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殊不知,不远处的一个哨卡内,一个上尉军官将四行团车队连续全军下到旱田内礼让几次车队的真实情况通过电话向上汇报。
二十公里外的一个小镇内的一个小院里,一名佩戴着两颗金星的消瘦中年军人戴起眼睛看完手中电文,抬头对着对坐在他对面的吴军长叹息道:
“还真又让静山兄你说中了,唐刀此子真是非同凡人,以一团之长之尊,抗战英雄之名,却无丝毫骄横,大林庄内连续派出四支连排级运输队,片刻未留,亦对其视若无睹,但他竟然都能选择礼让,也没表现出任何不满,四行团哪怕站于旷野,也军容齐整,连那些还穿着平民衣衫的新兵也不例外!这次,却是又让静山兄你赢了。”
“哈哈,多全老弟这次可输的心服口服了吧!如何,我吴静山或许打仗方面不如你老弟,但这看人方面还是有几分眼光的!”听这位一说,身板笔直坐在太师椅上的老吴同志状极得意,哈哈大笑。
脸上显得极为轻松,但心中,却着实为眼前这位给唐刀设置的一次小小考验捏了把汗。
实在是,他老吴虽然在少帅被囚之后成为东北军有数的重将,但眼前曾经担任少帅卫队长目前为49军军长的这位,才是此时东北军当之无愧的头号人物。
少帅对其之倚重,一年多前那场著名事件中以其为总指挥就可见一斑!短期内,绝没有人能挑战他于东北军中的权威。
他做主将数个步兵团装备予以43军还好说,毕竟他和43军一起在松江拼过命,又是以装备换取兵员进行补充,眼前的这位东北军的第一重将无论如何要给他这个面子。
可四行团就不一样了,名义上归43军指挥,但谁都知道,其实四行团的自主性极强,而且番号更是军政部亲自授予的。
东北军内部对囚禁少帅的那位有多恨,自是不用说,那会甘愿将积攒多年的家底往有可能是仇人的‘嫡系‘’手里送?
吴大军长在东北军有限几位高层会议上是说破了嘴皮子,甚至发火拍胸脯保证,才勉强通过给予四行团装备的提议,但最终这位还是给唐刀设置了点小障碍,若是四行团在49军所属有意无意的小挑衅下不够克制,那别看大林庄近在咫尺,最终结局也是咫尺天涯。
“这小子不错,打仗勇猛算不得什么,关键是如此年轻就能通晓人情,足够忍让克制,心机虽有些深沉,但观其战场上从不轻易舍弃麾下的表现,日后也不是忘恩负义之辈!”有些消瘦的中年军人脸上也露出笑容。“对于这等友军,我东北军将士自是不吝与其交好!静山兄就不必忧心了,先前答应你之装备,我会电令大林庄驻军一应交付,不得有丝毫留难!”
见这位已是如此表态,吴军长脸上露出满意,站起身,“如此,我那边军务繁忙,就不多打扰,告辞!”
“天色已晚,静山兄不如再稍等一会儿,我们一起用晚饭......”见吴军长起身要走,消瘦中年军人连忙起身挽留。
这位刘军长虽然已经成为后少帅时代东北军第一号人物,但实际上他可远达不到张氏父子在东北军中一言九鼎的威望,眼前这位吴静山吴大军长在东北军中的威望绝不逊色他多少,两人既为报团取暖的同僚又为派系内的竞争对手,其中关系却是颇为微妙。
只是在目前之阶段,东北军既要外抗倭寇,内抗来自那位的打压,团结远胜于内部倾轧争斗,这关系自然是要融洽多了,于情于理这晚饭都是要留一留的。
“不用麻烦,走了!留步不送!”吴大军长却是摆摆手,做了个告别的手势,领先出了门,骑上战马,在一个骑兵排的护卫下离开。
站在院门口,看着吴大军长急匆匆的离开,消瘦中年人眼底闪过一丝骇然。
到此时,他才发现自己还是太低估唐刀在自己这位老朋友老对手眼中的份量了。
这位大军长在百忙中跑自己这儿来,竟然真的是没有其他任何事儿,就是单单为唐刀而来,那是担心唐刀万一通不过他设置的小小考核,好给唐刀擦屁股来着。
“传我的军令,大林庄方面给四行团相应装备,不得有任何留难!还有,不要小家子气,人家上校团长亲至,对等接待!”目送吴大军长一行人走远后,中年消瘦军人沉声下令。
“是!”身后传来副官应答。
。。。。。。。。。
唐刀和四行团一众人当然不知道这其中的曲折,他们只知道在连续礼让四五拨运输队后,后面的路况竟然奇迹般顺畅了许多。
不仅没有车队再出来了,各个哨卡也是大开绿灯,仿佛已经知道是他们到来,甚至连盖有67军军部大印的通行证只是瞟一眼,就立刻搬开路障,各哨卡领队的尉官还站在路边规规矩矩向他敬礼。
“这或许就叫礼多人不怪吧!还是长官厉害啊!”彭冲简直佩服的不行。
终于抵达大林庄后,才发现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一座军营,庄子外挖掘深达2米宽2米战壕,战壕外竖起了铁丝网,战壕后还建了不知多少暗堡工事。
