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370章

作者:汉唐风月1

  不过,他们显然忘了,独立营可不光有迫击炮,还有机关炮。

  一挺日式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在3号高地因为情况紧急被迫自毁,但独立营依旧还拥有一挺苏罗通20毫米双联装机关炮和一挺25毫米双联装机关炮。

  两挺机关炮原本被唐刀部署于河谷两侧400米外的高地上,主要作用是用来防空,万一有日机来助阵,两挺机关炮和数挺拥有高射机枪架的重机枪组成的高射机枪阵地就是唐刀对抗的底牌。

  结果是到现在日军连侦察机都没飞来过,唐刀大胆判定日军战机肯定由于天气原因不能起飞,直接撤掉所有高射机枪阵地,投入对地进攻。

  火力支援连的士兵们刚吭哧吭哧将双联装机关炮搬到指定阵地,就收到前方步兵们求助,那会儿正好山风将河谷内的浓烈硝烟吹淡,94坦克距离他们又不远,视距应该不超过300米,目标简直不要太明显。

  在老鼠山一战中击落日机的莫松子彻底获得程铁首的信任,担任了那挺苏罗通机关炮的主射手,但这活儿可不轻松,一挺20毫米机关炮总重量高达200公斤,就算是快20个壮小伙儿轮流搬运,也是累的一身臭汗。

  莫松子本就什么战功没捞到反而累成狗心里正不爽,突然看见这个嚣张的“小家伙儿”,那还不如同在牢里关了十年的壮汉看见了青楼小娘?

  整整一個弹板十发炮弹,被这货憋着一口气在五秒内全部打空。

  事实再次证明,莫松子这货可不光是运气好,手下也是有真材实料的,十发炮弹,至少命中目标五发。

  好几个婴儿拳头大小的弹洞在日军小坦克侧面钢板上清晰可见,并没有想象中的殉爆,小坦克就此沉寂,发动机运作产生的隆隆黑烟还在继续喷,就是再未见任何动静。

  彻底成了一只小乌龟。

  没人知道这辆94小豆丁里的三名日军究竟遭受了什么样的噩运,直到后来打扫战场,有川军士兵好奇的打开坦克的后门探头进去看了一眼,然后就蹲地上哇哇吐了个天昏地暗。

  雪茄般大小的弹头穿过钢板后在坦克里形成跳弹的威力,只有亲眼目睹后才会知道。

  五颗随机跳跃的弹头将里面的设备基本破坏殆尽,顺便把三个大活人撕裂了,肉块遍布整个车体内部。

  别说川军了,就是经历过好几场血战的独立营老兵们都不想看那个令人可以做噩梦的场景。

  “赵大强!”

  “到”

  “你4连携14连及16连从河谷中下段处冲下山,冲进河谷建立阻击阵地,同时,要将日寇的生存空间进行不断压缩,能不能做到?”

  “保证完成任务!”赵大强比李九斤要干脆的多。

  “记住,你们几位的主要作战任务,就是将河谷之内的日寇分成三段将之全部分割开,使之形成不了统一指挥,然后我军可将其分而歼之。

  到时,炮兵连所有迫击炮山炮以及程铁头火力支援连的所有重火力将会在你们左右两侧200米处开火予以掩护。等你们完成战斗任务,我会根据战况再调集河谷两端之兵力,对残敌发起总攻。”唐刀下达完军令,又问道:“怎么样?还有什么问题。”

  原本独立营有4个步兵连,雪耻团有9个步兵连,卫东来和蔡勇冠的7连和9连基本算是没了,独立营也就11个步兵连,冷锋的1连又不在,可用的步兵也就10个步兵连。

  到现在,唐刀已经拿出手里可以使用的10个步兵连,手头上只有特务连这最后一个连队了,其中骑兵排还要负责监控远方,特战小队亦潜伏于山中,最多只有老黑的警卫排可以投入战斗。

  可以说,唐刀这算是他来到这个时代以来极少见的孤注一掷,没有退路,没有底牌,不成功便成仁。

  “保证完成任务。”见唐刀歼敌的最后军令下达,军官们全部目不斜视,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也就李九斤这厮稍微有点迟疑,眼神有点飘忽。

  赵大强心里一突,这位老哥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可别说什么趁炮兵连火力覆盖的这个当口,让他给弄点儿罐头垫吧垫吧的这种骚话。

