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417章

作者:汉唐风月1

  应那位李长官之邀出任改编自己老部队的军长,他这一个月来,可无时无刻不想着该如何一雪前耻,随着东南方向的金陵保卫战落幕,华北大片沃土丢失,1938年元旦的来到,日军南北夹击徐州这个中国南北铁路交通枢纽重城的意图已是呼之欲出。

  LY这座拱卫徐州之北的大城,正是他寻觅良久的战场,已经攻入绿岛的日军第五师团想南来徐州,那处是他们的必经之地。

  为此,张军长甚至已经在前几日派自己的特务营提前侦测LY郊外地形并让军参谋部做出城防部署,只等报请战区司令部批准,驻防于徐州城外的59军主力即开拔LY。

  却没成想半路杀出67军这匹黑马,截了他59军的胡。

  以张军长在军中多年的历练,他当然知道,若是以67军目前仅存一万余兵力的实力,想挡住号称钢军的板垣师团那是纯属幻想,别说坐镇徐州的广西王不会同意,就是他自己也心虚。

  但唐刀刚才一说,最少能获得两个步兵团兵员以及数千伤员归队的67军的兵力将重归近3万余,加上其补充完大量军火,又有松江力敌日本第十军数日夜的战绩做背书,战区司令部同意的可能性将超过百分之九十。

  没了自己精心筹划的这个战场,他只能另觅他处。

  默默在地图前踱步,张军长的目光一直在地图上逡巡,顺着几条公路的逐渐汇集,张军长的目光逐渐停留在地图中某处,脚步也不再移动,眼中逐渐爆出光彩,拿手指往其上狠狠一点:“既然静山兄抢了我59军原来想要的防区,唐老弟,你看这里如何?”

  “咳咳!”唐刀差点儿没被茶水给噎死!

  这是不是算蝴蝶效应?他帮67军抢了原本应该由59军驻守的LY,结果这位却是要和西北军内部卷起来。

  不过,这也证明了这位大军长的战略眼光之准,所选的地方莫不是要地、必守之地!

  张军长这次所选之地,不是别处,正是未来的徐州会战最核心区域---台儿庄!

  没有人可以忽略这个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点的地方,哪怕它不是城,只是一个属于鲁地的大型村庄。

  但这个村庄,却又不是普通的村庄,建庄的时间甚至能追溯到千年前的唐朝,因水运繁荣,该庄的优越地理位置更显重要,到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时代,甚至有了‘天下第一庄’的赐号。

  先说台儿庄的地理位置,位于鲁地,却距离苏北重城徐州仅数十公里,西临微山湖,西南与京杭大运河毗连,南接陇海路,北联津浦路,水陆交通之便利,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徐州的东北门户,一道重要战略屏障,扼守运河的咽喉。

  拥有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倒还罢了,这个乾隆赐号‘天下第一庄’的村庄,从明朝开始,就成为一个区域性中心位置,在这里甚至曾经驻扎过正三品参将、正五品守备、正六品通判、正七品把总、正八品县丞、正八品外委千总、正九品巡检使等各级官员。

  啥意思?意思是就这个村庄,在大明时期人家是厅局级单位。

  到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时代,更是干脆连城墙都建起来了。

  史书记载:城邑傍运河而建,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1公里。咸丰七年(1857年),因旧基新筑砖墙,新城墙底部为土台子,墙高4米,上砌垛口。城墙自底沿而上向内倾斜,砖墙内筑土坯,上宽近3米。城门有6座:东门曰仰生,西门曰台城旧志,北门曰中正,小北门曰承恩湛露,南门曰惠迪吉,小南门曰迎祥。东、西、南、北4门各建有两层门楼,高约7米,上有岗楼,下为通道,可行大车。护城河离城墙外9米,河宽10米,深2米,周长5.7公里。