站在入口前迎接四行团的是一名上校军官,龚少勋显然对这名军官还算熟悉,远远看着就给唐刀介绍,“这是49军刘军长以前的警卫营营长,现在担任起麾下105师626团团长。”
关于49军,虽然唐刀没有对67军那般熟悉,但多少也知道这支东北军劲旅的一些战史。
49军和67军一样,先是参加华北抗战,和第十师团于津浦线上的静海大战一场,伤亡惨重后被迫向南转移。
而后被那位大佬下令要求增援大战正酣的淞沪会战,结果不远千里而来的增援却正好和67军一样赶上淞沪会战的尾声。
虽然没有67军那样悲惨,被命令孤军守城力敌日寇十万大军,但其亦是担任整个后撤大军的后队,在枫泾、大场、沪杭公路等地和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其麾下109师4个团长战死三人,由那位刘军长亲任师长的105师麾下主力步兵团626团团长战死,全军合计战死四名团长,占了8个团长的一半,由此也可见其战斗之激烈,并不输于唐刀和67军所在的松江战场。
这位由警卫营营长提拔起来的上校团长或许并不仅仅只是提拔,亦是那位大军长要保证麾下这支主力步兵团的战斗力,算得上临危受命了。
这个战功卓著步兵团就驻扎在此地,也显示出东北军对这个秘密军火仓库的重视。
而这位听说唐刀和四行团前来也亲自出迎,倒是也给足了唐刀面子,不然的话,人家就是派个团副前来,来领物资的唐刀也没法说人家什么的。
两名陆军上校互致军礼握手致意,唐刀很懂礼数的从怀中拿出由老吴同志亲笔签发的领取武器装备的信交给那名身材魁梧不苟言笑的陆军上校。
“唐团长,请!我部已经清点好各类装备!”拿过唐刀递过来的吴大军长的亲笔信仔细查看后,陆军上校慎重的交给自己副官收好,言简意赅一伸手。
虽然没有多余的客套,但唐刀其实更愿意和这样的同僚打交道,主力部队已经距离他现在所在远达百里,他可没多少时间在这里磨叽,这样也减少了时间成本。
车队开进庄子,一队队士兵在大小军官的指挥下把用箱子装着的,油布包裹着的武器运出来放在小型广场上,而负责军需的军官带着三四名文书则和庄师散进行数量核对交接。
唐刀手里则拿上了对方一名少校军需官恭敬送过来的武器清单,镇定如唐刀当时也不由呼吸停顿了好几秒钟。
东北军,比他想象的要豪多了。唐刀很难想象,如果当时没有所谓的不抵抗政策,有着如此精良武器装备的数十万东北军能把两万小鬼子揍成什么鬼德行,会不会打成狗?
绝壁会!唐刀敢肯定。
也就是那位那会儿致力于和南方那支已经建立政权的部队作战,‘先攘内后安外’的战略思想让其根本不愿意和野心勃勃的日本发生更大冲突,甚至宁愿一枪不发放弃掉富饶的东北。
事实证明,他自认为成功的大战略错的不能再错。
那支怀揣着为天下贫苦百姓当家做主理想的军队不仅没有被消灭,而且经过锤炼之后终于找到最优秀的领袖,更是在大撤退的路上撒下理想的星星之火,在贫瘠的北方站稳脚跟。
而喂不饱的日本野狼也终于忍不住对眼前肥肉的觊觎,开始对整个中国展开入侵。可中国依旧没有做好注定要发生的国战的准备。
投入近2亿银洋的空军,因为那位才大志疏的亲爱的主导,大量资金还躺在漂亮国银行里吃利息,整个空军加上老旧的教练机才300余架,不足日本海空投入的战机的五分之一。
做为战争主体的陆军,在德国军事顾问主导下整编的60个步兵师的计划,竟然只装备了三个德械师,庞大改编计划几乎是付之流水。
因为那位重视嫡系,削弱杂牌军队的理念,全国全军拥有182个步兵师又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又6个旅,炮兵4个旅又20个独立团,共计近200万大军体系混乱,战斗力低的令人发指。
至于说海军,更不用提了,看着海军拥有四支舰队,各类舰艇高达100多艘,但总吨位却只有少得可怜的6.8万吨。
与之相比,战争前的日军拥有各式舰艇,总吨位高达190万吨,那几乎是一个手拿冲锋枪和一个拿着小木棒的孩童的力量对比。
那就是个笑话。
而眼前东北军提供的一个完整编制步兵团的武器清单,既让唐刀惊讶又禁不住生起一股悲凉。
这样的装备,别说四十个团,就是20个,也能让当时不过两万人的小鬼子吃不了兜着走。
若时空能回返,不知那位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决定而后悔?
