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838章

作者:汉唐风月1

  要是搁明心在这儿,早就一句废话不说,上去就把这位将军给敲晕了扛起就跑路。

  可惜,前线更需要明心,若不是有明心和吕三江两个人以身先士卒的姿态率领着新兵在前线搏杀,明心甚至挥舞着大剑于阵前三十米连斩十名日军把日军吓退鼓舞士气,估计伤亡惨重新兵们的心态早就崩溃了。

  “龙少尉,我知道你是领命而来,我不怪你,但你知不知道这个镇上有3000民众,我可以走,我军部的文职人员也可以走,但他们往哪儿走?

  日军残暴你又不是不知,他们定会拿无辜民众泄愤,到那时就算我苟且偷生活下来,可当3000余无辜民众的尸骸就躺在这个他们祖辈生活的土地上之时,我身为中国军人,必当一生背负此耻辱,那真不如战死于此地。

  至少,在九泉之下相逢之时,我还可以无愧的和他们打声招呼。

  你带着你四行团人员走吧!回到属于你们的阵地,去和你四行团的弟兄和长官一道杀敌,你多击杀几名鬼子,就是对我最大的尊敬。”白发将军语气逐渐转缓道。

  龙岩此时还能说什么?

  低着头想了好一会儿,抬起头,眼神中却是有了一种坚定:“我们团长说过,只要日本人所在之处,就是我中国之军的战场,在哪儿打日本鬼子都成。

  您不走,我也不走了,但我希望长官您派一个警卫班给我,让我死守恭水涧,如果能坚守到援军抵达,那我也好跟团长交代。”

  “好!我给你两个警卫班,剩余的文职人员我会组织他们在镇外部署最后防线,你们若是战死,那我这个军长就当步兵连长替全镇百姓再挡一挡。”白发将军也是个爽快人,见龙岩已经做出决定,也不劝,径直答应了他的请求。

  “长官,有机会再见!”龙岩双脚并拢立正行军礼。

  “再见!”白发将军亦是庄重的抬手。

  就在这个最平常不过的农家小院,一个陆军中将和一个陆军少尉满脸肃然的互相致敬告别。

  虽然口中都说着再见,但其实无论将军还是少尉都清楚,他们所说的再见,有着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是在烈士陵园。

  但两个都做出决定不离开的中国军人更清楚,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或许会后悔,但不会遗憾!

  做为从山寨走出来的龙岩,一开始其实并不太清楚他是如何参战的,或许只是阿姐口中的日本人残暴,也或许是因为日本人的兵锋危害到了山寨安全不得不战。

  但随着他加入四行团,大口子镇洞的老百姓每每看到穿着军装的龙少尉,都目生崇敬,那些做小生意的生意人,哪怕只是小小的一块馍,都不要龙少尉的钱。

  虽然四行团军规森严,不得拿群众一针一线,龙少尉坚持付钱,但那种受人尊敬的感觉,真的不要太好。

  而随着唐刀抵达长安、江城、山城溜了一大圈,大后方还算稳定的生活和在战火纷飞前线里水深火热中的民众形成鲜明的对比,龙岩逐渐理解自己为什么而战。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夜月寨的妇孺老幼,为了那些在自己土地上平凡生活的百姓。

  龙岩带着两个警卫班和一挺MG34机枪赶赴距离陌南镇不到2里路的恭水涧。

  12师一个警卫连于500米外的三个高地已被攻破一处,整条防线已经岌岌可危。

  等到龙岩带人沿着恭水涧两翼挖掘好简易战壕,该警卫连最后残军也败退至此处。

  仅余不到20人另加一挺马克沁重机枪,如果加上龙岩率领的两个警卫班30人,全部人马也就相当于一个步兵排,唯一的优势是这个步兵排和普通步兵排略有不同,除了步枪外还有少量冲锋枪、驳壳枪以及还有两挺机枪。

  但他们要面对的是日军一个只折损了不到40人的步兵大队,不仅拥有700多名步兵,更拥有12挺92式重机枪,无论怎么看都是以卵击石的结局。

  可令中日双方都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毫无悬念的战场,却竟然成了整个中条山战役中最经典的一场防御战,没有之一。

  “罗班长,你带着你的部下,我再给你一个警卫班,以那挺马克沁重机枪为核心,守住我正面阵地的左翼,你有没有信心。”龙岩看着眼前这个面带不甘眼神中却又有几分颓废的12师陆军上士,发问。

