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791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那瘦削人儿回头,带着大冬帽,穿着大棉袄的人儿一头长发被扎成麻花辫,一双大眼睛被冻的都泛起了血丝。鼻头已经冻的通红了。

  “女的?“彭学武没反应过来,这大冬天的怎么还有女同志推着自行车往自己村子附近跑。

  他之前还以为是其他县里单位来村里订砖头的呢。

  彭学武直勾勾的看了人家好一会儿, 但是又没开口说话。那女生盯得似乎有些恼了,转过身去就打算走。

  彭学武这才反应过来:“女同志,我是前面彭家村的支书,不是坏人。这车后斗里的是村里的会计彭三,你要是往那个方向,我可以捎你一段。”

  女生听到这话才停下脚步,转过头来反问道:“你就是连续三年县里评的优秀村干部彭学武?”

  “优秀村干部不敢当,但是我就是彭雪武。“彭雪武嘴上谦虚,但是那股子得意的劲,让坐在车后斗里的彭三都想打他。

  女生想了想道:“好,那麻烦支书带我一程。我刚好是要去你们村子的。”

  “上来吧。"

  把女生和她的自行车也安排进后斗之后,坐在后斗的彭三忍不住和女生聊了一会儿天, 拉了拉家常。

  在问那个女生名字的时候,女生大方的道:“我叫杨静。”

  "杨静,这名字我怎么听的有些耳熟?”彭三挠了挠头后思考了一会儿。

  最后猛地一拍脑袋道:“哎呀! 我们支书争取了好久,都快和县委书记打起来了,从十几个村子手里抢了半天,最后才好不容易争取到的这唯一个驻村干部指标。这些天公示了,那中专毕业的驻村

  干部不就叫杨静吗?难道是你?!

  女生冻得小脸通红:“是我。”

  这话才刚说完,拖拉机个急刹车,差点把后斗的两人都掀翻了。

  只见彭雪武把自己脖子上的围巾,大手套,大外套都脱了下来,一个劲的往杨静身上招呼。

  “原来你就是那个宝贝疙瘩!你这要来不早说,赶紧的,别感冒咯!”

  "我可是从其他十几个村子里抢了半天才抢到这个指标的。十几个村子就一个驻村干部指标。 说来的是有能耐的中专生。来,彭三把咱们的宝贝干部看护好咯,她比电视机可精贵百倍叻!

第八十六章 新村长

  况且~况且~况且~

  拖拉机发出有序的节奏,从大路上一路朝着彭家村开去。

  虽然今天气温很低,大日头下面也就只有两三度罢了。但是村口处还是有一帮年轻人找了个避风的地方,点了一个火盆在这烤火。还有人从家里弄了些红薯丢在火盆里烤着。

  “这红薯烤好没? "有人眼馋着,还擦了擦嘴角的口水。

  “葛蛋,就你这出息。真是吃啥啥没够啊。红薯还眼馋呢?咱们彭家村现在还差这一口红薯吗? "旁边一个身体较为高壮的男子调笑道。

  “咋的,中午的白面馒头还没吃够呢?看见烤红薯还馋,真没出息。”

  被调笑的葛蛋拧着脖子道:“我就爱吃烤红薯,怎么了?”

  但是周围的村民却发出了愉快的笑声。

  葛蛋赶紧转移话题道: "这支书啥时候回来啊。我还等着看电视呢。

  没错,这帮子年轻人就是为了等着第一时间看电视的。

  ……

  拖拉机上。

  “支书,听说你们彭家村这几年变化特别大。”杨静坐在后车斗里说着:“听说从前你们彭家村特别穷。这两年你们主动承担建设了村小,把彭家村和附近村子里的孩子都召集起来上小学。学”

  “还修了砖窑,还搞了鱼塘,还集中搞兔子养殖。这两年你们风生水起啊。之前听人说你们这彭家村是什么[有女不嫁彭家村],现在好像搞得挺好啊。支书你很厉害啊。”