  至民国时期,古城内古城内共有8条街道、13处码头、437个巷口、5000户人家、20000间房屋。

  说是庄,台儿庄其实不比松江古城规模来得小多少,想占领徐州,此处是必占领之地。

  事实也证明,中日两国的最高指挥官们都盯上了此处,这里最终也成为双方总计投入80万大军战场最核心战场。

  围绕着这个方圆不过一点几平方公里的古城,中国军队在古城内和周边辅助防御以及最后总攻投入的军队达30万之众,而日军为此也投入了超过10万大军。

  精心筹划了这场战役的中国军队就差一点点,不是20军团那个畏手畏脚的军团长以近乎白痴般的才能数次贻误战机,最核心战场上的那两个日军支队将插翅难逃,差一点点就让中国军队完成全歼两个旅团级日军的奇迹。

  只是,这里地盘并不大,装下一个步兵师足够,让59军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全部龟缩城池内防守,可能会因为日军从天上到地下的狂轰乱炸损失更为惨重,在唐刀的眼中,并不是59军最合适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来讲,唐刀已经知道,由另一位西北军重将率领的第二集团军第31师一定会守住这块核心要地,并重创攻城日军,这一战的辉煌已然注定。

  张军长的这个选择,并不是最合适他的,哪怕唐刀知道,他所部的战斗力并不弱于那支西北军。

  “怎么,唐老弟你对我的选择并不看好?”张军长却是心思敏锐至极,浓眉微微一轩问道。“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此次日军以南北夹击之策攻我徐州,此地必然是他们南北两路大军汇合之地,而后再以此地为据点组织大军攻我徐州。”

  “张大哥您的战略眼光毋庸置疑,此地将是徐州会战核心中的核心,我军和日军将必然会在此城内外流尽鲜血!”唐刀肃然点头。

  “那为何老弟你欲言又止,难不成是质疑我59军战力?”张军长脸上首次露出不快。

  “张大哥你别误会!”唐刀站起身站在地图前。“战役之核心是此城,但守住此城仅需一个步兵师即可,更重要的却是外围之战,张大哥你59军焉能大材小用!”

  “你说!”

  “日本这个民族是个孤独而固执的民族,在拥有无比灿烂文明历史的我们华夏之族来看,他们多少有些怪异,但我们却又不得不承认,他们在执行力和细节方面的确做得很好。”唐刀却是不谈战场,反去谈日本民族的特点。

  张军长也不插嘴,做为从军数十年的老兵,他当然清楚什么叫真正的知己知彼,那不光是知道对方的兵力和位置以及意图,更得知道对手的个性特点,不然交战之前双方皆努力获得对方统兵大将姓甚名谁的情报?

  就像此战,都还未开打,中方这边的情报部门就已经全力运转,南部日军将会由那些将领统兵,北部日军将会有谁,而日本间谍更是满天飞,光是徐州城内就抓了正牌日本间谍不下十个,数典忘祖给日本人办事的汉奸更多。

  双方也都清楚,在无孔不入的对方情报机构面前,部队番号和将领姓名是保不了密的。

  但做与不做,则是成败之基础。

  “拥有这种民族性格的日本人南北夹击之计划,至少已经成型大半月,就算被我军猜到,自持实力的他们也必然会坚定执行,那时候才是我们的机会。”唐刀道。

  “你继续说!”张军长眼中精光闪动,仿佛已经从唐刀的言语中捕捉住什么灵感,却偏生又一闪而过,什么都没有。

  “那我军就死守徐州之南,以淮河天险为界,让南来的日军寸步不进,而北边的日军则必然严格执行他们的战略目标,哪怕是孤军深入.....”唐刀笑道。

  “我明白了!”张军长一拍巴掌。

  “你意思是,拒南打北,日本人想用其两把刀一南一北将我军像蛋糕一样切开分食,那我们就把南部防线变成铜墙铁壁让其切不进来,只有一把刀切进来的话,我们这块日军眼中的大蛋糕反倒是可以将日本人这把刀给吞了。”

  “没错!张大哥你不管在那里驻守,只要谨记一点,扼守住自己防线,时刻关注台儿庄核心战事,一旦时机成熟,提前主动请缨参与围歼,我相信李长官定然会选择信任您的。”唐刀正色道。

  这也算是唐刀为曾经时空中20军团那个大BUG尽自己努力的弥补,那位汤姓将领直到大捷甚至都还不相信中国军队也能这么牛逼,对超过两万日军主力来了个反杀,不然他数万大军何至于拖拖拉拉来得如此缓慢,还给了日军主力躲进二十公里外泽县县城固守待援的时间?