  虽然眼前是退兵,但不过一个警卫连,却能挡住一个日军步兵大队2个小时,帮他争取到了1个半小时赶赴战场并挖掘战壕的时间,龙岩对他们已经很感激了。

  而且,撤退时还不忘带上重机枪,那说明他们还有再战之心。

  所以,给这位撤退时还不忘带上重机枪的陆军上士左翼指挥官的权限,也是龙岩此时能给对方的最大尊重。

  “信心?”罗万箭满脸苦涩,扫了一眼前方山林中日军已经若隐若现的土黄色身影,本能的反问了一句。

  罗万箭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选择在一场混战的战场上加入滇军12师。

  因为他忘不了在城门口碰见过的四行团团长,那才是真正的中国军人,而不是像自己那样,就在军中拿着军饷混日子。遇见日本人了,能打就打,不能打跑就是的,哪怕穿着晋绥军军服走大街上被百姓用微撇的嘴角鄙视。

  是的,虽然那些普通百姓不敢正面鄙视,但罗万箭知道,他们瞧不起自己这种一遇强敌就会逃跑的晋省子弟兵,鄙视他们连家乡连父老乡亲都可以抛下的兵油子。

  原来,军人是可以这样的,当唐刀不畏强权将他眼中的大人物按在地上一轮狂K却无人能拿他怎样的时候,罗万箭大受震撼。

  而这些,是需要赫赫战功做支撑的。

  所以,在一场作战中溃退后被12师收容的罗万箭果断选择加入12师,虽然在军中是混日子,但混的足够久也是一种资历,在随后12师遴选警卫营士兵的比武中脱颖而出的罗万箭不仅顺利的成为警卫营一员,还被任命为上士班长。

  不后悔不代表不遗憾,做为退兵中军衔最高的上士班长,在见到三十八军仅仅只有一名少尉带着两个警卫班布设的简易防线后,罗万箭知道,这一次是真的在劫难逃了。

  他刚生起的强悍军人梦,即将为破碎在这条小小的山涧之上。

  眼前的这个陆军少尉显然参军不久,到这个时候还没搞清楚状况。

  恭水涧顾名思义是条山沟,日军想通过,要么徒手翻越,要么由正面强攻突破。

  此时全军不过50人,能守住正面阵地一小时,就已经是奇迹中的奇迹,却还要分兵守住两侧,这是嫌死得不够快啊!

  “是的,罗班长你要给我保证,不管战况如何,牢牢守住我正面阵地的左翼,不让日军从这一面威胁到我正面阵地,那这一战咱们就还有机会撑到援军抵达。回答我,你有没有信心?”龙岩却仿佛没听出罗万箭近乎直白的信心全无,依旧再问。

  “既然龙排长你已经决定了,那我只能领命行事,信心不信心的有那么重要嘛?尽人事听天命而已,不过我罗万箭可以用我个人名誉向龙排长你保证,只要你正面阵地还在,那我罗万箭就一定还在阵地上,就是不知道那时候是死的还是活的了。”罗万箭只能如此回复。

  “好!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此战过后如果你我如果还能活着,我一定敬你老哥一杯酒。”龙岩满意的点点头。

  不管这名老兵有没有信心,他要的就是这个表态。

  日军攻击两翼战术已经套路化,失去左翼保护,光是正面阵地,别说50人,就是再多上几倍也是白给。

  至于说右翼,光听恭水涧这名就知道,那里有水。这大冬天的,日本人有本事就光着屁股从那边淌过来,不冻死他个狗日的,就算他们是个狠人。

  进入一月,中国北方的冬天已经进入最寒冷的季节,滴水成冰或许还说不上,撒泡尿下去,用不了一炷香功夫就冻成冰片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谁说右翼没人了,龙岩可没打算仅在正面和日军死扛硬打,日军需要冻掉鸡鸡才能攻击到的右翼正是他最钟意的战场。

  唐刀从辎重连那边拿的仅有的那挺轻机枪型MG34可是专门给他以备不时之需所用的,今天这就用上了。

  说起来,龙岩还真得感谢辎重连的同袍们。

  辎重连想来也极少有如此好的武器配备,对这个小宝贝保养的极好,备用枪管就准备了3个,一个铁皮制的大弹药箱里装了足足6条弹带,另外还有散装的2500发子弹,加起来的话可就是4000发子弹。

  为此,龙岩在领军出发的时候,还特地从跟着自己的通信小组里选了两个胆大且力气足的家伙。

  胆子要大是基础,就这种实力悬殊的战场,光是听听就让能让普通人吓尿,更别说亲身在战场上呆着了。

  之所以力气要大,就是龙少尉携带的个人装备实在太重了。

  一挺MG34机枪就达10公斤,加上三脚架就12公斤;大铁皮子弹箱本身就重3公斤,若再加上4000发子弹可就几十公斤重,那得用人抬的;而除此之外,龙岩还特地找白发将军要了200枚手榴弹,两个警卫班30人每人6枚,剩余20枚龙岩决定自个儿都带上。

  如果再加上保证两天的清水和吃的,龙岩一个人的装备都快60公斤了,没点子力气谁能帮他?

