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849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在王家村对峙的另外一面,刘家村的村长和那些村民自然知道自己是理亏的。

  因为这条水渠修建的时候,王家村也是出了力气的。当时说好了,水渠修好之后上游来的河水一村一半。大家都有水用。

  前些年都好好的,两个村子之间也相安无事,还互相帮助,但今年情况实在是不一样了,这老天爷许久没下雨。村里水窖里的水已经接近枯竭。上游河流中的水系 也越来越稀少。

  想要把刘家村的土地浇满都是件难事,又怎么会让他放到下游的王家村去呢?刘家村的村民想活,王家村的村民也想活。谁都不想过上挨饿的日子。

  两村之间自然是话语不投机,说着说着就要上演全武行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阵轮胎摩擦地面沙石发出的噪音引起众人的注意。

  还未等两村之间爆发真的冲突时,只听得砰砰砰三声枪响。

  所有村民都被剧烈的枪声给吓得打了个哆嗦。

  大家回头看去,只见副县长张集拿着一把手枪从吉普车上跳了下来,他的枪口还冒着渺渺青烟。

  张集在兰考县担任副县长,他分管的方向正是兰考县的治安管理方面。所以他还兼着兰考县公安局长的职务。(注: 一般市县两级的副职都是分管某一个方面的领导人。 )

  这些将要打起来的村民被张集的枪声给吓到了。张集直接冲进这一群村民之中, 把刘家村和王家村的两个村长给揪了出来。

  “怎么你们现在有能耐了。煽动群众打架斗殴。你们这样的行为知道是犯法吗?把你们送到县法院去,让你们蹲大牢挨枪子你们受不受得住?”

  之前张集在火车站里,请求那一些老百姓不要趴火车跑的时候是苦苦哀求,现在抓着两个村长的时候又极端粗鲁。不过也就只有用这种极端粗鲁的方式才能够镇住这些村民。

  刘家村和王家村两个村的村长被张集揪出来之后都是诺诺的,不敢还嘴。

  还是焦裕禄和张钦礼两人对视一眼后,焦裕禄示意两个村长过来,把事情和他详细说一说。

  两个村的村长得知这个新来的中年人是他们的县委书记之后。他们也是放下紧绷的心神。

  尤其是王家村的村长,更是开始诉苦。和焦裕禄讲他们村子现在缺水的情况。

  王家村的村长这一诉苦, 那刘家村的村长也开始诉苦了。

  说现在水确实是很少。刘家村有很多地也浇不上水,如果再把水分出去一半的话,他们刘家村也要大量减产了。

  听到两个村子这样诉苦,焦裕禄和张钦礼没有直接说该怎么办,反而是让两个村长带着他们三人到村子里去实地探访一下情况。

  张集,张钦礼和焦裕禄三人随着两个村长的带领,分别去看了刘家村和王家村的情况。

  两人说的情况都没错。

  水确实是变少了。在这种情况下,焦裕禄没有直接开口斥责两名村长作为基层村干部作为和党员的党性在哪里?

  也没有说任何的假话,空话和大话。

  焦裕禄就定定的站在那里,他看着刘家村的村长还有刘家村的村民说道:“今年雨水少,你们想要活命,把水都留下来了,不往下面的王家村放水。那么王家村今年必然是要遭灾了。”

  “今年兰考县粮食肯定是要减产的。你们既然抢了王家村的水源,那么作为公平交换,今年国家下发的救助粮就全发到王家村去。怎么样?你们没有异议吧。”

  听到焦裕禄这么说。刘家村的人反而坐不住了,开始七嘴八舌的说出各种理由。

  “我们今年也受灾了,我们粮食肯定也减产了!”

  “我们凭什么把我们应得的那份救济发给王家村!”

  "这不公平!不公平!”

  焦裕禄看着刘家村的一众人等,他突然向前一步大声吼道:“你们现在知道不公平了,你们把王家村的水全都截断,让他们今年受灾,你们就没有想过公平?这水渠我听说了,王家村也有参与修建。

  “你们截断了王家村的水。那么王家村吃你们的救济粮。这不就是最公平合理,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被焦裕禄这么一喊,周围的村民气势上瞬间就落了下来。那些跟来的王家村村民也跟着焦裕禄书记一起鼓动呐喊。

  这世间的事情啊,往往还是要占一个理字。有道理的时候,气势都能高三分。

  焦裕禄也很清楚,在这种自然灾害面前,尤其是事关一种村民肚子问题的时候。你和村里的人聊什么党性聊什么原则,这些东西通通靠不住,人在饿了的时候什么都熬不住。只有极少部分的人

  能够抵抗生理欲望对身体和思维的支配。

  要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且还要在道义上站得住脚,要有道理。

  其实刘家村也不敢赌,现在截下了水流,到时候如果还不下雨,粮食真的减产的很厉害,到时候生产的口粮还能不能够供应村里面的吃饭呢?

