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78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第五十章 掰手腕

香港,九龙城寨。这是香港真正意义上的三不管地带。当年清政府对英国割让港岛时,广东地区的官员还是留了一个心眼的。

在九龙城寨所在地修建了一座卫所,有城墙有驻兵,就是静待时机看看哪日可以收复香港赶走英国人。

可惜清政府软弱无能,卫所修建好后却再也没有机会赶走英国人了。

港英政府多次抗议九龙城寨的存在,因为这一个屯兵所让港英政府如芒在背。

所以港英政府多次想要清政府拆除城寨。

但是广东地区的清政府官员在这件事上还算是顶住了压力,一直没有废除卫所。

一直到满清末期国家动荡的厉害,广东地区再也不能给卫所资源。卫所也就自己散了。

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一个年头,港英政府派遣了几百名英军进攻卫所,发现这里已经人去楼空。

因为英军未携带重武器和炸药,所以也没有摧毁卫所。就让城寨存在于此了。

又因为这里不属于英国索赔的割地范围,英军没有驻扎多久又退回本岛。

在之后中国陷入了半个世纪的风雨飘摇之中。

城寨为广东地方乡绅武装势力所控制。

一直到1941年香港沦陷,日本攻陷城寨拆除城墙。城寨便只剩下一个虚名了。

再到日本投降,新中国成立。城寨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其中也有中国政府借着九龙城寨掩人耳目,方便调遣香港地下工作的缘由。

于是这里就成为了一个三不管的地带香港警察在48年曾经想要进入城寨进行管辖,遭遇了城寨居民统一的抵抗。

随即港英政府便宣布放弃对九龙城寨的管理。

九龙城寨的荒唐岁月与传奇故事也便由此开始了。

陆尧是生活在城寨边缘的一个居民。九龙城寨其实本身面积不算很大,一共就二点七公顷。

但是这里面却生活着数万人。内里可谓房挨楼挤。靠近城寨边缘位置的地方尚好,越往里面越是见不到阳光,青天白日里也是被楼宇遮蔽了日头。

整个城寨内部就像是永远生活在阴暗之中一般。

后世的香港电影每每谈及九龙城寨,似乎这里只有黄赌毒以及各种灰黑产业一般。

其实不然,九龙城寨巅峰时期有十余万人居住。

仅仅依靠黄赌毒等产业是无法供养起这么庞大的群体。

实际上九龙城寨也是香港最大的小手工业者聚集地。

因为九龙城寨的居民大多没有香港政府承认的居民身份……所以这里的工费相较于 本岛的人工还要便宜几分就像是陆尧,他原本在内地的时候是一名医生。

后来中国风雨飘摇战乱不断,陆尧想尽办法脱了身,来了香港本想要谋一个平安的寄身之所。

但是来了香港之后才发现,香港这边完全不认内地那边的行医资格。

想要陆尧重新再考一个香港这边的行医资格证却是不行了。

毕竟陆尧已经四十岁了,这个年纪再去和那些耳聪目明的二十来岁年轻人去比较,自己怎么考的赢?再说目前香港的医生教育和考试体系是全英文的。

陆尧英文水平根本支持不了香港医疗中的英文强度。

所以陆尧干脆心一横,来了九龙城寨的边缘地区当起了【蒙古大夫】。

所谓的【蒙古大夫】多少带点贬义,在此时的香港代指庸医或者是如他一样没有行医资格证的医生但是被同行笑话为蒙古大夫就蒙古大夫吧。

至少有口饭吃啊。和陆尧一样在城寨边缘经营诊所的大夫很多。

九龙城寨向南的那面是诊所比较集中的区域。

大约有五六十间诊所在这里开着。 “陆尧医生在吗?"诊所外传来变声期的少年鸭公嗓。陆尧穿着白大褂出来:“小于啊,怎么了?" "陆医生,城寨里一家五金作坊出了意外。好几人伤了,现在都被送到我师傅的诊所内了。

