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300章

作者:汉唐风月1

  而日本人却要么是呆在稍显简陋的一线战壕里挨炸,要么是向前进攻中,遭遇迎头痛击。

  不过二十几分钟的战斗,可以当士兵们前进掩体的坦克车就已经被击毁四辆,连带着跟随坦克前进的四个步兵小队被凶猛的机关炮以及紧追而来的迫击炮炮弹撕成碎片。

  日军所谓向后延伸3000米的炮火,注定只能是个笑话。

  别说中国军队没有想撤的意思,就是真撤退了,这样的雾色中,日军自我觉得挺密集的炮火也不过是炮打蚊子----瞎几把打罢了。

  可若不延伸,难道缩回来打,那片阵地上可基本都是日本步兵,中国人都躲在坚固的工事里,炸自己人很好玩吗?

  亲自抵近至前线督战的牛岛贞雄脸色难看的就像刚吃了一坨大巴巴!

  不过就是,在这样的天气,很难有热乎的给他。

第567章 气不死你

  实则虚之!

  虚则实之!

  这两个由华夏先人发明的词汇看着挺简单,但使用起来却是千变万化,令人难以揣测。

  对面那个糟老头子真的是坏得很,牛岛贞雄算是又学习了。

  是消耗了近1500名步兵的生命之后。

  战场整个持续了近3个小时,三个重迫击炮营几乎打空了五分之四的炮弹储备之后,日本人终于扛不住了。

  放弃了已经占领的一线战壕,全线撤退。

  哪怕从牛岛贞雄到下面的步兵联队长已经笃定的认为中国人这是在搏命式炮击,或许很快,他们就将打空他们的炮弹储备。

  但,他们也撑不住了。

  因为,中国人消耗的是炮弹,但他们付出的却是生命,接近百分之二十的战损比,已经让士气跌落至谷底。

  自此,日军再无组织这样规模进攻。

  哪怕牛岛贞雄在下午时收到来自淞沪派遣军司令部转来的情报,据潜伏于金陵高层的间谍报告,嘉兴防线的中国军队已经获令可以后撤。

  若是他们再来‘战术欺骗’咋整?对面那个糟老头子可不是一般人!脑门上被中国军队一棒子差点儿打成独角兽的牛岛贞雄再也不相信那些所谓高级间谍的鬼话。

  或许就连他自己都没发现,潜意识中,他甚至希望这支中国军队赶紧走,走得越远越好,他是真的不希望再和他们作战了。

  松江一战,他是预备队没损失几个人,还气鼓鼓的看着其他几个主攻部队被打成狗;嘉善一战,终于切身感受到了谷寿夫、末松茂治、国崎怔几人的无奈,被偷了一个重炮旅团不说,自己师团也战损超过4000;等到嘉兴,都还只是开了一个头,就又小一千人要装进小盒子。

  这若是再打下去,他这个刚复建没多久的特设师团是不是就要改组成特设旅团了?

  甚至,就连正在向嘉兴狂奔距离此地还有100公里的国崎怔支队,牛岛贞雄也不报什么太大希望。

  那帮蠢货不也在松江城下被人家打了一脑袋包吗?咋的,去东边绕了一圈就能变牛逼了?最终还不是得和这帮中国‘亡命徒’们死拼?

  这时的牛岛贞雄就像是个叛逆期的孩子,一直不信邪,怼天怼地怼空气,结果被残酷的社会和现实毒打后,就又陷入了浓浓的自卑中,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

  但吴中将可没心思照顾自己这位对手的情绪,日军一退兵,他就立刻命令,各辎重部队、医护队、工兵等辅助兵种后撤。

  这一次,他们可有高达五十公里的路要走,直到进入位于广德县的山区。

  一线部队,也在分批后撤,到傍晚时分,整个嘉兴防线上只剩下三个步兵团。

  如果这个时候,日军再大举进攻,恐怕他们就会发现些许端倪,中国军队的反击力度大幅削弱。

  只是,已经怀疑自己怀疑人生的叛逆少年着实被一棒子揍得狠了,整个下午也只是发动了三波步兵大队级进攻,稍遇抵抗,战斗不过半个小时就后撤了。

  形势远大于实际意义。

  三个步兵团一直坚守到主力部队撤退至广德境内,才开始撤退。

  而这时,还在急行军的国崎支队距离嘉兴还有三十公里,牛岛贞雄在收到海军侦察机汇报嘉兴后方的旷野中有中国军队活动迹象,犹豫了很久之后,终于还是鼓起勇气重新组织了三个步兵大队发起进攻。

  然后,他赢了。

  一线战壕没人。

  曾经又是迫击炮又是机关炮把94坦克车都打成大蜡烛的二线战壕,也没人。

  这次,中国人没有利用夜色跑路,而是大白天就大摇大摆的溜号了。

  明明是赢了,可那个心情,咋说呢!