  到时候真的因为自己截留了王家村的水源,县里面把救济粮都给王家村了,那刘家村该怎么办?

  有的人开始怕了。有人开始小声的嘀咕。说要不然把水还是放一半给王家村。 让王家村也有水进行灌浆。

  这个讨论生很快就变大了。

  焦裕禄也不想在这个事情上面浪费时间,他直接对刘家村的村长和王家村的村长说道: “这件事情你们今天就解决,商议解决完之后,两个人都来县委找我。不管晚上几点都可以过来。要是你们解决不了,就按我说的办。明白吗?! ”

  两个村长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颇为白净的县委书记做起事情来如此的雷厉风行。

  而在一旁看着的张集则心道:你们怕是不知道,我们焦书记当年还缴过土匪呢。那一双手不光钢笔字写得漂亮,搞炸弹那也是一个比一个牛。

  经过这样个小插曲, 焦裕禄回到县 里的时候已经是眉头紧锁了。

  他直接开诚布公的向张钦礼问道:“我们县里这样的情况多吗?”

  张亲历点点头:“多!我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一开始张集用枪还能够吓唬住下面那些人。现在眼看着要成灾了,用枪他们都不怕了。现在唯一指望 的就是国家的救济粮赶紧到。”

第二百零二章 开源

  兰考县今年注定是要成灾了。不仅仅是兰考县,整个河南都一样。

  元时空的1959年,河南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旱,作为中国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河南的粮食一旦 出现紧缺,对于全河南全中国的人来说都是致命的。

  元时空之中,河南在1959年时粮食亩产低至142斤(全省平均亩产,部份乡县亩产只有七十多斤,几乎绝收)。

  而且元时空之中河南还有一个很瘪三的省长,吴芝圃。

  从1957年开始搞大跃进式的水利建设。当真是: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为了自己的政绩,这位省长罔顾事实,根本不管客观条件。强行上马大量各种水利设施。这种建设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很多地方没有条件,而且水系也很脆弱。强行搞水浇地,除了让脆弱的生

  态进一步破坏之外,没有任何好处。而原本脆弱的生态一旦被破坏,搞水浇地的那点好处就不值一提了。

  当年河南发动一千五百万农民,强行新增了三千万亩所谓的水浇地,也强行起了堆重复建设的水利设施 (多为村级的小水库, 抵御灾害能力几乎没有,纯纯面子工程)。

  并且这位省长还批判省委书记通过省委讨论,并且由省委下发的《关于奖励发展农业生产、争取秋季大丰收的宣传要点》(1957年) 。批判其为[资本主义思想]。

  该宣传要点包括:为调动公社社员积极性,应发展复合型农业经济,增加产值,增加社员基本收入。从而进一步巩固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支援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但是吴省长将其批判为资本主义思想留毒。强行把省委书记开除左籍。

  并且抓住时机,直接党政权利一把抓。开始了农业和水利的双重大跃进。

  而真到了1959年,吴省长搞的各种面子工程在面对真正的天灾时,能发挥作用的寥寥无几。所有大型工程,尤其是水利工程的上马都要经过详细的科学论证才可以。

  可以说元时空之中,河南1959年大早后亩产只有142斤粮食,有一半的责任在吴省长和其身后的那些人身上。

  本时空之中,为了斗倒这些人,主席这些年可以说是用尽浑身解数。

  而这么努力,至少结果是好的。现在河南的省长不姓吴,也没有元时空的大跃进。

  只不过除掉害虫不是那么容易的。有的人还在高位呢,斗争还在继续。甚至有的人会想着借着大灾搞事情也说不一定。

  而想要让那些人无机可乘,就要让基层的管理更加严格。

  焦裕禄和他的战友们就是河南基层的一块块基石。而这样的基石还有很多。若是没有他们,中央的一切布局都将化为尘土。

  而中央支援的救济粮食也在夏天的时候按时到了。这个时候河南已经开始出现灾情了。

  因为整个河南今年的降水量只有去年的十分之一。人的饮水勉强保证,田地里的庄稼却难以保证。

  在不干预救灾,那么就来不及了。

  而为了应对这一次的灾难,国家已经储备许久了。

  这些年来,利用水利设施和良种、化肥等方式,中国的粮食生产比元时空之中强太多了。

  救灾仓库里储备的粮食虽然没办法和七十年后比,但是真的开仓放粮,开始支援河南灾荒之后。河南原本躁动的人心也就平静下来许多。

  一列列火车拉着 粮食来到兰考县。

  焦裕禄和张钦礼、张集等人组成的县委班子第一时间去接车入库。

  兰考县下面受灾严重的村落,大地已经出现龟裂了。

  要不是上面的救济粮到了,很多人都准备跑了。

  就在前几天,已经有公社书记发现下面的村民小组开始心思涣散,有的人都开始准备夏收后粮食不够。要集体逃荒去。

  这些粮食算是定海神针。

  不过相比于简单的运送来粮食,那些随着粮食一起运来的 [食品增稠剂]到是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这些玩意儿是干嘛的?

