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739章

作者:汉唐风月1

  青石岩和娘子关不同,娘子关阵地足够宽阔,方圆超过4平方公里,日机投下的重磅炸弹除非有足够的密度,否则不会对拥有战壕、坑道、防炮洞的四行团各部形成大的伤害。

  而且还有个防空连跟着,那24门20毫米高射炮和几十挺高射机枪一架起来,就像是个炸了刺的刺猬,可以让任何2000米高空以下的日机付出惨痛代价。

  但青石岩整道防线也就1300余米,纵深则最多700米,不足一平方公里的面积,若是让日机把500磅的航弹丢到阵地上,哪怕就一颗,大半个步兵排也会瞬间灰飞烟灭。

  要知道,在‘门栓’阵地上,日军狂攻两天,付出数百伤亡,4营也不过战损4个步兵班,与这种还可以接受的战损相比,来自于空中的威胁太大了。

  上官云无比感谢唐刀给每个步兵营装备了可对地又可对空的机关炮和大口径重机枪,若是没有这两种宝贝,那今日他4营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可怖的重磅炸弹落下,数十乃至更多的中国军人尸骨无存。

  那一瞬间上官云也恍然大悟,为什么唐刀会力主4个主力步兵营放弃装备可以发射装甲弹和开花榴弹的37毫米战防炮,而选择给各营炮兵连装备功能略显单一威力也不是特别足的20毫米机关炮,那就是为防空做准备。

  只有如此,4个步兵营才有彻底独立的作战能力,在面对小规模日机机群的时候,尚有一战之力。

  否则,光是不惜代价的加强地面火力,那今天4营在面对日机的时候,只能眼睁睁挨揍。

  而上官云命令机关炮和12.7毫米高射机枪提前射击,压根没想过击落日机啥的,不过就是种威慑,使日机不敢轻易进入中低空投弹降低其命中率!

  上官云的策略奏效了,日机被空中不断爆出的一团团白色硝烟给吓着了,原本还在从2000米高空向下俯冲目标是抵达1200米高度的4架日机迅速拉升,等到接近青石岩数百米后开始投弹,但高度却是已经达到2300米,那依然是20毫米高射炮的射程。

  日军压根没有恋战的意思,一波高空投弹完毕,立即转向朝远方飞去!

  2000多米的高度,对于专业级拥有瞄准仪器的中大型轰炸机来说,自然是手到擒来,但对于96战这种主要用于空中格斗的战斗机,实在是太高了。

  看着是轰炸了,但如果下次还这么弱渣的话,还是别炸了!这就是抵近前线并躲入掩体内的日本陆军少将此时内心真实写照。

  望远镜视野里重磅航弹腾起的火球距离中国人的阵地实在是过于遥远了些!

  苦米田四郎少将阁下的确算是名不错的步兵指挥官,这空间感还是挺强的。

  4颗重磅航弹倒是基本都落到了青石岩的石头山上,但距离各山头各阵地至少还有三四百米距离,除了让小心肝扑通扑通乱跳的中国军人们听了声响外加感受到灼人的热浪外,基本没什么伤害!

  可这说实在话,真的能怪日本陆航飞行员们太胆小吗?

  换成你是飞行员,在已经知道要去搞四行团那个已经击落击伤快两个陆航中队的魔鬼,你会不会像从千米高空向下俯瞰一样,蛋蛋先缩上一缩?

  日本陆航绝不是软蛋怂货,淞沪会战以及后来中国战场上大大小小的空战中已经证明过。

  英勇的中国飞行员甚至在打空了机载机枪子弹后用飞机和自己的身体做为最后的子弹迎头撞过去,但就是面对这样一群勇敢到令魔鬼都要尊敬的对手,日本陆航飞行员们也没有退缩,并凭借着飞机数量优势彻底占据了空中优势。

  可不是软蛋不代表就可以成为蠢蛋,当明知有一个对手犹如一颗硬石头你去咬上一口就必定会磕掉大板牙之后,就问你还会不会全力去啃!

  那真是蠢到家的家伙才会去做的事,何况是从数以千万人群中优中选优选拔而出的飞行员呢?

  更何况,因为晋东战役此时正如火如荼,第5师团、第18师团、第20师团和21师团在各处攻击线路上都在呼叫空中支援,108和109两个二线师团以多打少竟然都还有脸找方面军司令部要空中支援,担任临时陆航军团的陆军少将都脸红脖子粗的在作战室大骂他们无耻。

  你说,这帮陆航飞行员们又不是傻缺,那会冒着生死之危去帮这群无耻之徒?

