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1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两人面对这好几名解放军战士都有点局促。

虽然说现在新中国从来没有听说过解放军战士有打骂群众的现象。

但那种骨子里对军爷的害怕和恐惧还没完全消除。

“你们不要紧张,就当平时一样,该怎么练就怎么练。把我们当普通观众就好了。”

架起DV,李光复宽慰道。

刘佩云深呼吸了两下,慢慢平复自己的心情。虽然已经和她打过招呼,解放军的同志是来摄影的。

但她还是有点紧张。而且她看了眼李光复手上的那台DV,怎么那么小啊。

之前在天桥也见过外国人拿摄影机瞎拍,那个机器比这个大多了。刘佩云想不通这件事,那她就干脆不想,把精神和精力放在和自己师兄的比试上。

所谓的打跤,除了摔跤以外还包括打。这是天桥打跤艺人们为了吸引观众,增加可看性而演化出来的一种表演。

天桥打跤的表演方式已经无限趋近于后世的“WWE”了。

不过和WWE那种打的过于假,摔的也很假的摔跤表演相比。现如今的北平打跤,那可就显得真实很多。

因为WWE的观众就算是在现场第一排,那距离擂台也是有点远的。

更别说大多数观众的位置都很靠后根本看不清擂台,还有更多的观众是在网络和电视上看这个节目的。

所以WWE的假可以通过镜头的剪切来弥补,还有现代化的设备帮他们放大摔打的声音来增加打击感等等。

可是北平天桥的打跤就没这些条件了。

一个跤场,一次性最多也就容纳两三百人一起观看。

这年代也没大屏幕,为了让观众看的清晰,所以位置都和擂台很近。

这就造成了打跤艺人们的表演要力图真实,不能被现场观众看出破绽。

这就需要两人之间的完美配合了。

所以光是学打跤之间的配合就要学三年才能出师。

刘佩云和与她搭档的师兄已经是配合默契的对手了。

所以两人之间的攻防异常精彩。完全看不出一丝套招的痕迹。两人拳脚相加,碰碰的击打之声不绝于耳。

解放军战士站在这么近的距离都感觉不到他们是在假打。

“不是说这是表演吗?怎么还真打上了?这男同志是不是和那女同志有仇啊,打的那么用力。班长,我们要不要去阻止一下?”

有一名小战士握紧了钢枪紧张兮兮的问着自己的班长。

“这就是人家的表演。人家从小练这个的。你别上去多事,影响了李干事的拍摄。”老班长低声说道。

小战士默默的哦了一声,然后又说:“但男同志打女同志,就算是表演也不好吧。这新中国成立了,不许打人骂人了。这打跤好像不太好。”

老班长用手点了点小战士的额头:“你傻啊,人家靠这个吃饭。你要不让他们演了,他们吃什么。你养那个女同志啊。”

小战士才二十岁,也没结婚。

他抬头看了眼擂台上英姿飒爽的刘佩云,他还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姑娘了。

看着看着,他居然脸红了,连耳根子都红了。

老班长和周围的战士忍不住笑出声:“原来你小子是真想啊!我说怎么那么关心人家女同志呢。”

小战士心里想的事情被人揭破,臊的说不出话来。

李光复笑了笑没说话,他把注意力放在DV的摄影屏幕上。屏幕内刘佩云英姿飒爽,和人高马大的师兄对招完全不落下风。

两人出招拆招打的有来有回。最后刘佩云一个垫步闪到师兄身后,顺势一个拦腰摔,直接把师兄摔在了地上。

胜负已分,在场的众人忍不住鼓掌叫好。

刘佩云和她师兄这几分钟的打斗太漂亮了。

李光复甚至从里面看出了文学作品中的“起承转合”来。

李锐派出去拍摄的十支摄影队现在满北平的找素材,像刘佩云这样的是李锐关照过的重点对象。

李锐下意识的就觉得漂亮小姐姐摔跤并且摔比自己高大的男人这件事在后世多半会火。

单口相声是个细水长流的活儿,搞得好以后就是很长时间的稳定收入。

而除了这些之外,李锐还让摄影队去拍摄北平的那些手艺人。

在后世因为生活节奏变得很快,所以很多人内心开始崇尚一种慢生活。

那种往日步调慢生活被人提起来。

看那些老手工艺人的视频成为许多人缓解烦躁都市生活的一贴安慰剂。

而1950年的北平隐藏着各种在后世堪称国宝级的工匠。

不论是剔红、木雕、石雕、鬼工球、牙雕、兵器锻打等等。

这些视频里的手艺人不需要说话,只需要做他们的事情就好了。到时候给他们做些剪辑,配上柔和的音乐发到网上去。

只要手艺好,慢慢的都能获得一批观众。当然了,漂亮小姐姐跳舞这个很大的分类也没被李锐放下。

让这个时代的文工团妹子穿那些暴露的衣服跳宅舞是不可能的。

不过穿着正经的舞蹈服跳传统舞问题却不大。

李锐还让人去拍启功先生写字的视频,还有齐白石画虾的视频等等。当然,这些视频没有拍脸,只拍了手。

还有其他许许多多李锐能想到,且觉得是在这个时代能拍摄的视频都被安排上了。

只靠一两个频道在网络上赚钱,那样失败的风险太大了。自己只要频道账号够多,那些帮自己拍摄的摄影师和素材够多,自己完全可以撑得起三百个账号的内容。

到时候不求每个账号都能网络爆火,只要每个账号每个月能赚一两千元,那一个月也是好几十万,足以支撑自己网咖的开销。

而且也有富裕的钱购买那些一众科研人员心心念念的先进设备了。

第十九章 快速吸粉

另一个时空,2022年。

张大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自己位于杭州新买的房中。

作为一名社畜,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至少奋斗了这么多年,终于在杭州买了个六十平米的小户型。

虽然说只是付了一个首付,还要还三十年的贷款。但在不少同学中,他已经算是出色的了。

至少付首付的钱都是他自己存的。自己的工作说起来也好听,是杭州某公司的网络工程师。

一个月能赚好几万,但这都是拿头发换的!

