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425章

作者:崛起的石头

有人呵呵笑了一声:“谁说不是呢,你说说,搬就搬了吧,陛下也不提前知会一声。”

“工部忽然来个文书,说是要在五月前把王恭厂及周围厂局全部搬到京郊的三十里外。”

“我的天,那可是数千万石的火药,成堆的火器,怎么可能是说搬走就能搬走的!?”

这阳武候一爵,始封于薛禄,以靖难军功封爵,至今传到了薛濂的头上。

五军都督府改制以后,薛濂任在京后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为人多不法,鞭打兵士、欺辱百姓之事,对他更是家常便饭。

历史上李自成入京,薛濂被刘宗敏拷掠最酷而死,是时,京师百姓闻者无不称快。

毕竟这番话,都是勋贵们发发牢骚,真正的旨意还是得遵从,眼下天启皇帝的权威,可是说一不二。

很快勋贵们的议论声就渐渐减轻,有人问道:“侯爷,咱们……到底是怎么搬?”

“还请侯爷示下!”

“您给拿个主意吧,毕竟这王恭厂关乎三大营的事,咱们各家,都在三大营有亲旧为官。”

底下的人也纷纷说道。

薛濂闻言,更是愤恨的拍打一下桌案,道:

“我看,陛下这是受了奸臣挑拨,成心的为难我们这些人,搬什么搬,搬不了!”

外头传公文的工部书记官正在等着,却迟迟不见回音,只好找了进来。

他看着坐在堂上这些大眼瞪小眼的勋贵们,纳闷地问道:

“阳武候,什么时候开始啊?”

“陛下规定的日期有限,可是过一个时辰,就少一个时辰,依下官看,还是早些动手为好。”

薛濂看他一眼,淡淡道:

“王恭厂周围厂房众多,仅是储存的火药,就有数千万石之多,仓促之间哪能搬得完?”

他一发话,勋贵们也都是出言附和,历数搬迁王恭厂的种种难处。

“阳武候到底是什么意思?”书记官愣了愣,问道。

薛濂朝紫禁城一抱拳,道:

“还请回去禀明崔部堂,王恭厂搬迁一事,实难从命!工部也要考虑考虑我们的难处才是!”

“你们这……”

书记官毕竟人微言轻,也就只是个传话的,闻言胳膊抬起又放下,无可奈何的转身走了。

“部堂,勋贵们如此行事,陛下怪罪下来,还是咱们工部担责,您要早做打算哪。”

工部大堂之内,看着书记官走出去,工部屯田司郎中王奂忧心说道。

“无妨,这事,本部堂心里有谱,自己忙自己的去吧。”

崔呈秀听见这个消息也不无意外,倒是没什么恼怒之情,他倒能理解勋贵们的想法。

本来,当今皇帝建立勇卫营之后,至今就没有怎么动过三大营,一直都是他们勋贵在管事。

勋贵世家恨不得都把自家的子弟塞进去,所以现在的京营,几乎是没有什么正经能拉出去作战的官兵了。

王恭厂牵扯的利益,就和勋贵世家息息相关。

说实在的,朱由校去动王恭厂,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谁让历史上的天启大爆炸马上就要来了呢。

既然知道这事,那也就不能无动于衷干等着他发生。

把王恭厂搬走是眼下最好的选择,长远来看,把火药库和兵工厂建在城里,也的确不是个办法。

可是这样做,却不可避免的切到了勋贵们的蛋糕。

王恭厂没了,京营从哪拿兵器和火药,没了这个明摆着的渠道,勋贵世家们又从哪捞钱?

勋贵们本来就都是保皇一党,大部分人受了不少好处,都不会吭声,可就是有那么几个特例。

阳武候薛濂,就是最典型的一个。

自持祖上功高,如今又在后军都督府得了京畿一带的兵权,更加是飞扬跋扈、目中无人。

圣旨都下来了,他居然敢阳奉阴违的不办事儿,可见是已经自大、猖狂到了何等地步。

王奂看着自信满满的崔呈秀,也不再多说什么。

……

“混账!”

朱由校把奏疏劈头盖脸地扔在这些工部大臣的脸上,说道:

“这事跟你们工部无关,去给朕叫张维贤过来,他们自家的事,让他们自家处理!”

自从五军都督府改制以后,大都督府作为统筹各地都督府的总治所,也在京城重新建了起来。

距离紫禁城还不远,就两条街,离东厂也近。

英国公张维贤不一会儿就赶过来,颤颤巍巍的道:“陛下匆忙召臣前来,臣惶恐,不知陛下是所为何事?”

“看看,仔细看看,看看你手底下这帮勋贵们干的好事儿!”朱由校气儿不打一处来,开门见山地说道:

“朕只有一个要求,五月以前,王恭厂整个儿都得搬到京郊三十里外。”

“张维贤,你听明白了吗?”

张维贤飞快的扫了几眼奏疏,心里是“哐当”一下就沉了下去,连忙说道:

“陛下放心,此事因勋贵而起,便是我英国公府的职责。”

“臣一定亲自去找那阳武候薛濂,问个清楚。”

朱由校倒也没直说怎么处置这帮阳奉阴违的勋贵,只是哼了一声,说道:

“行了,你下去吧,朕与阁臣还有要务要议。”

“臣告退——!”

