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850章

作者:汉唐风月1

  那可是面向太行山驻军各部的报纸,有小十万人看呢!四行团山炮连将因为这首诗彻底成为太行山各部有文化的标杆部队。

  你别说,澹台连长虽然笑得花枝乱颤,但却是原封不动的将之推荐给太行简报编辑部原文刊登,还获得了八十集团军总部的高度评价,认为战士们在作战的间隙没有停止学习,为将来建设中国积蓄知识,当为全军之榜样。

  你说,庞大海和炮兵营官兵们那能受这样的窝囊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比更前沿的两个营属炮兵连还急切。

  幸好,60迫和两个营属炮兵连用炮火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和坐标,6门博福斯山炮和6门150重迫火力全开对这些区域进行炮火覆盖。

  博福斯山炮倒还罢了,威力和日军装备的四一式山炮其实也差不多,顶破天一炮下去就是大半个篮球场区域内的人和物完犊子,但150重迫那可是在3000米射程内堪比155榴弹炮的存在。

  日军炮兵别说匆忙中以一门炮30米的直线距离拉开阵型,就是100米,恐怕在近20公斤弹丸的轰击下也会完犊子。

  而连续射出30多发炮弹的150重迫也用战果再度证明了在山地战中,迫击炮才是火炮王者的论调。

  第4师团的火炮和炮兵,在不到五分钟时间内,挨了足足400发60迫的炮弹雨以及180发开花榴弹还有40发150重迫炮弹,在毫无遮掩的野战战场上被这样的火力覆盖,不是被打残了,而是属于当场去世的那种。

  有好几门火炮只是被巨大气浪掀翻,只要扶正还能用,可炮兵们却被弹片和气浪杀伤了近百分之九十五。

  炮还在,但人没了,你就说惨不惨。

  “第1、2步兵中队留下阻敌,其余各部寻机撤出战场!”一名日本陆军少佐见此,很理智的下达撤退命令。

  如果这条军令很快速高效的传至日军各部,此时的冷锋部可能依旧能重创这股日军,但还未完全扎住口袋的他们却是休想将其全歼。

  天照大神再度抛弃了自己的信奉者,一枚60迫飞过来,就在距离这名日军少佐不到2米的区域爆炸。

  纷飞的弹片将日军少佐和围拢在他身侧的6名日军全部穿成筛子,当另一名日军少佐无奈发出撤军军令时,可比已经死去的这支3000人日军临时最高指挥官晚了足足5分钟。

  而这5分钟,却让一个携带着2挺12.7毫米重机枪的步兵排抢占了距离日军后队600米的一座高地,牢牢的锁死了日军想从公路跑路的退路。

  两挺12.7毫米重机枪根本不是人类躯体所能抗衡的,一发子弹击中躯体,就是肉眼可见的碗口大小的创口,这样程度的血肉横飞击溃了日军企图冲击这片高地的最后信心。

  向支队部发出玉碎电文后,该日军少佐下达了分散突围的军令。

  从这一刻开始,日军各步兵中队开始失去统一指挥,各自作战。

  仅仅只坚持了20分钟,第4师团这支拥有兵力达2600余人堪比一个步兵联队的部队,就溃散了,和初期表现出的强悍战斗力相比,极其典型的虎头蛇尾。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战场就接近尾声,该部日军在经历20分钟惨痛打击后,可还有将近1500余人,那可都是历经过两年训练的老兵,不是1500头猪。

  不知多少的日军企图躲入山林中,宽度达1600米的伏击战场上处处都是枪声,打成了一锅粥。

  冷锋立即下令,以步兵班为单位,对窜入山野的日军实施追击。

  这也是一个小时后,一支由6架日军轰炸机组成的轰炸编队在空中看到的景象。

  一队队蓝色在山野中奔跑着,追击合围散落于山间的土黄色,他们很想拉下手闸,将机腹下挂着的重磅航弹投下去,把数量相差并不算太多的蓝色和黄色一起化为尘土。

  但显然,没人敢如此做,哪怕战况明显对己方不利,也没有人敢把自己同僚和敌人一起化作尘埃,那必然是会上军事法庭的。

  虽然说日本人从未缺乏疯狂的勇气,但这绝不会产生在整个国家都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时刻。

