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很明显,中国的这些副食品对他们来说是极好的。
这给李强极大的信心。
当苏联商务部的同志亲自拜访他的时候,李强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我这次来苏联,不仅又带来了一批可乐,同时也愿意与苏联签订长期的可乐汽水供应条约。”
“同时我还带来了许多中国生产的零食。相信您也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国,我们国家流传着许多美食。而现如今我将它们都带来了。”
“我希望能在莫斯科举办一场关于中国的副食品展览会。”李强笑着说道。
要知道,李锐第一次去见毛主席他们的时候,可不仅仅是带了可乐。还有其他很多口味的汽水,以及各种膨化食品。
在商务部的一些同志发力山海关汽水的同时,全国各地的其他同志再也在对其他副食品发力。
而这一次李强带来的副食品种类多达几十种。
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产量,中国现在的产量很有限。
不过既然都准备向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进行融资了。
那么就干脆搞大一点,先用他们的钱把珍整个中国的副食品工业化的框架搭出来。
顺手将新中国的包装、运输、食品化工的产业一起搭建出一个雏形。
李强眼睛里放着光芒,既然要搞,就要搞大的!就像是在二十年后,李强领军中国经济后,在国际市场上狙击美元黄金最后狂赚三十亿美元一样。
他可是个从来都不喜欢玩小家伙的人。
这世上没有雄心者难成大事。
第五十五章 大幕拉开一角
在李强的要求下,一场在莫斯科举办的中国副食品展览即将拉开帷幕。
中国大使馆方面尽可能的挤出了本就不多的外汇,在莫斯科租用了一间市区内的展馆。
并且李强通过自己当年在苏联搞无线电认识的人脉。
搞定了现如今在真理报和莫斯科广播电台工作的老同事。
让他们为这次食品展写一写报道,做一些宣传。说实在的,这场展会办的很匆忙,布置的展台和产品数量其实并不是很多。
而且还花了不少外汇,大使馆内有一些成员还是颇有微词的。
因为中国现在的外汇很宝贵。但是李强很清楚,预先取之必先予之。
那位李主任的宏大规划其实与自己不谋而合。
如果仅仅依靠山海关汽水厂自己的产量来积累资本,在扩充产能。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向苏联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申请低息贷款甚至无息贷款,然后以未来的商品进行抵债。
这才是中国轻工业快速发展的道路。必须要先拉来投资,为自己的道路铺就基石。
就算是简陋寒酸也要办。现在一瓶可乐在苏联售价二十戈比,山海关汽水厂的全部生产成本是三戈比。
运送到苏联的运费和仓储,每瓶的成本是三戈比。
还有四戈比是留给苏联零售渠道的利润。
也就是说一瓶可乐可以为国家创造的直接外汇高达十戈比。
一瓶可乐看上去不多,但是如果这个数字扩大呢?如果是一千万瓶,一亿瓶、两亿瓶、甚至是五亿瓶呢?
那就是一千万卢布,两千万卢布,五千万卢布!
如今全中国的外汇储量加起来也仅仅只有几百万卢布外加四十万美金罢了。
一千万卢布已经可以在苏联购买一条拖拉机生产线。
两千万卢布已经可以购买一座中小型化工厂的全部设备了。
李强来的时候翻越了很多那位年轻的李主任给他的资料。
年轻的李主任非常郑重的对自己说:“一切都拜托你了,曾参赞。新中国能不能两条腿走路,这份担子就要沉甸甸的压在你的肩膀上了。”
李强感觉到了肩膀上的压力,同时李锐给他的资料也带给他信心。
因为根据资料指出,在1949年仅仅是联邦德国一个国家,一年的可乐消费量就突破了八千万瓶的销量。
1950年,预计联邦德国的可乐销量将会突破一亿四千万瓶的大关。
同时那位李主任还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未来五年可口可乐在联邦德国的销量分析图。
在他的做出的预测中,联邦德国的可口可乐销量将在1956年达到一个新高度,年消费量将达到八亿四千万瓶。
而联邦德国只有曾经德国的一半大小,人口不过五千万。平均到整个德国,几乎是每人每年消费十七瓶可乐。
李强对李主任的销量预测图没有全信,因为他觉得不可思议。但也没有不信,因为李主任的分析都是有理有据有经济观点作为支撑。
当然,李强并不知道,这位李主任开会前是专门翻找了相关的历史资料。
他很清楚1956年联邦德国一年确实消费了8.4亿瓶可乐。而李主任对整个华约国家的可乐消费量做出了预估,以华约的人口和市场,一年三十亿瓶的销量才能勉强让可乐这一种单品市场饱和。
不要认为这个数字夸张。后世苏联时期一年可乐销量只有2.16亿瓶很大原因是可乐需要用美元买。
这极大制约了可乐在苏联市场的销量。
让可乐成为了只有一部分人才能享用的高档货。
而李强等人听到李锐的预估后,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三十亿瓶?!利润那就是整整三亿卢布啊!
把现在全中国的生猪、活鸡、活牛、钢铁全送来苏联卖也卖不到三亿卢布啊!
