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所以,他们是照常躲过了中方24门88毫米高射炮的核心阵地,却一头闯进了由超过200多门小口径高射炮组成的高射炮群。
更要命的是,为了实现海军司令部那位海军大将炸死更多中国平民摧毁中国人信心的计划,在进近山城上空区域后,轰炸机编队将高度下降至4000米,轰炸机后舱的投弹机师也开始对地瞄准做好了投弹前的准备。
于是,日本人就遭到了轰炸山城两年多以来,最为猛烈的地面炮火。
用一个驻扎山城的高卢帝国记者的原话:“我在中国山城已经生活工作超过一年,期间经历过日本人大大小小轰炸已经30余次,我的瞳孔里,看到的尽是这座美丽古老的城市和穷困潦倒的中国人民,在熊熊烈焰下挣扎和哀嚎!
但这一次,我却看到了炽烈的对空炮火,那一瞬间爆发出的绚烂,甚至遮挡了太阳的光芒!
日本人轰炸机在空中爆出的璀璨烟火,让我第一次觉得,或许这个落后的东方古国,真的有机会赢得这场并不对称的战争。
而我的祖国,虽然已经沦陷,但我这一刻也无比的坚信,伟大的法兰西人民,也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中国人没想过自己殊死的抵抗,会激发出一个西方记者的斗志和信心,他们只是尽自己的全力,将一枚又一枚炮弹送上高空。
一队队士兵像工兵蚁一样,从远方的炮弹储存点,扛着炮弹奔向炮位,然后一门门火炮怒吼着将炮弹送上天空。
“狗日的,早上每人两个馒头一个鸡蛋是喂狗了吗?给老子快点,再快点,上峰有令,击落一架日机,参战的所有弟兄皆有奖金和勋章!”一个少校营长就站在掩体之外,撕心裂肺的怒吼。
因为训练未久的缘故,各炮位根本无法达到最高射速,这自然是不能达到各防空营指挥官们的要求。
在战前,各防空营就已经规划好战术,每个防空营18门火炮负责一个区域,无需瞄准什么,就是向既定空域射出炮弹即可。
这次,每门炮可是运来500发炮弹,或许不够支撑太久,但满足一个月内的防空需求还是没问题的。
而滇缅公路上,一支由卡车、马车、驼队组成的庞大运输队,正在长途跋涉,运送超过1.5万发炮弹。
刚进入山城区域的日本机群,直接被这种密集的防空炮火给打懵逼了。
就在一个呼吸间,就有两架97重爆被高射炮弹片击中起火,一架冒着黑烟加速向地面俯冲,在距离地面不到2000米的距离彻底进入死亡螺旋状态,十几秒后狠狠砸在嘉陵江边,爆起一团冲天的硝烟。
另外一架则要干脆的多,因为投弹机师被破开机舱的弹片削掉半个脑袋,机腹下一枚挂载的炸弹来不及投下,被燃烧的大火炙烤30秒后,在高空中殉爆。
直接将庞大的轰炸机炸成漫天的烟火!
开战不过40秒,日机就报销两架!
第1397章 大轰炸开启(中)
这应该是日本机群轰炸山城这两年多来头一次遇到如此猛烈的地对空防御火力。
但护航的零式战斗机比轰炸机体型小的多,加之机动性要强,在高射炮榴弹炸出的朵朵白雾之间穿行,基本还没有什么损失。
而轰炸机编队的日军空中指挥官也极为有经验,他知道现在光是逃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他必须得先为轰炸机减少负重,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拉升高度离开高射炮射程。
至于说先前制定的轰炸目标已经不是那么重要!
一枚枚航弹由轰炸机的机腹下投出,落在山城内外,地面上也闪出点点火光,至少从5000米的高空中看下去是这样。
足足有10分钟,山城的高空和地面,都是被硝烟笼罩着,火炮的轰鸣声和炸弹爆炸的声音不绝于耳。
整个城市都在人类制造出的高科技中瑟瑟发抖!
再多的高射炮,也无法阻止机群投弹以及对城市的破坏,这就是防御战和攻击战最本质的区别,一个属于被动,一个是主动。
但防御方的努力并不是毫无作用,若是拥有酷烈而坚决的反击,一样会在敌人身上留下可怕的伤口。
10分钟时间,进入山城区域的日机机群几乎投下了数十吨的炸弹和燃烧弹,甚至还有毒气弹,不管有没有完成既定的战术目标,但下方那座已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城市,已是燃起数千米高空上都能清晰看见的熊熊烈火。
不过,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能平安离开山城区域的也不过41架!