  日本人可也是看菜下碟的,陆军中将和陆军中将之间也是有不小差别的,如果不是苦米田四郎是从方面军司令部空降到108师团担任少将旅团长,光凭已经日薄西山的下熊元的面子,这4架战机的支援他都别想有。

  说白了,对于华北著名的倒霉孩子---108师团来说,有战机能来就不错,就别对轰炸效果有太高期望值了!

  所以,整个白天日军的攻势都不是很强,反倒是好不容易等到4架日机以近乎低劣的方式‘秀’了一波后,在感觉受到歧视无比愤怒的苦米田四郎少将的怒吼中,傍晚时分,日军的攻势再度加强了。

  然并卵,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白天喘息之机的4营官兵用潮水般地弹流狠狠的将日军又给揍了回去。

  停火了一个白天的3门榴迫炮也将节约了一整天的弹药倾泻到那些头缠着月经带的日军特攻队脑袋上。

  是的,别看上一波日军特攻队几乎被打了个全军覆没,但‘门栓’阵地上的战壕却被摧毁数处,以至于中国军人被迫拿阵地上残留的中日双方遗骸做为工事进行堆砌,这让苦米田四郎仿佛找到了胜机所在。

  很快,第二个特攻队被组织起来。

  这思路和楚少云的想法倒有些不谋而合,一个人肉炸弹干不掉你,那就再多加几个几十个人肉炸弹,总有那么几个能冲进去干掉你。

  而且炸药包引爆,就是尸骨无存的结局,还能不给阵地上提供掩体工事的‘材料’,简直完美!

  但从‘门栓’阵地上归来的上官云早就预料到了这种可能性,特地给邓英和范漠北下了死命令,一旦发现有这种敢死队式的日军夹杂在日军攻击队列中,立即在日军抵达阵地前100米区域左右打出三颗红色信号弹!

  营部炮兵连三门榴迫炮会对‘门栓’阵地前50至100米区域进行炮火支援!

  一来上官云是不愿再看见悲剧重演,让自己麾下官兵被迫用自己兄弟的遗骸做掩体;二来也是日军这种‘炸弹人’若是被炮火引爆,那可也能在日军步兵阵列中掀起一股腥风血雨,5公斤装炸药包一旦爆炸,对没有掩体的步兵造成的杀伤不亚于一颗105榴弹炮炮弹。

  果然,只一波炮击,三门榴迫炮用了不到40发炮弹,就让日军尝到了来自于己方指挥官主导的恶果。

  至少4名身背着炸药包的‘炸弹人’被炮火引爆,几团火球在阵地上爆炸的同时,最少30名日军步兵被气浪狠狠地掀飞出去,甚至还有颗脑袋飞进近百米外的中方战壕。

  那应该是被汹涌气浪生生撕下来的,钢盔都还扣在脑袋上,光滑的钢盔底部犹如一个陀螺,滴溜溜在战壕的泥地上打转!

  那无比凶残的一幕,就连见惯了血腥战场的老兵们都有些毛骨悚然!

  正是这样的打击,日军在太阳落山仅留一丝余晖的时候,被迫后撤了!

  黑夜,是双方士兵最期盼的时间段。

  不是因为可以休憩了,而是只有在这种连同袍都看不清面目的夜色中,双方指挥官才会偃旗息鼓,停止大规模的战斗。

  能活着看到第二天温暖的太阳,是战场上每名士兵的期待!

  也只有在这时,双方士兵才有机会放下牢牢握住的枪,去找自己同排同班的好友,看对方是不是还活着!

  还活着的,不用多说什么,就是从自己或是对方口袋里拿上一支烟,狠狠吸上几口,然后挥挥手回到属于自己的战位。

  找不着了,眼泪是最无用的产物,士兵们大多是仰首望天将即将喷涌而出的泪水重新给灌回去,重新回归自己战位,就是呆呆的几小时不发一言。

  那个最懂自己、临上战场前互道珍重、并承诺谁活谁照料对方爹娘的人,不在了!

  他们只想在脑海里一遍遍回忆兄弟那粗糙的面容,生怕时间久了,会忘记!

  岁月无情,可人有情!

  悲伤,会令人麻木,可并不会因此就让士兵丧失警惕!

  因为夜晚,看似不会有大规模战斗,但危险却无时无刻不在!

  如果说白天的战场就是角斗场,双方士兵就像角斗场里的角斗士,瞪着已是满布血丝的双眼、鼻孔喷着粗气就想把对方给干掉,那晚上则像是原始丛林世界,每一个灌木丛甚至一张叶片下都隐藏着杀机,猎手和猎物身份的转换或许就是一瞬之间。

  这连续三夜都是这么渡过的,袭击与反袭击无时无刻不在上演,枪声和爆炸声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在看似宁静的黑夜中爆发!

