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339章

作者:汉唐风月1

  有的往前,有的向后,还有的向侧翼的山坡跑,就像是炸了窝的马蜂一样。

  日军骑兵别说舍不得自己的战马,就算是舍得,他们也不敢这个时候下马,那绝对会发狂的战马给活活踩死,他们只能拼命勒紧缰绳,控制着战马别往前,别往左右,那都是取死之地。

  唯一的生路,只能是向下,只要战马开始发力飞奔,向下延伸的炮火,也不一定就追得上他们,没看还位于他们下方的机枪兵和掷弹筒兵已经向兔子一样飞奔吗?

  然后,他们就耽搁了时间。

  在战场上,耽搁时间,是要受惩罚的,而惩罚的代价,或许就是生命。

  在炮火开始沿着山炮向下延伸的前一刻,日军骑兵以其娴熟的技术控制住了发狂的战马,开始调头向下,沿着山坡狂奔。

  轰隆隆的马蹄声,甚至还强过了山顶上的隆隆炮声,再然后,炮声重新占据优势。

  因为,在肆虐了山顶近百发炮弹之后,得到无限开火权的胖大海选择将炮火向山坡之下延伸。

  迫击炮可不像山炮,打不到山的另一面。近85度的抛射曲线几乎没有死角。

  炮弹打过来了。

  一发炮弹落在日军的骑兵中,那是真正的一片血雨,四五匹战马连同着其上的日军骑兵被撕裂。

  然后,接踵而至的炮弹就像是一颗颗流星,将整片山坡包括曾经威风凛凛肃杀之气令人胆寒的日军骑兵们一起淹没在漫天的炮火中。

  当然了,日军骑兵们不算亏,做为日军中的贵族军种,他们的确比被他们鄙视看不起的山民渔夫组成的步兵们要强的多,好歹他们多活了几分钟。

  至于说那些提前跑路的机枪兵和掷弹筒兵,其实也没跑多远就完蛋了,不过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不是死在中国人的炮火中,而是死在疯狂纵马逃命的日军骑兵的马蹄下。

  不断提速只想逃命的骑兵们怎么可能为了这帮低贱的家伙们变向?如果有阻碍,直接纵马踏过去就好,不用刀砍,已经是看在友军的份上了。

  整个3号高地,就像是一堆被炮弹点燃,以人命为柴的巨大篝火堆,火光四起。

  山下的日军和他们的指挥官们,呆若木鸡!

第635章 对轰!

  看着在火光中挣命的步兵和骑兵们!

  看着在山坡上像一群受惊了的鹌鹑狂奔的属下们!

  竹内云山大佐眼前一阵金星乱冒。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麾下这个步兵大队已经被他这个步兵联队长彻底‘玩残’了,另外还要捎带上半个骑兵中队。

  “八嘎!给我开炮还击,命令所有炮兵部队,对所有中国炮兵,不,包括步兵所在方位,还击!”眼前金星乱冒的日本陆军大佐足足一分钟才缓过神来,涨红着一张丑脸下达军令。。。