如果真的能把这个巨大的市场吃下来,那就相当于一年可以为中国引进三十条拖拉机生产线。
十五座中小型化工厂。
二十条包含子弹等完整生产体系的枪支生产线等等。
可乐的暴利远超这个时代的人的想象。
即便放在后世,碳酸汽水依旧是所有食品中天字第一号的暴利。
后世九十年代是可乐是三块,到了三十年后的2020年依旧是三块。
而三十年间,中国人的收入从三四百长到三五千,翻了十倍不止。这足以窥见可乐的暴利了。
而随着生产力和收入的提高,李锐完全相信,可乐的销量只会不断走高。
德国人均年消费十七瓶可乐就是终点了吗?
不!德国人对可乐的需求会上升到人均年消费180瓶。
而苏联在解体后,俄国人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对可乐的消费依旧保持旺盛。
俄罗斯人每年人均消费可乐超过五十升,而这个销量只有东欧其他独联体国家的一半。
李锐作为后世之人很容易看清可乐中蕴含的巨大财富。
但是想全额要拿到这笔财富那就需要尽快的扩大产能。
把渠道铺满华约国家。
趁着冷战铁幕将口可口乐和百事可乐两家巨头挡在社会主义国家外面的大好时机,尽快建立能和它们分庭抗礼的世界级饮料巨头。
在李锐的计划中,山海关可乐最终是要走出国门,走出社会主义阵营杀向资本主义世界,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他们的心脏地带杀的刺刀见红,刀刀见血的。
李强看完李锐的对山海关可乐未来三十年的长远规划,他不得不感叹那个年轻主任的雄心壮志。
为了祖国,李强决心就算是豁出命去,也要在这次展览上为苏联和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展现这些食品的美好,拉到足够多的贷款。
好迅速扩建包括山海关汽水厂在内的国内其他汽水厂。
为了未来每年几亿卢布,甚至是更多的外汇,李强决定拼了!
他发动了自己曾经在苏联的一切人脉关系,尽可能的为这场展览会造势。
于是这场预定于十天后的展会早早的就被许多苏联人知晓了。
他们都知道莫斯科展览中心将于下周五开始举办为期三天的中国食品展。
而莫斯科也是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大使和商务参赞最集中的地方。
他们也纷纷收到了来自中国大使馆的邀请。
大家已经知道了中国可以生产可乐,而这次他们要举办一个食品展览会?
他们又能玩出点什么新花样呢?
可乐在这个世界的利润远超大多数人的想象。
它的暴利其实一点都不逊色与医药和高科技。
因为购买它饮用它是来自于大多数人DNA中本就铭刻的对于甜的无穷渴望。
1950年,正是全球饮料界一超多菜的格局。一超指的是可口可乐。
多菜指的是其他所有厂。包括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如果没有在1959年以后进入苏联,垄断华约国可乐供应,它是无法成长为世界第二强饮料公司的。
而现在,来自中国的山海关可乐将先他一步占领这片广阔的蓝海市场。
第五十六章 快把钱拿走
现在这个年头,苏联人的娱乐生活其实也不怎么丰富。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计划经济最大的弊端在于会对娱乐产业进行压制。
因为计划是一种很理性的事情,而娱乐又是一件很感性的事。有计划的娱乐,听起来就是一种很不靠谱的事情。
所以当莫斯科将要举办中国食品展的时候,很多人抱着凑热闹的心情准备去看看。
反正也不要门票,就当看个热闹就好了。不过为了搞这次展览会,李强和大使馆的其他同志就忙得够呛。
展会的各种柜台他们先向胜利百货商店租用了一批。
为了让整个展会看起来更加热闹,整个大使馆的人都行动了起来。
比如说大使馆里跟着来苏联的一些战士都是身经百战,其中还有不少是练家子出身。
所以这群战士们不得不在展会开幕当天表演各种中国功夫来助兴。
比如一个练过硬气功的战士在展会开业当天,展现了单掌碎三砖和冲拳断木的绝活。
还有两个战士从前是沧州八极拳门下的师兄弟。
后来因为抗日加入了八路军。因为手底下功夫过硬,政治觉悟高。
所以成为了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战士。
他们各打了一套八极拳的演招,两人还合击打了一套八极拳练习中的套招。
对于现在还没见过什么中国功夫的苏联人来说,这些表演实在是太精彩了。
仅仅是开展前的几个展览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而李强来苏联可不仅仅是带来了各种饮品和食品。
他走之前李锐可是将一批胶卷和唱片都交给了他。
“曾参赞,只能辛苦你了。你去苏联除了帮我们国家搞外汇做贸易外。如果有空的话,最好能帮着宣传一下我们中国的文化。
现在虽然看起来未必有多大用,但是长久来看却是我国以后在国际上能否取得大国地位的重要帮助之一。”
李强也看了李锐让他带来的各种音像制品,他觉得都算得上是精品。
只是不知道是中宣部哪些同志搞得,居然搞得这么好。
莫斯科展览中心内的一个小型分会馆是这次中国食品展的举办地。
这个展览馆是莫斯科展览中心几个分馆中最小的一个。
但是今天这里却人头攒动,通过真理报和莫斯科广播电台,很多莫斯科人都早早来到展览馆这边凑热闹了。
星期五的人流量还不明显,因为大多数苏联人星期五还是需要工作的。
所以今天接待的主要是使领馆的工作人员。
他们先是观看了中国战士的硬气功表演,又看了套路对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