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02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实际上在这场清党运动中最惨烈的反而是国民党本身。

基层党员为之清空,带来的就是整个国民党对中国社会底层的掌控彻底失控。

同时经历了十几年发展,刚刚开始有起色的开民智运动,一夜回到封建时代。

开民智真的不是让老百姓认识几百一千个字就算结束了。

你还要给他们讲很多道理,让他们明白世间自然循环的原因。

说起来就是为何日升月落?

为何潮涨潮落?还有很多看起来对李锐这个后世人无关紧要的科普常识。

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缺少科学常识的民众,往往会成为封建迷信诈骗的对象。

说起来李锐好像什么都必须要去插一脚似的。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破晓基地现在对中国来说就是个危难时刻的救火队员。

新中国经过百年荼毒,早已千疮百孔了。

毛主席和周总理为什么忙的连睡觉时间都没有?

因为这些琐碎的事情他们必须事无巨细的过问啊!

而在冯石的提醒下,李锐突然想的更透彻了。

在某些写出来都会404的历史事件中,那些被打砸的文物算什么?

本来好好的破除迷信破除四旧的运动,却被人弄成了伐山破庙不管好坏一锅端。

让你破四旧,直接扩大成为了打倒一切传统。就连祖祠都被烧了。这叫破四旧吗?

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是很清楚什么是封建迷信什么是敬天祭祖的,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毛主席他们也是祭祭祀过炎黄的。不是封建帝王的祭祀,而是以炎黄子孙的身份祭奠祖先。

甚至有的事情在往深处想一想?有的事情李锐想一想都不寒而栗。

不过他现在并不想陷入中央政治的漩涡之中。

他已经把足够多的党史资料交给了毛主席。

他相信毛主席的智慧能处理好中央权力的问题。

这不需要自己在旁边置喙,更不用自己跑到那边去给他出谋划策摇旗呐喊。

说到底自己现在虽然是破晓基地曙光厂的一把手。

但是权力依旧很小,面对那些盘根错节的权力倾轧,动辄就是身死命陨。

毛主席可是经历过党内多次政治斗争的。

无论是张国焘准备组建第二中央所带来的的至暗时刻,还是AB团时期倾轧碾压,哪一次不死人?

所以关于中央权力的斗争,毛主席是让李锐躲得远远的,不要过问更不要参与。

李锐对新中国太重要了。他不能死在无理由的权力斗争中,否则就是中国的巨大损失。

李锐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自己现在也没什么权力手腕,真跑到某些人的对立面而且公开站出来。

怕是连个屁都没放出来就被人给弄死了。

他倒是很佩服后世看的一些穿越文小说的主角,他们在中央那么跳,咋就屁事没有呢?

自己还是当一个小透明比较好。不要去掺和中央的大事,自己就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说办期刊,办杂志,开民智等等。李锐始终记得毛主席写的那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

这篇考察报告对毛主席的影响非常深远。

因为在城市革命的道路走不通后,毛主席回到湖南农村,发现经过多年革命和开民智运动的农民农会居然自发的组建其了自己的组织。

自主的展开了农村自救行动,不需要他人教导和指示,一场来自于底层的,自动自发的革命正在酝酿。

如果不是412清党将基层骨干杀光了,那么来自底层的自我革命和自我革新会不会替代成为新中国,这谁都说不准。

如今中华大地还是白纸一张,如果在这个时候就给民众开启民智,点燃他们的种子会不会更好呢?

政党和政府始终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总是会变的。政府和政党都是需要有自我纠错能力,自我排除能力,这样才能常保青春。

李锐有一个小计划,想要让底层的民众渐渐开启属于自己的智慧。

人民才是这个国家的宝库。

不过这个小计划需要前置许多步骤和计划才能实施。

所以李锐想要实现这一计划,还必须要押后几年。

他现在需要先做的是配套识字扫盲班,开始进行开民智的行动。最开始的时候,李锐印刷了一些《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读物发到北平市各个扫盲班去做试点。

但是他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十万个为什么》作为科普读物自然是很好的,它发到中小学去,很快就成为了孩子们最爱的课外读物了。

但是发给成年人,那效果就实在是太差了。很多成年人其实并没有阅读的爱好。

他们愿意接受识字班的扫盲,主要还是不想当睁眼瞎。他们可以看看简单的报纸新闻,也想着看文书契约的时候不被人给骗了。

但是让他们自主自发的阅读,这就太难了。《十万个为什么》在李锐看起来是个很薄的书。

但是在他们看来就是大厚本了。根本连翻开的欲望都没有。

而北平市民的文化素养其实在全国算高的,识字人数在全国也算高的。

毕竟这里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很久了。

李锐不得不考虑成年人和孩子的区别了。

孩子有旺盛的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搞懂这个世界,学习越多的知识。

而成年人受困于工作和生活,他们的好奇心已经被磨灭的几乎快没了。

让他们自主自发的学习,这太难了。想到北平市民都这么难,那么深入到更下面的乡村,给那些农民去开启民智,那岂不是更难?

还是必须要搞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才行啊。

李锐想了想,还是只能走广播和放映队的路线了。

这还真的要感谢真理报主编扎罗多夫同志啊!