  阵地前丢的铁蒺藜和反步兵雷早就被炮火荡平了,如果对方步兵趁着黑摸上来,阵地上所有人都会死。

  照明弹也有限,4营也没有日本人那么阔绰,还能架上探照灯对自己战壕前100多米进行不间断的扫描照射。

  阵地上的中国军人们除了分成几轮以2小时轮班制、大量增派哨兵外,只能用最粗浅的法子,将损毁不能再做工事的木头趁着夜色放到20米至30米外,再拿汽油引燃,用以增加阵地前的能见度。

  但这点火的这活儿也无比危险,明亮的火光在黑夜中实在是太明显了,日方早就安插了冷枪手在400米外等着,猎杀负责引火的士兵。

  更令人痛苦的是,日军还会在数百米外发射榴弹,将好不容易点起来的火堆给炸灭。

  以至于,点火和灭火,成为中日双方晚间的一个焦点,一线日军甚至为此不惜动用步兵炮参战!

  青石岩阵地前时不时响起的枪声和爆炸声,甚至不比白天弱多少。

  得了,你不让我好过,那老子也不会让你舒坦!

  急眼了的范漠北这两天晚上甚至从兵力本就不多的阵地上抽调了10名精锐老兵,组成夜间袭扰队!

  连续两日,摸下山顶阵地的袭扰队不仅给了日军大大的‘惊喜’,完成了在日军野战营地前180米外建一个‘飞雷炮’炮座,并成功的将4个重达10公斤炸药包投掷入日军营地‘雷人’战绩,更是有过一个两人小组潜入日军战壕,一通冲锋枪火力输出带走将近半个日军小队的奇迹。

  而且因为夜色深沉,身穿日军军服的两人小组竟然还奇迹般地返回阵地。

  只是,战绩没法统计,还是到战后近一个月,军事统计调查局的高级谍报人员意外的看到108师团在当日夜间的战报。

  在那场中国军人主导的夜间袭击战中,因为莫名飞来的炸药爆炸而丧生和重伤的日军达20余人,但相对于被潜进己方战壕中国人冲锋枪射杀丧生或重伤的36人,那个损失竟然还是小的。

  该战壕区域一个完整的步兵小队,竟然因此而报销!而做为袭击方的中国人,用通俗点的话说:连根毛都没留下!简直是帝国陆军史上前所未有的耻辱。

  传至军政部的情报,让一众高官们瞠目结舌!

  那帮扛着上将中将军衔的大佬们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战场上面对几千上万人的战损他们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但四行团这种以千对万极端被动的战场上,竟然还能发起这种团灭对手的袭击战,着实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四行团在华北战场上连打几场漂亮仗,已经让军政部这些要员们知道四行团是精锐之师,但许多人将这些都归功于唐刀本人。

  实在是唐团座从四行仓库到松江再到夜袭第六重炮旅团的几场战场上表现得太过惊艳了。

  大佬们的普遍看法是,没了唐刀,四行团的战斗力最少减半。

  但这场小小袭击战却是让不少人扭转了看法,青石岩之战距离四行团主力尚有近200公里,唐刀的重心在娘子关主战场,绝没有那么多精力去亲自指挥青石岩战场。

  连续的胜利,已经让四行团这支精锐之师在发生质变,按照现如今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就算没有唐刀,战斗力也不会削减太多。

  也幸好唐刀太了解人性了,在晋东之战后并没有继续低调,反而是通过22集团军司令部大肆向军政部邀晋东之战的战功,并为诸多麾下军官、士兵争取各种待遇,战报中也不像昔日半真半假,反倒是七分真三分假!

  收到这封情报的某大佬立刻调阅四行团战报,对照之下反倒是轻舒一口气。

  他不怕四行团强悍,但怕四行团强还藏着掖着,那是何居心?

  心情好转之下,有些人提出建议将四行团调回中央军的建议也被他自己否决了。

  江夏眼看已是保不住了,首都即将迁移至山城,那是川军的地盘,此时再让他去挖川军精锐,纵算是他也说不出口不是?

  当然了,那都是以后的事儿,现在这个晚上,中日双方又是相互戒备,外表看着战场回归沉寂,但其实战壕内的双方都是枕戈待旦,别说各种刀具就压在身下,子弹都没退出枪膛,随时都准备着来一场夜间搏杀。

  负责射击照明弹的士兵更是警惕心十足,枪就在自己身侧,那处响起枪声,不用五秒,就会将那处照成白昼!

  但宁静依旧还是主旋律!