清单如下:
1、辽造15年式81毫米口径迫击炮6门,配炮弹3000发;
2、德国制MG08马克沁重机枪8挺,比利时勃朗宁重机枪4挺,每挺机枪配备用枪管9根,配7.92毫米毛瑟步枪弹6万发;
3、大沽制仿捷克ZB26轻机枪150挺,备用枪管1根,配7.92毫米毛瑟步枪弹15万发;
4、捷克制ZH-29半自动步枪150支,配7.92毫米毛瑟步枪弹5万发;
5、辽造50毫米口径掷弹筒150具、榴弹15000发;
6、大沽制仿德国毛瑟冲锋手枪(20响自动型)150把、7.63毛瑟手枪弹15万发;
7、捷克制VZ-24步枪1500支、子弹75萬發;
8、辽造仿德制M24木柄手榴弹2万枚;
9、德制西门子五瓦无线电台2部;
10、东北军军装8000套(冬装、夏装各4000);
11、辽造14年式37毫米口径战防炮12门,炮弹2400发;
12、青制仿德国博格曼冲锋枪200支,配弹德國7.63毫米毛瑟手枪弹20万发;
13、德制西门子15瓦无线电台2部;
.....
就这装备,别说遇到一个最多只装备了2门92步兵炮的日军步兵大队是吊打,就算是一个装备了10门92步兵炮四门四一式山炮的日军步兵联队,也不会差太多吧!
至少,绝不会出现一个步兵联队追着一个步兵师打的现象。
轻火力方面,甚至还强于日军步兵大队级,若非要说不如,主要还是在重火力方面,迫击炮的射程终究还是太短了,远比不如日军射程高达6000米的四一式山炮。
但这对于唐刀来说,不重要,四行团日后的主战场是在敌后,对着日军屁股猛踹一腳就跑路,日本人最大规模也就只能用上75山炮,105级别以上的重炮那也得能拖进狭窄的山路上。
可以说,这种轻火力步兵团的装备简直就是为即将北行的四行团量身打造。
此时不彻底更换武器装备更待何时?
抛开那些司空见惯的迫击炮、重机枪、20响驳壳枪、冲锋枪,最吸引唐刀的,其实还是即将统一全球步兵单兵武器----半自动步枪。
第780章 试枪引发的比试
唐刀当然对半自动步枪极其熟悉,哪怕那对于来自未来的他来说也算老古董。
所谓半自动步枪,就是指可以自动完成装弹、退壳、再装填,但扣动一次扳机只能射击一发的步枪。
这种步枪的射速,因为节约了拉动枪栓将子弹上膛的时间,自然是远高于栓动式步枪。
相对于目前全球各军装备的主力步枪----栓动步枪,已经出现并开始发逐渐装备部队的半自动步枪之所以还没形成压倒式的取代,那也是两种步枪各有优劣。
栓动式步枪射速是慢,可因为其枪身长度更长,可以赋予子弹更快的初速和更大的射程。
而半自动步枪射速足够快,可因为更快的射速就导致其导气系统要更强,限于目前的技术,导气系统容易对枪管和枪支的稳定产生干扰,从而影响射击精度。
在未经过大战考验的情况下,大部分国家,比如亚洲诸国,还是采用了性能更稳定的栓动式步枪做为陆军的制式步枪。
可来自未来的小蝴蝶却极为清楚,即将全面爆发的世界大战已经证明,优势火力,才是士兵在对射战场上活下去的关键因素之一。
米国牛仔和日本人在太平洋小岛上的对阵,更是充分证明了栓动步枪必将走入历史。
日本人引以为傲的精准射术,在米国牛仔们不断扣动的扳机下简直成为笑话。双方对冲的过程中,日军射一颗子弹杀死对手一个人的功夫,米国牛仔们却已经连续扣动四五次扳机,密集的子弹形成的弹流将只来得及开一枪的日军射翻在两百米外的丛林中。
热武器时代,火力覆盖才是王道!
