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1983 第77章

作者:隐为者

前面的镰刀头,也将近二尺,因为苇子比较轻,所以一扫一大片。

这刀,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大钐刀。

刘青山拿着试了试,感觉有点死神镰刀的架势。

大伙跳上马车,直奔西边的草甸子,马车走了二里多地,再往前就进不去了,人们拿着各种家什,奔向前方的大苇塘。

一场大雪,地面就封冻了,走在上面也不用担心陷下去。

嘎吱嘎吱的,踩着积雪走了百十米,前面就是一望无垠的芦苇荡。

耍大钐刀,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儿,夹皮沟里,用的最好的,反倒是身材矮小的张大帅。

只见他甩开膀子,唰得一刀下去,刀锋贴着雪皮儿,伴着哗哗的声响,一片苇子便应声而倒。

留下的芦苇茬子,整整齐齐,用格尺量的话,肯定一边齐。

唰唰唰,张大帅是一刀接一刀,苇子倒下的方向都完全一致,整整齐齐地铺在地上,也方便后面的人打捆儿。

就连村里的那些棒小伙,都心里服气,换成他们,搞不好大钐刀抡起来之后,就戳进雪壳子里,影响速度不说,还容易损伤刀刃。

刚开始,只有几个人分开了耍大钐刀,别人只能先看着,等前面割完这一片儿,才轮到他们上场,所以就在后边唠闲嗑。

大张罗先开了腔:“你们知道大帅为啥耍大钐刀这么厉害嘛,就因为他底盘儿低啊,都不用猫腰,你要叫大帅踩着高跷割苇子,那肯定也得废。”

大伙都嘻嘻笑了起来,张大帅一边挥刀,嘴里也不闲着:“大张罗,不用你瞎叭叭,俺一会儿就搂草打兔子,把你脚脖子齐刷刷割断,直接叫你踩高跷回家!”

话音刚落,就听前方的芦苇从里呼啦一声响,一群大鸟飞上半空。

“野鸡!”

有人大叫一声。

刘青山抬头一瞧,果然是一群花花绿绿的野鸡,足有十多只,扑扇着翅膀,也飞不了多高。

“来几个能跑的,跟俺撵野鸡,下午改善伙食!”

一声吆喝响起,是张撇子,率先朝着野鸡飞走的方向追去。

后面立刻有五六个半大小子跟了上去,反正现在还没轮到他们干活呢,万一真撵到了呢。

撵野鸡这种事,刘青山以前也干过,有点脚痒,也跟着蹿了出去。

最主要的是,他准备抓几只活的回去,看看能不能给大姐的养鸡场,丰富一下新品种。

养殖蛋鸡,只是一个开始,以后会逐渐转向特种养殖:野鸡,鹌鹑,沙半斤,飞龙……

刘青山越琢磨越有搞头,脚下的步伐似乎都轻快许多。

野鸡好撵吗?

当然不好撵,虽然飞行能力差了点,但毕竟是长翅膀的,而且,人们在雪地上跑,深一脚浅一脚的,消耗很大。

那么野鸡能撵上吗?

当然能撵上,只要体力充沛,别跑猛喽,一直追着野鸡跑,不叫它们落地休息,那就一定能撵上。

当地有句老话:野鸡飞不过三节地。

一节地有多远,这个不大确定,一般来说,也就三五百米的样子。

因为在他们这地方,每隔一段距离,田地里就要种植几行树,被称作树带,当防风带用,而两个树带之间的距离,就是一节地。

跑着跑着,刘青山就不知不觉追上了张撇子,并且很快就超过对方,他最近跟师父后面练武的效果,渐渐显现出来。

“青山,别叫野鸡落地!”

后面传来张撇子气喘吁吁的声音。

刘青山点点头,然后嘴里大吼:“不许动,警察!”

后边的张撇子听得一愣一愣的:这跟公安有啥关系啊,难道野鸡也怕公安?