  若是战意旺盛的59军前来,再加上悄然摸过来的67军,两个步兵军一左一右的钳击之下,第10师团和第5师团那两个支队要是还能逃出生天,唐刀还真要说他们是天选之子了。

  “哈哈!怪不得静山对老弟你爱护有加,果然,有大才!”被唐刀一语点醒梦中人的张军长大笑,狠狠拍拍唐刀肩膀。“有你这个提议,李长官那边,不用卖我这张老脸,他也会帮你要军饷的。”

  “大哥,低调低调,您在李长官面前,可别说我说的,我四行团刚打完几个打仗,兵员都还没补充,我可不想和各位长官挣功!”唐刀忙摆手,努力撇清自己。

  他可是清楚,那位李长官来此坐镇,既有一战功成打击日寇的念头,可也有着借此战更向上一步的小心思。

  若知道唐刀有这样的能力,一封电文过来,别说唐刀这个小上校了,就是把校变成将,也是军令难违。

  那可是一个统率数十万大军的一级上将,那位已经病逝的川省王也不过是二级好嘛!

  “你不说我还不知道,现在我却是知道了,静山抢着要去驻守LY,估计也是老弟你的提议吧!”张军长却不管唐刀的小心思,大笑之余,瞥了一眼‘谨小慎微’的某上校。“功是攻过是过,看在兄弟情谊上,你的忙我帮,包括你途径豫省,我也会修书一封让你交予明轩,但今天晚上,你得陪我好好喝一场,我的酒量不算好,一两斤白酒还是能下肚的,这点儿老弟你心里还是得有点数,免得说我做大哥的欺负你。”

  唐刀.....

  “当大哥的,这么欺负人,真的好嘛?”唐刀‘憋屈’了好半天,才艰难的回答。

  “这可是川省和西北、东北酒量之争,老弟你不能让家乡父老丢脸,不能怂!”彻底放松心怀的张军长反倒是有了几分童心,把一场酒局演变成几省酒量争锋的高度。

  或许,这就是真正的有趣之人。

  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等从战区司令部归来的老吴同志坐上酒桌,眼瞅着自己这位老友不知死活的一口一个老弟和唐刀干酒,还没喝酒,老脸都开始红了。

  战场上自寻死路,他可以劝!

  但酒场上,这个真不行!

  经验值已经拉满的老吴同志只想自己能逃脱这个必输的‘战场’,但显然,‘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名言,古今皆适用。

  。。。。。。。。

第770章 土豪也钓鱼

  那一晚的酒局过后,张大军长再未和唐刀提过酒事。

  历尽千帆仍是少年,但前提是已历尽千帆,这绝对是个不再傻乎乎的少年。

  哪怕唐刀在徐州城呆了整整三日,有肉,有人陪,但绝对不喝酒了。

  唐刀当然不光是在徐州城内玩耍。

  一是他得等着从第五战区司令部拿到四行团应该拿到的军饷和奖赏;二是他需要购买足够的驮马和大车,否则光靠四行团现在那2000号人马,如何能把老吴同志给他的一个步兵团装备运往遥远的北方?

