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839章

作者:汉唐风月1

  失去了重火力的中国人只能靠步兵的栓发步枪进行反击,但这有什么用呢?

  尤其是当他集合大队里的两门92步兵炮以及所有重机枪进行火力覆盖后,中国人的步兵只能被迫躲在战壕内,眼睁睁看着己方步兵接近至他们阵地前沿30多米并开始大量投掷手雷.....

  最后,在帝国官兵雪亮的刺刀下,中国人像吓坏了的羊群一样,溃散逃跑。

  但羊,又怎能躲过狼群的獠牙?

  日本陆军中佐心情大好之下,甚至觉得再拿着望远镜看着己方在山坡上不断前行的帝国官兵背影有些单调,放下望远镜抬头看向远方。

  “大队长阁下,地图显示,这里距离中国人三十八军军部驻扎地陌南镇就1200米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可以在这个小镇上吃顿热乎乎的午饭。”一名日军大尉闻弦知意的将军用地图铺在心情甚佳的上司面前。

  “那恐怕是难了!”濑古介却是摇摇头,将手指向地图一处:“我们在寻找并击杀那名方面军司令部悬赏30万日元的中国将军之后,命令小川中队赶来和我大队会合,我们要去这儿。”

  “大队长阁下,可联队长临行前让我们务必小心,中国人战力虽然孱弱,但其兵力依然不容小觑,万万不可被其围住。”日本陆军大尉看着自己顶头上司所指区域,吓了一跳。

  那里可是张家店一带,是中村正雄亲自率领3个步兵联队狂攻的区域,中国人有接近3个步兵师在那里。

  “联队长身在后方,如何有我们这等前线之军清楚战况?”濑古介嘴角掠过一丝冷笑。“我们受命攻击敌三十八军军部,至目前为止,只有一个中国步兵团前来支援,那说明中国人的兵力已然是捉襟见肘,根本没有预备力量。

  而我们以千余帝国官兵之力攻击其防线后方,有极大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届时,罗山之战的辉煌,将会于我第1步兵大队身上重演,前田君,如此荣耀,你不想要?

  况且,前田君,我是很看好你统率第1步兵大队的。”

  日本陆军大尉瞬间反应过来自家顶头上司的意思。

  上次罗山之战,濑古介凭借战功一跃晋升陆军中佐,但他依然不满足,早已看上现在联队长所坐的位置,而这一战光是击杀一名中国将军的战功,显然还不够。

  但若是协助中村正雄击垮中国第4集团军的防线,那就够得上边了。

  而濑古介若是当上联队长,那他这个步兵大队第二号人物,就有晋升陆军少佐的希望。

  “嗨!职下明白了!职下一定听从大队长阁下您的军令,将所有遇见之中国人击杀。”日本陆军大尉重重点头立正。

  “嗯!前田君,一起努力吧!帝国武运昌隆!”濑古介满意的点点头。

  正在此时,就听前方手摇警报器凄厉的声音响起,两名日军军官不再畅想未来,而是都拿起望远镜看向战场。

  那是位于一线的日军步兵中队长下令投掷手雷,用不了几秒钟,就要开始冲锋了。

  “轰轰轰!”数十团硝烟次第在被灌木丛掩藏的阵地上腾起。

  日军所有机枪停火!

  虽然是从侧翼射击的,但在步兵即将直起腰开始大步冲锋,这些散射型火力点都得停火以免误伤自己人,这是军中条令。

  “给老子打!”王大水已是完全嘶哑的声音怒吼着。

  伴随着他手中的驳壳枪响,阵地上的冲锋枪、步枪一起开始射击。

  刚刚支棱起来端起步枪准备冲锋的日军步兵猝不及防之下,连续六七人一头栽倒在地上。

  望远镜后濑古介的眼神没有丝毫变化。

  他从未妄想过中国人连点抵抗都没有就彻底溃退,华夏有句俗话叫‘兔子急了还咬人’,这就是兔子最后的绝望反抗。

  让急了眼的兔子咬,顶多出点血,但他可以烤兔肉可以红烧,想怎么摆弄兔子都行。

  这,就是实力给予这位日本陆军中佐的自信。

  此处,是帝国勇士的猎场。

  整个中国,亦是!

  “板载!”日军步兵的怒吼声响起。

  伴随着吼声,不仅距离中方阵地最前沿的50多名日军像是勇猛的猎豹般向前大步前进,位于200米之后的那个步兵小队也端起枪,开始狂奔。

  这是濑古介自己受帝国军神‘乃木希典’启发改良的波浪式进攻,犹如大海波涛般不断投入兵力冲击对方防线,一波不行就第二波,第二波不行就第三波。

  人的意志总有个极限,在这种连绵不断的进攻下,意志脆弱点儿的人根本支撑不了太久。

  比如现在,第3个步兵小队就已经进入距离中国人阵地不到350米的区域准备投入第三波了。

  这已经足够了,濑古介根本不相信眼前的小股中国人能抗住三波冲锋。

  当然了,在首轮进攻中就拿出自己最强硬的进攻战术,那也是中国人重火力缺乏给这位陆军中佐的自信。

  但显然,有很多事不是靠他想象的。

  现实给了他残酷一击!