  还好上面的文字标识还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这玩意儿就是在煮饭煮粥的时候,把这玩意J L放进米饭和粥里,就能让米饭和粥变得更加浓稠。

  如何分粮食,也是要交给公社和大队去分的。

  主要是要抓好公社和大队里面的社员别做偷窃的事情。原时空之中就有这样的事情,大量的公社社员为了填饱肚子,所以用偷窃的方式来盗取公社公粮。

  河南有一个公社里的老教师, 因为为人正直,不偷公社的一分一毫,反而是 全家都被饿死了。

  这样的悲剧是不能重演的。

  焦裕禄领导的县委班子要以身作则,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要能进行有效监督。

  而面对这样的大灾难,从中央到地方也出台了大量的举措。尽可能的让粮食公平的分到各家各户的手上。

  当然,仅仅做节流是不够的,还需要开源。

  或者说最重要的就是开源。人有这么多,饭却是有点少。不开源可不行。

  除了工厂里需要大量生产产品,然后出口换取粮食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换取粮食的地方。

  那就是:印度。

  曾培洪之前和印度签订的协议是长达七年,总数额高达两百万吨的粮食进口协议。

  去年中印冲突之后,在泰国会议上。中国算是强压着印度进行了战争赔款。以八十多万吨粮食作为谈判条件,进行了和谈。(这也是中国同意 暂时搁置麦克马洪线争议的前提。没办法,穷就只

  能搁置争议)

  当时印度可是清空了不少资本权力不是那么强大的老爷们的仓库,才算是把这八十万吨的粮食给凑齐。

  从去年十一月开始,印度开始赔付这笔款项。中国和日本的船队一船一船的把粮食从印度拉到中国。

  八十万吨粮食不是小数字,相当于中国现在一个产粮省份一年的粮食产出。

  要不是因为德里被解放军兵锋所指,德里的老爷们才不会如此简单的同意这个要求呢。

  而现在,中国开始向印度出口大量的轻工产品,向印度继续购买粮食。毕竟每年三十万吨的粮食购买,如果都熬成稀粥,在加上粮食增稠剂做调配。至少能保证一千万人饿不死(当然也吃不饱)

  同时,今年中国又向苏东国家开始输送大量的劳动人口,前往苏东国家帮助进行基础建设。

  从1958年底,到1959年六月,仅仅半年的时间内。中国向苏东输送了差不多五十万劳动力。

  现在整个西伯利亚大铁路方路向上,全都是中国劳工。

  远在列宁格勒的葛蛋、许大有等中国出国务工的工人们也看到了远在万里之遥的祖国的报纸。

  “今年,我们国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从年初开始至六月,华北、华中地区多月来未曾下雨。降水量低至往年的十分之一。”

  “大量土地出现了龟裂,大量的禾苗稻谷直接干死在田地里。夏收时节,河南夏粮产量全面减产。去年河南夏粮产量达到历史新高,平均亩产突破至六百斤每亩。今年河南夏粮产量锐减。

  “即便是在各级领导和基层干部们全力指挥自救的情况下,河南今年的夏粮产量也减产至每亩两百零一斤。"在这处工地的工棚里,工人们坐在地上或板凳上,静静的听着葛蛋大声念报纸。

  “安徽、湖北、湖南、河北、陕西、山西等省份也出现不同旱灾。同时,南方多地出现了暴雨内涝。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出现大面积洪涝灾害。超过七百万亩田地受灾到几乎绝收。超过一千万亩土地遭受灾害…… ."

  工地里的工人们听着这些话的时候,大家都沉默了。连手上的馒头和肉片子都不香了。

  而在工地上念报纸的不仅仅是葛蛋,在不同的工棚里,有不同的人在读报纸。

  这是出国务工的工人们了解国内情况的重要方法。

  而现在,所有人的心都悬起来了。

  “怎么会这样啊!“工棚里,和葛蛋一起来这里务工的许大有喃喃自语道:“去年都好好的,今年咋就这么多地方遭灾了呢。家里怎么样,葛蛋报纸上有没有写咱们安徽彭家村咋样了。”

  正在读报纸的葛蛋无奈的说道:“大许, 这报纸是报道全国的,哪能写道咱们一个小村子的呢。”

  “那葛蛋,我们……不,我们县写了没有?”

  “对对,还有我们县的……”

  一众人等都在关心自己的家乡有没有受灾。但是葛蛋只能摇摇头。报纸上只会具体到省份,如果是具体到县一级,那就是县里受灾很厉害了。真的看到自己县城的信息,说不定还不如不看到尼。

  可是这样一来大家反 而越发的不安心。国内的家人是舍不得拍国际电报来和外面的工人诉苦的。害怕他们在外面工作的不安心。

  但是现在,这些在国外务工的工人们,也忍不住想着要帮助国内的亲友家人。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