  他的兵也要趁这个时间多喝几口水多喘几口气儿尽量恢复体力的,不是来跑腿的。早知道就不吃牛肉罐头的,谁特么知道李九斤这货鼻子如此灵,都快和‘锤子’差不多了。

  “李九斤,有屁赶紧放,错过这个点儿,老子是不会再给你提要求的机会了。”唐刀来这个时代最先接触的就是李九斤这厮,从老**子眼珠子开始骨碌乱转,就知道他又想整活儿。

  不过,正是因为足够了解,他知道这厮是二皮脸一点,但绝不会不分场合,他的要求应该是与战场相关。

  “嘿嘿,长官,能不能把飞雷炮给我来点儿?”李九斤嘿嘿直笑。

  “咋,你老李是打算让你的兵扛着飞雷炮去打小鬼子呢?那我只能告诉你,别想了。”唐刀微微一皱眉。

  “哪能呢!我是打算废物利用一下,往里面装上砂石,往山下一滚,就像古时候用的滚木,砸死一个算一个,哪怕砸不死小鬼子,也可给我部当一下掩体不是?”

  “长官,我4连要50个。”赵大强眼睛猛地一亮,直接开口要。

  “我日,大强你能不能不这么不地道,这可是我想的招儿,你直接抄也就算了,咋还狮子大开口上了呢?”李九斤眼珠子直突,口水都快喷赵大强一脸。

  四个步兵连长,冷锋最冷酷,钱大柱最年轻,赵大强最老实,老李最二皮脸,这时独立营全体官兵对这四位的画像。

  但显然,他们错了,老实孩子玩起心眼来,那也是一套一套的,能把二皮脸都给气懵了。

  “我部两个连需要挤压日军生存空间,这种可移动掩体正是我部最需要的。”赵大强也不分辨,只是简单陈述理由。

  李九斤......

  别说,这个理由很成立。

  唐刀这个战法就像是捕鱼,李九斤的作用就像是那张网,而赵大强就是在上游不断击打水面的渔人,将受惊的鱼儿赶到网里。

  不然的话,唐刀也不会再给他配两个川军连了。

  于是,头脑灵活的李大连长悲催的就分了30个大油桶,那看向赵大强一脸的幽怨,真的,让老实孩子头皮发麻。

  。。。。。。。。。。。

  给李九斤和赵大强一共分了80个油桶,剩下的还安置于山岭两翼的20个油桶自然承担了抛投100个炸药包的重担。

  随着夏大雨的两颗红色信号弹打上天空,20门歇了半天的没良心炮再度开火,平均每门炮投掷5个炸药包。

  负责这20个大炮筒子的炮兵们这会儿也熟练了,知道这玩意儿没什么精度,他们只要小心不让其炸膛就成,点火后就不管结果,负责安心装填下一个。

  炸药包就这样又再度无规律的冲上天空,而后落入河谷。

  好不容易离开山路辛辛苦苦才找到可防两面山体火力的日军再度被四处飞溅的石头炸了一脸血。

  八嘎!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不是已经搞完了嘛!怎么又来?

  这一刻,日军的内心那不是一点点幽怨。

  先前已经被这种毫无弹道可循的炸药包给炸晕了,打了半天,在付出了不小的死伤好不容易找到个安稳的地儿你来我往挺像攻防战的,怎么又开始扔起这个缺德玩意儿了?

  位于河谷里天然沟壑里的日军不得不仰着脖子仔细盯着天上,沟壑和岩石能挡子弹,但可挡不住往下掉的炸药包,万一掉到沟里,上百米沟壑里的人都得被那玩意儿产生的气浪给冲上天,炸不死也得摔个半死。

  从高处看过去,那情形真的是颇为搞笑,炸药包往下落的位置,翘头仰望呈静止状态的日军连滚带爬一哄而散,就像是一群遇见汤姆的杰瑞。

  大日本帝国陆军的荣誉,早就被丢到爪哇岛去了。

  只可惜啊!没摄像机能记录下日军这一幕丑态。拿着望远镜的唐刀遗憾的不行,决心以后有钱了咋说也得给澹台明月配台摄像机。

  据他所知,这个时代已经有那玩意儿了,就是笨重的很,不是未来那种可肩扛可手提的摄像机所能比拟的。

  不过没关系,只要能有个图像,说不定这些画面战后就能变现。

  唐刀可是知道,痛恨日本人到家的可不止华夏这一家,澳洲那边的西洋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可也被日本人祸祸的不轻,以至于战争后期都不接受日本人投降,硬生生将十几万日军赶入满是毒虫的丛林,基本无人存活。