  “哒哒哒!”清脆重机枪声音响彻全场。

  那是来自左翼战场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罗万箭咬牙切齿的把住自己警卫连最后一挺重机枪,临时充当重机枪射手。

  因为,警卫连就配了这一挺重机枪,四名重机枪射手在高地上全部战死。

  他那名上尉连长命令他带走最后19名弟兄之时,请他务必把那挺在日军掷弹筒疯狂轰击中已是伤痕累累的马克沁重机枪带走。

  那是在整个12师里都稀罕的宝贝,很多步兵营求爷爷告奶奶也都只配有4挺,人可以死,但如此重要的装备不能丢。

  罗万箭知道,鬼子的掷弹筒很凶猛,四名重机枪射手几乎都是死于掷弹筒榴弹的弹片下,射手的死亡率远高于躲在战壕中的步兵。

  但他能怎么办?他是左翼阵地最高指挥官,他不来干这个活儿,谁干?

  当然了,老兵有老兵的智慧,根据地形特点,他弄了两块高大半米的大石头挡在自己左右两侧,前后则用沙包和泥土挡住,整个火力点的内部只有不到1.5平米。

  这是减小受弹面积,只要日本人不能将榴弹正好丢在他这个火力点内部,在外面爆炸的话,石头和沙包会替他挡下弹片。

  四周还有灌木遮挡住这个重火力点,不会给日军提供清晰的视野。

  另外,罗万箭还给自己前胸和后背都挂上了两个已经死去伤兵哪儿捡来的钢盔,虽说防御面积小了点儿,但指不定啥时候就能救自己一命不是?

  这名有些不想死却只能勇敢面对死亡的老兵,赌的,纯纯就是个运气。

  他不是战场初哥,但操控重机枪,却是个新手。

  一梭子子弹射过去,大部分子弹都打歪了,‘噗噗噗’都落在已经开始冲锋的日军后面,只有极少数几发子弹落进日军的散兵线队列。

  可这依旧把后方的日军给吓了一跳。

  中国人,竟然还有重机枪?

  “掷弹筒小组,找到中国人火力点位置,摧毁他!”位于后方的一名日本陆军中尉连忙下令。

  挡住日军第一波冲锋的,不是罗万箭这个不是很靠谱的重机枪手,而是正面阵地上的冲锋枪。

  正面阵地上只有一个警卫班,150米的防线很小,但对于这个全员只有15人的警卫班来说,却已经是很宽阔了。

  平均到每10米才有一个士兵!

  而且因为时间紧迫,简易战壕甚至都不是连续的,绝大部分区域都是因地制宜挖掘的单兵掩体,有的单兵掩体前后达10米的纵深。

  但这种单兵间的宽度和纵深,恰好避开了日军步兵投掷手雷的爆炸区域,除了被遮挡点视野外,15名士兵并没有什么损失。

  近距离内冲锋枪和驳壳枪的火力优势体现至淋漓尽致,一个弹匣20发子弹横向扫射的弹网往往能覆盖20米的宽度。

  第一波日军步兵就像一头撞上了坚硬的岩石,还未向前狂奔十米,就又有十几名日军步兵惨叫着栽倒。

  照这个速度,日军步兵都来不及冲到防线就会被全部干掉。

  剩余的30多名日军被迫匍匐和阵地上的中国军人对射。

  这下,居高临下的那个警卫班可不怕,就躲在石头后面,往下丢手榴弹。

  一时间,阵地最前沿是硝烟弥漫枪声震天。

  死死握住MG34机枪把手的龙岩却将目光紧紧锁住已经不足180米外正在狂奔的50名日军。

  长官说过,‘好钢要用到刀刃上!’,罗万箭已经帮他吸引到了日军掷弹筒的注意,他手下这挺射速每分钟过千发的机枪如果还不能在鬼子攻击队列里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那,实在太对不起他这个夜月寨200年来最具天赋猎人的传说了。

  而有些好面子的龙少尉可没想到,就此一战,他的名气可不止将会在夜月寨流传。

  在整个中条山区,都将会留下一个‘机枪战神’的传说。

  当然了,这个奇迹的产生,除了龙少尉自身不懈努力和拥有着世界上第一挺通用机枪外,也和一个对步兵联队长充满着渴望并彻底上头的日本陆军中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1256章 机枪战神(中)

  “噗噗噗!”一阵略显沉闷的连续射击声在已经如火如荼的战场上悄然响起。

  这枪声除了龙岩和两个缩在他身后的通信兵能听到,再无第四人能听见。

  刚刚还在畅谈怎么立功晋升的日本陆军中佐和陆军大尉的眼神凝固了,就像是把眼球挖出来放在中国北方的冰天雪地里冻了一晚上。

  望远镜里,他们寄予厚望的第二波攻击序列仿佛神经了一般,在一片灰尘四溅中,纷纷倒地。

  骤然响起的惨嚎声在那一刻甚至掩盖住了枪声、爆炸声。

  原本还在大踏步前进的帝国官兵在五六秒钟之后,全部又趴回到地面上。

  所谓的波涛式进攻,直接成了个笑话。

  伤亡已经不是两名日军军官最关心的,他们在经历过短暂的失神后,不约而同的将望远镜移向自己的左侧,那里是中国人阵地的右翼。

  那里,竟然还藏着一挺重机枪......