  真不比那天看着一长串的伤亡数字来得好。

  他被中国人玩了。

  所谓的坚守,所谓的奋战之最后一人,还八嘎的不用密文,原来就是糊弄傻小子的。

  “八嘎!八嘎!中国人都该死,都该死!”怒极的牛岛贞雄的怒火,在进入已经空荡荡的中国人指挥部后,彻底爆发。

  唐刀的毛笔字真的很烂。

  烂到三名中方指挥官都不想再多看一眼,那歪歪扭扭的,比鸡爪子刨的还要难看几分。

  也就澹台明月这个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傻妞儿抿着嘴乐,也没说利用业余时间教教这个粗货。

  当然了,比他们更不想看的,其实是被单独点名的日军中将师团长阁下。

  “牛岛大傻子,你又来晚了,哥们儿就在广德等你,你可一定要来哟!不来的是绿王八!”

  唐刀在独立营撤离之前,借着和三位指挥官告别时,看着这个终究会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永固工事,一时兴起,非要提着毛笔来个题字留念。

  绿帽子之说源自于元明时期,据说从元朝开始,娼妓之家、家长和亲属男子都要裹绿头巾。而到了明代,依然使用这一习俗,规定专业乐户,也就是歌舞的贱民群体,需要佩戴绿头巾作为标志,以此形成对乐户的侮辱。

  所以,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和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朝鲜,对于绿帽之语都是深明其意,再加上王八那个天生绿壳,更是绿的不要不要的。

  唐刀当然不过是生怕气不死牛岛贞雄这个老货,特意如此绿上加绿,却不知一语中的。

  对于已经年满60的牛岛贞雄来说,重新穿上军装出征那是想建功立业,可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年龄比他小十来岁的妻子,本就是虎狼之年,他年老体衰无法满足,这下他常期不在,可不正是出墙良机?

  搞不好,就这几个月,绿帽子都快摞成金字塔了都。

  刚怒骂一句的日本陆军中将阁下彻底气急攻心,眼前一黑,昏厥过去。

  若不是这货心脏没啥毛病,指不定唐刀就效仿了诸葛孔明,光靠骂,都能把对方一员大将给活活骂死。

  牛岛贞雄是属王八的,小命还算硬,周围一众日本将佐七手八脚,一通你扇嘴巴子我摸胸顺气的猛如虎操作,总算是把牛岛王八胸中那口郁结之气给平顺了。

  也就是这会儿还没全民普及急救知识,不然牛岛贞雄中将阁下的老婆给他戴没戴绿帽不知道,但他绝对是先给他老婆戴了一顶,慌极了的一众日军佐官可不会还在他嘴上放块纱布再来搞什么人工呼吸。

  那一波大嘴唇子凑上去,估计互相都恶心的紧。

  “追,给我追,杀了他们!”总算是回过气来的日本陆军中将阁下颤抖着苍白的厚嘴唇,下达了追击军令。“命令第36步兵旅团谷川正宪大佐,务必全歼敌军。”

  “嗨意!”一众将佐围着半躺的师团长阁下,齐齐弯腰低头。

  那模样,就跟默哀一样。

  牛岛贞雄......你们是不是巴不得老子死?

  ‘牛岛贞雄,你你不得好死!’36步兵旅团旅团部里的谷川正宪在收到军令的那一刻,彻底炸毛了。

  这简直就是个小人那!哪能逮着老子36步兵旅团一直用的?

  夜袭,我们是主力;追击至嘉兴,我们是前锋;敌后渗透,我们出兵;现在,又八嘎的是我们?

  泥人尚有三分火气呢!谷川正宪大佐阁下也不完全是泥捏的不是?

  军令不敢违,磨洋工的手艺还是有的。

  三个距离防线最近不过10公里的轻装步兵团,利用这个间隙,彻底逃出生天。

第569章 一片金光

  相对于日军一部分激进一部分坐等的分化,已经用时二日夜撤退了六十公里进入广德县境内的嘉兴全军也终于在此时要分兵了。

  128师隶属第十集团军刘建绪部,于撤退中已经接到集团军司令部军令归建。

  天下本就没有不散之筵席,大家都是军人,没有那么多儿女情长,军令一至,原本还在向芜湖方向奔走的128师立刻掉头转向,改向而行。

  川军和东北军的士兵们一样没有停下脚步,日军的侦察机还在天上,他们没有时间去拥抱那些和他们曾并肩作战过的异乡战友,甚至没有机会立正行礼,逐渐渐行渐远的两军只能互相挥手作别。