  当然了,能和张军长这个有趣的朋友盘桓几日,也是唐刀所愿。

  和唐刀感觉雷同,张军长对唐刀这个志气相投的小老弟也极为看重,在酒醒后的第二日午后就亲赴战区司令部,帮四行团索要军饷和奖励。

  果然,那位司令官并没有驳张军长的面子,口头上同意了,并且在听完张军长阐述他对徐州战局的看法后,大为欣喜之下,立即委任张军长率59军及其他几个步兵军共同组成御淮河沿线,投入兵力超过15万人,在五日后就全军赶赴淮河沿线,以拒南来的日军华中派遣军。

  这也是曾经时空中的59军在徐州会战前期的轨迹,于淮河沿线苦战将日军的华中派遣军死死挡在淮河之南后,59军因表现优异再被调至LY和板垣师团一部死磕。

  只不过这一次,历史的轨迹因为唐刀这只小蝴蝶的到来,稍稍有些改变。

  负责驻守LY的将不再是在淮河沿岸阻敌已经精疲力尽的59军主力,而是换成了换装过新装备并补充了川军保安团的67军,战力比之松江之时,亦是只强不弱。

  唐刀几乎已经可以预见从北边来的所谓钢军在67军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结局。

  要知道,曾经时空中的59军可是在LY防线上,用一万余伤亡换取了日军数千伤亡,三比一的战损比虽是处于弱势,却也是当前中国军队中打得极为出色的战绩了。

  而日军华北派遣军因为北方战场上的节节胜利,难免产生骄傲情绪,无论是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还是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面对徐州这个中方极为重视的会战级别战场,竟然都只是各出动了一个支队级别的部队。

  而中方,为了达成自己‘拒南打北’的战略,可是在徐州周边部署了超过30万大军,近十倍于日军的兵力。

  日本人不在这里失败,简直是天理难容。

  也就是那位汤姓将领阳奉阴违,简直犹如李靖转世,拖沓汤天王带着几万人马就在战场边上游走就是不投入战斗,若不是他那位校长亲自下令,恐怕战役结束他都还未参战,以至于丧失了最佳时机,让败退的日军躲进了泽县县城固守待援。

  而这一次,因为多了67军这支生力军,那位李长官不再将所有希望寄托在那位校长的嫡系上,在战区司令部那间小小的会议室里和张军长密谈了足足三个小时。

  会议内容无人能够得知,就算对唐刀,第三天陪唐刀逛了徐州城一整天的张军长也未曾吐露半个字,但从其登上城头看向远方彻底展开的眉宇中,唐刀却分明是能感觉到其面对即将而来的大战时激昂无比的战意。

  果然,在唐刀离开徐州之前,第五战区司令部颁布军令,任命张军长为徐州南线军团副总指挥。

  这无关于军衔晋升,也并不是说张军长就可以对南线的几个步兵军拥有指挥权,真正的指挥权自然是掌握在战区司令官手中,但这个位置,却让张军长多了几分自主抉择战场的权利。

  或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表明那位李长官的一种态度,张军长在此战中被重用了。

  据说,军令传至徐州汇集而来的大军,那位汤姓将领脸色铁青,直接就摔了手中的杯子。

  他当然不是嫉妒!

  做为那位校长的学生,他根本不屑于去抱坐镇徐州的那位的大腿,他是愤怒,愤怒于唐刀这货的‘擅于钻营’。

  对于这位主来说,前两日唐刀和他麾下冲突,并导致其亲信副官不得不丢出一个效命多年的掌柜去当替罪羊此事上,最让他恼怒的不是其兄开设的粮行损失,而是面子。

  一个掌柜死了,想当这个掌柜的最少还有数百人,那根本算不得什么。

  可是面子这个东西,不能丢。

  一个人上来打了你的脸,若是不做出足够份量的反击,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更多的人冲上来打你的脸。

  这是人性,更是残酷的生存法则!