  最终大号子弹箱是恭水涧最高指挥官龙少尉自己扛走的,其余的就全交给跟着他的两个通信兵了。

  闲时帮着扛装备,战时帮着给打空的子弹带上子弹,这就是两个通信兵的作用。

  正面阵地上其实就一个警卫班,不过做为白发将军最后的依仗,该15人警卫班装备了7枝中正式步枪,8枝冲锋枪以及3把驳壳枪,野战火力或许不足,但近战,绝对杠杆的。

  而且,同样豁出去的白发将军几乎将所有的弹药储备都拿了出来,每枝步枪发放150发子弹,冲锋枪400发,驳壳枪300发,仅论单兵子弹配备的话,绝壁远胜日军。

  日本人在没把他们全部干掉之前就想冲进阵地玩什么白刃战,那是妄想。

  龙岩自己选定的战位也很好,那是右翼阵地上的一处纯天然掩体,两块三四米高的大石头靠在一起形成一个天然夹角。

  有这个夹角掩护左右和上方,别说什么掷弹筒榴弹落上去只能炸个石头皮,就连82迫击炮龙岩都不怕。

  只需要在前方用石头和沙包堆成防御体,留出足够的射击孔,龙岩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拿着这挺MG34由右翼阵地对正面战场进行火力支援。

  更绝妙的是这个天然掩体四周长满了灌木,也算是一种伪装,至少日军没法精准瞄准藏在灌木丛里的射击孔。

  要是真有人能盲射进射击孔,那龙少尉也只能认命了。

  当然了,最怕的还是日军配备的有步兵炮,有那玩意儿,还能说啥,死呗!

  只能说,自从多了个便宜姐夫,龙少尉的运气就一直不错。

  。。。。。。。。。。。

第1255章 机枪战神(上)

  由第5和第4集团军防线间间隙进入中条山防线的日军所部隶属于第10师团第8旅团第40联队。

  没错,这部日军就是在台儿庄血战中成为中方不可多得荣耀的失利者之一的大名鼎鼎第10师团。

  台儿庄之战中,其麾下第33步兵旅团差不多被包了个大饺子,成为日本陆军战史上挥之不去的耻辱。

  可这绝不代表第10师团不够强,随着其师团长矶谷连界调离,继任师团长筱冢一男的抵达,第10师团在接下来的华中会战中可是以一师团之力击破中方6万大军布防的罗山防线而直下信阳,并重新获得日本陆军大本营的信任,在华中会战结束后划归华北方面军指挥。

  此次中条山之战,第10师团主力在平津一带休整,仅有一个步兵联队抵达前线。

  和筱冢一男为好友的板垣四郎并没有把这支精锐步兵联队派往前线,

  而是一直攥在手中做预备队,哪怕王屋山那边有四行团威胁自己后方的可能,也没有动用他认为的精锐部队,直到找到中国军队防线的空隙,才将手里的这张牌给打了出去。

  进入中方防线的两个步兵大队也是第10师团第40步兵联队的头牌,一个有在徐州会战禹王山之战中击溃过五倍于己方敌军的战绩,一个在罗山之战中突破当面之敌防线深达10公里,并迫使其集团军部连夜后撤,最终导致整个罗山防线崩塌。

  两个少佐大队长都拥有创设于1890年的金鵭勋章,这是日本种类繁多的各类勋章中只授予有军功军人的勋章,就算是大将和皇族军人没有战功也没法获得。

  从这一点上来说,遇上这种类似于王牌步兵大队对手的龙少尉的运气属实算不上好。

  但连日军偷家这种事儿都遇上了,对手是强是弱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支精锐日军步兵大队中有没有能直接对他这个火力点产生巨大威胁的装备。

  这个,还真没有。

  两个集团军防线之间的间隙其实也不过只有1000多米,而且其中沟壑纵横,并不适宜大军前行,隶属于第40步兵联队的两个步兵大队也不是神仙,纯靠人力带上两门重达200多公斤的步兵炮已经是他们的极限。

  帝国情报部门的绝密情报显示,位于黄河边上的陌南镇有中国人一个步兵军军部,而且是中条山中部战区中方最强悍步兵军三十八军的军部。

  两个步兵大队如何不想一举端掉这个军方的心腹大患?

  但中国人又不都是看戏的,哪怕前线压力再大,一看到自家军长被袭击,那有不来救援的道理?

