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309章

作者:汉唐风月1

  四个冲锋枪兵就算能活到那个时候,枪里也都有子弹,可面对近百亮闪闪的刺刀,他们又能怎样?

  一百多米之外的山坳,突然传来熟悉的‘哒哒哒!’MP28冲锋枪的连续枪响。

  接着,便是木柄手榴弹的不断爆炸声。

  “川军弟兄们,给我投弹,把所有手榴弹,都给我砸光!”脸上被榴弹碎片划出一道血口子的中士爆发出的吼声犹如狼嚎。

  他的吼叫声,甚至连距离他们不过三十多米远的二鬼子都听到了。

  寒毛直竖都不足以形容他们此时所受到的刺激。

  或者,应该称之为裆下一凉。

第584章 不过外强中干!

  听到中士的嘶吼声,八名川军士兵几乎是下意识的从单兵掩体中爬出来,将藏在身下的手榴弹后盖旋开。

  拽掉拉绳,不管不顾的冲着山下铆足了力气丢出去。

  四杆冲锋枪也开始射击。

  在距离山顶高地还远的时候,靖安军的两个步兵排当然可以维持着宽度达200米的散兵线,但当越来越接近山顶,很自然的,兵线的宽度绝不会超过100米,那也意味着每个士兵间的横向距离也不过就一两米,这就显得有些过于密集了。

  四杆冲锋枪的子弹飕飕飞过来,所有士兵第一反应自然是趴下,但躲过子弹却不代表着能躲过手榴弹。

  中国军队标配的防德制长柄手榴弹原本就因为杠杆原理扔的距离要比圆乎乎的手雷远的多,这下居高临下,哪怕被榴弹炸得心惊胆颤的8个川军士兵只能发挥出百分之七八十的战斗力,也足以抛出三十多米远。

  那叫刚刚好!

  第一波8枚手榴弹真真的砸在卧倒的靖安军士兵身边。

  不过,除了一两枚当场爆炸外,更多的没有立刻爆炸,只是滋滋的冒着蓝烟。

  但那,对于还来不及暗呼侥幸的靖安军士兵们来说,反而是更残酷的心理摧残。

  如果换成一支真正的强军,比如独立营二连那位军士用自己的身躯当战友盾牌的选择,或者差一点儿的,也会捡起手榴弹远远丢开。

  可对于绝大部分参加靖安军的这些曾经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参军的目的也不过是想混碗饭吃,吃着吃着突然发现这口饭挺香,除了被人暗地里戳脊梁骨,明面上谁看着他们不害怕?就是以前那些正眼都不看他们一眼的土财主们,看着他们也得点头哈腰,能发军饷还又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可不就铁了心的跟着李寿山这个大汉奸一条道走到黑了。

  可显然,纵观世界历史,从未有过一支强军是没有精神层面信仰的。

  就像纵横欧陆大陆的蒙元铁骑,他们的信仰是:青天之下,皆是蒙人牧场;哪怕是日本人,之所以能悍不畏死,那是被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武士DAO精神一遍又一遍洗脑的结果。