  正在开拖拉机的彭学武听到这些,他有些自豪和得意的说道:“这啊, 还真不是我彭学武厉害,是我学习了报纸、杂志、收音机里的那些文章和故事,从里面学习了一些先进的经验。然后才能搞出来

  的。这都不是我想的办法,只能算是拾人牙慧。

  彭学武说道这里又道:”但是我这人啊,学习水平就到这了。把彭家村搞出一个农民公社,把大家伙的力量集合起来也就到头了。在往上,我没这个能力。”

  在后斗的会计彭三忍不住道:“支书,你还想啥啊。咱们彭家村现在多风光啊。这寿县下面这么多村子,哪个能赶得上咱的?别说寿县了,整个淮南市比咱们强的有多少?”

  似乎是为了给支书长脸,也为了给彭家村吹牛逼,彭三拍着后斗里采购的物资对杨静献宝一样说道:“瞧,这是华东那边生产的缝纫机。把这个放在村公所里,咱们支书说要让村里手艺最好的老娘们

  学学怎么用缝纫机。然后可以帮村民们缝补衣服。要是弄得好,以后学做裁缝也行啊!咱们村里自己有裁缝,那多方便啊。

  “还有,还有这些。杨干部,瞧见没,都是喜悦的肉罐头!支书说了,以后公社里干活要评先进的。每个月的先进能奖一个肉罐头!”

  “瞧,这是咱们过年的时候准备的,全村的糖果。还有这,这是布料.. .. ”

  彭三如数家珍的给杨静介绍着。他每说一样,都觉得自己脸上有光。

  是啊,可不是有光嘛。

  彭家村是第一个在淮南甚至是在整个安徽搞了农民公社的村子。村支书彭学武敢想敢干,还勇于任事,不怕承担责任。

  才在上面还没有下发任何文件的情况下,自行组建了农民公社,集中了全村所有的力量。对村里的劳动力进行了优化分配,还把村里的钱集中起来使用。不然村里怎么搞建设。

  一开始旁边的一些村子还准备看彭家村的笑话呢。毕竟千年以来,农村的小农思想极为严重。

  集中力量办大事,这话说得轻巧,真的要在农村落实下去到比登天还难。

  不过很显然,彭学武成功了。不仅成功了,而且还是成功的不错的那种。

  现在寿县也好,淮南市也好,上面已经派人考察过很多遍了。 彭学武也写了很多详细的资料,讲述彭家村在办农民公社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把这些汇总成经验资料上报了上去。

  组织上也在推广农民公社制度。其他村子落后了彭家村两年,这自然是落后了不少。

  彭三是村子里第一个全力培养出来的高小毕业的高材生。他毕业的时候,本来乡里是有单位要他的。但是彭学武一句话,他就回村里了。

  没别的,他就是觉得彭学武有本事。

  所以当他非常郑重的给杨静介绍今年村子里拿结余的钱买的这些东西,尤其是那台十三寸电视机的时候,他脸上的自豪和光荣是藏不住的。

  “这电视,这十里八村也没有第二台啊。”他说到这里,他头都抬高了几分。

  杨静听到这话,也忍不住点点头。听着彭三这么说,彭学武是真的挺有本事的。

  但是在前面开拖拉机的彭学武却道: "杨干部,别听彭三瞎扯。他就是个高小毕业,有什么见识啊。”

  二十岁的彭三想要争辩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彭学武继续道:“不够啊,杨干部,不够啊。彭三是个高小毕业,已经是我们这十里八村学历最高的了。“彭 三骄傲的挺起胸膛。

  “我彭学武呢,也就是在部队那些年上了些文化课。我算是很用心学习的,在部队学的知识水平也就差不多相当于高小吧。再加上这些年自己看书看报纸听广播。我这撑死也就是个初中生的水平

  吧。"彭三骄傲的胸膛瘪了下去。

  “现在彭家村搞成这样,已经是我能力范围的上限了。在怎么搞,我是不知道了。"彭学武叹息一声。

  在车后斗的彭三却咕哝了一句:“支书心也太大了,这还不行啊?咱们今年产了多少粮食。家家户户都有余钱买布料做衣服,谁家村里过年家家户户都有新棉鞋穿啊。咱们杀的年猪比其他村子多了好多头呢。

  杨静也道:“这彭会计说得不错啊,支书,彭家村这样还不行吗?”

