断,立刻就追了上去,走的比较匆忙,一行只有十三人。
当然体力极好的三人组,这次并不是兴安所说的泅海,而是坐船去的琉球国。
岳谦挑拨鱼油灯,鱼油是琉球的特产之一,鱼油可以明目,都是贡品,朝贡的主要货物。
他们是汉人,到了琉球之后,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
这个鱼油灯里居然有两枚灯芯!
岳谦挑落了一枚灯芯,终于松了口气,只不过岳谦看着自己的双手,有些疑惑。
自己为什么要挑灯芯?
可是已经挑落了,再放回去又不合适。
岳谦笑着说道:“我们因为坚定的跟随赵明端逃跑,获得了海盗倭寇的信任,我们因为汉人的身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琉球国上上下下,都能说得上话。”
袁彬点头说道:“可惜的是,大明水师还只能在家门口豪横一把,到了这琉球国,就是无能为力了。”
“唉。”
大明水师刚刚恢复了一些而已,扬帆出海,还是有些力有未逮。
季铎敲了敲桌子说道:“明天,赵明端做东,听说琉球国王也会出席,我们最少也要把赵明端抓回去,明正典刑。”
“有理。”岳谦表示了赞同。
袁彬忽然开口说道:“我觉得很没有道理!这件事很困难。”
“我们就三个人,带着不到十个锦衣卫,他们至少有三万人!我们怎么抓赵明端?”
“咱们虽然有信牌,可是咱们没有人啊,只有一条小船。”
“怎么就有理了呢?”
岳谦眨了眨眼十分确认的说道:“你能打啊,一个人,打三万人,不成问题,当初你不到百骑,冲瓦剌人十万人军阵,抓捕渠家三兄弟的气势呢?”
季铎深表赞同的说道:“是的,一个人,打三万人,不成问题。”
袁彬认真的思考了下说道:“不行,打不了,我只能打三十个。”
岳谦和季铎对视了一眼,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岳谦笑着说道:“不好抓,但是咱们既然来了,空手回去,也不是个事儿,那不成笑话了吗?”
三人陷入了沉默之中,看着灯盏里的灯油。
咄咄的敲门声忽然响起起。
岳谦三人立刻拿起了手中的绣春刀,绣春刀的样式和大明常见的腰刀相仿,如果没有銮带,和腰刀形制相同。
岳谦满是警惕的说道:“谁?!”
第四百一十一章 还有这种好事?
“是我!”门外传来了一声大喊。
此时在琉球国首府首里城的三人组的心情,万分复杂,袁彬打开了房门,一个男子走进了木制的房屋之中,左看看右看看,笑着说道:“这么好玩的事儿,你们居然不叫我。”
琉球国比朝鲜更配得上孝子的原因,是因为琉球国更加恭顺。
每次册封,琉球国的王世子,都会在首里城的欢会门跪迎。
为了表示琉球国的恭顺,琉球国的欢会门外,还有一条守礼之门,这道门外有一条珍珠道,专门负责迎接天使。
琉球国王会在珍珠道之上的守礼之门,迎接天朝上使,然后一直同行到欢会门,跪承圣旨。
琉球国的王宫的走向非常的怪,和大明朝坐南朝北不同,琉球国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是坐东朝西,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大明朝在西侧。
琉球国从上到下都写着恭顺。
石亨把所有靖安城池的东门设立为泰安门,那是琉球国玩剩下的!人家连朝向都朝大明。
在这种恭顺的情况,一个汉人混入城来,根本不是难事。
来人正是唐兴,三皇子他外公,那个极度富有冒险主义的唐指挥,走进了钟楼下杜馆别苑的唐兴,坐在了岳谦的对面。
“为什么,这么好玩的事儿,不叫我?”唐兴一伸手,非常愤怒的说道。
“唐指挥这次带了多少兵马?”袁彬有些好奇的问道。
唐兴不屑一顾的说道:“我带了千军万马!”
袁彬露出了惊喜,唐兴来了,援兵就有了!赵明端就有了!
岳谦眼中一亮,笑着说道:“在哪里?”
唐兴拍了拍胸脯说道:“在这里!”
“吾一人可当千军万马!”