  尤其是他们的指挥官叫佐佐木的时候,这支日机轰炸机编队无奈的在1200米高空盘旋了好几圈,终究是找不到好的轰炸区域,只能无奈的奔向8里外的芮城战场。

  芮城还在帝国军队手中,中国人还在城外的野地里,日机轰炸机编队完全可以大展拳脚。

  但两处战场并不远,日机的巨大轰鸣声早就传到了独46旅处,全军隐蔽早已成了必然。

  虽说没有帮助到正在被包围追歼的同僚,但这六架日机至少让芮城县城内还活着的600余日军喘了口气,也算是一种成就。

  可对于在天空中骄横惯了的日机来说,这边战场不能炸,那边战场又在高空上寻找不到目标,怎么能忍?

  特别是中条山作战以来,重新获得120架战机以及200多名飞行员补给的日本华北航空团的小伙子们从未遇到过像样的抵抗,近200里的辽阔战场的上空就像是帝国陆军航空兵的牧场,任他们肆意翱翔。

  别说那些初抵达战场的日本陆航飞行员,就是佐佐木这样被四行团恐怖地面火力蹂躏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手,这会儿都对危险有些忘却了。

  所以,在棒小伙儿们一遍又一遍的请求下,佐佐木大尉做出了一个极为错误的决定,4架96陆攻机从1500米的高度下降到800米左右寻找中国人。

  果然,降低的高度让他们看到了几个中国人阵地,四颗重磅炸弹被‘饥渴难耐’的日军飞行员抛至目标附近,腾起四股浓烈的硝烟。

  “佐佐木中队长,我请求下降高度扫射中国人,他们必须为他们的愚蠢付出生命的代价。”一名日军少尉满眼狰狞的看着下方在硝烟中跑动着的深蓝色身影。

  “深井少尉,我们前来是执行轰炸敌军步兵的任务,请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分。”佐佐木本能的想劝说这位有着深厚背景的少尉属下。

  “佐佐木中队长,我记得军团长阁下当着我们所有人的面说过,帝国陆航雄鹰们不止有鹰的速度,更应该拥有雄鹰翱翔天宇的意志。帝国的步兵在中国人的炮火中挣扎,做为帝国最骄傲的雄鹰,若只是像散步一般投完炸弹就离开,我看那还不如一群麻雀!”日军少尉回答自己顶头上司的语气中满满的都是倨傲。

  做为年轻一代陆航飞行员中的佼佼者、或许不足以让这位少尉飞行员有这样的底气和自己的上司这样对话,但他的叔叔是大佐,这份量应该是足够了。

  “好吧!深井少尉你说服我了,祝你们好运,我会在高空中为你们掠阵。”佐佐木满脸的无奈,但终究还是同意了自己手下这个傲慢的少尉飞行员的提议。

  四行团,整个华北就一个,应该不会再跳出来一个吧!

  佐佐木的这个想法没错,四行团的成功几乎是不可复制的,至少现在中国战场上还没有那一个团级部队能做到这样。

  拥有着12挺重机枪的独46旅也不可能,没有高射机枪架的民二十四式重机枪就算临时将枪口抬高,枪身的剧烈震动使其无法形成稳定的弹道,几乎对将高度降至500米低空的四架日军战机形成不了什么威胁。

  可独46旅还有4挺25毫米双联装机关炮,这玩意儿可是大量装备于日军炮舰乃至驱逐舰、战列舰,甚至连航母上都大量配备,其主要作用就是拿来防空的。

  孔大旅长原本的想法是日机高空投弹就让他投,谁让人家是天上飞的,他们这种纯靠两条腿地上跑的‘土包子’挨顿打也只能忍着。

  结果,日机竟然得寸进尺,投完十几枚炸弹至少让自己的独46旅付出近百人死伤还不罢休,4架日机还气势汹汹从高空扑下来一副老子吃定你们的样子,那还能忍?