有9架日本97爆轰机和其机组人员也永远留在了他们轰炸的这个城市里,其中有4架是被40毫米高射炮直接命中导致凌空解体,有3架因为受损挣扎着前行不到十几公里导致坠毁,最后两架则被迫采用了迫降。
你别说,日本飞行员这技术水平真的是杠杠的,一架97爆轰机小半个机翼都被炮弹片给削掉了,机尾部还有一个脸盆大小的洞,就这样,这架轰炸机都还迫降于距离山城20公里外的一片农田。
然后,这架轰炸机上刚死里逃生的日本海军4人机组就迎来了他们人生最至暗的时刻。
有超过200人的中国山民手持着扁担、镰刀等等一些日本飞行员们叫都叫不出名字的简陋武器,向他们包围而来。
其实,日本飞行员如果果断点聪明点,立即放下武器投降,或许他们的小命还能保得住,毕竟国府可是早就通过各级政府发出过悬赏令,抓到日本飞行员者,一个活的可奖励大洋200,死的给50!
就像牲畜市场,活猪可比死猪贵的多,老百姓们对价格差可是敏感的很。
像这样一架大家伙,咋说不得捞出几百大洋呢?围过来的这个山村村民们这会儿想得还是抓住鬼子飞行员好家家户户分钱。
但大日本帝国海军飞行员们那是何等的骄傲自负,尤其是看到一群接近‘野蛮人’围过来的时候,如何能让自己落到这样一群敌人手中,立刻用手枪射击。
村民们猝不及防之下,当时就有3人被打死,四五人被打伤。
川人那是啥子性格,那是祖祖辈辈吃辣椒培养出来的,何等的爆裂,一看要拿来换钱的‘畜生’竟然反噬了。
“死的也能换钱,活的不要了,拿他们的脑袋祭奠我们的人。”随着村长一声令下,全村老少立即散开,把破破烂烂的日军飞机给围死。
这片山脉属于巫山山脉,倒是山清水秀,但站在人类生存的角度,却是极为恶劣的。能在这样的山中繁衍生息数百年的人们,早就学会了和残酷大自然抗争,哪能光靠简陋的扁担、镰刀、柴刀?
不多时,依靠着破烂战机为掩体的4名日军飞行员就惊恐的看到,在100多米外包围着他们的‘野蛮人’们就从远处搬来了一门大枪......
是的,那玩意儿得四个壮汉抬着,只能用‘门’这个数量级来形容了。
不能怪日本人见识少,那玩意儿可不叫枪,而应该叫炮,因为其口径绝壁是超过20毫米,它的名字也是那么朴实无华---土炮!
或许是为了彰显自己土的特质,炮管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做的,炮管上还箍着11道铁箍很清晰的表明这炮管质量堪忧,其射程也短得令人发指,中国村民们一直将其搬到距离飞机不过100米的位置才将其放到土坎上。
但4名日本人没一个人能笑得出来,尤其是当其被点燃引线射出第一炮后。
被黑火药催发的实心弹轻而易举的将飞机脆弱的蒙皮和号称坚固的铝合金骨架洞穿,一个篮球大小的洞表明着哪怕这门炮土到掉渣,也可以将飞机机体撕碎。
愤怒的中国村民可不是因为射程不够才将火炮搬得这么近的,他们是要保证命中率,而日军飞行员随身佩戴的南部十四式手枪的有效射程绝不会超过70米。
至于说97式重爆机上原本装备的5挺7.7MM机枪要么在机头要么在机翼要么因为迫降撞击无法使用,70米,就是4名日军飞行员捍卫自己骄傲的最后距离。
于是,4名日军飞行员就只能绝望的看着中国人用这门最劣质的武器,一点点的摧毁着自己最后掩体,并将之撕得支离破碎。
在绝对的人数面前,所谓高精尖,也不过如此。
但更为讽刺的是,真正摧毁日本飞行员最后防线的可不是这门最多只能发射15发炮弹就会炸膛的土炮,而是手持火把和柴火的中国村民。
中方村民们很清楚,光靠土炮是杀不死这些死硬死硬的日本人的,他们祭出这门拥有100年历史土炮的目的,更多的是震慑以及吸引日本人注意力。
真正的杀招,还是人!
