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26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你解决中国人吃糖的问题,我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他对着蒋兵伸出一只手,一本正经的看着老爸:“老爸,我们就这么约定了。”

蒋兵也收起笑容,非常严肃的看着蒋弘:“蒋弘同志,你下定决心了?我听说生产化肥设备也是很辛苦的。光是学习知识就很累了。”

“我不怕辛苦,只怕一生所学无所施展。保尔说过,人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人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不想当一个悔恨和羞耻的人。”

蒋弘还显稚嫩的脸庞却一片真诚。

蒋兵的手重重的和儿子握在一起。蒋弘有着少年人的骄傲,不骄傲还是少年人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好,粪土当年万户侯。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人能薅羊毛吗

“目前,我们从苏联进口的土豆,每六公斤可以制作一公斤淀粉。每公斤淀粉可以制成糖浆一千二百克。如果继续分蜜提纯晶体化,可得单晶糖七百五十百克。”

“每个发酵缸,一次可发酵糖化五百公斤淀粉。一次产糖浆六百公斤。目前糖化车间仅仅只有两百个发酵缸。

按照糖化车间的大小,最大可一次发酵五百缸。而且糖化车间是从原本膨化第四和第五车间改造而来。第五车间的改造还未完成。”

“两个车间全都改造完成,完整生产的话。两个车间一年可生产糖浆三万三千吨。相当于糖两万两千吨。”

“目前产能扩充最大的问题第一在于车间的扩大建设。这一点需要张厂长和哈尔滨政府协调。”

“第二在于土豆的用量。苏联的土豆很多,二战末期,苏联土豆年产量达到五千万吨。

现在苏联每年土豆产量也保持在六千万吨左右。

苏联土豆多到吃不完,用来喂牲口都嫌多。每年有很多土豆直接烂在仓库里了。

苏联人很愿意出口土豆给我们。如今我们产量不大尚可,产量大了之后中苏铁路的现有运力是不够的。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

李锐正拿着整理出来的数据进行汇报。

其实关于苏联的土豆,那是真的多到爆炸。土豆产量在1973年达到巅峰,年产土豆壹亿零叁佰万吨。

以苏联的人口来计算,差不多一个人能分到一吨土豆。这么多土豆对苏联来说重要也重要,它是很多人的粮食也是牲口的饲料。

但是苏联明显消化不了这么多土豆,导致很多土豆要么烂在地力,要么烂在仓库。

虽然苏联到处想卖土豆,但当时欧洲哪个国家缺土豆啊。德国都年产两千六百万吨土豆了。

这份报告主要是向周总理汇报。

周总理已经大概忙完了黑龙江这边的事情了。

本来这份报告应该是由王鸣岐教授来做。

但是他不太擅长应付这种场面,所以委托了李锐来帮他搞定。“而且最关键一点是,我们生产的糖浆,其生产成本仅为美国同类型产品的八分之一。苏联同类型产品的十分之一。”

李锐这句话刚说完,周总理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没办法,这就是超越时代的技术代差而带来的降维打击。

在美国和苏联都在采用昂贵的酸法制糖的时候,生物法制糖对他们来说就是天降之物。

而且由于酸法制糖昂贵的成本,导致美国和苏联以及全世界现在主要的产糖国都必须使用玉米淀粉去制糖。

因为玉米的淀粉转化率高,这也代表着出糖率高。

而土豆转化淀粉率在主要谷物中是属于比较低的那种。

淀粉转化率低,那就代表着出糖率低。搭配上昂贵的酸法制糖,那可能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所以精制玉米淀粉加昂贵的酸法制糖,就造成了现如今糖价的居高不下。

美国还好,因为美国是一个大平原,气候又特别适合种植玉米。美国就没缺过玉米,所以美国才能生产大量的玉米糖浆。

苏联就比较惨了,苏联现在的玉米产量并不乐观。

难以完全依赖本国的玉米糖浆来满足苏联人民对糖的需求。

其实不仅苏联,现如今的世界除了美国以外,全世界其他国家谁不缺糖?

仅仅依靠蔗糖是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的。

酸法制糖也不是所有国家都玩得转的。

所以生物制糖法的技术保密级别很高。

菌种的配置和最后的发酵都要由北平的技术员来做。

地方工厂和地方政府不能插手。每次取用菌种需要三人在场,做到每一毫克的菌种都要做到能笔笔对账,绝对不允许任何一毫克菌种流出去。

所以当李锐说出糖浆生产成本的时候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就连周总理都忍不住问道:“李锐同志,你的成本没有算错吗?”