  在生死危机面前,这支在进攻中表现出无比坚决的伪军怂了,没人敢去将冒着蓝烟即将带来死神嚎叫的手榴弹抓起丢开,而是纷纷惊呼着向另一侧翻滚。

  直到两三秒之后,延时长达五六秒的手榴弹才爆炸,这也导致靖安军士兵们绝大部分侥幸躲过了这一波手榴弹攻击。

  但他们却没发现,因为慌张中的躲避,原本还有些稀疏的阵型显得更密集了。

  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只只受到惊扰的虫子,本能的蠕动着凑成一团团。

  仿佛,只有同伴的温度能让他们感觉到温暖。

  血液的温度,绝对比体表温度要高,他们下意识的选择没有错。

  “给老子在手中留两秒再丢!”看到第一波手榴弹攻击效果不好,中士眼中充血,嘶声怒吼一声,丢下冲锋枪,拉响了面前已经旋开后盖的手榴弹。

  任由蓝烟在手中滋滋直冒,一直到三秒钟之后,才奋力向前抛出。

  另外三名警卫排士兵都以班副的方式纷纷投出各自面前放着的手榴弹。

  川军士兵们知道,他们现在只能听眼前这名中士的指挥,一旦二鬼子们冲上来,大家伙儿全都得死,也只能咬紧牙关,憋着气在心里默念‘一二三!’再将手榴弹投掷出去。

  一个川军士兵或许是因为太过慌张,手榴弹硬是在手里停留超过4秒,才匆忙丢出。

  幸好,这批由军政部补充的手榴弹都是来自巩县兵工厂仿制,质量极佳,若是一些小作坊做的,引线可没这么规则,指不定早就将这名川军士兵炸成血葫芦了。

  这一轮抛出的十几枚手榴弹,大部分落地即爆,但至少有三枚是完成了令人恐惧的空爆。

  三团硝烟在空中炸开的效果可比过年时候的烟花璀璨多了,肉眼可见的气浪直接将树冠给横空截断,但最致命的却是弹片。

  没有了大地做阻挡,三个空爆弹的弹片几乎是360度无死角的迸射。

  下方一片惨呼。

  就这一轮十几枚手榴弹,至少导致十几名靖安军士兵死伤,有的很不幸被弹片击中主动脉,那血飚的,能飚出去好几米远,落在脸色苍白的靖安军士兵脸上,一片温热。

  当然了,比温热鲜血更刺激人的,是堪比屠宰场一般地惨叫声。

  “冲,给我冲上去!”靖安军上尉连长看着这一幕,终于明白自己已经是一脚踩进了陷阱。

  眼前不断丢着手榴弹的高地是陷阱,但最致命的却不是他们,而是那片看似远离战场的坡地。

  中国人竟然在那里预先埋伏了伏兵,将自己派去的掷弹筒小组打得根本无法对眼前这个高地形成压制,也使得这个高地上的士兵可以肆无忌惮的从工事和掩体后向下方投掷手榴弹。

  而之所以不等掷弹筒小组准备好就攻击,也是为了让两个步兵排距离阵地再近一些,彻底进入他们的手榴弹攻击范围。甚至为此,他们宁愿承受几波榴弹攻击会带来的伤亡。

  能完成如此完美的战术,高地上的中国指挥官不光是够狠够绝,更重要的是山林中的守军和这片高地上的士兵之间该有着怎样的默契和信任啊!

  高地上的中国守军宁愿用伤亡换取猎物踏入陷阱,山林中的中国守军明明可以提前攻击却硬是隐而不发,一直等到山顶的枪声响起,才对可以压制山顶阵地的掷弹筒兵们发起攻击。

  头脑越清晰,却越是心惊。

  他面前的对手和之前碰到的那支军队完全是两个等级。

  可现在的战况对于这位靖安军上尉来说,已然是骑虎难下。

  现在就撤退,他除了抬着一大票伤员和死尸回去什么也得不到,整不好还被那位一直看他不顺眼的营长向上告一状丢掉连长职位,等着他这个连长宝座的人可是多了去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唯一能改变这个结局的,只能是进攻。

  他赌山顶高地上兵力并不算多的中国人没有那么多手榴弹,根据他先前在东北军呆过的经验,一人携带四枚手榴弹就已经是极限。

  这位也算是果断之人,看着山顶上不断抛下爆炸的手榴弹,不仅没有下令撤退,反而是下达决死进攻命令,更是将做为预备队的那个步兵排的士兵派了一个步兵班充入进攻部队中,还有一个步兵班自然是去山坡那边支援被攻击的掷弹筒兵们,而最后一个步兵班则在他的低声命令后潜入树林中不见。

  山顶上打得如火如荼,山坡那边也在战斗,掷弹筒兵和一个班的步兵也不是任人屠宰的羔羊,不断响起的枪声和爆炸声显示着他们也正在激战。

  这也意味着,这位破釜沉舟拼死一搏的靖安军步兵连长押上了自己所有筹码。

  他只差一点点就成功了。

  虽说他错估了山顶高地守军携带的手榴弹数量,川军士兵们在出发前就被要求每人至少携带6枚手榴弹,多的甚至携带了8枚,连续六轮手榴弹抛至山林中,将近百枚手榴弹的爆炸将原本的密林都给炸秃了。

