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653章

作者:庄不周

如今天下太平,这件事终于可以认真的考虑了。

刘协与贾诩、杨阜讨论之后,进了一次扩大会议,随驾的散骑、侍中、尚书等官员全部参加,讨论州境的调整,驻军的安排,以及将领的选调。

第1223章 上善若水

调整州境是一个很大的事,涉及到很多问题,以及很多利益。

好在太尉府已经做了充分准备,由贾诩主持,长史杨阜亲自执笔的草案写得很详细,而且为所有的调整注明了理由,一目了然。

与会众人虽然有不同意见,却对这份草案给予了高度评价。

太尉府费心了,杨阜的能力也很出众,凉州人在军事上的确有天赋,代不乏人。

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将天下分为二十四州,对几个大州进行了分割,小州则进行了合并。

比如凉州最终被分为四州,金城、陇西、武都、汉阳以及武威的东部分为一州,安定、北地再加上并州的西河为一州,武威、张掖,再加上浚稽山以南的沙漠、牧场为一州,酒泉、敦煌为一州。

州境的划分主要着眼于防务,而不是经济,所以驻军人数和当地经济并不完全匹配,不同州之间的物资调配在所难免,这也需要从朝廷层面予以协调,具体负责的就是太尉府。

相应的,各州驻军的数量也是从军事出发为主,并不局限于当地的人口和经济。

相比之下,户口多、经济好的中原腹地驻军反而不多,将节省的物资外运,供应边疆,也就成了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如何解决运输问题,就成了众人讨论的焦点之一。

千里运粮,消耗极大。如何在保证驻军物资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运输的压力,关系到这个方案能否落地,并且维持下去。

有人提出了挖运河。

就目前来看,水运的成本无疑是最低的。

但很快就人表示反对。水运的成本是低,但挖运河的成本高啊。再说了,很多边疆地区严重缺水,挖什么运河?

话音刚落,立刻又有人反对,没有水的地方还有必要驻军吗?驻军不要水?

看着众人的讨论,刘协沉吟不语。

他想到了一个问题:水运的确成本低,所以他才会让周瑜去北疆寻找大河,但水运严重依赖于天然河流,局限性太大。运河固然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成本太高,太长了也不实。

况且运河只能解决河道,解决不了水源的问题。

没有充足的水源,运河无从谈起。

在内陆实现运输便利的最好办法,还是铁路,这才是能够克服不同地形的长途运输手段。

大国崛起,通常都以大建铁路为基础,铁路里程甚至成为国家强弱的标志之一。

美国如此,沙俄也是如此。

要想实现铁路,就必须有蒸汽机。

严格来说,蒸汽机的原理并不复杂,加工要求也不算高。这东西一开始就是一个纯粹的工业品,与科学的关系并不大,也不需要精密的加工工艺,目前的技术、工艺完全可以实现。

至于将来怎么发展,他并不担心。

即使是最粗糙的蒸汽机,也有着人力、畜力等自然动力无法比拟的优势,足以引起更多的兴趣。只要投入、产出的循环能够维持下去,技术迭代就会进入其应有的轨道,最终带来足以改变时代的进步。

就像在合适的土壤中埋下种子,再浇点水,种子就会发芽,然后长成参天大树。

一切都很自然。

一次会后,刘协提出了这个猜想。

他把灵感的来源归功于一次偶然的发现,并做了一个简单的演示。

当沸腾的蒸汽顶起密闭的壶盖,甚至连最强壮的郎官也无法摁住的时候,众人面面相觑,随即又露出狂喜,以及无法抑制的崇拜。

天子就是天子,总能从最平常的事物中发现真正的道。

当初由水滴中发现了千里眼的秘密,极大的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如今又从烧水的壶中发现了蒸汽蕴含的强大力量,为将来提供了无限可能。

如果真能发现一种车,不用马,只要烧开水,就能不眠不休的急驰,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就算是再保守的人也会为之惊叹。

看着众人的惊讶、议论,再听到熟悉的“烧开水”,刘协不禁感慨。

果然,烧开水才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驱动力。

相比于陆路运输可能从中得到的收益,水运的前景更为光明。原因也很简单,船可以携带大量的煤,越大的船,使用蒸汽机的收益越大,这也解决了一个目前最为头疼的难题——楼船动力困境。

楼船越造越大,仅凭人力已经无法驾驭,急需更强大的动力。

最近对造船最为关注的桓阶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机遇,主动建议成立一个小组,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专项开发,争取尽快实现突破。

刘协知道桓阶想简单了,蒸汽机可不是千里眼,只要投入人力、物力,短时间内就能看到实际利益。但他并不反对这个建议,相反,他需要从更高的层次来部署这件事。

真正的科技大爆发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能实现的,而是国家的力量。

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能搓出两弹一星,我搓个蒸汽机有什么难度?