我师傅忙不过来,师傅让我来请您去帮忙的。 "好。我现在就去。"听闻这事,陆尧也没有废话直接带上自己的工具箱就去了。

在李记诊所内,六名身上带血的工人在一旁哀嚎。

也不知道那五金作坊是出了什么意外,工人身上有很多被利器切开的口子。

有的人身上翻出大片粉色的肌肉,看起来好不骇人。李记诊所的李医生也不和陆尧客气,他对陆尧道:"辛苦陆医生了。

帮个忙。给这些病人创口清理缝合一下。我这里实在是忙不过来了,等会儿诊费从我这里一起结算。" “好。”陆尧也不客气。

李医生点了两个学徒去帮陆尧的忙。而他手上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手术。

一名五金作坊的老板被一根细管穿胸而过,目前还没死,看起来没有破坏主要脏器。

但是管子不取出来,伤口不做处理,那么死就是早晚的事情。在陆尧之后又匆匆进来了两个医生,都是李医生请来助阵的。

城寨里就是这样,这里没有正规的医院,都是这样的诊所。

一家做不完的事情就会把同行一起叫来。

陆尧是个内科医生,外科不是他的专长。但是这个年头的医生,尤其是在九龙城寨的医生,那当然是什么都要会一点。

至少普通的清创和不太严重的外伤缝合陆尧都是会的。

这边陆尧在帮那些工人清理创口,那些李医生请来助阵的其他医生也去帮忙处理五金作坊老板的穿胸之伤去了。

陆尧处理这些工人的伤口,清创总归是很痛的。尤其是五金作坊工作环境肮脏, 很多人伤口里都是铁砂碎屑。

这些都是必须要仔细清理干净的,不然日后很有可能化脓感染。这是个细致麻烦的活儿,陆尧处理完几个工人的伤口后,他已经热的满头大汗了。 “谢谢医生,谢谢医生。”

几名工人经过陆尧的处理后伤口虽然还疼痛,但是至少看起来比之前肌肉外翻的场面好多了。

陆尧点点头:“你们先别走。你们伤口很脏,还接触了大量的铁砂。先打个破伤风针。过几天观察一下看看有没有出现发烧或者化脓的现象,一旦出现就马上来此复诊。"陆尧让李记诊所的学徒准备破伤风针。

而几个工人一听要用药,他们有些慌了,缝伤口的价格比较透明……可是用药就不一定了,尤其是西药都是很贵的啊。 “大夫,这针不打行不行?”一名工人期期艾艾的说着。

陆尧摇头:“你想死就不打。几个工人面有难色:“那这药贵不贵啊。”

陆尧看了看学徒递过来的药品包装盒,上面用汉字写着【破伤风抗毒素(白云山药厂)】。

陆尧又低声问了一下学徒这药在他们诊所卖多少钱。

之后陆尧道:“不贵。这是国产药,价格不贵的。我诊所也用这药,不光便宜,效果也很好。一针只要八块钱。”

听到陆尧这么说之后,几个工人虽然还是有些心疼八块钱。

但是八块钱是他们能负担的起的。花八块钱总比死了强啊。所以大家伙还是选择了打针。

等陆尧这边处理完后,那边李医生的手术也出乎预料的顺利。

几个小时后也顺利完成手术。 “这人还真命大,那管子居然避开了所有的脏器。要不然我都救不了他。李医生手术完之后请陆尧喝酒。

两人就在陆尧的诊所搞了一些卤菜和花生米,在弄了瓶城寨里自己酿的米酒,边吃边聊。 “要我说,其实还是国内的药上来了。”

陆尧有些感慨的说道:“不管是广谱抗生素,还是破伤风抗毒素,或者是你手术里用的其它药。或者是我现在内科用的各种药,要是没有这些药物,今天这些工人怕是没几个能活下来。"李医生点点头:“是啊。洋人的破伤风针一针就是大几十块,这些工人一个月都难赚到那么多钱。怕是他们舍不得打的。但是不打,后面很容易感染的把自己命给丢了。” “其实我感觉啊,这国药的质量已经很好了。”

说道这里陆尧似乎想到了什么。

他打开了自己诊所里的冰箱。作为诊所里最贵的电器,冰箱里装了不少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剂。

就像是陆尧现在拿给李医生看的药剂。 “胰岛素。”陆尧道:“国内可以生产胰岛素了。” 李医生拿过包装盒仔细端详。 “欸,不是牛胰岛素、猪胰岛素吗?这写的是人工合成胰岛素?胰岛素已经可以人工合成了吗?”李医生很怀疑。

相比于专攻外科的李医生,陆尧对胰岛素这样的内科医药了解的更多一点。

他说道:“没听说过。我看过不少外国人的杂志,就没听说过外国人有合成胰岛素这种东西。听说这玩意儿是很难的一种东西。" “不过这药不便宜,比洋人的猪胰岛素还贵三分。我想法子弄了一些过来,准备推销给九龙城寨的几位管事的。’糖尿病这种病属于富贵病一种,普通人罹患的患几率偏低。

也就是那些吃好喝好缺少运动生活不规律的人最容易得。

就像是九龙城寨的几位主理人,年纪大了生活又不规律吃喝也不节制。

早就罹患糖尿病了,一直是陆尧在帮他们调理。不过他们和怀特一样,也已经开始对动物胰岛素产生了抗性。

所以陆尧想要试一试国内现在搞出来据说是很厉害的人工胰岛素。

不过他这边还没正式向九龙城寨的管事们推销呢。

他的诊所门就被敲响。正在和李医生吃饭的陆尧去开门 “谁啊。"陆尧开门发现一名几乎不会出现在九龙城寨的人出现在他的诊所前面。这是一只鬼佬,红发褐眼,头发看起来乱糟糟的。他见到陆尧一开门,便直接开口说道:“我糖尿病,你有胰岛素吗?” “啊?有!”陆尧短暂的错愕后立马反应过来。