  “我擦特乃乃的,小鬼子这是逼老子上梁山,行,老子这趟来反正也没打算活着回去,今天就看看小鬼子的机关炮打自己的飞机厉害不厉害。”树林中看着日机压下机头疯狂扑下来的孔大旅长也怒了,把钢盔狠狠往地上一甩。

  “告诉老王,今天他如果打下一架狗日的飞机,他上次提的他宝贝闺女和我大侄儿的娃娃亲就定了。”

  老王是独46旅旅部直属的重机枪连连长,这次缴获了4挺机关炮,打小和孔大旅长光屁股长大的重机枪连连长立刻鸟枪换炮,4挺重机枪丢给两个步兵团,重机枪连直接变成了机炮连。

  老王真不愧是未来‘偷人’小能手的代名词,耐心超出了所有人想象。

  4架日军战机在战场上已经来回扫射两次,疯狂的弹鞭下,至少沾染了五六十名独46旅战士的血。

  孔大旅长的骂娘声恨不得天空中的日军飞行员都能听到,但他却一直不为所动,一直等到日机再次返回,高度不知不觉降到不到350米,4挺藏在树林中的25毫米双联装机关炮才一起开火。

  虽然重机枪连的射手们也是通过攻击芮城城墙才算是有了机关炮实弹射击经验,那射击精准度完全没法和四行团的老射手相提并论,但架不住日机飞的太低了,而且他们还是4挺一起集火打一架。

  “帝国陆航万岁,杀!”年轻的日本陆航少尉此时是一脸兴奋,一边高呼着口号,一边扣动机枪射击扳手。

  下一刻,声音戛然而止。

  呈现在这位日本陆航少尉眼前的,是一片血红!

  一枚25毫米炮弹就在他的挡风玻璃前炸开,坚固的挡风玻璃瞬间炸成一团碎片,刚刚还无比兴奋的日本陆航少尉的面孔和前胸上扎满了犹如小匕首般的玻璃碎片,就像是受惊了的刺猬突然张开的刺。

  日本陆航少尉本能的丢开方向舵,摸向扎满玻璃片的脸,瞬间传至脑神经的剧烈疼痛让这位撕心裂肺的痛呼。

  那也是日军飞行员们最后一次听到深井空少尉的声音。

  尾部冒出浓烟的战机在失去飞行员的掌控后,机头迅速向下,在佐佐木目瞪口呆的注视中,一头撞到地面炸成一团火球,整个过程绝不超过3秒钟。

  而另外三架日机就像受惊的小鸟,机头迅速向上拉升。

  最喜欢‘偷人’的老王那张黝黑的脸上此刻表情也变得扭曲狰狞,偷都偷了,不得一次‘偷’个爽?

第1269章 兵锋直指!

  除了殒命当场的深井空少尉,4架嚣张低空飞行的日机最终还能完好无损回到1500米高空的日军战机只有2架。

  一架冒着白烟的日机在勉力飞到800米高空后就奋力向远方逃去。

  机尾拖着的白烟长达近里许,就像是败军拖在身后的旗帜,就连距离芮城15公里远还停留在中条山前线的第五师团士兵似乎都看到了。

  这应该也是日军发起‘元旦攻势’到14日这半月来日本华北陆航军团头一次出现的战损。

  在高空负责警戒的两架日机虽然受到惊吓却也做出反应,在高空中疾驰晃着翅膀丢下了总计6枚炸弹。

  可惜由于高度过高,6枚炸弹无一命中目标,最近的一枚也距离藏在树林中的机关炮火力组有200米。

  这场被逼急了的地对空伏击战以独46旅击落一架击伤一架而完美谢幕。

  而实际上那架仓皇逃跑的日机也没能挣扎太久,它最终坠毁在距离YC市大约20里外的郊区。

  飞行员在飞机坠毁前选择了跳伞,如果把时间线往前推个半天,这名日军飞行员就算摔个半死,也有百分之九十的概率被日军步兵搜索到救回。

  但悲剧的是,如今的第4师团西突支队正如临大敌全力防御这个近20万大军的后勤基地,那有心思管这一个倒霉孩子的死活。

  更要命的是,摔断一条腿的日军飞行员还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手枪威胁跑过来看热闹的村民,让这些他从骨子里看不起的中国村民把他抬到YC市去。

  原本村庄就被路过的日军洗劫过一遍还被杀了好几人,这会儿再见一个落单的日本人还这么牛逼嚣张,那还不是恶向胆边生?