刘协随时调即了讨论方向,先讨论一下如何组建团队,完成这个可能是革命性的技术革新。

在座的大多是少壮派,对创新举双手赞成。即使是像贾诩一样老臣,听完刘协这个想法之后,也赞了一句“上善若水”,表示支持,并且应该优先考虑。

如果能解决劝力难题,真的建成了那种只靠烧开水就能长途奔驰的机器,对凉州的意义极为重大。解决了交通问题之后,凉州与腹地的沟通更为顺利,地域带来的隔阂自然大大减弱。

经过一番讨论,有三类人才被纳入了优先考虑的范围。

一是铁匠,打造机器需要他们的技艺。

二是机械高手,要由他们来设计精巧的机器。

三是炼丹家,如何将烧开水的能量转换为推动机器的力量,需要大量的实验和计算,这正是炼丹家们最擅长的事。

这一点,讲武堂的人最有感触,火药的出现就是炼丹家们的功劳。

火已经玩得很高明了,现在可以尝试一下水火并济。

甚至有人已经在畅想用火药代替煤,玩一把爆炸式驱动。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样的想法虽然疯狂,却并非不能实现。而且一旦实现,就不仅仅是在地面、水面行驶的问题,还可以上天。

看着讨论得热火朝天的臣子们,刘协嘴角挑起一丝欣慰的笑意。

这才是汉家好儿郎。

第1224章 曹氏兄弟

曹丕踮起脚尖,手搭在眉上,向远处看了一会儿,嘟囔了一句。“怎么还没来?”

曹植捧着书,一边看一边说道:“着什么急啊,再等一会儿,反正还早呢。”

曹丕回头瞅了曹植一眼,笑了一声:“人家是心静自然凉,你是心静自然暖。这么大的风,你还看书,不怕冻着?看看你,鼻涕都快出来了。”

说着,从怀里掏出手绢,准备为曹植擦一擦。

没等他动手,曹植一吸,鼻涕不见了。

曹丕一愣,瞪大了眼睛。“你不会是咽下去了吧?”

“没有,你看……”曹植笑着,鼻涕又慢慢流了出来。

曹丕哭笑不得,伸手要去擦,曹植却推开了他,将书卷起,擦在怀中,手指摁着鼻孔,用力一擤,然后下了台阶,到水边洗手。

曹丕收起手绢,吸了吸牙。“你在这蛮荒之地待得太久了。”

“既然是蛮荒之地,你为什么要来?”身后传来曹彰的声音。

曹丕回头看了一眼,笑道:“你怎么也来了?”

“我今天休沐,来迎迎仓舒,然后带他去见天子。”曹彰咧嘴一笑。“仓舒到这蛮荒之地来,可不是玩的,他是要做天子身边的童子郎的。”

曹丕的脸色顿时阴了下来,站直了身子,再也不说一句。

曹彰也不理他,走到曹植身边蹲下,掬水洗手。曹植悄声说道:“你这是干嘛,阿母知道了,又要难过了。”

“我就是看不惯他。”曹彰也低声说道:“动不动就这儿蛮荒,那儿蛮荒的。既然嫌弃,干嘛还要来?”

曹植小大人似的叹了一口气,很是无奈。

曹丕本随曹昂就任。这次曹昂改任郁林太守,曹丕跟着来,留在了行在。原本母子重逢、兄弟相聚是好事,可是曹丕和曹彰却格格不入,一见面就吵。

曹丕年长三岁,已经算是成年人,这几年习文练武,身手着实不错。可惜遇到曹彰,他却是一点胜算也没有,很难撑过两三合。他想考散骑,又被曹彰冷嘲热讽,说他一点机会也没有,为此耿耿于怀。

虽是一母所生,他们却像是天生的仇人一样。

“看的什么书?”曹彰看到了曹植怀里的书卷,提醒道:“小心点,别掉水里。”

曹植站了起来。“讲武堂的算学讲义。”

曹彰一听,就翻了个白眼。“你这么喜欢啊,我一看到算学头就疼。”

“你想做大将,就不能不精通算学,否则……”

“大将身边的长史,有主簿,还有很多辅助的掾吏,才不要自己算呢。”曹彰搂着曹植的肩膀,嘿嘿一笑。“要不你好好学,将来做我的长史,帮我算?”