  关键这帮洋憨憨以后还贼有钱!靠这忽悠点外汇回来绝壁不难。

  唐刀那边看着日本人被揍得满地找牙翩翩,炮兵连却是全体脱去军服,大冬天的光着膀子干得浑身冒白烟。

  炸药包丢完,就是分布在山岭上的迫击炮开火,不过,不是覆盖式攻击,而是根据前方炮兵观测员发来的日军聚集较多的位置定点炮击。

  也只有站在山上的人才能看得更清楚,炮火最集中的位置,大都在李九斤和赵大强即将冲下山建立阻击阵地处的前后约三百米,唐刀要用20分钟的炮击将这一块的日军都给赶走,建立一个纯粹以炮火形成的通道。

  毕竟,唐刀这种学自那支部队、深入敌军阵地将敌人分割开来的战术虽然能很有效的将敌人的生存空间压缩,并加快敌人崩溃的速度,但也有极大风险。

  尤其这是独立营第一次在实战中操作,压根没进行过什么战术演练。

  当河谷内的日军发觉了对手的这一企图,必定会发起决死冲锋将插入自己阵地的对手干掉,若是没有建立好阻击阵地,而让不惜命的日军冲破火力网短兵相接的话,巨大的伤亡绝对能让唐刀心碎。

  因为,一旦两军相距不过百米甚至五十米的时候,炮兵营几乎给不了他们任何协助,他们还没厉害到将炮弹精准至100米范围,在炮弹下,所有生命都是脆弱的,不管是敌军还是友军。

  独立营的兵力调动自然是深处河谷之内看不到全局的日军不知道的,他们只知道在中国人陡然增强的炮火下狼奔豸突,既要顶着头上的炮火还要防备两面山上射来的要命子弹,尤其是位于河谷中段的日军,那心里简直是苦得不要不要的。

  只有一开始就选了个好位置,躲到山脚下乱石中或草丛中的日军这会儿是幸福的。只要不开枪不暴露,藏着脑袋藏好腚,一般来说危险并不是很大。

  中国人不管是炮兵还是步兵或是机枪,除了漫天飞舞的炸药包没准头炸一个算一个以外,其余都是发现目标再打,并不盲目乱射。

  不少日军自从发现了中国军队这个特点后,就躲在草丛或乱石中再也不开枪了,哪怕是曾经那些让他们噤若寒蝉的长官们怒吼着反击,他们也不打。

  和宝贵的生命相比,长官们狰狞的面孔和焦躁的怒吼又算什么呢?更何况,有胆子怒吼着指挥的长官们,可有不少去跟天照大神聊天去了。

  于是,不少人更是心安理得的躲着就是不冒头,至于说中国人如果冲下来怎么办?

  放心,肯定会有人反击的。百分之八十的日军几乎都抱着这个念头。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心理,都想着保全自己,而指望别人去反抗,但最终的结局是所有人都死。

  燃鹅,放弃了大日本帝国陆军骄傲的‘钢军’们都已经卑微至此了,中国人也没打算放过他们。

  当装了超过150斤泥土砂石的油桶从山岭上轰隆隆滚下来的时候,躲在草丛和乱石中的日军裆下真的很忧郁。

  中国人,太狠了!

  竟然连滚木这种近乎原始的武器都用上了!

  。。。。。。。。

第694章 大佐的危机意识!

  尤其赵大强部三个步兵连要冲下山的位置,25个油桶每隔3米一个,近百米宽的山体上25个油桶轰然而下。

  皖南的山可不像秀丽的江南,山势都很缓,特别是被命名为捞金坑河谷两侧的山,足有四五十度的坡度,人在上面行走,也得小心翼翼。

  坡地上基本以灌木和杂树为主,就算有的树粗大一些,但装了砂石总重量近200斤的油桶经过了十几米高度落差的加速后,便犹如草原上狂奔野马,一往无前。

  不管是灌木还是树木,在这等狂暴能量面前,也是一撞即断。唯一能给这批轰隆隆滚下的大家伙造成阻碍的或许只有石头,但那也不会彻底阻碍滚木的去向,而是将之高高抛起或是转换一定旳方向。

  甚至还有两个高高弹起的油桶在空中相撞,爆发出令人牙酸的撞击声,然后分别砸落于山坡上,再以更狂暴的姿态向河谷中冲去。

  “轰隆隆”的声音犹如打雷一般,从河谷底端向上放眼望去,本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山岭仿佛被一个巨型的耙子给刨了一下,灌木草丛向两边拼命的分开,成人大腿粗的大树也是一撞即断,甚至还因此撞松了不少石头,紧跟着一起向山下滚落。

  这玩意儿别说砸身上了,恐怕就是从身上滚一下,这人也跟饼差不多了吧!