张大金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把假发摘了下来,仔细打理保养后放到假发支架上。

这顶假发是全人发制作的,所以价格很贵,花了他大几千。但是他觉得值得,因为在卫生间里照照镜子,自己那秃瓢的发型真的是不堪入目。

他洗了把脸,让自己清醒一点。

今天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自己带的那个项目完工了,自己终于可以有几天休息了。

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张大金打开冰箱,取出可乐一顿顿顿一啊哈一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作为一名完全不动手做做饭的大龄宅男,张大金的冰箱只是单纯用来囤积饮料、雪糕、零食用的。

工程终于做完了,张大金决定奖励自己一下。坐到电脑前,他熟练的打开B站,进入窑子……

啊呸,是进入舞蹈区。

舞蹈区的小姐姐们总是会穿着很简单的衣服,跳着各种各样的小舞来安抚自己这个中年大宅男的内心。

不过看了几个之后,张大金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无兴趣。

因为现在舞蹈区的小姐姐们虽然很漂亮,但是有一种同质化的感觉。都很美,但好像都差不多。

好像大家都是白幼瘦,就算是有些标榜自己御姐属性,但本质上还是白幼瘦的审美。

这让张大金觉得索然无味,甚至觉得没什么意思。他都想要关掉B站,去昨天刚从STEAM上下载的LSPLibrary上找些好康了。

但就在他准备关掉页面前,一个推送的视频引起了他的兴趣。《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个标题有点一般。

尤其是在这个两性对立的档口,很容易被人打拳。张大金在心中快速评价。

但是这个视频的封面吸引到了他。

那是一个漂亮小姐姐一招把一个壮汉摔飞的镜头。

他好奇的点开了视频准备观看。还真别说,这个视频的热度好像还不错。

播放量才一万,但是弹幕数已经突破五百了。这样的播放数和弹幕比,可以说大家很活跃了。

视频开始了,没有什么废话。在一个细沙铺地的传统擂台上,一男一女相对而立。

看上去是要过过招?这样的视频张大金已经猜到是什么样的套路了。

无非是两人套招打一场,然后女的赢了,多半是这样。

如果不是看在这个小姐姐长得英姿飒爽又美又飒的份上,张大金已经关视频了。

不过当他继续看下去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猜测是错的。因为两人真的对攻起来后,那凌厉的攻守转换,还有那拳拳到肉的声音完全不是业余选手套招能做到的。

视频弹幕里都耍疯了。【艹,小姐姐真打啊!】【好快,我眼睛都跟不上了。】

【这是正经的擂台比武吗?但是男打女不公平吧。】【雪中慢刀行出来学打戏啦!】

实际上他们是套招,但没有人能隔着屏幕看出来。

张大金本来打开了一包薯条准备吃的。

但是现在他已经呆住了,忘记吃薯条这么一回事了。

视频里的小姐姐和那男的攻守速度极快。

只要纠缠上那就是手脚快到出现残影的攻防。

更多地时候两人是在互相试探。小姐姐被那男的打倒好几次了,但每一次都站起来,而且眼神中闪烁出那种不服输的顽强眼神。

这种眼神不是演出来的,而是真的从小姐姐内里迸发出来的。仅仅一个眼神就让很多人为之倾心。

因为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或者是其他综艺节目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一个真正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女生了,别说真人,就连这样的角色都少有。现在节目和电视剧,女生好像永远都是恋爱脑。

而这样英姿飒爽的姑娘好像都留在了上个世纪。

张大金的心被这一个眼神给俘获了。

看着小姐姐顽强不屈,不管被击倒多少次都能迅速站起来,张大金忍不住发了条弹幕:

站起来!小姐姐站起来!你是最棒的!激烈的攻防,拳拳到肉的打击。

即便是失败也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当最后小姐姐一个垫步闪身到那男子身后,一个漂亮的拦腰摔将对手重心破坏,最后高高抱起,重重摔下时,张大金只觉得酣畅淋漓。

他的手心都出汗了。而公屏上已经是满屏弹幕在刷【OHHHHH——】了。

威风凛凛的小姐姐就像是得胜还师的花木兰一样。

她走到镜头前用一种害羞的语气说道:“欢迎大家关注传统摔跤。也请大家点赞、投币、收藏,一键三连。”

要一键三连,必须一件三连!张大金没有犹豫的就一键三连了。然后好点了关注。

这个小姐姐的账号叫做“摔跤手刘佩云”。

才发一条视频就有了三千多粉丝了。从今天开始,自己也是老粉了。

张大金默默地说:对不起了,咬人猫酱,我的心已经被这个该死的帅女人给夺走了!

对于庞大的网络来说,突然出现几十或者几百个UP主一点都不稀奇,也不引人注意。

不管他们是摔跤的,还是说单口的,亦或者是写字画画的。在这个庞大的网络世界里,每天都有新人来,每天也有老人走。

只不过在1950年的李锐却觉得自己快要死了。

因为目前基地内只有他会剪辑,自己不是不想教那群摄影师剪辑。

主要是冯石和中央那边都觉得不适宜将他们放入基地核心。

倒不是不相信他们的忠诚,只是保密这种事,永远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尤其是摄影干事必须是在外面奔波的。

万一被抓泄密,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李锐又不能去随便找个基地内的科学家来和自己一起剪辑。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