“我……”曹植刚要说话,曹丕突然叫了一声:“来了,来了。”

曹植、曹彰抬头看去,只见水面之上,一艘大船正鼓起风帆,快速驶来,桅杆上竖着一面大旗,有燕然都护府的徽记。船头站着几个人,正看着两岸的景色交谈,一副外乡人的好奇模样。

这些人中央,有一个清秀的身影,正朝这边招手,隐约还能看到他手中拿着一只千里眼。

“那是仓舒么?”曹彰惊讶不已。“长这么高?我记得他那时候才一点点大。”

曹植也有些惊讶。

虽然隔得还远,却已经能辨别曹冲的身高,与身边的其他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曹冲今年才九岁。

“看来还是北疆的肉奶更养人。”

“可不是么,我们弟兄姊妹这么多,就他运气最好,能跟着阿翁去北疆,天天有肉吃,有奶喝。”曹彰羡慕不已。“如果我也能去,说不定力气还能更大些。”

“你真是贪心不足。”

说话间,楼船收起风帆,缓缓靠岸。没等停稳,曹彰纵身一跃,上了船,借着冲劲来到曹冲面前,哈哈一笑。“仓舒,你长得真高。”张开双臂,将曹冲抱在怀中,用力拍了拍他的后背。“很好,壮实得很。”

曹冲也用力抱住了曹彰的腰,将他抱了起来。“阿兄这筋骨坚韧有弹性,一摸就知道腰力极佳,弓马纯熟。”

“那当然。”曹彰哈哈大笑。

曹丕、曹植也走了过来,与曹冲见礼。

曹冲热情地拥抱了他们,相谈甚欢。尤其是曹丕,他拉着曹丕的手,问了曹丕后,又问起长兄曹昂。得知曹昂赴任郁林后一切顺利,他非常高兴,又埋怨曹丕没有将这些好消息及时通报父亲曹操。

曹丕有些尴尬,连连点头答应。

曹操改任燕然都护后,只带了曹冲一人上任,又对卞夫人母子不闻不问,曹丕心里是有怨恨的,这些年也一直没有和曹操通信。

上了岸,兄弟四人挤进一辆大车,曹冲又与曹植交流起算学来。两人说得热闹,曹丕、曹彰都插不上话,面面相觑之余,却难得的有了共同语言。

“看来我们曹氏要出大学者了。”

“你也可以。”曹彰说道:“你虽然比不上他们两个,比其他人还是要强很多的。散骑的事,你也不要急,什么时候考都行的。武艺这种事,不是会就行,还要精熟。你就是练得太少。”

曹丕赞同地点了点头。

他的武艺不差,就是训练不够。到了行在,问过曹彰才知道,天子身边的散骑、郎官都是每日习武,不仅要自己练,还要对练,比他想象的更努力。

相比之下,他的对练经验太少。自己演练的时候不好,一对练就慌了,很多妙招用不出来。

“还有啊,浮屠道虽然有趣,却过于玄远,与清谈无异。天子虽然不反对个人修行,却不可能让浮屠道大行于事。你如果为功名计,就不要在这上面花心思了。”

曹丕刚要说话,曹冲接过话题。“兄长,陛下对浮屠道是什么态度?”

曹彰有些意外。“你还知道浮屠道?”

“浮屠道从西域传来,草原上信奉浮屠道的比中原多。阿翁对此也颇感兴趣,经常和郭祭酒讨论。我耳濡目染,也听了一些,只是不仅没弄明白,反而更糊涂了。”

曹彰挠挠头,神情尴尬。“我也不关心这些,只是偶尔听天子说过几句。你要是真想弄清楚,等见驾的时候直接问天子吧。别看读浮屠经的人那么多,真正能搞明白浮屠道的人,可能也就是天子一人。”

第1225章 一对神童

到了行在,曹丕先领着曹冲去见卞夫人。

卞夫人看到曹冲,也为他的身高惊讶不已。问了曹操的近况后,又问起丁夫人等人。

曹操北上,妻妾和众多子女都留在了长安,只有卞夫人授了官职,一直跟着天子行走。时间久了,她对丁夫人不满也就淡了,只是互相之间形同陌路,一直没什么消息往来。

在曹冲面前,她多少要表示一下礼仪。

曹冲南来的时候,经过关中,曾与丁夫人等人相聚,了解一些情况,当下一一相告。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核动力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