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371章

作者:汉唐风月1

  不过,还真没人敢不信,那一幕,可是澹台大记者发于报纸上的,只不过那会儿没点名,没想到竟然唐刀干的。

  川军们只能用目瞪口呆来证明对自己这位新长官的崇拜。他们可是见识过日军拼刺术的厉害,别说一挑四了,就是四挑一,他们也觉得不一定能赢。

  可就这样一个牛人,还被这个看着憨厚老实的小排长给打了?

  几个川军连排长看向杨小山那眼珠子,几乎都快突出来了。

  “大哥们可别听连长忽悠,就我那两下子,唐长官一只手都能干掉我,也就是第一次碰面不熟悉,我那会儿又只是个上等兵,负责巡逻战场时,拿他当逃兵用枪指着他而已。”杨小山终究是个朴实性子,慌忙涨红着脸摆着手解释。

  那也很牛逼了不是?至少说明这个小排长胆子够大,几个川军军官们都是哈哈一笑,却也没人真的因为这个解释就小看杨小山了。

  倒不是说杨小山真的有多厉害,但一个上等兵这么快就积功升任少尉,却是从侧面说明唐刀很赏识他,而且,他们一起在四行打过仗,拼过命,这样的人,绝不能轻易得罪。

  这,就是一边笑得牙花子直冒的老李想要的结果。

  这帮川军,或许服唐刀,军令下达不敢违抗,但大家都是同级别部队,凭啥就听你李九斤的,心里多少还是有几分不爽。

  你真当李九斤开军事会议的时候腆着一张脸在哪儿耍贱是干啥呢?那是用唐刀的态度告诉那帮川军连长们,老子是唐长官的心腹,是铁杆,你们要是跟着老子干,哪怕是同级的连长,也得给老子服帖点。

  独立营另外三个步兵连连长,和这群川军相处起来都有自己的优势。

  像一连长冷锋,一句话都不用说,其他人都帮他说了,那是独立营最强步兵连的连长,就连副营长郭守志和参谋长庄师散都得给足他面子,平时都是喊他冷连长,而不是直呼其名。

  这样的人,只有傻子才敢炸刺儿。

  而钱大柱和赵大强,一个青涩年轻好相处,一个看着表面朴实其实内心狡猾的一匹,最关键他们都是出身于川军,这让川军连长们心里好接受多了。

  也就他李九斤,没有那三位的优势,也只能另辟蹊径,让川军连长好规规矩矩的服从命令,不然战斗过程中一旦出现什么差池,那可是要用人命为代价的。

  这是属于一个在部队里混了十来年老兵的智慧,他太知道那帮军官们心里打的什么小九九了。

  现在,他就是用一句玩笑话,让川军连排长们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什么才叫心腹,不光连长,连小排长都是和唐长官有着过命的交情的。

  李九斤这些小心思,唐刀当然是知道的,不过不管他用什么方法,把交给他的部队指挥的犹如一体,那就是优秀的指挥官。

  就像一位伟人曾说过的“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况且,就算唐刀想在他的麾下中去除派系化,那就真的能去除的掉的吗?连同新加入的9个川军连,全营谁都知道,就算大家都是嫡系,但唐大营长麾下嫡系中的嫡系就是一连和二连以及火力支援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算只有几个人,也会在心里各自盘算一下亲疏,更何况是超过2000人的一支军队呢!

  不管唐刀以后能指挥什么样规模的部队,雷雄、冷锋、李九斤、程铁首等人脑门上都会贴着唐刀嫡系的标签。

  李九斤这边一边感叹着自己脑瓜子的灵活,一边“团结”隶属于自己指挥的友军,河谷里的竹内云山也在竭力开动小脑瓜。

  可怜的日本陆军大佐极速非转的脑瓜子本来已经快宕机了,是距离他足足有500米远的油桶轰隆滚下的巨大声响让他不得不变清醒。

  军人的直觉不断提醒着他危机即将来临,可他又实在猜不出来中国人下一步会怎么做。

  以现在河谷内反击的枪声烈度判断,河谷内至少还有八九百帝国步兵,虽然这个数字让日本陆军大佐痛彻心扉,原本,进入河谷内的帝国官兵足足有近两千人那!这才多久,就只剩这么点人了?