“切。”三人这听明白了唐兴的话,他自己个来的,估计是搭了条商船,乘风便来了。
唐兴能找到他们三个,并不困难,他们三个北方汉人的口音在琉球国还是很少的。
唐兴看着失望的三人组,无奈的说道:“不要这样失望啊,我自己来的,琉球国那是不征之国,我要带着大军前来,明天朝堂上的那群人,就该跟陛下磨牙了。”
袁彬笑着说道:“陛下是您的女婿,还能把您个怎么样不成?”
“景泰朝,外戚,不管用,功赏牌才管用!”唐兴可是有两枚头功牌的,一块头功牌是解救鸡鸣岛的百姓,一块头功牌是保卫密州市舶司有功。
唐兴的女儿唐云燕虽然生下了三皇子,但是唐兴富有冒险精神,京师他压根待不住,陛下回京,立刻就跑出来了。
唐兴是全大明最大的自由人,他是皇亲国戚,但不受宗室藩禁的限制,更没有什么驸马都尉不得视事的规定,所以唐兴就满世界溜达。
“我们现在要抓赵明端,我们四个,再加上十名缇骑,我们就只有十四个人,怎么抓?”岳谦一摊手。
咄咄的敲门声忽然响起起!
四个人都紧张的抓着手中的绣春刀,岳谦眉头紧皱的低声问道:“谁?!”
“老僧道圆,有要事面见天使。”门外传来一个很小的声音。
但是内容让屋内四个人闻之变色!
天使,身份暴露了!
四个人抓紧了手中的绣春刀,打开了房门,他们一直在思考他们四个人,到底是怎么暴露的。
岳谦三人看向了唐兴,定然是他走漏了风声!
岳谦打开了房门,门外站着两人,一人是和尚,一人是一个富态的中年男子,居然穿着国王冕服。
看到外面没有刀兵,他们也是松了口气。
“琉球国王尚金福,拜见上使,天寿寺主持、中山王府长史怀机,拜见上使。”两个人入了门,就是哐的跪倒在地,奉上了手中的信牌。
岳谦人都傻了,赶紧错开了身子说道:“此次前来,未奉皇命,二位请起。”
尚金福明显有些失望,他还以为大明朝廷听闻了琉球使者的哭诉,终于想到了海外还有这么个孝子,可惜的是,上使似乎是在办差,而非传递圣旨。
岳谦疑惑的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我们是朝廷的人?”
怀机笑着说道:“上使有所不知,琉球国每年都朝贡,四位都是朝廷的大人物,琉球使臣自然见过四位。”
岳谦这才了然,琉球国的使臣会参加一些比如大宴赐席、大阅等仪式,认得他们四个人,也不奇怪。
“几位天使都是北人,人高马大,尤其是袁指挥的青兕的凶名,即便是我等在琉球也有所耳闻。”怀机又解释了一句,并且在脸上比划了一下。
袁彬的脸上有道不是很深的伤疤,从耳根几近裂到嘴角的位置,那是一道箭矢的伤势,这让他看起来更是凶悍,这是在抓捕渠家人的时候负伤的。
这这也是袁彬极为重要的特征。
是袁彬暴露了他们的身份。
“前来所为何事?”岳谦坐直了身子,十分郑重的问道。
尚金福再拜,俯首说道:“朝鲜使臣说:中国亦贱待我朝使臣,不得与琉球使臣为比。并以为憾事。”
“我朝臣工无不盼望着大明的王化之地。”
“还请大明给官给军,安土牧民。”
尚金福拿出了一封奏疏,递给了几位天使。
这一封奏疏很长,首先表达了琉球因为大明而闻礼仪教化,但是琉球国国小民寡,自己治理无能,而且因为地理位置极佳,乃是万国海梁之地,他们管不住了。
希望大明直接派出官僚和军队安土牧民。
琉球国并不穷,相反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商众多,十分的富硕。
尚金福继续说道:“程复、王茂、叶希尹等几位大明的读书人,教化四方,怀机更是有一统之功劳。但是我琉球国往来人员驳杂,水师、兵甲极少。”
“如此这般,不啻于稚子怀千金于闹市之上。”
尚金福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无奈,他的两个孩子,大儿子志鲁和二儿子布里之间的裂隙,越来越大。
大儿子志鲁的支持者是大明海外弃民的海盗们,而二儿子布里的支持者是倭国的倭寇。
他们已经闹到快要兵戎相见的地步,但是尚金福无法规劝和约束自己的两个儿子,更无法驱逐海盗和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