  两个村民以卑微姿势接近找个机会按住还自鸣得意的日军飞行员,一堆人冲上来,用锄头和扁担一通砸,直接砸了个不似人形。

  所有人都知道日本鬼子是个什么尿性,若是让日本人知道这件事,不管动手没动手的,也不管你是想反抗还是想跪下求活的,全都得死。

  这就相当于整个村庄被绑上一条船,地主也好,恶霸也罢,大家伙儿这会儿都得齐心协力。

  悲剧了的日军飞行员被扒了个精光,所有衣物连同降落伞被烧成灰烬连同携带的南部十四式手枪埋在山间,深度达三四米,别说什么军犬,掘地三尺也找不到。

  而尸体却是被剁成十几块丢到一个地主家里的猪圈中,那四头已经被运城内日军辎重部队预定了的瘦猪奇迹般的在农历新年前开始长膘,吃过该猪肉的日军军官个个都说好。

  等中条山战役结束,日军动用近千人十几条军犬在方圆数十里搜索,连根属于他的线头都没发现,日军飞行员就像是大海中的泡沫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是没有日军怀疑过当地的百姓,但凡是知晓内情的,都知道说出来是大家伙儿一起死,无论日军怎么严刑拷打,也没人招供,最终这名日军飞行员只能按失踪处理。

  直到数十年后,这名日军飞行员已经70多岁的儿子亲自来失踪地花重金打探父亲的下落,一名佝偻着背的八旬中国老人将这群日本人带到村庄一处三十几年没有使用的化粪池,打捞出几块人骨。

  经过DNA检验,同样已经年过八十的日本老者跪倒在化粪池边上,痛哭流涕。

  而没有领取一分一毫所谓奖金的中国老人却是笑得分外灿烂,为了这一天,他可是等了足足八十年。

  和他岁数相仿的日本老人悲恸于自己的父亲在大粪中呆了数十年,那他知道不知道一个七岁就失去双亲被迫带着一个奶娃妹妹在战乱时代艰难讨生活中国孩童内心的痛呢?

  成年后的他在分地主的房时,他只要了那间柴房和猪圈,并将猪圈的一角改造成化粪池,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他就要用这些镇住鬼子肮脏的魂魄,并期望有生之年,能将这一切给鬼子的后人亲眼看一看。

  他的愿望达到了,一生悲苦孤独的老人在一个月后去世,但他已经冰冷的嘴角却是含着笑。

  中国人对朋友,很大气,但对敌人,也很小气!

  几十年的汹涌奔流时光,不,哪怕是数百年时间长河的冲刷,也是不足以抹平那段创伤记忆的。

  “老王,干得好!”孔大旅长仰望着离去的日军战机,大赞自己发小。

  但比地对空作战有所战果更令他兴奋的,还得是来自地面的战场。

  或许是十里外四行团大胜日军援军的结局,也或许是狼狈而逃的日军机群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芮城内的日军跑了。

  剩余的数百日军在独46旅重新开启地面攻势之前,就弃城而逃。

  独46旅仅用不到300人的伤亡,就攻下芮城,这个对于中条山前线十几万日军极为重要的补给基地。

  因为日军撤退的匆忙,甚至都顾不上对城内的补给进行破坏,露天堆放着超过50万斤各类粮食,子弹、炮弹等弹药更是堆积如山。

  进城后的独46旅却是顾不上这些令人兴奋的缴获,他们此次冲出包围圈的任务可不止击破日军的这个前进基地。

  将粮食和部分枪支弹药发放给还在芮城里的百姓,让他们去乡下投奔亲戚,同时也接受了大概两三百青年的投军,命令每人带上3斤大米3斤白面,而后就用缴获的汽油做燃料一把火烧了带不走的粮食和日军的弹药库。