  但,这也给了竹内云山一点信心。

  中国人占据着优势地形,又有足够重武器,把他围困的死死的他没球得半点门,可残存的步兵只要不少于800,他就有信心不会那么快被中国人干掉。

  没错,中国人的重火力超越了他的步兵联队,但就想靠这些重武器就把近千大日本帝国陆军干掉,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判断,中国人的重火器其实已经力竭,神奇的抛投炸药包的武器基本上已经不发射了,山炮和迫击炮固然可怕,但炮火密度也肉眼可见的在削弱。

  中国人想吃掉他们,只能投入步兵进入河谷,对藏在河谷各处的帝国步兵攻击。

  大家都用枪不用炮,竹内云山有信心,他的‘钢军’们能以一抵三,没个三千步兵,中国人吃不掉他们的。

  这还是连续受挫的情况下日本陆军大佐主动调低了的比例,若是换在华北平原上,他甚至敢说他的麾下能以一敌十。

  毕竟,在华北战场上,他可是指挥着他的步兵联队追着一个中国步兵师狂追猛打过。

  按道理说,中国人布置好这么大一个局来坑他,绝不会冒如此大风险冲下山作战,可是直觉告诉他,危机已然来临。

  被危险直觉刺激的稍微清醒点的日本陆军大佐选择趴在一个深沟里偷偷摸摸拿着望远镜向远方观察,观察中方的动静。

  在这处战场上,不偷偷摸摸是完全找死的行为。

  十分钟前已经无比小心拿着望远镜查看敌情的少佐联队副被人一枪命中望远镜,子弹粉碎了望远镜镜片的同时还贯入了他的右眼,血糊糊眼眶的旁边,是嵌在早已血肉模糊脸上依旧在冬日的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碎玻璃片。

  那种诡异得让人胆寒的残酷让竹内云山明白,他的周围有中国人的神枪手,枪法准到极致的神枪手,联队部背着野战电台的通信兵应该就是他们干掉的。

  再露脑袋的是孙子,保命第一的日本陆军大佐从此没从他选中的隐蔽位置露过头,哪怕他的麾下不断向那座小山发起决死冲锋的时候。

  望远镜的视野里,他有幸看到了赵大强部抛下的第二波油桶,也看到了麾下无比英勇的帝国步兵们像土拨鼠一样四散而逃,然后被中国人的枪弹扫倒,再被疯狂跳跃着前进的油桶砸成肉泥。

  但这,都不是关键。战死的帝国官兵已经足够多了,再死那么几十个对于日本陆军大佐来说,完全可以称得上波澜不惊。

  望远镜的镜片上倒映着的是中国人随后铺天盖地的炮火,将油桶周围百余米的步兵打得疯狂逃窜。

  再然后,一排又一排穿着灰黑色军服和深蓝色军服的中国士兵顺着疯狂油桶开辟的路向下高速移动,日本陆军大佐目光猛然凝固。

  中国人,竟然开始进入河谷地带作战了,这是要进行最后决战了吗?

  原本自信的竹内云山却是丝毫没有能大量杀伤中国士兵的欣喜,更多的是绝望。

  因为他知道,他企图拖到天黑的野望彻底消失了。

  中国人,竟然宁愿付出巨大伤亡,也不想放走他们一人。

  “传我的军令,拉响警报器,通知全军上刺刀,准备和中国人决一死战。”失去所有希望的竹内云山瞪着通红的眼珠子下令。

  再如何不想死,这个时候,却也只能死战。

  整个步兵联队,谁都可以投降唯独他不能,他若不死战,恐怕,他的母亲就会流落街头,温柔美丽的妻子就要成为权贵们的玩物,可爱的孩子则会食不果腹。

  事实上,不用他发布军令,被逼入绝境的日军步兵们眼瞅着山上冲下来的中国士兵,纷纷做出反应,杀气腾腾的将挂于腰间的刺刀装上枪口。

  他们在中国人的炮火下也懦弱过,也逃窜过,可当中国人选择要和他们近距离接站彻底灭杀他们的那一刻,这群被日本岛内誉为‘钢军’的日本步兵们终究还是有几分‘钢军’的硬气。

  若唐刀真的发动全军冲锋,恐怕这被激起凶性的800日本残军,能让独立营的诸军官们痛彻心扉。

  就像数月前山西那个关口一战一样,一个日本辎重大队上千人被伏击却决死一战,竟然和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中国军人打出了近乎一比一的战损比,而那其中有不少可都是经过万里大转移的精锐士兵。