  天空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飘洒起细小的雪子。冰冷的雪子落到脸上,彭学武却丝毫不觉得冷。

  他目视前方摇着头道:“"不够啊。 不够。我这两年看的东西多了。淮南钢铁厂知道吧,我去了他们工厂。人家工人早餐都能吃炸油条喝豆浆,每隔一天到两天就有一顿荤菜。 上大工还有红烧肉。 他们

  的宿舍,还有城里的保障房,虽然是不大。但是多规整多好看啊。

  “我们彭家村现在到是不愁嘴里这一口饿着了。撑不死也饿不死。但是这日子和城里的工人还有很大的差距。”

  彭学武的话让彭三忍不住道:“支书, 咱们农民还能和城里的工人比?你也想瞎了心吧。”

  “为什么不能比?”彭学武反问道:“人家是比你多一双眼睛还是多一双手?杨干部,说来不怕你笑话。我彭学武心大,我想着把彭家村的农民都过上城里工人的日子。”

  “再大一点,让我们附近村子、寿县的农民都过上城里工人一样的日子。这才是我从那么多人手上抢这个驻村干部名额的原因。”

  “不是我自夸,我是真瞧不起周围这帮子村干部。他们的眼界太短了,能有彭三这样的眼界和能力的都算是烧高香了。”

  彭三一时之间不知是喜是悲,也不知道支书是在夸自己还是在骂自己。

  “但是我文化不够,我要有人帮我出谋划策,要有人帮我解读国家政策。所以我这是好不容易才求来了你啊。”

  杨静陷入了沉思,这位彭支书还真的是和一般的村干部不一样啊。

  就在杨静沉思的时候,拖拉机也开进了村子。

  包括葛蛋在内的一群年轻人早就等急了。一看到彭学武的拖拉机过来,他们立刻帮着卸货。

  这时他们有看到了拖拉机后斗的杨静。一时之间这帮年轻人看的有些呆。

  彭学武眼神一凝,一人给了一个大脚,把人直接踹飞。

  “杨干部,你是来我们村里看看,过两天回县里过年吧。”彭学武帮人把车从后斗卸下来时问道。

  杨静却摇摇头道:“还真不是。我打算直接在村里过年了。支书,正式认识一下。杨静,组织上现在任命我成为彭家村村长。以后我们就要搭班把彭家村搞起来了。”

  彭学武一愣,随后重重点头:“好好好!留下过年就好,那什么,彭三、葛蛋,把村公所旁边的房子在今晚前给我收拾出来,给杨村长住!”

第八十七章 新生意

  还真别说,彭三对彭家村的自豪还是很有道理的。

  这快到年关了,农村早就休息了。这天寒地冻的,也不能种庄稼,木匠活也不好干,村里砖窑早就停了。

  这个时候村人的娱乐活动也就是几样了。要么是年轻小两口忙着在家里生孩子。要么就是到其他村里找朋友亲戚唠嗑聊天。

  赌博耍钱的风气在这个时代反倒不太多。因为之前太穷了,根本没有余钱去赌博。而且彭学武和周边的村干部都商量过,大家伙同气连枝搞了联防队,严抓这方面的事情。

  所以这年头村民们最大的娱乐就是走亲戚、找朋友,大家一起聊天打屁了。

  这彭家村是大家伙最爱来的地方。因为这彭家村现在富裕了啊。

  “还是你们彭家村好啊。"隔壁村的张大姐和嫁来彭家村的小刘说道:“你看,你们这还有花生、瓜子吃呢。”

