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427章

作者:汉唐风月1

  “唐团长,若贵属能夺取前三之一,我还有个惊喜奉上!”见唐刀迟疑,顾姓团长脸上笑容更胜,承诺道。“不过,还请唐团长原谅,不是顾某故显神秘,既是惊喜,最后一睹真容才更令人开心不是?”

  显然,他是会错了意,以为唐刀不愿意参加这种赢了没啥好处,输了却丢人的较技,连惊喜型的诱饵都抛了出来。

  其实,唐刀迟疑,不过是眼前这位倒是财大气粗的拿100大洋出来当奖金,可他这个团长,连军饷还没领到呢!可若是他不拿点啥东西出来,别说自己面子上过不去,人家49军的兵咋看他?抠搜团长之名唐刀可以不在意,但这可得影响四行团的名声不是?

  目光微转,唐刀想到自己身上一物,脸上露出笑容,“好!既是顾团长有此心,那就这么定了。不过顾团长出钱做奖金,唐刀可是穷人一个,身上分文没有。”

  “不妨事!不妨事!唐团长你四行团初建,正是用钱之时!”顾姓上校摇摇头,表示理解。

  但他身后笔直战立,手握在胸前冲锋枪把上的士兵们脸上却是露出些许鄙夷。

  实在是,一个堂堂陆军上校,一团之主官,说他分文没有,谁信?中国可有句俗话:穷庙富方丈!四行团再穷,穷的也是普通官兵,还能把当官的饿死是咋的,你这糊弄谁呢?

  “不过,我可以用这个来当射击成绩最好弟兄的奖励!”唐刀从自己小腿上绑着的牛皮刀囊中抽出一根铁条,放在上校团长面前。

  这是啥玩意儿?顾姓上校和他身后的警卫班士兵们齐齐一愣。

  “嘶!”

  继而,是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粗看之下,这就是一根铁条,或者说是一把带尖的钢刺。不过,这些人可都是百战之兵,很快,他们就从这根钢刺里发现不一样的东西。

  算不上锋利的刺尖不是重点,对于杀过不少日军的军人们来说,刺尖不锋利不要紧,加把力气就成,吸引住他们目光的是贯穿于整个钢刺的几条粗大的放血槽。

  他们都完全可以想象,这个黑不溜秋的钢刺,一旦刺入人体,会造成多大的创口,更要命的是,血会顺着这些放血槽止不住的流。

  或许,用不了一分钟,皮肤再黝黑的人,也会变成白面小生,跟抹了粉一样。

  那是,失血过多后的苍白!

  “这是?”顾姓上校拿着这柄人间凶器,目光中露出惊骇。

  “这是唐刀自己设计的军刺,也叫三棱军刺,因为没有机床,由人工打造,尚是属成品,让49军的弟兄们见笑了。”唐刀解释道。

  是的,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把三棱军刺,出自何大家之手。

  只能说,有些人能成功,是有原因的。

  唐刀不过是给了个粗略的设计图,离开驻地去徐州仅仅三天,拿着设计图的小何老师就带着机械系和物理系的一帮高材生们,在没有任何机床的情况下,以一根已经彻底报废的重机枪枪管为基础,利用小镇上仅有的一家铁匠铺的土制熔炉,用两天一夜的时间,将这把几乎和未来有着百分之九十相似度的三棱军刺给打造出来。

  这种雷厉风行,根本不愿浪费一点点时间的自律,或许就是这位大家能在日后成为极少数女性科学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是把样品,但唐刀却非常喜欢,当场就‘没收’了。

  小何老师看着自己的作品被唐刀喜欢,却也不恼,甚至还未卜先知的连同自己亲手缝制的牛皮刀囊一起送给了唐刀。

  对于一名工程师来说,还有什么比作品被人喜欢更开心的呢?

  更何况,对于这位科学大拿来说,只要能成功一把,那就会有更多把,而且质量还会更好。

  用她的说法:这把三棱军刺,钢不怎么好,也没经过真正的刺杀试验不知破体和放血效果如何,顶多算得上一个半成品!

  小何老师的意思很明显,她需要试验,试验的对象当然是战场上的日本兵,而唐刀,就是那个替她去做试验的人。

  说白,别看唐刀抢欢,其实在人家小何老师看来,不过是个工具人.....