李锐摇摇头:“没错。这还是因为我们进口苏联土豆要缴纳一笔不算少的运费,把土豆价格拉高了许多。如果我们国家可以大量生产土豆的话,我预计我们制糖的成本还能降低三分之一。”

“而且形成规模效应后,成本是可以进一步拉低的。我们目前榨取提纯等消耗还是比较大的。这方面可以通过规模效应来拉低成本。”

听着李锐的话,周总理忍不住站起来踱步:“李锐同志,你说的都是真的?真能这么便宜?”

李锐点点头:“对,就是这么便宜。以现在的糖价,苏联拉来二十节火车皮的土豆,我们大概可以生产两节半的糖浆。而苏联二十节的土豆只能换三分之一节的糖浆。我们可以净赚两节多车皮的糖浆。”

“而且糖浆可不是土豆这种不好卖的东西。只要把它拉去苏联,或者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他们都会愿意出足够的价钱把全部糖浆都吃下。”

“苏联来我们这运送土豆,拉走糖浆。他们得到糖浆,我们得到土豆和外汇。这就叫做双赢。”

李锐说这话的时候嘴角带着微笑。

他相信糖浆是不愁卖的,当然现阶段要先供给军队。有剩余的在卖给苏联人。

先保持收支平衡就好。

卖给苏联人的糖浆只要刚好抵上土豆的钱和给军队供给糖的钱就行了。

不然的话国内负担太大了。

反正已经从老大哥身上薅了不少羊毛了,不差在薅这点。

想必老大哥也是很愿意被这样薅羊毛的。

周总理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说道:“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糖浆的产量了。一年三万三千吨明显不够。糖浆生产速度怎么样?”

“目前是以一个星期为周期。淀粉糖化发酵一般要四到五天。糖化后的榨取和提纯差不多一天。”

“在前一百缸发酵成功后,王鸣岐教授已经开始发酵第二批的二百缸。同时也开始加速对第五车间的改造。

同时购买更多的发酵缸。目前只能是挤压一下酱油和醋厂的订单,优先供应糖厂了。”

周总理听了这话后点点头:“优先供应糖厂是应该的。不过也要照顾酱油厂和醋厂,不能让老百姓买不到酱油醋。还是在保证酱油醋的供应上,优先糖厂。”

“糖化车间的扩展,我会和哈尔滨的同志们说的。扩大是必然的。能低廉生产糖浆,那就是我们的拳头产品。王鸣岐教授的这个技术找的好啊。”周总理欣慰的笑着。

“如果糖浆能出口,那可比卖药、卖薯片、卖可乐还要赚钱啊。”李锐也附和道:“没错,糖是大宗商品,而且是刚需。仅仅苏联一个国家,一年对糖的需求都是以数百万吨计。他们的产能根本无法满足缺口。”

“还有美国,等到时间合适,我们的糖可以直接出口美国。即便不能直接出口美国也能通过其他渠道进入美国。挤压他们糖业的生存空间。甚至直接做死美国糖。”