就这样,刘青山一马当先,一边跑,嘴里一边哇呀哇呀的怪叫,吓得前面飞着的野鸡群,根本不敢停留,使劲扑棱翅膀往前飞。

跑出去二里多地,野鸡就有点飞不动了,被迫降落。

刚想喘口气,可是后面刘青山就赶了上来,伴着一声声怪叫,吓得野鸡又腾空而起。

这一次,野鸡飞得就更加吃力,不到五百米,又一次迫降。

刘青山拍马赶到,四下张望,却只见白茫茫的大雪,还有稀疏的杂草,没见到野鸡的踪影。

再向前仔细搜索,终于瞧出端倪。

一处雪壳子外面露出的几根野鸡尾巴上的长翎,刘青山也忍不住想笑:这下露出狐狸尾巴了吧。

不,应该说是露出了野鸡尾巴才对,哈哈!

眼前的情形,用一句话来形容最恰当:钻头不顾腚。

好像鸵鸟也有这种习惯,难道这是鸟类的通病?

刘青山一边琢磨着,一边把手伸进雪壳子里,这里应该是个沟子之类的地方,所以积雪比较深。

很快他就摸到毛茸茸的野鸡,还带着一丝丝温热,甚至还能感觉到野鸡飞速颤动的心跳。

出来吧!

刘青山把野鸡从雪里拽出来,是一只公的。

这家伙还挺凶,伸嘴往刘青山胳膊上猛啄,做垂死挣扎。

穿着棉袄呢,当然啄不透,刘青山拎着野鸡的两个翅膀,轻轻一扭,就把两个翅膀别在一起,然后往雪地上一扔,野鸡就只剩下扑腾的份儿了。

这时候,张撇子也赶来了,这货显然也是撵野鸡的老手,一瞧雪壳子,就眼睛一亮,直接开掏。

毕竟野鸡钻雪的时候,还是会在表面留下痕迹的,一掏一个准。

张撇子掏出来的是一只母的,身上的羽毛一点也不鲜艳,体型也小了一圈。

他同样是把野鸡的翅膀别上,然后继续兴冲冲地掏野鸡,嘴里还呼哧带喘地说着:

“青山,还是你跑得快,要不然野鸡缓过劲儿来,还得撵一会儿。”

他们掏出来四五只野鸡之后,后边的大部队这才赶上来,也都纷纷上手。

七手八脚的,野鸡全都被活捉,一共是十二只,连窝端了。

“过瘾,回去炖一大锅,咱们这二十多人,敞开肚皮吃!”

大头也显得很兴奋,感觉肚子里的馋虫,都开始咕咕叫。

“吃了怪白瞎的,俺抓回去养着。”

结果刘青山的话,叫大伙立刻心凉半截,要是换成别人,这帮半大小子肯定不答应,可是小山子现在已经在村里树立起威望,大伙也就不吭声。

“野鸡吃不上,咱们炖猪肉,俺掏钱,大头你骑自行车去公社,买几斤猪肉。”

刘青山从兜里摸出一张伍元的钞票,俗称炼钢工人,递给大头。

大头抓抓脑瓜子:“三凤儿,合作社干活,哪能叫你掏钱?”

“就算俺花钱买这些野鸡了。”

刘青山知道大头这货认死理,直接把五元钱塞进他的口袋里,然后每人拎着两只野鸡,倒提在空中,凯旋而归。

这边暂时也用不上这么多人,刘青山索性直接叫这帮半大小子,帮忙把野鸡先送回家。

翅膀拧的时间长了,血液不通,也容易受到损伤。

“姐,看俺给你带什么回来啦?”

刘青山在窗下一声吆喝,刘金凤就风风火火跑出来。

看到大伙拎着的野鸡,她就吆喝一声:“我这就烧水褪野鸡,炖上款待你们这些壮劳力。”

“姐,还真吃啊?”

刘青山两眼一瞪。

“野鸡不是吃的吗?”