栓动步枪,注定只会留给少量需要射程和精准度的狙击手来使用。
而在中国,赫赫有名的五六半甚至在军中使用了数十年之久,直到中国经济开始大发展全军大换装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在唐刀的心中,半自动步枪就是这个时代最适合他四行团的制式步枪。
当然了,半自动步枪比栓动式步枪消耗的弹药量要大的多,这或许也是中日两国高层都没有选择其做为陆军主力步枪的最主要因素。
火力覆盖是很爽,但那要以足够强大的后勤补给做后盾。
此时的中日两国,在后勤补给方面的水准,中方是躺平摆烂式,而日本人,比中方看起来是强大不少,但相对于已经进入机械化时代的西方国家,也只能说,一言难尽!
说白了,中方是渣渣,日本是渣!
唐刀也同样要面对这个问题,要想全团都装备半自动步枪,枪是其次,他首先得解决子弹生产的难题。
不过,解决不了全国,解决一个步兵团的消耗想必也没那么难。
重要的是得敢想,如果连想都不敢想,人类文明至今都还在茹毛饮血吧!敢做白日梦,可能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最重要的区别。
武器清单很长,从仓库中运出来的装备更多,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接受完的,而且这也是由庄师散负责,龚少勋负责协调,而唐刀这个最高军事主官站边上顶多就是个吉祥物。
抽了好几根烟却闲着无吊事儿的唐刀干脆向身边陪着的49军662团中校副团长请求,去试试东北军中少量装备的这种来自于捷克的半自动步枪。
唐刀很想现在就看看这种半自动步枪距离自己的要求有多远,他熟悉的五六半可是有效射程能达到400米的好家伙,射程上足够和三八步枪抗衡。
听唐刀想试枪,中校团副可不敢做个主,连忙让唐刀稍等,他让通信兵去向已经回归团部的团长请示。
毕竟这里不是普通的步兵团驻地,2000来号人可是看管着一个堪称巨大财富的军火库。三个步兵营,一个在守在大林庄内部,两个在大林庄侧翼,但凡有点风吹草动,早就获得军部授权的662团可是能主动发起攻击的。
这试枪是小事,但必须得通报三个枕戈待旦的步兵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这个就不是他这个团副所能做主的了。
唐刀当然不会见怪,各军有各军的实际情况,也有自己的规矩,客随主便好了。
或许是四行团先前以礼待人赢得了人家不少好感,唐刀这个不算过分却稍微有些麻烦的请求很快被通过,人家那位顾姓上校团长为此还专门带着一个警卫班在他指定的区域等着唐刀。
“抱歉!顾团长,唐刀又给你找麻烦了。”唐刀对这位略显倨傲却足够干脆利落的陆军上校其实有着不错的观感,言语中自是客气。
“唐团长客气了,你我虽分属两军,但贵团在抗日战场上赫赫声名顾某却是如雷贯耳,一直景仰!”上校团长脸上表情有些冷淡,但对唐刀的客气也同样不失礼数。
说完,目光转向唐刀身后带着的一个警卫班,看着他们背后背着的清一水半自动步枪,眼神中露出思索,“唐团长这是想?”
“哦!我见清单中列了150杆半自动步枪,此枪难得,我是考虑着怎么在我团内部各单位分配此枪才能形成最强战斗力而不至于浪费此枪性能,故带了一个警卫班来试试枪,看看他们实际使用情况!”唐刀笑着回答道。
“嗯!唐团长这个想法很务实,再好的武器,也得看人实际使用状况!”顾姓上校点点头表示认可,突然话锋一转。“唐团长,久闻贵团四行团大名,四行、松江、广德歼敌无数,不用想,贵团麾下定然是精锐无数,我团官兵每每谈起皆与有荣焉!我突然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顾团长请说!”唐刀眼神微动,似乎已经知道眼前这位的小心思。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军中更是如此,一旦出了名,挑战就接憧而至。
眼前这位上校团长显然也是存了这个心思,他这个662团,可也是49军105师的主力步兵团,在京杭公路保卫战中更是战功卓著甚至连一团主官都战死,可见其战斗力之强悍,想和战功和名声都远大于他们的四行团官兵们比一比,也算是极其正常的心理。
“唐团长你麾下官兵要试枪,此制式步枪为新枪四行团的弟兄们不熟悉,而我麾下这个警卫班,也一直装备着花机关,对于此枪也没怎么用过,双方半斤对八两,不如就让他们比上一比,你看如何?增加点心理压力,才能显示出真水平嘛!”上校团长脸上首次露出笑容。
“为了让弟兄们比出真水平,我私人拿出100大洋,奖励你我两军参与这场射击较技第一名弟兄50大洋,第二名30大洋,第三名20大洋,唐团长你看如何?”
“这.....”唐刀却没有立马答应,而是眉头微皱着有些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