  也就是,四行团要跨越两千里长途行军,至少在一两个月之内,是见不到那些试验对象了。

  提着这把造型有几分怪异但绝对透露着凶焰的利器,顾姓上校看着两米外一根木桩子,发力一掷。

  “夺”的一声响,看似并不锋利的三棱钢刺竟然深深插入木桩之中,大步上前,伸手一拔,却又不像想象中那般费力。

  顾姓上校脸上露出骇然!

  久在军中的他当然知道,这并不是军刺刺的不够深,而是因为手里的这柄军刺破开木头的创面太大,导致木头并不能将军刺死死卡住。

  这和刺入人的躯体是一样的,当拔出时,人体的肌肉和骨骼并不能对其造成太大阻碍。

  可别小看这点阻碍,放在战场上,不足一秒的延迟,就有可能救你的命。

  他完全可以想象,这柄军刺如果安放于步枪枪头,会造成怎样恐怖的杀伤力,绝不是日本那种三八式刺刀所能比拟的。

  唯一的绝点,就是这种钢刺功能太过单一了。

  “好东西!”手提着三棱军刺,顾姓上校赞口不绝。“唐团长这把独门兵器,价值可不比100银洋低啊!”

  说完,看向自己麾下士兵:“老子想要这把军刺,你们可得给老子赢回来,赢回来,每人奖赏一碗肥肉,赢不回来,那今天晚饭就不用吃了,都给老子去庄口执哨去!”

  “是!”十几名警卫班士兵齐声怒吼着回应他们的长官。

  不用看他们坚定的眼神以及挺起的胸膛,仅是听声音,在军营里已经呆过十来年的唐刀就知道,他们足够自信。

  那是曾经经历过的战场带来的自信。

  唐刀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精锐之军经历过的残酷战斗,绝不会亚于他手下的兵。

  不过,他们是精锐,四行团的兵又何曾不是精锐?

  看人家49军的团长都对麾下下达了必胜命令,唐刀微笑着将目光投向跟在自己身后的警卫一班,也就是原冷锋一连的一排一班。

  警卫一班,可是冷锋手下的尖刀班,班长和班副全是经历过四行仓库之战的老兵不说,其精准射手和机枪手以及掷弹筒手也都是由原67军老兵里抽调而来,军衔全部都是士官,剩余的几名枪兵也是由松江保安团中遴选出来的。

  松江保安团在松江大战前不入流,可就算是头猪,在经历了连绵不断的战火还想存活下来的,那也得变成一头跑得快躲得好的猪,更别提这些由原本3000人缩减至500人的保安团士兵了。

  再如何烂的枪法,在生死边缘连续游走的战场上,也得变准,不变准,他们都得死。

  战场上被死亡阴影磨炼出的枪法,在唐刀看来,远超训练场!

  嗖嗖乱飞的流弹、毫无轨迹可言的炮弹弹片、飞溅的泥土、战友临死前的惨嚎、甚至还有落在自己身上身前的残肢断体,身处于地狱中压抑至极致的心理模式下还能朝敌人射出精准的子弹,才是真正的战士。

  他的兵,就是这种兵!

  青龙岭之战,冷锋的一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做为尖刀班的一排一班阵地前,最少留下了50名日军步兵的尸体。

  光那或许还说明不了什么,毕竟一个有着优越的地形和坚固的战壕以及冲锋枪、驳壳枪等连续性火力。

  日军步兵平时仰仗的‘大炮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大炮轰’这种战术,只要没有重炮轰塌中方战壕,冲的越快越坚决,在心里素质足够强硬的冷锋一连面前,就越是送人头大赛!

  但根据驻一连的军需官记录,一排一班,在200米之外双方远程对射中击杀日军多达7人,而自身却只负伤2人。

  这个战绩,可就不得了。

  那几乎就是说,光凭射击一项,一班水准,已经可以和擅射击的日军步兵匹敌,虽说他们依旧占了地理优势的便宜。

  所以,别看他们如今和49军的这个警卫班士兵一样,至少有一半人胸前挂着花机关,但其实,他们在数日之前,是最纯粹的步兵。

  步枪,才是他们的主业!

  这位警卫营营长出身的步兵团长,恐怕是拿自己所短碰别人所长了。

  唐刀想了想,终于还是不想占这位的便宜,微笑着开口道:“不瞒顾团长,我这个警卫连,是在前几日扩编时由我麾下第一连整体改编而来,他们自嘉兴前线至广德戰場,都是冲杀在一線的步兵!”