  。。。。。。。。

  龙岩同样不是专业机枪射手,但他和罗万箭不同,做为四行团内着重培养对象,四行团内除山炮、大口径重迫以及缴获的那辆89式坦克外,其余所有装备,可都让龙岩上过手。

  龙岩的步枪、冲锋枪射术都不错,可也算不上牛二那种顶级天赋,甚至比他那个便宜姐夫都相去甚远,但龙岩也有个那两位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天生气力足。

  就凭这个特质,龙岩就有了成为顶级火力突击手的潜质!

  就比如他手里的这挺装配着两脚架的MG34机枪,扳机被设计为上下两部分,下面是半自动射击,上面是全自动射击。

  半自动射击方式为短点射,扣动一次扳机会击发几发子弹,整个枪身的震动自然要小一些,可若是进入全自动射击模式,只要不松手,一条250发子弹的弹链会全部打空。

  显而易见的,子弹不断击发的反作用力是何其之大,要想控制住枪身枪口保持住弹道的稳定,机枪射手必须得有足够的力气和技巧。

  不然得话,那些火力突击手为毛个个都是膀大腰圆的。

  日本人很不幸,他们就遇到了这样一挺变态级的机枪以及一个也很变态的机枪手。

  MG34机枪的射速大致在1000发每分,这点是远不如它的后辈MG42高达1500发每分的射速的,但做为世界上第一挺通用机枪,就现在这个射速,已经秒杀目前任何一款轻重机枪。

  龙岩直接扣住了全自动射击,用时大约13秒钟,就将一个250发弹链全部打空,这个射速已然是MG34机枪的极限射速。

  而他火力点的位置距离正在正面战场狂飙中的54名日军散兵线,最远也不过360米,弹道简直是平直的不能再平直了。

  可怕的金属弹流完全是从正面战场上第二波进攻日军的侧面射入,在猝不及防的日军步兵中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正在狂奔中的日军步兵棉布军服上肉眼可见的绽放出好几朵血花,有些日军甚至还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前冲了五六米才惨嚎着痛苦倒下。

  但凡是被射中的,很少有不是重伤或是死亡的,因为射速实在是太快了,一秒钟时间就是将近20发子弹接踵而至,每个倒下日军的身上最少也有五六处弹窟窿。

  由于是居高临下,所以对龙岩来说,日军是站着还是趴着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他只需要对准日军大致方向一路扫射过去就行了,减小受弹面积不代表没有受弹面积。

  只要射的子弹足够多,趴着一样能被弹头打到。

  等这一个弹链打完,枪口冒出青烟之后,龙岩根本顾不得去看什么战果:“上弹链!”

  一个通信兵忙不迭的送上早就准备好的弹链,另一个则拿过已经射空子弹的弹链,将早已打开的弹箱里的散弹向弹链里进行填装。

  两个通信兵可没想到这位龙少尉竟如此变态,几个呼吸间就打空250发子弹,也不知道这几千发子弹够不够他打的。

  幸好MG34不仅有着优良的散热,此时也正好是冬天,枪管虽然滚烫,但还没到换枪管的地步,不然就以刚才那一波急速射,枪管就得立即更换。

  这边还忙着换弹链准备下一次攻击,那边的日军步兵可被打惨了。

  仅这一轮攻击,日军步兵就当场被打死8人,14人重伤,一个50人级别的步兵小队,差点儿秒变小分队。

  而相对于直接被干掉的日军步兵,重伤的那才叫一个生不如死!

  他们所能享受到的最优厚待遇,是随队前进的卫生兵递上的止血包,可卫生兵携带的区区几个止血包面对遍地伤兵,有个基霸用。

  而且,就算是运气不错用上了止血包,可大量失血带来的体温骤降,在这种几近零度的天气中,只会让人感觉更加冰寒彻骨。

  如果不能迅速抬到后方包扎并保暖,这些伤兵的结局只能是在剧痛和冰寒彻骨中走向死亡,而足够顽强的生命力或许会将这个过程持续至数小时乃至更久。

  显然,这种结局几乎是一定的。

  迂回穿插的日军步兵大队根本不可能有这个条件,能将伤兵抬离前线,已经是他们所能做到的最大极限了。

  “八嘎!右侧大约480米方位,重机枪中队以3挺重机枪对其进行火力压制,掷弹筒小组9个,对其覆盖式火力攻击,杀了他。”濑古介愤怒的咆哮声在山林中响起。

  一口气就将自己麾下最强火力拿出一半来对付龙岩,可见濑古介中佐对给自己造成巨大伤亡的机枪火力点的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