  竹内云山此举与其说是阻止中方迫击炮继续吊打自己还在3号高地上的步骑兵,倒不如说是无差别报复来得更准确。

  日军的山炮、榴弹炮、步兵炮在两分钟后此地开火。

  有炮火在1号2号高地山头炸响,也有炮弹越过三处高地,在数百米外的山林中炸出一朵朵弹花。

  这也是精细的日本人第一次如此漫无目的的将宝贵的炮弹用于自己并不明确的坐标。

  换句话说,就是除了1号2号两个高地,其余区域基本都属于瞎几把打。

  但国崎支队拥有大大小小超过40门火炮,他们当然有这样任性的资格。

  俗话说得好,乱拳打死老师傅,恐怕竹内云山自个儿也没想到,他羞怒之下下达的军令只差一点就真的炸到了唐刀的炮兵连。

  炮兵连为了能更好的支援前线作战,所选区域并不是在大后方,而是就在距离3座高地不到500米的山脚下,周围有两个川军步兵连做为护卫。

  因为通信的关系,连同防卫步兵战壕一起,整个炮兵阵地的面积也不超过2000平米。

  日军瞎几把打的炮火炸响距离炮兵阵地最近区域,甚至就在战壕十几米之外,飞舞的弹片把一个猝不及防的步兵观察哨兵差点儿没切成两半。

  那也是炮兵阵地上第一次出现伤亡。

  若是日军火炮的炮管再稍微偏一下,不说105榴弹炮重达18公斤的炮弹,就是四一式山炮那种6.5公斤炮弹,也能在炮兵阵地上卷起一阵血雨腥风。

  这是炮兵的特点,炮兵阵地上囤积着炮弹,一旦被引爆,基本就是全员完犊子的命。

  按照正常的情况,当炮火距离自己很近,炮兵们最应该做的是,抬起火炮迅速转移,避免人员和装备受损。

  可这会儿被下了死命令的炮兵连官兵们这会儿只有一个念头:干掉山头上的日本人,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说!

  “弟兄们,给老子装弹,打他个狗日的。”从一向还算冷静的胖大海在阵地上挥舞着手臂高声呼喊,就可以看出炮兵们此刻有多执着。

  铁了心的炮兵们根本不理会日军炮兵的疯狂还击,执着的将一枚枚充满着仇恨的炮弹射向那座沾满着中日双方军人鲜血的小山上。

  63军走之前留下的绝大部分炮弹储备也同样成就了这次炮击。

  炮兵连在不过30分钟的炮击中,足足轰出80发山炮炮弹再加上400发迫击炮炮弹和200发机关炮炮弹。

  将小小的高地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来回犁了至少两遍,足足炮击了近半个小时。

  这也是整个老鼠山阻击战中方最凶猛的一次炮击,因为炮弹的储备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但就是这次炮击,同样让日军认识到了中国炮兵的厉害。

  原来,当中国人拥有火炮的时候,哪怕是最不起眼的迫击炮,一样可以把他们炸成肉块,成为大地的肥料。

  或许连唐刀和国崎怔这两个中日双方最高指挥官都没想到,一个高地的争夺战,最后竟然演变成一场炮战。

  日军是仗着自己火炮多,开展的是一场仅仅只针对对手可能藏身地的炮战。

  山坡、山脚、峡谷、树林,一切可能藏有对方步兵的位置和区域,都有可能遭到炮击。

  中方步兵们都只能抱着脑袋躲在战壕里期待自己没有那么倒霉

  而中方这边则是逮着3号高地这个固定目标狂打,一副不把即将沦陷的3号高地炸平就不罢休的趋势。

  中日双方的阵地上,全部是炮声隆隆。

  当双方各自发泄完的火炮终于停歇后,日军撤兵了。

  撤退的命令,是国崎怔亲自下达的。

  哪怕他禅精竭虑以各种战术围攻的3号高地就在眼前,哪怕这名日本陆军少将也知道,那个小小的高地上已经不可能再有中国人的一兵一卒,他就算派一个步兵小分队,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占领。

  但他不敢了,他怕已经疯魔的中国人会以此为陷阱,等他的人上去后,再次炮击。

  山顶和山坡上就算不用眼睛看,也知道那上面不会再有什么阵地了,步兵上去不过是炮弹的活靶子。

  那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会成为整个淞沪地区帝国军队最大的笑话,不断的派人去成为中国炮兵的靶子,而最大的战果也不过是消耗了一些中国人的炮弹罢了。

  那就让中国人重新占据高地好了,他可以将高地上的中国人变成炮弹的靶子。

  已经彻底放弃速战速决战术的国崎怔就是这么打算的。

  为此,他已经向18师团的牛岛贞雄中将请求了5000发炮弹的补给。

  既然中国人这么顽强,那他就在这里,用足够多的炮弹来回答他们。

  阵地再如何坚固,意志再如何顽强,也不过是个坚硬的壳,而炮弹,就是敲碎那个壳的因子。

  国崎怔这一招足够毒辣,充分利用己身优势,以己之长对彼之短。

  只是,他错估了对面的中国军人,更是错估了对面的中方指挥官。

  因两个步兵连战殁而情绪激荡的唐刀可比他想象的要更凶狠更顽强的多。

  300人可死,3000人也可死。

  可仅是这300人死,就已经消耗掉靖安军一旅七八百人外加一个步兵大队。

  那若是3000人死,国崎怔这个原本牛逼哄哄的混成旅团型的支队还有几人能活到战后?

  没有人能知道答案!