  于是,两个步兵大队长一合计,一个去‘偷家’,一个负责打阻击,阻击前来救援的中国军队。

  一个军部,警卫部队加上文职人员最多不过几百人,也不会有什么重武器,一个步兵大队干掉他们绰绰有余,如果顺利的话不用一个上午就能解决战斗,指不定还能反包一把敢来营救的中国部队。

  于是,第40步兵联队麾下的第2步兵大队带着一个步兵炮小队在中国人必经之路上设防阻击,第1步兵大队则带着自己的3个步兵中队和半个重机枪中队6挺重机枪杀奔陌南镇。

  为何只有3个步兵中队和半个重机枪中队,那是因为时任该步兵大队的濑古介中佐生性狡诈多疑,为防止另外一边的中方第5集团军也派出援军,特地留了一手,在自己进军方向的左后方留了一个步兵中队做接应。

  这就相当于,在中方防区内部,这股搞穿插纵深的日军也形成了一个小三角形阵型,一个完整步兵大队带着两门步兵炮成一个点,用来抵挡第4集团军派出的援军,三个步兵中队携6挺重机枪共700余人形成一个攻击点,打算屠光陌南镇,另外还有300余日军防备着来自另一侧可能扑来的第5集团军。

  看着很科学,而且也有足够的破坏力,尤其是对于前线本身就摇摇欲坠的中方防线来说。

  就这两个日军精锐步兵大队,纵算在平时,中方至少也得派出一个步兵旅5000多人才能应对,而这个时候,谁敢抽调一个步兵旅哪怕一个步兵团?

  乍一看上去,颇有种孙猴子进了铁扇公主肚皮、‘我打得你再疼,你又奈我何’的意思。

  虽然这种纵深穿插战术在唐刀眼中仅只算得上粗浅,但的确击中了此时中方防线的软肋,中方两个集团军军部手中预备队不足的弱点被无限放大。

  原本是要守住防线侧翼的那个步兵团在第4集团军指挥部的电令下立即向陌南镇进军,在有日军一个步兵大队的阻击下,铁定是无法短期内赶到陌南镇了。

  哪怕第三十八军独46旅那位少将旅长也急眼了,亲自带着自己的一个警卫连和两个辎重连增援,估计也起不了太大作用。

  陌南镇的安危,竟然就全部系于一个不过53人的步兵排级部队,其最高指挥官,还只是一个参军不足4个月的新科少尉。

  而这个新科少尉,也‘不负众望’的展现出他新兵本色,不仅在最重要的正面阵地上只部署了一个警卫班,自己也远离指挥岗位,而是带着两个只配有小手枪的通信兵躲在一个小小天然掩体里,充当起了机枪射手。

  这,你还当个鸡毛的排长,当个机枪射手好了,中士上士军衔妥妥的。

  至少罗万箭和谷满仓、王大水三个上士班长在开战前都是这么想的。

  而那时的他们可都没想到,就是这个看着不怎么靠谱的少尉排长,竟然带着他们仨和不到50名中国军人,打出了整个中条山战役中最璀璨的一场防御战。

  不,应该说是整个中国战场都足以辉煌。

  因为,那是53VS720,日军是以14比1的兵力碾压之势,重装备上也是6挺重机枪彻底压制中方的两挺。

  刚刚击溃中国人一个警卫连的日本人也是这么想的,在短暂通过观察中方阻击阵地后,濑古介中佐很快就下达了进攻命令。

  一个步兵中队在左翼牵制,两个步兵中队正面进攻,6挺重机枪和18挺轻机枪和18具掷弹筒火力掩护。

  不是特别牛逼的阵容,但对于阵地上53名中国士兵来说,却是犹如泰山压顶,无可阻挡。

  濑古介甚至都懒得搞什么火力试探,直接就派出了一个步兵小队为前队,一个步兵小队为后队,沿着宽度绝不会超过100米的山坡开始进攻。

  先前尖兵们已经和这个阻挡他们大军前进路上的中国人的阻击阵地交过火,中国人的兵力绝不会超过百人,他一次性投入两个步兵小队和所有重火力进行掩护,那已经是很看得起这群中国人了。

  伴随着勾着腰日军步兵们小心翼翼的前进,中方就依靠石块、灌木以及简易战壕的阵地上除了日军各式机枪溅起的灰尘,什么反应都没有。

  “呦西!命令谷田小队加快速度,但不要太心急,等靠近中国人阵地100米就匍匐前进,重机枪中队会给他们足够的火力掩护击杀敢于露出头的中国人的。”就站在500米外的濑古介满意的点点头。

  他当然知道中国人想干什么,不过是希望节约弹药等帝国步兵抵近射击嘛!可惜,可怜的中国人那里会有帝国步兵这样凶猛的火力掩护?

  停留在500米外的6挺重机枪以及300米外的18挺轻机枪完全可以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任何敢将身体探出掩体的中国人,都会被这张冰冷的火力网击杀。

  他们,根本没机会。

  当日,他率部突破中国人重兵把守的罗山防线时,就是这么做的,通过步兵前进的压迫感,迫使中国人暴露自己的重火力进行压制,而后动用掷弹筒和步兵炮将其击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