  “哦?”顾姓上校听唐刀如此一说,眉头却是一展,脸上没有半点畏惧。“原来竟是唐团长麾下最精锐步兵,那顾某更得见识了。请唐团长放心,我麾下这些兵,也尽是从战场上表现最英勇之军而来,绝不至让四行团的弟兄们看了笑话!”

  这位虽然对唐刀的光明磊落同样报以善意,但做为曾经的师级警卫营长,傲气也是有的,不管如何,容不得他有半点退缩。

  更何况,做为两月前才上任的步兵团长,在重建因为跟着前任团长冲锋而战死大半的警卫连时,也是从各连中抽调精英步兵组成,那同样是百战之军。

  他对自己的兵,和唐刀一样有信心。

  “那成,就这么定了”唐刀点点头。

  这位都如此说了,他怎么说都得奉陪到底。

  转過头看向自己身后笔直站立的警卫一排,唐刀也训话了:“弟兄们,干不到第一第二,也记得给老子拿个第三,20块大洋可是好几头猪,若是赢了顾团长的钱,今晚咱们这儿的所有人加餐!就这样!”

  “是!”警卫一班也齐齐立正,答应的山响!

  49军所属集体目瞪口呆!

  好家伙,军营里谁不争第一?但这位,竟然激励麾下勇拿第三......

  或许,只有那位双眼微微一眯的顾姓上校,才能听出唐刀勇拿第三之后潜藏着的自信。

  不是谁,都敢说稳拿第三的,那简直比去争第一还要难几分。

第781章 军人风骨

  既然唐刀和顾姓上校都同意又各自拿出了奖励,这场分别代表着川军和东北军射击水准的较技就此定下。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有专人去准备,大林庄附近就是一片旷野,随意找个位置就是靶场。

  忙活的人员其实就是竖起木靶,另外再对前方进行清场,以免有人走进射击区域。

  唐刀带的警卫一班和顾姓上校的警卫班也都并不是刻意挑选的射击高手,但也都是由各自步兵团精锐组成,基本上代表了两个步兵团精锐的水准。

  只不过,既然不是单纯的试枪而是比试,那自然不可能一个警卫班十几个人都上。

  顾姓上校提出比赛规则:“唐团长,让两个警卫班所有兄弟都参加,恐怕耗费时间太久,不如这样,由两个警卫班长带队,然后由他们在对方警卫班中任意挑选3人,四人一组,每人10发弹匣子弹打空,而后根据每人环数计算个人成绩,分出一二三名,自己选择的对手自己来比,输赢既看实力也看运气......”

  欲言又止的扫一眼唐刀身后依旧笔直站立的警卫一班官兵们,顾姓上校眼神中涌出自信,“至于说四行团和我622团之荣誉,战功已经说明一切,不需要这种训练场上的成绩来证明,若传将出去只不过徒惹笑柄,还请唐团长和弟兄们无需在意这些。”

  好家伙,怪不得能成为49军中将军长的贴身警卫营营长呢!这位的情商以及处理事情的圆润手段和顾少勋有的一比,绝对是个能人,唐刀都想给这位鼓掌了。

  嘴上说得如同花一样,其实真实意思表达不过是:看你我两团精锐射击之水准,不光得看单独个人成绩,更得看总成绩!

  捷克ZH-29半自动步枪别看装备的军队不多,中国还是全世界装备这种半自动步枪最多的国家,据记录,整个中国在战争开始前进口了10000支该型步枪。

  不光是东北军有装备,几个德械师亦有少量装备。

  之所以全球范围内装备数量少,不是这种枪差,而实在是这款研发于十几年前的步枪射击理念全面领先于这个时代,并不为大众接受。

  而且这支步枪亦有缺陷,当连续射击形成密集火力时,因为后座力较大,弹道无法连续保持稳定。

  可这款步枪的10发标准弹匣所形成的密集火力输出,绝对是这个时代步枪中的佼佼者。

  甚至,做为和捷克式ZB-26轻机枪几乎保持雷同的闭锁系统、枪机及导气杆结构的兄弟,ZH-29半自动步枪还可以通用ZB-26的20发弹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ZH-29半自动步枪其实就是一挺减轻重量不需要三脚架不能连射只能点射的轻机枪。

  10发大容量弹匣,使得每名士兵的总成绩满分为100环,四人小组,自然就高达400环。

  当然了,顾姓上校此举却不是要刻意在个人成绩和总成绩上一起打压四行团,他的意思其实是提醒唐刀和警卫一班,这两者得其一就成,若两者皆落后,那就有些丢脸了。

  但人家也做足了铺垫,放心,无论如何,比赛结果只会在这里出现,绝不会传于外间,英雄之名用的日本人的脑袋证明的,不需要这个。

  一字一句之间既表达出自己志在必得之心,又让友军感觉到不那么盛气凌人,这话说得有多艺术?这当然是人生智慧的体现。

  果然,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必然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啊!唐刀虽然从未低估过这个时代,此刻从和自己平级的这名30岁出头的军人身上,却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好!”唐刀点头,回头看向警卫一班:“甄腊鸭,你去挑人!”