  就像中日这场战争一样,别看日本人高歌猛进,其实就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战争的结局是怎样的。

  一切,都得先打了才知晓结局。

  不过,国崎怔唯一能确定的是,这场攻防战的第一天,是以他的失败而告终的。

  血红的夕阳,在炮声间歇中,缓缓落入群山。

  但战斗,却并没有因为太阳落山,就停止。

第636章 成长的代价

  唐刀下令组织的400敢死队,在双方炮战的时候,就已经成功组建完毕。

  除了李九斤的2连全连外,另外300余官兵皆是从雪耻团里挑出来的悍勇之士。

  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冲过重重炮火,而后十不存一抵达3号高地,而是在唐刀的率领下,没入山林。。。

  白天,日本人有飞机有大炮,没有战壕坑道做辅助,和他们对战无疑是自寻死路。

  但到了晚上,没有了飞机大炮的双方可就拉到同一水平线上了,此时要拼的,就是看谁敢死了。

  更何况,唐刀的目标,就是日军的炮兵。

  顾西水的特战小队两个特战小组一个在下午的时候摸向高地之前的山岭,给炮兵连提供日军的重机枪和步兵炮阵地坐标指导,而顾西水则带着牛二等人在山林中阻击完左翼日军之后,就在当地两名老猎人当向导的带领下,绕了一个大圈,绕过日军防线,向广德县城方向潜行。

  顾西水身上背着野战电台,他是奉唐刀之令,寻找到日军炮兵所在地以及广德城东的一处驻扎地。

  如果唐刀的记忆没有出差错的话,曾经的时空中,日军正是将大量油料和粮食等辎重放在那里,却被率领着一个步兵营的饶中将来了个回马枪烧了个干干净净。

  那也是这位川军中将战死之前最后的战果。

  来自未来的小蝴蝶自然知道有这种可能性,当然不会放过。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日军炮兵所在位置。

  国崎支队装备的4门105榴弹炮对阵地的威胁太大了。

  3号高地之所以连一个白天都坚守不住就全军尽墨,和那4门105榴弹炮脱不了干系。

  正是那种杀伤半径超过15米的榴弹炮,将花费两千余人用了一天一夜辛苦挖掘出的战壕近乎摧毁殆尽,才导致步兵们在重机枪和掷弹筒的攻击下无法得到有效保护,从而到了下午,日军数次攻入阵地。

  每一轮白刃战,固然是让日军付出重创并将其赶下阵地,可高地上的兵力折损远比以火力阻止日军进攻要大的多。

  只是几个回合,3号高地上的兵力就由三位数锐减至两位数,直至最后不得不玉石俱焚。

  唐刀的心很疼,以至于坚强如他,都没有在夕阳西沉日军退走之后登上3号高地的勇气。

  他不怕血肉模糊的战场,可他怕看见士兵们瞪大的眼睛。

  是他这个指挥官在黎明时给他们希望,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勇敢,这场战斗和未来的战争一定会胜利,可同样是他这个指挥官,亲自下令炮击山顶,将那里所有人生机泯灭。

  纵算他们愿意,愿意死在自己人的炮火下,可是他这个指挥官如何面对?

  根据战况,必须要学会选择放弃,这是一军之将者所要学会并且承担的。

  这同样是独自领军的唐刀军旅生涯中的必修课,这些,唐刀都明白。

  只不过,唐刀从未想到这一天会这么早就来到。

  做为战士,唐刀已经无可挑剔,他可以冷静甚至于冷酷结束敌人的生命。

  但他现在早已不仅仅只是战士,更是一名指挥官。

  从独立营到雪耻团,总计有2000多人要听从他的军令,是战是退,是死是活。

  战场对于所有军人来说,是生死杀场,也是课堂。

  只是这个课堂无比残酷,不能成长的,只能进入没有限制的死亡名单。

  唐刀,也不会例外。

  做为指挥官,他也在成长。

  就像现在,他做出了放弃的选择项。

  只是,他现在的不面对,不是逃避,而是,他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去告慰自己的战友。

  那就是,日寇的命。

  唐刀亲率400敢死队,每人携枪一支,子弹100发,手榴弹6枚,水半斤,进入山林。

  除去必要的装备,没有任何给养。

  之所以叫敢死队,那就是此一战要么胜,要么败。

  胜,就遁入山林回归阵地;败,则全军皆亡。

  两者,都不需要任何食物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