  获得最后胜利的中方指挥官脸色阴沉的几乎可以滴出水,其内心之痛或许连不够了解他的人都可以知晓。

  但,竹内云山和日本步兵们都错了。

  他们想象中的冲下山的中国军人会朝着他们冲锋并凶猛开火的一幕并没有出现。

  冲下山坡的中方士兵们是一边开枪粉碎他们周围所有的反抗,一边依据山体建立工事,有的还抬着冲下山的那些黑乎乎的物体放到了河谷上,挥动着随身携带的日式单兵工兵铲挖掘起了掩体。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一丝疑惑仅在日本陆军大佐灵动的脑瓜里闪过仅一秒。

  下一刻,浑身冰凉的竹内云山就声嘶力竭地大喊:“全军掉头,决死冲锋,杀光他们。”

  冰寒彻骨的恐惧让竹内云山甚至忘却了可能存在的中国神枪手,怒吼的声音都能在这样的战场上传出去百米远。

  是的,竹内云山终于知道直觉中的危机来自于什么地方了。

  这一刻,日本陆军大佐甚至很痛恨自己那无比灵敏的危机意识,真的是想要,他就有啊!

  中国人,这是打算将蛋糕分成几分,然后再集中火力和兵力将之一口口吞掉。

  太毒了!

  可真的很有效!

  一旦这种态势形成,他和他的步兵联队死无葬身之地不说,中国人还不用承受巨大战损。

  。。。。。。。。。。

第695章 筑坝捕鱼!

  是的!

  竹内云山这一刻头脑清明无比通透,他终于知道为何二十几分钟前河谷尾巴山头上的中国人不再只是固守,而是试图离开阵地向下发起算不上坚决的攻击了。

  原本他以为中国人只是打算将自己麾下的步兵赶远点儿好建立攻击阵地,后续再投入兵力再进行攻击。

  谁知中国人压根没打算继续拖下去,这边的所谓攻击不过是个假象吸引注意力,真正目的竟然是要在看似不可能的河谷中建立阵地。

  作战经验丰富的日本陆军大佐却是极为清楚,如果让中国人在自己麾下残军的核心腹地建立阵地,那就像是在溪流中筑坝断水捕鱼一样,被分为几段的河谷阵地上的运动空间会被压缩的越来越小,什么时候开始进行收获鱼获,将彻底由中国人说了算。

  或者说,这种战术一旦开始实行,就已经证明中国人开始发动总攻了,决死之战时刻已至。

  其实,不光是对整个河谷中失去指挥权旳日本陆军大佐想清楚了这一点,河谷中被分割中的日军各级指挥官也意识到了危机。

  伴随着日军各部还拥有的手摇警报器凄厉长响,残余日军疯狂了。

  哪怕是炮兵连和火力支援连拼出全力将炮火和各式机枪子弹、投向正在全力构筑野战阵地的李九斤和赵大强两部周边200米,但依然有不少日军步兵在轻机枪和掷弹筒的掩护下发动了冲锋。

  不知有多少日军步兵连200米区域都没进入就绝望倒下,可仍然有‘屎黄色’敏捷的在河谷中的石滩上跃进。

  ‘钢军’之强悍,透过这种近乎是飞蛾扑火的冲锋,尽显无遗。

  可惜,李九斤和赵大强两人也同样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早在接到作战任务时,就已经设想了这种结果。

  步兵们是在疯狂的挖掘掩体,可所有冲锋枪、驳壳枪、轻机枪、掷弹筒却是严阵以待,滚落下来或横或竖的油桶就是最好的掩体,他们只需要躲于其后,将枪口对准前方,等着冲过迫击炮弹幕、重机枪弹雨抵达阵地前方百米的日军抵达。

  而后,全力开火,在没有停止开火命令之前,打空所有弹匣。

  赵大强的4连早已在上一轮歼灭战中品尝到了火力覆盖的甜蜜,重新领取了足够弹药的4连官兵那是得心应手,子弹是不要钱一样拼命输出。

  李九斤的2连可能还是头一次如此富裕,最开始难免还有些心疼,但他们有一个会算账的连长,一看火力覆盖没达到自己想要的程度,亲自提着一杆冲锋枪加入一线战场,并且怒声下令:“今天谁特良的打空的子弹比我老李少,战功清零,省出来的大洋其余弟兄们平分。”

  什么样的军官带什么样的兵,老兵油子会算账,手下的人当然也不会差,甚至早就有人算过,这一仗打完,只要2连表现的不算差,缴获加上各种奖励,活着的人每人可以分20块大洋左右。

  原来是身陷绝境,钱不钱的其实对大家伙儿意义不大,但现在可不一样了,打完这一仗就会撤至江北休整,大洋可以寄回家或是买吃的穿的,说不准还能去楼子里快活一下,那谁还不想要?