李锐从后世给他抄了很多有利于苏联宣传的歌曲送给他。

这让这位苏联宣传口的大哥非常满意。

这位年三十就成为苏联宣传口大哥的人物也很大方,直接送了一条胶片生产线过来,后续还追加了一个放映机(摄影机)生产线过来。

条件就是中国这边要稳定产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以便苏联方面的文化输出。

苏联人在流行文化方面搞得实在是不太行。

一直到解体,他们都没有抓住流行文化的精髓。有了苏联人援助的生产线,而且还是送来的。

那么中国提前搞送电影下乡的活动并不是不行了。

李锐已经找了北平的广播电台,准备开一个《走近科学》的节目。没错,就按后世那个被人批评为疑神疑鬼满口唬烂的节目。

人节目确实总在开头搞足了诡异灵异的气氛。

但是每到结尾总是给出一个啼笑皆非但却用科学能解释的答案。

在后世这节目没少被骂,因为观众的期待被吊的很高。

但最后从灵异悬疑节目变成科普节目的落差太大了。

但是李锐觉得这样的节目在这个年代很合适。

神神鬼鬼的东西本来就不适合在新中国继续存在了。

就把那些神鬼志异的故事作为科普节目来做好了。

这样也能第一时间收获众多听众。而除了让北平电台去搞《走近科学》的科普节目之外。

李锐还在网上冲浪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好东西。

名字就叫《巫师的骗术》。这片子老的李锐都没看过。但是他看完后直呼好片子。

然后在晚上给基地里的同志们播放。

不光是技术员还有战士们,很多人先是被吓得一惊一乍,后来里面很多骗术揭秘后又拍着胸口表示:原来是这样啊。

这片子放完后,冯石找到李锐:“这片子你能多拷贝几份吗?”

“当然。我这本来就打算拷贝后拿去播放的。”李锐点点头:“怎么?看你脸色倒是挺急的。”

“对,你一直在基地里待着,很少出去街面上所以你不知道。北平市面上闹鬼了。”

“嗯?闹鬼?”“对,有人装神弄鬼。一贯道听过吗?”“嘶,好像从前学过。”

李锐记忆里好像听过这个名字。

“一贯害人道。被骗的人很多,有的人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非要相信这世上有神仙。”

冯石无奈:“我一个老战友,现在从部队退下来在公安工作。就专门处理这事儿。你这片子多拷贝几份,当是帮帮他们。”

李锐明白了,这是从民国流传下来的邪教余孽啊!“明白了。我赶紧让人拷贝。这邪教是不能留。除了这一贯害人道,还有乡野之间的神婆巫师,县里的假和尚假道士也是时候清理一波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人多愚昧

对于一贯道,李锐的了解还真的不是很深刻。因为后世的话,大家讲到邪教,也基本上不会提到一贯道了,而是一些其他的邪教。

但是邪教之所以是邪教,就是因为这些教派足够邪性。

一贯道的资料李锐查了一波后才知道,原来这不光是个邪教,还是个反动道门。

和虎踞台湾的蒋总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一直到七十年后依旧存活在台湾岛上。

这种宗教一旦和政治结合到了一起,这就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尤其是反动宗教。

其实取缔一贯道对现在的新中国来说不存在任何难度。

讨厌的是有人已经病入脑髓了。真的相信这世上有神仙了。搞科研不是李锐的强项。

但是既然已经打算搞开启民智的计划了。

李锐打算亲自去看看北平市面上那些被骗的百姓是怎么样的。

张福念得学校是北平四中,也就是后世那个大名鼎鼎的北京四中。

不过和后世的北京四中相比,现在的北平四中里读书的孩子并没有那么多达官显贵的后代,这里也不是新世代的贵族中学。

这里有解放军干部的孩子来读书,更多的是工农子弟。就像是张富,他的爸爸是北平钢铁厂的大工匠张祥。

刚刚进入初中的张福还没来得及享受初中生活,他的友情正在经受一场考验。

“求你了张福,我妈说只有把她祈愿过的香灰撒出去,她的病才能好。”在张福的面前,是他的小伙伴李青。

两个人从小学就认识了,也是好多年的朋友了。

现在李青的请求让张福陷入到了两难之中。

起因是李青的母亲生病了。但是她不相信医院,只信一个道士的。说那个道士是个神仙一样的人物。

能隔空抓鬼,能请大神上身等等。

所以李青的母亲对那个道士信到顶礼膜拜。

有病也从来不去医院,而是去求道士。道士给她烧符水喝。有些小毛小病还真的能治好!

这样一来李青的母亲就更信他的了。

最近这段日子李青的母亲腹内痛如刀绞。

但是也不去医院看,而是去求那个道士。往日里屡屡显灵的符水治不好病了。

李青的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活钱都上贡了,求道士救自己一命。然后道士开坛做法,隔空抓鬼请神上身。

最后算出来,李青的母亲被疫鬼上了身。除了要喝符水喝香灰之外,还要诚心诚意的告求一番,烧一炷香。

然后把这香的香灰混着撒到各处去。

让走过的路人用“人火”一点点烧掉疫鬼。

这种迷信早就有了,一直到七十年后也有类似的。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