利用躲在飞机里的日本飞行员视野盲区,几名身手矫健灵活的年轻人背着柴火手持火把逐渐接近飞机,然后,就这样用一把火把飞机给点了。
困在飞机里的4名日本飞行员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最终本着出去是死不出去也是死的精神,纷纷跳出飞机。
然并卵,那并没有什么鸟用,没用光的航空燃油被点燃后形成的爆炸连距离100多米的中方村民都有人受伤,更别说距离飞机只有不到10米的日本人了。
3名日军飞行员当场被烧死,一名侥幸未死被爆炸震晕的日军飞行员则被愤怒的村民给倒吊在山里的大树上,等乡公所的人赶来,打算弄个活的去县里领赏,却发现这个浑身浴血的日军飞行员身上早已爬满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山蚂蚁。
别说活不活的问题了,身上的肉都不知道被啃食了多少!
另外三个焦糊糊的也没好到哪儿去,脑袋直接被砍了放在三名死去的村民灵前,无头之尸则被乡公所带走换赏钱,为此,该村村民宁愿每具尸体少要20大洋。
据说,最终三颗头颅被抛入村民沤粪的粪池,用年长者的说法,要镇压这三名鬼子永生永世不得超生。
若干年后,三名日军飞行员的后人根据线索找到这个村,希望用钱找回三个遗失在中国的头颅,开价高达百万之巨,村民们为此还开了村集体大会。
一名70岁老人只是指着村对面的山坡说了一句话:“你们的伯爷、爷爷、叔爷们只要同意,那就行。”
叫嚷得最凶的年轻村民也立马怂了不敢再提此事,该村当时是死了三个人,但该村从军者可有50男,最终13年后回村者不过老人一人。
他的堂兄弟、发小尽皆战死!全村76户,皆挂白幡!
另一架日本轰炸机则是选择迫降在一道简易公路上,他们的命明显要比同僚好上那么一丢丢,因为他们选择的这个位置,简直绝了,正好是一个防空团的观察哨卡所在。
该哨卡拥有士兵8人,不可置信的看着日军轰炸机就迫降至距离自己哨卡不过1000米的土路上。
手持步枪的中国士兵们小心翼翼的靠近飞机,才发现这架大致结构近乎完整的97轰炸机里的4名日本飞行员已经是3死1伤,两人应该是在空中就被弹片干掉,1人是死于飞机迫降时巨大冲击力,那戴着飞行帽的脑瓜子都撞成啥样了,就像是熟透了的西瓜再被砸了两拳。
士兵们在那一刻纷纷觉得,还是陆军好,好歹还配发一顶钢盔,你看这些飞天上的,戴个皮帽子除了好看点儿有个基霸用。
伤的那个,中方士兵们就算有心想弄个活的,也没得办法,就他们这帮杂兵,杀人的水平不高,救人的水平更是近乎于无。
何况,一架近乎完整的日本飞机不得比日本人值钱?8名士兵当时就做出了极为明智的选择,管他活的死的,把四个日本人往田野里一丢,各自抄起家伙就在山里砍树枝,先把这架飞机伪装起来再说。
就是这么个简易伪装,却让从2000米高空掠过寻找同僚的零式战斗机错过了,也失去了摧毁这架97式轰炸机的最后机会。
最终,这架日军轰炸机不仅被米国人派来的工程师研究了个透,还被中方维修好后投入现役,并参加了后来对日军占领的江汉机场的轰炸。
但对于顶着密集的地面防空炮火倾泻完炸弹的日本机群来说,他们的损失可绝不只是这9架轰炸机,他们的灾难其实才刚刚开始。
在空袭警报拉响的那一刻,位于山城和川省总共6个机场的总共4个飞行大队的中国飞行员们就已经飞奔上战机。
96架野猫战斗机和32架伊-15、伊-16战机总计128架战斗机不断飞向南天。
他们的任务,不是阻拦日机机群进入山城上空,而是要在日机机群返航途中,对其进行截击。
这个战术,是唐刀和第4飞行大队大队长郑少余在10天的训练间隙不断演练计算制定出的。
两人虽然不想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但最终还是得承认,当时夷陵上空一战,6架战机对上零式战斗机打出的3:0战绩,侥幸大于实力本身。
沈崇海、张大飞、林恒等6人,已经是中国当时最出色的飞行员,在拥有突袭和唐刀为他们制定的针对性战术以及以多打少的情况下,依旧无比艰难,甚至差点儿损失了沈崇海这个王牌飞行员。
如果将数量扩展至100,他们就算能和对方杀个旗鼓相当,但其实也是他们输了。