  早在两日前,看似不动声色的那位,其实就已经启动对唐刀背景的调查以及反击唐刀的计划。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唐刀的背景竟然远超其想象的复杂。

  一个普普通通靠酿酒起家小商人家出身的小子,却在四行仓库之战中大放异彩,收获了88师一营精锐的心。

  并在松江之战和67军、43军打成一片,从而真正踏上战争舞台,军衔由一名少尉火箭般蹿升至上校,麾下部队也由一个步兵营变成一个军部直属的独立团。

  这都还罢了,哪怕他上面有43军军长罩着,还有67军帮衬着,那都不过是两个注定不会被那位重视的杂牌军,身为某嫡系的汤姓将领丝毫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可唐刀这两日又和这位大军长把臂同游徐州城,其关系自然很难让人不浮想联翩。

  然后,这位大军长还被战区司令部委任为南线副总指挥,其兵权甚至还凌驾于他这个拥有两个步兵军的军团长之上。

  想动唐刀,原来他还只是有所顾忌,但现在,却已经是上升为忌惮了,难度呈几何式增长,哪能不气得摔了手中杯子。

  当然了,因为张军长兵权上升而让‘仇人’忌惮的戏码,对于唐刀来说只能算是意外之喜,他既然惹了事儿,自然也不怕事儿。

  别说有两位大军长在后面罩着,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唐刀之所以得罪那个注定会声名狼藉的豪强,不仅仅只是因为明心这个未来的精英士兵,更多的,是对正义的坚持。

  唐刀很机智,甚至可以称之为狡猾,无论是面对日军老辣的指挥官还是老吴、老郭这样的老狐狸,他都可以利用自己两世为人的智慧与之周旋并获得胜利。

  可他的骨子里,仍是血未冷的少年。他还做不到像那位李长官一样为了所谓大局,任由那些令人厌恶的阴暗像吸血鬼一样将民众的财富吸光。

  面对阴暗,若是因为其背后势力雄厚就退缩,初看是明智,实则是失了寻求光明的勇气。就像这次中日之战,一次退,那就可以次次退,最终退无可退。

  唐刀在祝贺完自己新结交的大哥之后,有意无意的聊起徐州另一重要门户----藤县。

  曾经的时空中,藤县虽驻有一个步兵师,但实际上只是残缺不全的一个川军步兵师,全师加上保安团和警察仅有3000人,刨去伤员,能参战的也不过2000余,比一个步兵团还少。

  日军虽只是一个步兵大队攻击藤县,但却有飞机大炮协助,几乎没有重武器的川军只能用生命来对抗,坚守数日,没能等到传说中的援兵,自那位英雄师长以下,全师战死百分之九十五,师长、旅长、团长、营长皆战死城内,仅有两百余人突围,成为抗日战争史上最悲壮的战场之一。

  日军当时投入的兵力并不占绝对优势,如果有军队能前往救援,必然不至于出现此惨烈之痛。

  可惜,当时那位战区司令官下令救援的,依旧是那位手握重兵的汤姓将领。

  不仅对治下百姓吸血,更是弃战场同袍于不顾,如此烂人唐刀没说一枪干掉他,已经是很克制了。

  唐刀希望已经有足够决定权的张军长能改变这一结局,不需要多,一个步兵旅前去,不说守住藤县,将守军接应出注定无法坚守的城池还是可以做到的。

  张军长若有所思的看看唐刀,却是点头答应,对此地一定多加留心。

  唐刀来徐州城的任务终于完成,第五战区司令部很给力,在张军长给那位李长官说完后的第二天,四行团一月军饷6万银洋和嘉善前线覆灭第六重炮旅团奖励的4万银洋就发放下来了。

  原本按照惯例,负责发放军饷的军需部会扣下其中的百分之十以做各长官的辛苦费,从老吴同志那边打听到此潜规则的唐刀也做好了损失一万银洋的准备。

  唐刀很勇,面对汤氏粮行这种吸血鬼可以强硬出击,但这种在旧军队几乎已经放在明面上的丑陋,却一样也无能为力,他当然可以强硬至极的反对,但那样挑战的却是整个旧军队的上层建筑。

  甚至,这其中还包括老吴同志、老郭同志这样的人物。

  喝兵血的这种陋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是一种旧的社会制度和已经腐朽的上层建筑所决定的,也就是那种所谓的尝到了权力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