“这还连带着能做枯美国农业。”李锐思想中的战争可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拼杀。

而是全方位的,政经民生到文化入侵,全方位无死角的乳清,这才是更高层面的绞杀战。

唯一可惜的是现在中国的工业底子太弱。

不然依靠后世的技术完全可以搞死美国。

如果中国有苏联五分之一的工业底子,那么得到了生物制糖法后,完全可以把全球糖业公司全部挤兑到破产。

只需要三五年的时间,中国糖就可以垄断全球了。可惜,底子太弱。现在想的不是如何挤兑全球糖业,而是思考怎么能从老大哥身上薅羊毛。

糖是可以带来超额利润的东西。只要糖产能跟得上,中国完全可以用糖浆兑换出一整个156工程。

整个东北的经济会因为糖而起飞。周总理听完李锐的报告,他也非常重视,连夜召集了哈尔滨方面的负责人,准备开始对哈尔滨第一食品厂进行扩建。

争取在1951年底前,将糖化车间产能扩充到二十万吨。在52年扩充到五十万吨,在53年底达到年产糖浆一百万吨的目标。

而与此同时,糖化车间生产出来的糖浆已经开始运用到军用食品内。

尤其是糖化时提炼出来的糊精加入三类餐标的复水土豆泥后,土豆泥的口感得到质的提升。

即便是干吃都变得极为顺滑。吃过的战士们纷纷好评。

同时在土豆泥和各类军粮中都适度的加入了淀粉糖浆。

加入了麦芽糖浆后的土豆泥立刻变得更加抗饿了。

李延年所在的七连战士们又做了一次实验。

这一次加入了淀粉糖浆的土豆泥比从前强太多了。

在抗饿实验中,战士们的耐饿时间延长了百分之三十。

糖的作用立竿见影。解决了糖的问题,能量棒被立刻安排上。

这种几乎是靠糖和少量花生和一些淀粉制作出来的东西,其实说白了就是一条超级花生糖。

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糖。七连的战士吃过之后纷纷表示太甜,吃的齁嗓子。

但是,这玩意儿抗饿实在是太厉害了。一条一百五十克的能量棒下去,一个战士一下午都不饿。

或者说感觉到肚子饿,但是并不会因为手脚无力。

因为肚子饿是因为肠道把食物消化完了。

但是因为糖具有许多能量,它们转化为肝糖和糖原,让战士们在寒冷天气下也不会失温,也不会手脚无力。

这种饿是肚子饿,而不是身体的饿。

不像有的时候战士们吃一些不好消化的东西,比如说荞麦之类的。荞麦不好消化,热量又低。

经常是战士们干了几个小时的活,肚子不饿但是却感觉到手脚无力。这就是肚子不饿,身体饿。

因为荞麦提供的能量完全赶不上消耗。

它又不好消化,只是占着肚子而已。制作一条能量棒,需要消耗糖一百二十克。

从前对哈尔滨食品一厂来说,这个糖是天文数字。而现在,他们两个糖化车间开足马力,一个星期可以生产五百六十二吨糖浆,等于三百七十一点五吨糖。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哈尔滨食品厂在一次王鸣岐的技术改造后。

可以做到一个星期生产差不多三百零九万五千八百三十三根能量棒。

当机器开足马力生产,三班倒人歇机器不歇的生产一个星期后。

张冠林面对着堆在面前的三百多万根能量棒发呆。

就连久经风浪的彭德怀来时看见这堆积如山的能量棒时都有一些恍惚。

当他拿起一条吃一口后,甜的他牙疼。虽然牙疼,但是他却笑的很开心。

因为又李锐的资料,他可是知道在另一个时空中有多少入朝作战的战士没死在敌人的枪炮下。

却因为没有补给而活活冻饿而死。很多人说志愿军战士是被冻死,其实不准确。

很多战士是因为肚子里没吃的,所以身体失温。

准确来说是在冻和饿的双重打击下死亡的。

彭德怀整个能量棒是吃不下了,他现在的牙口不允许他吃这么甜的东西。

但是他还是把自己咬了一口的能量棒小心翼翼的包好。

自己不能吃,带回去给人吃嘛,不能浪费。

彭德怀看着堆积如山的能量棒,他感慨道:“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啊。仅仅一个技术,就能将我们一个穷国,一跃拥有问鼎世界第一产糖大国的底气啊。”

李锐也附和道:“是啊,二十世纪,伟力归于工业。工业化便是奇迹本身。而人民是工业化的支柱,所以人民本身便是奇迹的创造者。”

“拥有大量的糖,我们以糖换土豆,换来更多的土豆,生产更多的糖。再以糖为支付货币,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手中兑换更多的机器设备。这一次,我们可以不用贷款了。”

“现在食品厂,一个星期可以生产三百万根能量棒。或者是同等含糖量的糖块、军粮、高糖饼干。

战士们不用挨饿了。入朝时,每个战士都能分配到几根能量棒。一根能量棒可以支持他们中等强度活动四个小时。”

“压缩饼干和能量棒可以从特需餐标中改成三类餐标标配了。”彭德怀心中只觉得感慨万千。

但是他没有忘记正事,他在部队训练的时候发现了一件事。所以这次来不仅仅是看军粮生产的。

他找李锐有其他正事。“李主任,找你还有一件正事。”“您说。”

“虽然按照总结的经验,我在尽可能的为战士们补充维生素A。但是各种肝脏并不好弄。

在东北的冬天想要搞到大量的胡萝卜也有困难。总体来说,战士们的夜盲症确实是有所好战。”

“但这是他们在大后方,有我们后勤部门想尽一切办法补充的情况下。一旦入朝作战,补给不可能这么好。我就想问,除了喝松针水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