  给靖安军造成的死伤更不用说,少说也有三十多人倒在血泊中哀嚎,还有二十多个连声都没有。

  而被炸得焦头烂额的靖安军们则是被上尉连长挥舞着手枪驱使着连续三波冲锋都被四杆冲锋枪猛烈扫射给打回去。

  可随着手榴弹投掷密度的减弱,山坡那边的枪声爆炸声则还显示着那边的战况处于胶着状态,尚有六七十兵力的靖安军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他们耐心的在草丛中爬行着,竭力向上,四杆冲锋枪和另外几杆步枪的射击已经完全阻挡不了他们的前进,再接近五米,仅靠扬起手臂,就可以把手雷投入那片由大石头组成的工事区域里,那怕只是丢在石头之前,也可以阻挡那些该死中国守军的视线。

  “冲啊!”靖安军上尉眼里闪烁着疯狂。

  惨重的伤亡已经告诉他,不管成败,这场战斗其实都已经是他败了。

  头脑中已经没了先前什么在少将旅长面前表现的想法,他现在只想攻上这片阵地,杀了那些中国军人。

  这不是什么渴望获得胜利,也不是替麾下复仇,纯粹是一种美好梦想被破碎后的执念。

  十几颗手雷被靖安军努力抛出,在阵地前数米处炸响,硝烟混合着气浪和泥土将阵地前沿笼罩着。

  数十名靖安军士兵爬起身,一边开枪一边努力向上跑,虽然很艰难,但只要十秒钟,不,五秒钟,他们就可以冲入夺去他们数十人生命的小型高地了。

  “哒哒哒!”比高地上四杆冲锋枪还要炽烈的十数道火舌从山林的侧翼扫过来,将正在沿着山坡卖力奔跑的二十几名靖安军士兵扫倒在地。

  老黑赶到了,带着右翼所有他能带上的警卫排士兵。

第585章 完美阻击

  战术是随着战况的改变而改变的。

  听到500米外最偏远一处高地传来的枪声,老黑瞬间做出判断,二鬼子大部分兵力定然聚集那一处,其余几个高地再无必要囤积如此多的兵力。

  立刻吹响铁哨,通知距离自己最近的两个高地警卫排士兵与自己汇合,只留川军守住高地。

  上山难,下山容易,收到自己排长信息的警卫排士兵们提起冲锋枪就是一路狂奔,总共十三人只用了三分钟完成集结,而后花了15分钟抵达战场附近。

  而此时,靖安军正顶着山顶上不断抛下的手榴弹硬撑阶段。

  老黑并没有立刻率领兵力投入到战场,而是命令所有人休息三分钟后,在山林中悄悄绕到高地之侧。

  为了不惊动靖安军,老黑甚至没有吹响铁哨通知高地上的自己人,他相信自己的属下若是看到他们这些深蓝色身影,会懂得他的战术意图的。

  既然这批二鬼子如此死硬,那他这一次就让他们尽量多的硬在这儿好了。

  皖南的山地还是不如江南肥沃,山林都不如那边茂密,这些家伙正好可以用来肥地。

  老黑硬是一直等到靖安军抛出手雷,一大票人开始直着身体向上狂攻的那一刻,才亲自带着麾下十二个警卫排士兵射击。

  对于靖安军来说,那可是糟糕了。

  十三杆冲锋枪的集火喷射出的子弹密度可和高地上的四杆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还是他们猝不及防的侧翼。

  因为在侧翼,老黑率领的十二名警卫士兵其实距离靖安军足有五十米的距离,加上多少还有密林和灌木的掩护,被打懵了的靖安军不由自主的又趴下了,也只有这样,才能抵挡住这样可怕的火力攒射。

  甚至还有不少靖安军士兵举起步枪开始朝侧翼射击,子弹同样打得老黑这边碎木横飞。

  老黑率领的十二人可没有高地上那么完善的工事,当即就有一人被子弹击中,惨哼着倒在地上。

  靖安军这帮二鬼子的凶顽可想而知。

  只是,高地上的反击也到了,又是十几颗手榴弹抛下。已经把手榴弹延时玩得越来越得心应手的川军士兵们彻底再没给靖安军们翻滚躲避的机会,手榴弹不是落地即炸就是干脆凌空爆炸,把距离高地只有二三十米的靖安军们炸得一阵鬼哭狼嚎。