因为,米方那边为了不再度刺激日本人,已经声明过,短期内不会再提供完整战机,中方这边是损失一架就少一架,而拥有完整军工体系的日本会不断投入战机。
所以,他们不仅是要让日本人痛彻心扉,更要尽力保存实力,以迎接更多的挑战。
所以,被命名为‘落日’的截击行动,从战机还未起飞的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要有人牺牲。
山城反击的炮火,就是对日本护航机群以及轰炸机群第一波消耗,消耗的不仅是日机数量,还有日本飞行员的精神。
毕竟,要想从弹幕中冲出来,高度紧张的脑神经可不是说很快就能恢复,而负责在伏击空域的中方飞行员们可是以逸待劳。
但要被牺牲的,可不仅仅只是燃烧的城市,还有战机和飞行员,奉命起飞的32架伊系列战机,他们的作用就是诱饵,诱使日本护航机群对他们进行追击,在更高空中盘旋的野猫战机机群才会俯冲而下对日本轰炸机群进行打击。
虽然每位伊系列战机飞行员在战前都被明确告知,他们只需引诱日本护航机群离开,尽量纠缠,而并不是与其空战,当战机遭遇无法返航的损伤,必须立即跳伞,无需考虑战机的补充问题,但看着自己麾下飞行员坚定面容的郑少余很清楚,这些年轻的面孔很有可能一去不返!
因为,日本人的轰炸机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其装备的数挺自卫机枪在那一刻注定会是炸刺儿的刺猬,为自己博得最后一线生机,想击落他们,也需要足够的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内,性能全面落后零式战机的伊系列战机,究竟能有几人活到战后?
亲自制定这一切的郑少余无法预测结局,但唐刀却是知道,曾经时空中的壁山空战,中方以30对13,却被打了个0比24!
雄狮与猛虎之争之前,注定有一场飞蛾扑火!
所谓‘落日’,击落的不仅有猩红太阳旗,还有坠落的荣耀之意。
击落日机是荣耀,坠落,更为荣耀!
郑少余被空军司令部任命为空中第一指挥官,亲率48架野猫战斗机和24架伊系列战斗机在壁山上空6000米高空盘旋待命,而在广源方向,第3飞行大队大队长黄新锐率领48架野猫战斗机和8架伊系列战斗机在剑门山上空盘旋。
而进藤三郎大尉,则率领着22架零式战斗机护送着25架轰炸机正沿着来时的航线高速回航!
进藤三郎大尉的脸色很难看,他率领的两个航空中队,在炽烈的炮火中仅有一架零式战机受创被命令脱离编队提前返航,这种损失还在可以接受的范畴,但护航的轰炸机编队却损失高达5架。
这种巨大的损失,已经超过过去一年的总和。
一次倾力投入的轰炸行动,竟然以两败俱伤为结局,这是矢志复仇的日本海军航空兵们没想到的。
如果这时候能有中国战机前来截击该多好,那样他就能为损失掉的5架轰炸机找回些平衡。
进藤三郎大尉侧首看着机翼下方绿意盎然的山野,眼中满是不甘怒火。
然后,他就听到了无线电中传来的呼喊声。
“敌袭!”
仰首望去,至少20架双翼战机轰鸣着从4000米高空俯冲而下,直奔机群杀来。
“中国人,受死!”进藤三郎满腔杀机,一打方向舵。
“帝国勇士,随我杀敌,此战,必将中国人最后的空中抵抗,一举粉碎!”
24VS24,闻名于后世的璧山空战第一弹,开启!
。。。。。。。。。。。。。
第1398章 大轰炸开启(下)
进藤三郎大尉做为被航空联队长寄予厚望的空中指挥官,当然不会猎物一出现,就立刻倾力出击。
伊-15双翼机的特征太过明显,急于复仇的日本海军空中指挥官并没有把这种落后的旧飞机放在眼中,仅率领一个航空中队脱离轰炸机机群迎了上去。
俯冲而下的伊--15机群想杀往庞大的轰炸机群,就必须得杀穿12架零式战斗机在空中布下的防线。
以多对少,以进藤三郎大尉对中国空军飞行员的了解,中方战斗机群一定会义无反顾的冲过来,那他就会和麾下们以零式战斗机远超对手的机动性,一一将对方击杀在这片空域中。
谁知道,在双方机群还有大约3000米,眼看再有十几秒钟,就能到双方互射的距离,中方机群竟然一反常态的纷纷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