  ‘真辣呀?’什么鬼?顾姓上校和他的警卫班官兵们微微一愣。

  官兵中喜欢称呼带有个人特征的昵称,比如黑子、老黑、白脸等,一听就知道这货是黑煤球还是白脸。但这个‘真辣呀!’而且还是由唐刀这个一团之长亲自喊出来,总觉得那里怪怪的。

  “是!”面对友军一片怪异的眼神,一名身材瘦小却精悍的陆军上士却是应声大步走出队列,冲唐刀行了个军礼,径直走向662团警卫班,按照顺序连点三下:“我就请这三位弟兄了!”

  实在是,自从从军以来,出身黔省的甄腊鸭已经看见过太多的听到自己如此有特色名字后的这种类似眼神了。

  黔省多山,气候湿热,肉类不容易保存,腊肉、腊鸭、腊鸡是山区人们保存肉类的唯一方式。甄腊鸭的父亲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山民,面对出生的大儿子,抓耳挠腮之后决定是看到啥就起啥名,还没走出堂屋就被挂在屋檐下的腊鸭撞了一下头,于是就有了甄腊鸭之名。

  成人后的甄腊鸭从未怪过父亲取名随意,他只有庆幸和感恩,至少,那会儿撞父亲脑袋的,不是腊鸡!

  腊鸡,再配上他的‘甄’姓,那才叫一个惨绝人寰的名字。

  看到这位有着怪异名字的陆军上士班长就这么随意的选人,眼中喷薄而出的自信让662团警卫班十几名士兵们也不由自主的脸色慎重起来。

  名字很怪异,身材也不强壮,但这位陆军上士无论从步子还是身上展现出的气势,可都向这些同样经历过残酷战场的战士们表明,他是精兵,是强兵。

  那是属于战士的直觉!

  他们的直觉也没错!

  甄腊鸭能成为原冷锋一连尖刀班的班长,可不是靠老战友关系,那是纯粹的实力。

  做为原88师524团的一名上等兵,参军仅一年半有余尚是新兵期的甄腊鸭在淞沪战场上的表现绝对可圈可点,他不仅成为自己所在步兵班幸存到四行之战的四名士兵之一,更是在四行仓库那场由唐刀主导的白刃战中手刃一名日军后顺利撤回仓库。

  之所以还只是陆军上士,实在是以前军衔太低,连升三级后亦是已经达到士官最高等级。

  没能像顾西水、牛二、杨小山几人那样连续跃级晋升,并不代表他的能力比他们差,只是由于他没有一项特点足够耀眼引起唐刀注意。

  是的,甄腊鸭看着是那种很平庸的士兵,射术不差但绝对不会像牛二那般具有天赋,耀眼到令人目眩,白刃战他也不是唐刀那种杀人如杀鸡的十人敌,可力战之下干掉一名日军也是足够,论头脑,也没有顾西水那般灵活进步飞快,可让其指挥一个步兵班也足够。

  啥啥都不拔尖,可啥啥都不差,看似平庸,但在战场上,这样的士兵或许才是战场上能存活到最后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所谓兵王,甄腊鸭才应该是普通士兵中的代表人物,均衡的能力值足以保证他在战场上活下来,那才是战斗胜利的关键。

  再如何牛逼,死在战场上,那也全无用处。

  而你要说甄腊鸭射术不强,那也是相对的,比如对标唐刀、牛二这样的‘变态’级射手自然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可若是知道甄腊鸭拥有在青龙岭战场上曾经靠手里的三八式步枪在250米外射杀2名日军的战绩,那没人再敢轻忽眼前其貌不扬还有着怪异名字的陆军上士了。

  显然,662团站出来的那个膀大腰圆的上士警卫班长并没有甄腊鸭那般轻松,在仔细扫过警卫一班各人面孔和身材后,极为谨慎的选了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