  一听这话,那还不是甩开膀子铆足了力气进行火力输出?原本长连射配合短点射需要几十秒才打空的一个弹匣,这会儿干脆就只要不到二十秒钟。

  火力强度甚至还超过了已经驾轻就熟大手大脚的4连那边。

  至于说会不会有人瞎几把打,扣着扳机不放就把子弹倾泻一空?有这种疑问的人只能证明没有上过真正战场。

  不干掉敌人只有一种后果,自己被敌人干掉。

  没人会拿自己的生命耍滑头!

  中方这边不惜一切的连续火力犹如汹涌波涛,一波连一波,日军那边自然就惨了。

  而且是老惨了。

  特别是在赵大强的4连那边,他阵地左右两翼足足有近500余日军在疯狂进攻。

  放眼望去,炮弹激起的硝烟中屎黄色人影憧憧,不断的有人倒下又不断有人突进,更不知硝烟中有多人在开枪,装有砂石的铁皮油桶不断飞溅出火花。

  捅了个超级马蜂窝般的错觉会让人以为日军数量远超出他们先前的预计。

  就算是历经战场的老兵,那一刻也会忍不住头皮发麻,有很大一部分川军士兵甚至直接扑倒在地上,宁愿拿手在地面上刨坑也不愿意用工兵铲挖掘。

  但很快,绵绵不断的连续性火力让日本人心碎,中国人心安。

  赵大强手下现在可不止一个4连,他还有两个川军连,虽然大部分都是步枪,却也不乏驳壳枪,甚至还有几杆冲锋枪。

  当然了,轻机枪也是有装备的,虽达不到一个班一挺轻机枪的强度,一个步兵连好歹也拥有5挺轻机枪,加上4连自身的,仅是轻机枪就达到了18挺,外加一挺重机枪,再配上超过30把驳壳枪和15杆冲锋枪。

  米国牛仔在未来的冲绳岛之战中已经证明过,再如何不惜性命的决死冲锋,在弹幕前,都是虚妄。一个步兵营用两個小时射杀5000日军的记录令世人瞠目结舌。

  在这里,也不会例外。

  以这样的火力密度,别说区区500日军,就是来一个日军步兵大队,光靠纯步兵就想攻入阵地,那也是痴人说梦。

  而对于日军来说,他们现在就是纯步兵,没有步兵炮没有重机枪,几具仅存的掷弹筒也休想在400米外轻松发射,就算躲过炮弹和雨泼一般的重机枪子弹,山岭之中还有几双眼睛在死死的盯着他们。

  顾西水特战小队的两个小组早已受命支援李九斤和赵大强部,击杀日军军官和掷弹筒或是轻机枪射手,帮两部减轻压力。

  从两部士兵从山上冲下到现在,日军至少已经有6组掷弹筒手被山岭上的神射手给狙杀,还有三个穿上普通日军军服的日军少尉,不过因为属下习惯性的低了下头,就被判定为军官,一样成了牛二的战利品。

  或许是因为在河谷中被吊打了太久的缘故,日军终究还是太高估了自己。

  这样英勇的冲锋,仅仅只坚持了不到3分钟,随着超过200具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裸露的石滩上,4连左右两侧日军们被中国军人不计成本射出的海量子弹给打崩了。

  抛下还呼喊着他们帮助的受伤同袍,丢下他们曾经再如何困难也得拖走的战友遗骸,不管不顾,四散而逃,有疯狂的向两侧的山上躲去的,有折身向后跑的,反正,是再也没有人去做什么必死的冲锋了。

  哪怕谁都知道,随着中国人在河谷中站稳脚跟,等待着他们的就是中国人一步步前进,然后就像赶老鼠一样将他们赶到角落里再一一杀死。

  只是,那会儿怎么死也是以后的事,但此时再不跑,就得死得透透的了。

  眼瞅着连自己的护卫中队都选择败退,而且疯狂跑向两侧山体,竹内云山的泪水再次溢满眼眶。

  这已是溃败!

  彻底失去编制失去组织的溃败,距离全军被中国人围杀,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他还有机会看到傍晚的云霞吗?

  日本陆军大佐的泪水已经给自己最后的回答: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