这乾清宫可不是什么好待的地方,张维贤闻言如蒙大赦,连忙山呼跪走。

朱由校这才转过头来,笑道:

“来,咱们继续。”

“据阁老方才所说,大明要在琉球设府,纳入福建省的建制沿革,归福建省管理,朕也觉得不错。”

“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内阁首辅魏广微好像没听着方才勋贵们生事的消息一样,淡然地说道:

“启奏陛下,琉球既已收复,就要置州府以管辖,但是琉球当地有不少高山族等部落的族人。”

“这些族人虽然经过贺虎臣的收服,对朝廷却还是有着不少敌意的。”

“这些当地部落,世代居住在琉球,南琉球、北琉球若想互通,就要必须通过他们的地区。”

“臣以为,应当将这些部落族人分批迁入内地同化之,再将内地流民迁往琉球居住。”

“他们起初定然不会愿意,朝廷便可以给予高官厚禄,予他们的首领为官,以促成此事。”

“如此,琉球可定。”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

“好,在琉球设置州府的事,就交由你们内阁会六部去办吧!”

第七百零九章 勋贵们的心思

内阁召集六部部议这么一商量,就发现琉球的事其实很好处理,其中最难的不过是两点。

其一,在琉球单独设省,还是划入福建省的建制沿革,以州府管理。

这件事解决了,那就只剩下其二,里头那么老些土著部落应该如何处置。

其实这事,也不难。

贺虎臣给兵部的表奏请功文书,恰好给部堂的衮衮诸公们提了一个绝佳的点子。

表奏是为这些当地土著部落请功的,满篇都透出了贺虎臣的一个意思,这些土著——“骁勇敢战”。

这些土著利用落后的武器装备,不仅能击退荷兰人的殖民侵略,居然还能把经过袁可立操练的登莱水师击溃。

虽然说水师不善陆战,可那毕竟是袁可立以戚继光练兵之法操练过的,比一般沿海卫所的卫所兵都强上许多。

能打出这个战绩,说明这些土著部落的男丁,是极好的兵源。

既然是兵源,那就得利用起来啊!

兵部尚书王洽说道:“诸位听我一言,贺总兵说过,高山族等部落的族人骁勇敢战。”

“据此,在下以为,我等可以联名奏请陛下整顿京营,就以琉球这些部落的男丁为新军。”

话音落地,顿时在内阁部议中引起了激烈的争吵声。

“什么,这些当地土人召入京城,岂还不乱了套了吗?”

“说的在理,京营乃是我大明的御营,连年挑选九边精锐选锋,怎么能让这些土人随随便便就进去呢?”

“王部堂怕不是忘了,就在去年,这些土人还在琉球伏击我登莱水师官兵,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他们绝对不可以信任!”

“非也、非也!你们想啊,如果贺虎臣说的是真的,那这些土人的战斗力,或许真的不可小觑!”

“你这是什么道理?”

看着下头的争论似乎一时间也难以停歇,刚刚进入内阁的武英殿大学士温体仁本想说话,却看了一眼内阁首辅魏广微。

后者正在闭目养神,似乎并不打算制止这个如菜市场一般的场面。

见此,温体仁也就不再吭声。

谁知道这个老家伙心里在打着什么算盘,魏广微这人谁都知道,他可是阴险得很。

等了一会儿,魏广微才是不慌不忙的道:

“行了,陛下叫你们来,不是在这里讨论如何整顿京营的,再说了,这事陛下还没准呢。”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议如何处置琉球的这些土人。”

王洽坐了回去,户部尚书赵秉忠站出来,说道:

“这些土人留在琉球,对朝廷设置官员管理当地,不是一个好助力,需要将他们迁往内地,缓慢同化。”

“至于这些土人到了内地以后,又要如何安置,是召入京营为新军,还是划分一地设置土司,这还要看陛下的意思。”

“我等臣子,只是替陛下分忧而已。”

这番话,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

魏广微也道:“看看,看看赵大人的一番肺腑之言,连老夫也觉得惭愧不如啊!”

“既然如此,要给这些土人安排些什么职务,赏赐些什么,诸位有没有什么说的?”

武英殿大学士温体仁忽然站出来说道:“阁老,下官以为,对于琉球土人,要择一人重赏,其余人稍赏。”

“赏可以,但要体现出朝廷之威。”

“大学士请具体说说,老夫洗耳恭听。”魏广微没想到温体仁这么快就会出来说话,看过去说道。

温体仁显得十分谦卑,再三行礼而后才是继续说道:

“琉球当地众多部落中,势力最大,人丁最多的为高山族,有数万人。朝廷应当以一卫世袭指挥使诱之,似其迁往内地。”

“至于其余的琉球土人,稍加赏赐一些金银外加土地,便足使其畏服朝廷之威。”

“换句话说,只要控制住那个最大的,其他的都不是事儿。”

“时日一久,他们的子女学习汉文化,通晓汉文,也就没了什么土人与内地人之分。”

魏广微不断点头,环视众人道:

“诸位以为呢?”

王洽站出来说道:“如此即是最好的办法,下官附议。”

“我也附议。”

“附议!”

毕竟琉球当时与登莱水师的一战,是大水冲了龙王庙,打错了友军,在那之后都是十分配合。

上一篇:十方武圣

下一篇:派出所里的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