  张大姐如此说道,她颇有些羡慕的看着小刘家里为过年准备的花生瓜子。虽然说城里的零食现在开始丰盛了,但是对于缺少现金收入的农村来说,那些需要用钱买的零食太贵了。

  一直到现在为止,大多数农村还是过着类似于自给自足的生活。使用现金的地方很少,可用的现金更少。类似花生瓜子这样的零嘴,在农村已经算是很好的东西了。

  小刘羞涩的笑了笑,她嫁过来彭家村四年了,刚嫁过来的时候同村的都不看好。因为那时候彭家村才刚刚成立公社不久,还没见着起势呢。

  现在当初村里的女伴都说小刘当时看人眼光好。选的彭家村的这个丈夫踏实能干,日子一天天的红火。

  小刘道:“这 是咱们村里支书去年对村里的田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弄的。什么地方种粮食,什么地方种红薯,什么地方种花生。还有山坡地种果树等等。这些都是支书找了农技站的技术员帮着规划的。”

  “当时村里还有人说,支书这样弄会不会是瞎折腾。但是支书说得好,咱们农村人,多的就是一膀子力气。这样想要,那也想吃,那就要自己去赚来,去种来。这不花生和瓜子还有红薯都丰收了,每

  家每户都能过年分到些。红薯还做成了红薯干,可甜了,张大姐你尝尝,我觉得比糖果还好吃呢。

  就在张大姐和小刘闲聊的时候,有人喊了声:“蹦爆米花的来咯,响一下一分钱。要响的赶紧来村头!”

  就连走村窜乡的手艺人都知道彭家村现在有钱了。隔三岔五就会来这一趟。不管是现在这个年代还存在的货郎,还是扛着[粮食放大器]的爆米花郎,亦或者是鸡毛换糖的小商小贩。

  中专毕业的杨静走在彭家村的村内,刚刚她无意间听到了张大姐和小刘的对话。现在则是看见村头崩爆米花的小商贩前汹涌聚集的人潮。

  看着村民们拿着白花花的大米去崩爆米花。有的人家还带了白糖,到时候和大米一起倒进加热筒里,这样崩出来的爆米花有甜味更好吃。

  看着这些,杨静心中若有所思。这还真是和其他的村子完全不同的气质。

  这年关将至,这彭家村却有一种莫名的热闹感。好像周围十里八村的村民都有意无意的往这里干。

  尤其是下午安装电视的时候,在村公所里,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明明站在最外围的人可能什么都看不到。

  但是村民们却还是有一种极大的热情。

  当电视开启,接上外置音箱发出洪亮声音的时候,村里好像都轰动了。

  彭学武还制定了看电视的规则。现在电视台少,也就是中央两个频道。

  但是频道的内容却蛮丰富的。新闻联播、电视课程、纪录片等等都有。

  其实彭学武做的很好了啊。杨静作为村长,在下午和村里的几个工作人员见过面之后,她就开始思量自己能为彭家村做什么。

  但是一圈细细的看下来,却感觉好像做不了什么。不对,这村里肯定还能做些什么。

  “村长,村长。"彭学武带着人抱着一床崭新的被褥找到了她。

  “这床被褥从小叶家找来的,还没用过。要是不介意,你先用。这临时临刻的,我也不知道你要来。很多东西都没准备。还以为你要过了年才来呢。”

  杨静不好意思道:“是我的问题,我本来是元宵过后才来的。是我想要提前过来,搞得支书您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我们村里刚好正缺村长你这样有文化的干部。咱们村子就这么大,您也逛过了。有什么感想吗?”

  在帮杨静把住的地方安排妥当之后,彭学武邀请她去外面走走,顺便聊聊聊开年之后的工作。

  “村长啊,这砖窑你也看了。我们村除了砖窑呢,还有几个鱼塘,是老廖正在带着人弄。一年能起七八千斤的渔。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半山上的果树是去年弄得,想要果树成熟,也要三四年才能看到成果。再有就是我把农把田都规划了弄了。现在啊,彭家村的发展在我手上就到头了。”

  彭学武有些意兴阑珊:“村里添了一台拖拉机,一台三轮摩托。还有一些其他工具, 说起来算是比其他村子强吧,但是也就这样了。”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