这话一点毛病也没有,这时候的人,连人工喂养蛋鸡和肉鸡的想法都没有呢,更不要说养野鸡了。

“姐呀,俺的意思,咱们先养着。”

“三凤,你傻啦,野鸡一年又下不了几个蛋,个头又小,肉又发柴,还不如养小笨鸡呢。”

身后的大头一听,赶紧鸟悄地把炼钢工人又递回来:“三凤儿,咱们还是炖野鸡吧。”

第九十二章 滚苏雀

野鸡最终还是没洗开水浴,而是被刘金凤心不甘情不愿地送进了鸡舍棚子里,腿上都栓了麻绳。

大头也借了高文学的自行车,直奔公社,剩下刘青山他们,则回去继续干活。

等回到收割苇子的现场,只见芦苇已经被放倒好几片了,大伙正打捆儿呢。

好家伙,一捆苇子,足有一搂粗,两米多长,瞧着挺厚实。

不过扛到肩膀上,却并不太重,刘青山他们这些半大小子,就负责往牛车上搬运。

装满一车,就拉回村子,卸到场院上,招呼村里闲着的妇女,来编苇帘子。

反正苇子有都是,苇帘子就编得又厚又密,苫到大棚上边,就跟盖了棉被似的,肯定能保暖。

就这样,一直干到下午三点多钟,大伙儿这才收工,说说笑笑往回走。

会抽烟的,也拿出各种武器,或者是烟袋锅子,或者是卷旱烟,也有极少数抽烟卷的。

刚才在芦苇塘里,都憋着没敢抽,这要是把芦苇点着了,火烧连营,那可没得救。

这还只是芦苇荡,要是林子里着火,那就更厉害了,几年后的那一把火,刘青山可是记忆犹新的。

可怕!只能用可怕两个字来形容。

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老支书家,进屋就香气扑鼻,张大帅正在锅台边上忙活呢。

他提前回来一会儿做饭,就弄了俩大菜:一个猪肉炖粉条,还拌了一个大凉菜。

大伙洗洗手脸就开饭,炕上一桌,地上一桌,散搂子已经烫好了,开吃开喝。

猪肉炖粉条,也算是当地的名菜了,大头买回来五斤肉,送去刘青山家一斤多,剩下的都炖上了。

都是方形的大肉块,连粉条都是油汪汪红彤彤的,就可劲秃噜吧。

凉菜拌得也有味儿,酸甜爽口,里面除了干豆腐丝白菜丝之外,就是大粉皮儿了。

再浇上点红彤彤的辣椒油,看着就有食欲,最难得的是,里面还撒了点小香菜,那才有味儿呢。

这放到往年冬天,根本不敢想,今年扣了大棚,按照刘青山的提议,每家都留出来两根儿垄当自留地,爱种啥就种啥。

一来是冬天的时候,也有点新鲜菜吃;二来也看看长势,积累经验,毕竟以后还准备扩大规模呢,蔬菜的品种也会不断丰富。

一顿饭下来,酒足饭饱,一个个吃得嘴巴子都油汪汪的,满脸的惬意。

“要是天天都能吃上猪肉炖粉条子,那还不得美死?”

张杆子这货,也厚着脸皮来蹭饭,吃完了还在那吧唧嘴回味呢。

“吃好了就赶紧伺候猪去,别在这里磨叽!”

老支书一挥手,没好气地说道。

刘青山则暗暗念叨:只要好好干,美死你的日子不远了!

……

一连收了三天苇子,这项工程才算是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多组织人手编苇帘子了。

刘青山家里的野鸡,也扩充到二十只,把刘金凤都气坏了。

这玩意又不能下蛋,又不能吃肉,这不是白浪费饲料吗?

倒是四凤五凤挺喜欢这些野鸡,每天都按时八经地给它们喂食,小女孩子嘛,总喜欢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

这天早上喂完食,老四手里举着一根野鸡翎,乐颠颠地跑回屋,挨个人面前显摆。

这根野鸡翎二尺多长,上面还泛着金属一般的光泽,确实漂亮。

“要是掉两根就好了,正好插到脑袋上。”

老四把鸡毛在山杏头上比划着,她在别人家的年画上,看过穆桂英的造型,头上就插着两根野鸡翎的,可威风了。

刘青山听了,心里一动:“老四啊,以后有野鸡翎都攒着,攒多了,叫咱娘扎个鸡毛掸子。”

上一篇:一剑独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