  原本躲在草丛石头后的日军无不吓得屁滚尿流,不知有多少人手脚并用向两边或向下狂奔,那种狼狈,完全可以和他们在河谷中躲炸药包的同僚们相媲美。

  卧槽!真是不砸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日本鬼子藏着呢!赵大强不由自主的抹了把冷汗。

  这真还得亏人家李九斤脑袋瓜好使,不想出拿油桶装砂石当工事这一招,光是下山这一路,恐怕他指挥的这三个步兵连都得付出不小的代价。

  山上的中方指挥官们在暗呼侥幸,山下的疯狂逃逸的日军却是遭了殃。

  先不说这原本只是用来丢‘装备’顺便吓吓人的滚木一旦撞人身上就是一堆肉泥,位于山岭两翼阵地上的几个连的中国士兵们可不会闲着看热闹,不知道有多少杆枪瞄准着这帮从草稞石缝里钻出来的‘土拨鼠’们呢!

  迈开两条小短腿狂奔躲避,会被不足百米外的步枪、机枪打死,可若是想赌运气不跑,就学那辆94小豆丁硬抗......

  可惜,人毕竟没人家小豆丁那层厚皮,看着那些比炸药包还要没规则的滚木就这么扑面而来,没几个人敢赌。

  敢赌的,基本都死了,不是被油桶从身体上生生碾过筋断骨折就是被蹦蹦跳跳的油桶撞飞或挂飞。

  而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跑的日军,倒在枪弹上的至少有一半。

  当然了,还是有命好的,既躲过了子弹也躲过了油桶,可这还只是第一波,第二波25个油桶很快就被士兵们推上山岭沿着它们‘前辈’撞开的路再度滚下。

  而相对于山坡上的日军,其实还有更倒霉的。

  那是河谷中的日军。

  被近百米高的势能进行加速的油桶完全就是失控了的野马,滚下山坡之后还又向谷底中滚动了七八十米才停下。

  在势能转换的巨大动能面前,一切都是枉然。

  油桶不管撞着什么都是撞得粉碎,哪怕是石头。连带着石头后面的人,全部撞碎。许多油桶表面都沾着新鲜的毛发和血肉。

  热武器和冷兵器的区别是射程和能量级别,冷兵器所以才被热武器彻底取代,但有一点,冷兵器造就的血腥和惨烈,绝不是能把人体原地蒸发的热武器所能匹敌的。

  比如就像现在,油桶滚下的那段路,完全可以称得上一条血肉铺就的路。

  一滩滩扁平呈喷射状的碎肉遍布整個战场,一看就是必须得用军工铲往起铲的那种。

  一些刚吃过牛肉罐头的4连士兵很懊悔自己吃了,因为这无比血腥的一幕导致不少人直接把牛肉给吐了个干净。

  真特么太浪费了呀!

  鬼子也是,就不能站着被子弹干掉死得干净一点,非要整得这么血里呼啦的。

  赵大强那边50个油桶分为两拨丢下去至少干掉了三四十个倒霉蛋,李九斤那边却是把分给自己的30个油桶一口气全丢下去。

  显而易见的,覆盖面积更广,造成的破坏力更大,干掉的鬼子光是数残尸都能凑个步兵小队了。

  老兵油子都来不及嘚瑟自己的智慧,倒吸了一口凉气惊叹:“额的个娘哎,早知道这样搞也行,那还费什么劲搞炸药包,咱全军就带上个几千个油桶,推下去就能把这帮王八蛋给砸秃噜了。”

  杨小山在一旁忍不住笑:“连长,别说油桶能不能找得到那么多,就是有,那也得咱们这两千号人能有那号力气。”

  李九斤丢出一个大白眼:“就你娃知道这,话说你娃现在翅膀是硬了哈,老和我唱对台戏。以前多老实个孩子,我老李说啥就是啥,连唐长官都敢打。”

  “啥子?”老李身边的几个川军军官一呆。

  老李这厮他们看出来了,就是个典型的**滚刀肉,但没看出来这个年纪轻轻的小排长这么牛逼呢!连长官都打过?

  他们倒是没亲眼见过唐长官有多猛,可架不住有人说啊!

  军人最喜欢吹的牛逼除了自己有多牛掰,就是自己跟的长官有多牛掰。四行一战唐大长官单人单枪连杀四名日军,独立营的军官们可至少有一半人亲眼目睹过,那自是吹的不行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