做生意嘛,谁不是做。只要鬼佬付钱就好了。他拿出冰箱里储藏的洋货胰岛素。

结果对方压根不甩他,直接说道:“不是这种。” “不是这种?那是哪种?” “你们中国人生产的。那种人工胰岛素。有吗?我需要那个!"陆尧眉头扬起来,隐隐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何止的哪里有些不对啊。接下来的日子里,陆尧觉得不对劲的事情太多了。

九龙城寨外围当内科大夫的人不止他一个。

从雷月星手上买胰岛素的也不止他一个。

这一个月以来,不断的有九龙城寨外的人来这里买胰岛素。

而且洋货不要,只要国货。这真是见了鬼了!九龙城寨因为医疗费用比本岛低廉,所以香港本岛有很多人来这看病。

但是来城寨看病的一般都是底层华人。

看的病大多也是些小毛病。

华人中的精英份子和白人是断不会来这里的。

而这段时间以来不仅仅有大量的华人精英来这里看病,还有白人、印度人都来了。

而更奇怪的是还有很多很穷很穷的华人也来了。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明确,就是国产胰岛素。那些又有钱的也就算了,那些一看就很穷的华人怎么买得起比洋药还要贵三分的人工胰岛素啊。

雷月星坐在九龙城寨边缘的一个餐厅里,餐厅里都是他的手下。

雷月星啃着一块用黄油煎过的吐司面包……他远远的看着好几名华人从陆尧的诊所走出来雷月星道:“妈的,这辉瑞当真是狠啊。在全港范围内募集糖尿病患者来帮他们试药啊。” “星哥,那我们要帮辉瑞弄药吗?”吴锡豪在一旁低声问道。

雷月星道:“先不急,别急着答应下来。再看看。”雷月星心里还有一个想法,自己已经把这些事情给传上去了。

但是小孙目前还没把上面的处置态度示意下来。

上面到底是准备搞什么?雷月星不清楚。但是他隐约的觉得上面搞这个胰岛素也许不仅仅是卖药那么简单。

这些天他也找人调查了。他大概也清楚了一些事情。

洋人现在如今从牛、猪体内提取胰岛素的做法会让病人产生抗药性。

口服的药片也会产生抗药性。吃多了用多了就没用了。

而国产的这个人工合成胰岛素据说是没有抗药性的。

雷月星虽然不懂药,但是也知道这其中蕴含着怎么样的价值。

他觉得国内并不是简单的在卖药。他们要干什么?雷月星的感觉确实不错。

国内要的并不是单纯的卖药。而是想要通过卖药这一行为,增加《现代科学》这本期刊的影响力。简单来说就是要在前沿科学上稍微和同行小小的掰一下手腕。

第五十一章 方方面面的

“不卖药不行啊。咱们发的第一本期刊,在国际上几乎没有溅起多少水花。”

作为《现代科学》的主编,张文裕有些无奈。

张文裕的本职工作是研究高能物理和宇宙线。

担任《现代科学》期刊的总编算是挂职。

因为这样的期刊需要一个镇得住场面的大佬。

张文裕镇场面的资格足够了。

而且现在国内的科研资源在向两弹一星让步。(注:历史上中原子弹和氢弹是同步开始研究的。本时空中原子弹先走,氢弹尚在理论研究……因为缺乏于敏构型的详细资料,步调相对比较慢)张文裕的高能物理和宇宙线研究在两弹一星中自然有用武之地。

只不过众多大佬中,他是唯一个能稍微抽出点时间来管期刊的。

所以期刊搞起来的时候李锐抓了张大佬的壮丁。

张文裕毕竟是在历史上中教出了:杨振宁、唐敖庆、李政道等杰出科学家的人物。

当时在搞期刊的时候,基地内的科学家们开会讨论应当以哪些文章打头阵。

后来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以发现胰岛素氨基酸排序为主文章……随后再辅以其他相关文章将这一发现和后续的理论完善。

胰岛素氨基酸排列是历史上中1955年被发现的。

听起来这个发现好像并不是什么很厉害的东西……

但实际上这个发现让弗雷德里克获得了1958年诺贝尔奖。

因为牛胰岛素氨基酸序列的发现,让人们意识到每一种蛋白质都有自己的序列。

很多看似很基础的科学规则,实际上重要性都很高。而在此基础上,很多人才意识到人类DNA的异同。

发了这样的文章,以及大量相关的辅导性文章,原本应该是引起轰动的。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