  但这,还不是他们最后的噩梦。

  刚用冲锋枪把他们打成狗的中国人那边竟然也能丢来手榴弹。

  可那,是五十多米开外啊!哪怕是有居高临下的缘故,可若是按丢到兵线中间的弹着点来看,距离都快八九十米了。

  但,这是真的。

  这可是老黑安家立命的独门绝技。

  在平地上,他的最好成绩能投到70米之外,在这种居高临下的环境下,爆发出全力的老黑丢出个八九十米是再正常不过。

  手榴弹丢的远,或是丢的准,都不可怕,毕竟拥有这个能力的也不过老黑一人,哪怕十二名警卫排士兵把他们携带的24枚手榴弹都给他,又能怎么的,还能一枚手榴弹一个敌人了?

  但偏偏就是老黑远远投过来的手榴弹把靖安军最后的顽强给炸成了碎末,或者更确切点说,是手榴弹六秒的延时成为压垮靖安骆驼脊梁骨的最后一根稻草。

  手榴弹在空中飞行的速度也不过是十几米每秒,六秒的时间刚刚够这些由木柄和铁质弹身以及400克炸药的黑疙瘩们飞行到靖安军的头顶上。

  都还来不及砸断树枝,黑疙瘩们就在空中纷纷欢笑着绽放着属于自己最后的灿烂。

  一个,两个,三个这种就在头顶无视任何匍匐姿势就能欢快的将弹片扎入躯体的空爆弹还能让人忍受,毕竟,要落到自个儿头上是个概率学,可几乎个个都这样,人的心理就再也难以承受了。

  空中连续爆开十团硝烟后,靖安军们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连滚带爬的向下,就算他们那个上尉连长在后方连连狂吼,也是不管了。

  想打你自个儿打去,老子是不会再不傻乎乎的趴哪儿挨炸了。天知道那些川人还有多少手榴弹?这或许是溃逃中的靖安军士兵们最朴实的心理活动。

  “杀!”老黑和高地上的中士同时下令追击。

  远超敌人的火力强度和携胜攻击如同猛虎下山的气势已经注定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胜利。

  沿着山势,一口气将靖安军残部追赶出差不多150多米,老黑才吹响铁哨招呼士兵们回返。

  战斗到此时,弹药用的七七八八,士兵们的体能也濒临极限,如果有中弹的士兵也需要得到救治,老黑对于这种小型战场的把控显得驾轻就熟。

  战后的战斗总结会上,唐刀还专门点名对老黑警卫排这场山林阻击战进行表扬。

  不是因为其战绩彪悍,依靠着一个只有12人的高地,老黑带着一半的警卫排毙杀靖安军90余人,而己方仅6人轻伤两人重伤。

  也不是其战术运用的有多巧妙,先是分散阻击,后来又随机应变抽调兵力迅速支援,中间还有留下陷阱毙杀超过十名掷弹筒兵的精彩。

  而是,老黑没有贪功冒进,企图将这个败退中的靖安军步兵连一锅端。

  靖安军真没渣到那个地步,事后证明,该部那个铁头连长其实还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他步兵连所拥有的6挺轻机枪从始至终都只出动了4挺,还有两挺轻机枪就留在他身后大约300米的位置,另外还派出最后一个步兵班守住了山脚。

  一来是防止被人抄了后路,二来就是为了给自己掩护,万一战况不利撤退,有敌来追的话,两挺被埋伏于山脚下的轻机枪一通扫射,至少是能阻挡住敌军追击的脚步的。

  显而易见,若老黑稍微贪心一些,两挺轻机枪和一个早已找好掩体的步兵班绝对会让他付出血的代价。

  幸好,他足够明智。

  此战后,再无人对老黑这个警卫排长不服。

  其他任何战场,可都没谁打出他这样近乎零伤亡的战斗,而且还是以一比二的兵力对比情况下。

  相对于老黑亲自率领的打了差不多一小时的右翼阻击战,左翼那边反倒是轻松多了。

  一通冲锋枪压制外加手榴弹一阵狂丢,该股靖安军象征性的打了一阵乱枪,就主动撤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