  不过,宁静的夜空终究还是被打破了。

  但炽烈的枪炮声,却不是来自青石岩战场,而是来自青石岩之后的3000米外。

  从青石岩最高峰遥遥望去,猩红的弹痕就像一波流星雨,撕破漆黑的夜空,向被黑暗笼罩的山岭扑去!

  看着这一幕奇景,就连身经百战见多识广的上官云也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此夸张的火力,根据他的估计,没有个七八十挺机枪的不间断射击,是万万达不到这个效果的。

  四行团的4个步兵营装备已经是极为精良了,但按照一个步兵班配备一挺轻机枪计算,一个排也就4挺,一个连12挺,整个4营也才36挺。

  但现在数千米外呈现出的可怖猩红弹痕,绝对超过他4营轻机枪的配置!

  身经百战的陆军少校错了!

  那道山岭上拼命开火的捷克式轻机枪,不是七八十挺,而是一百挺,接近四行团3个主力步兵营的全部装备数量。

  战后被评为倒霉蛋大队的一千多日军遇见了最奇葩的中国杂牌军!

  在这个宁静的夜里!

第1144章 名震华北

  千织百辉有一个很文艺的名字,也有一颗很文艺的心。

  出身京都伯爵家族的千织百辉在16岁时就以一首现代诗震动京都诗社,如果让他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前进的话,他很可能成为一名极富才华的诗人,只可惜家族的使命注定了他无法像普通的文艺青年那样,在山水和美酒间流连。

  20岁的时候,就被家族送入士官学校就读,花费了8年时间,从见习少尉成长为一名陆军少佐,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属于晋升极快的,但对于一名贵族,算是落后了。

  这和志不在此的千织百辉的心态自然是有着不小的关系,已经算是家族边缘人物的陆军少佐在战争开启之后,也没有得到进入甲种师团镀金以便更快速度加官进爵的机会,反而成了108师团这种二线师团里的一个少佐大队长。

  这次被旅团长亲自点名率部绕行中国军队后翼,千织百辉内心其实还是很感激的。

  虽然对行伍之事不太感兴趣,但不代表千织百辉不通人情世故,他知道苦米田四郎这是给他立战功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率部在一线苦战!

  要知道,他们的对手可不是普通中国军队,而是108师团的苦主之一的四行团,但凡是遇见这支部队,108师团就从来没有全身而退过。

  一个少佐在普通大头兵心中还是个人物,但在四行团那边,人家甚至都不屑于拿少佐的头颅当战利品,因为实在是宰的太多了,或许只有大佐级别的人家才能看得上眼。

  所以,对于此战,千织百辉还是很尽心尽力的。

  不仅身先士卒手持砍刀披荆斩棘,甚至还不惜尊贵的少佐之身跳入山涧和普通士卒一样抬木头架桥,也正是在他这种舍身忘我精神的刺激下,他麾下的步兵大队才能在地形如此险峻的大山里花费2日一夜的时间行军十几公里,眼瞅着就要绕行到青石岩后方对中国军队实现合围。

  一旦从四个方向对青石岩区域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那里的中国人就会顾此失彼,再顽强的抵抗也会成为徒劳!

  赫赫战功,就在眼前!

  于是,就在这个夜里,站在一道山梁上看着漫天繁星,日本陆军少佐诗兴大发,以母语高声吟诗一首。

  翻译成中文的话,其大意就是:今儿晚上的星星那么亮,成为指引帝国勇士杀敌的明灯,那些飞溅的鲜血将成为帝国官兵胸前最美丽的花朵......

  文艺的陆军少佐不知道,在中国未来的互联网上有句俗语:反派往往死于话多!

  他吟的这首诗包含多少才华中国人不知道,但中国人却知道,自己头顶上,竟然有日本人。

  特喵的,距离竟然绝不会超过40米!

  带队的楚少云中尉当时就一脑门汗!

  原来,虽然是奇葩编制行军,又在自己团驻地区域内行军,但楚少云好歹是正规军中尉,依旧按照军中惯例组建了侦察兵。

  唐团座在教导大队的一节战术课后的一段告诫一直让楚少云记在心中:人生很漫长,也很短暂,失误和错误将会伴随每个人这漫长而短暂的一生,那是普通人生常态。但唯独抵达战场的指挥官,没资格也不能拥有这个常态,因为他犯下的每个错误和失误,都必须用战友宝贵的生命去弥补!

  所以我希望你们,不管是营长、连长、排长或是班长,在每一次指挥作战时,都慎之又慎!

  你、我以及战友们都有可能死去,但绝不应该死于自己指挥官的愚蠢!

  因为保卫排已经基本被打散编入各连排担任基层军官,楚少云最多只能抽调10人出来组成尖刀班,由他自己亲自带队,那应该也是1300人中唯一的正规步兵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