  一个小时后,独46旅就浩浩荡荡的朝着数十公里外的运城出发。

  而这一切,中条山前线的十几万日军大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却也徒呼奈何。

  因为,就在这个上午,守在防线上的十几万中方大军也是蠢蠢欲动,尤其是距离芮城最近的中方第四集团军,更是以炮火对日军野战阵地进行炮击,一副你敢走,老子就敢全线反击的态势,无论中村正雄还是板垣四郎都不敢掉以轻心,更别提抽调兵力已经是捉襟见肘的中条山中部战区的部队了。

  所以,在14日白天,整个中条山战区呈现着一个无比诡异的战况:双方陈兵六七万的前线都各自按兵不动,但位于日军后方的芮城和运城交通线上却是打得热火朝天。

  第4师团遭遇了进入中国以来最大损失,两个步兵大队在救援芮城途中被四行团伏击,虽然还没有具体伤亡数字,但已经收到属下玉碎诀别电文的大熊幸之助少将却是知道,自己那两个步兵大队已经完蛋了。

  驻守芮城的步兵大队虽然利用对手和陆航机群纠缠的机会顺利跑路,但丢失了不少重武器的他们也不敢顺着大路返回运城,而是选择向中村正雄部方向靠拢。

  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就那几百号人,如果还敢往运城方向跑,不管遇上独46旅还是四行团一部,那都是完蛋的命。

  那也意味着,原本拥有兵力近万人的西突支队,此时还能用以作战的步兵也只有3个步兵大队。

  板垣四郎在得知攻克芮城的中方数千人正顺着公路朝着运城方向运动后,立刻给大熊幸之助下达军令:“运城为我方最重要之补给基地,事关此次战役胜负之关键,万不能失,我中条山战区前线指挥部授命君可以任何之手段阻截敌军。”

  其大意不过是让大熊幸之助务必死守运城,并给了他最高权限,不仅可以统帅运城内所有日军,必要时可以使用任何见不得光的手段,比如施放毒气,比如以中国平民为肉盾......

  话虽没说得那么明白,但意思就是那个意思。

  “板垣四郎此人,卑鄙至极!无耻至极!”大熊幸之助狠狠地将板垣四郎发来的电文团成一团丢到地上,破口大骂。

  按照板垣四郎的意思,兵力不足的话,他这个运城目前最高指挥官完全可以把各大师团停留在运城的辎重队都给组织起来,基本也能凑个2000人,若是再疯狂一点,把那些野战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发上枪,又是超过1500人,整个运城可用于一线作战的兵力也可以达到一个步兵旅团的规模。

  反正对于现在的运城来说,缺的不是枪支弹药,是人!

  但大熊幸之助可是个聪明人,无论是辎重队还是野战医院,都不知藏着多少来镀金的贵族,他要是把这些人都推上前线给弄死了,那恐怕不止是把各师团都得罪到骨子里了,国内也不知有多少家族恨上他和第4师团了。

  要知道,板垣四郎发电的名义可不是他这个指挥官,而是前线指挥部。

  幸好,大熊幸之助也是后面有人的人,在他悄咪咪的向自己师团长发出求指导电文一个小时后,他收到了来自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电令,命令他坚守运城的同时,立刻组织各师团野战医院医护、伤兵的撤离。

  虽说同样的是命令坚守运城,但组织医护伤兵撤离可是和板垣四郎要求不得撤离一人以免军心动荡的命令南辕北辙。

  一个是前线指挥部的最高指挥官,一个则是坐镇后方的最高指挥,听谁的?这在大熊幸之助少将这儿完全没难度,不假思索的选择了后者。

  开往运城的两列运送军需的火车成了运城内日军的最后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