  “湘军兄弟,雄起!”川军们吼得两眼满是泪光。

  “哥几个,仗打完了若是不死,记得来找老刘喝酒,老刘的家在松花江边上,到时候给你们打条大黄鱼尝尝。”一个东北老兵班长冲着那边队尾高声吼着。

  “要得,兄弟们记得来我们凤凰耍,我们的沱江水清的很,我们的妹驼更是美!”那边的湘军们同样眼含泪光,大声作答。

  大步疾行的湘军从此再无人回首。

  不是舍不得分离,而是,这些历经残酷战场的军人们都知道,仗还没打完,所有的未来承诺只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

  那些熟悉或是陌生的面孔,那些一声令下就和他们并肩杀入战火的身影,或许在某一天就不存在于这个世上,包括他们自己,也是一样。

  此处一别,对于其中大部分军人们来说,就是一生。

  老兵们的直觉是对的。

  从此地一别,中国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处处皆是战火,各奔东西的川、湘、东北三军再无聚首之机。

  等到五十年后,由已经升入高位的某位将领亲自领衔,花了极大的力气将曾经在嘉善前线并肩作战的三省之军尚在人世的军人、组织于嘉善县抗战纪念碑前聚会,能到场的耄耋老人,不超过两百人。

  其中有一半人战死于连绵数年的抗战,还有近一半人又因为连绵战斗,身上隐疾处处,根本抵挡不过时间长河的残酷,他们的平均寿命仅在50余,远低于普通人的寿命。

  能再见面的,百不存一。

  那位曾呼喊着要给哥几个打条大黄鱼尝尝的老刘,早早的战死于战争后第二年的江夏会战中,高声回答邀请弟兄们去凤凰县耍的湘军少尉也战死于未来的潭州会战。

  已经垂垂老矣老泪纵横的老兵们没有接受那名高级将领的馈赠,而是从极其微薄的抗战津贴中拿出大部分,一起自费去了美丽的凤凰,去了崇山峻岭包围着的天府之国,去了肥沃的黑土地。

  他们,要完成那些兄弟们的承诺,去看一看让他们魂牵梦绕并引以为傲的家乡。

  他们,更想告诉天上的那些人,因为有他们,所以,家乡的鱼儿肥美,家乡的妹陀俊秀,家乡的花儿怒放。

  “顾长官,路途遥远,一路珍重,再见!”收到电令的唐刀和澹台明月共骑着一匹马匆匆赶过来和专门等他的顾中将道别。

  反正唐刀和澹台明月之事全军已然传遍,澹台明月马术稍差,唐刀急于前来,当下也顾不得那么多。

  本来还想着澹台明月坐前面,他尽可以纵马跑得快一点,只不过他不要脸了,人家澹台记者还要,只是坐在他身后,搂住唐刀的腰,颇有种未来骑上野摩托带妹的感觉。

  不过,久经训练的战马却是颇为不识趣,压根没有什么急刹车那一说,遇见路障就是纵身一跃而过,飚马飚的倒是贼快,就是没让唐刀体会一把传说中那啥压背的感觉。

  看来,还是这段时间伙食太好的缘故。唐某人决定回去就给骑兵排的马儿们大豆减半,多吃草料。

  马儿.....

  当然了,虽然没享受到那啥,但唐刀的心情还是很不错。

  因为他知道即将归建第十集团军的128师不会参加即将进入地狱的金陵会战,第十集团军奉令驻守江浙防线,距离此处战场有着数百公里的距离,而真正属于这位打仗勇猛的陆军中将的灾难还要等上12年,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化解。

  所以,唐刀的道别很干脆利落。

  “哈哈!唐营长,我专门等你来,可不是为了等你一句再见的,你小子可欠我一顿饭。”顾中将看着跳下马立正行礼的唐刀放声大笑。

  “那是?”唐刀被这位很突兀的这么一说,微微一愣。

  貌似,他可是请这位喝过酒也吃过肉还送过几挺重机枪,怎么都要走了,还来倒打一耙呢!

  湘省人,都这么蛮的吗?

  扫一眼一旁站着前来送行的几位中将,个个脸色深以为然,竟然有一种你小子该请的态度。

  卧槽!都这么现代了,还要欺负老实人啊!

  见唐刀懵逼,顾中将止住笑声,冲后面挥挥手,朗声道:“来,把我给唐上校和澹台记者的礼物拿过来。”

  一个中校副官提着一个看着挺破的小皮箱一路小跑着递到唐刀手上,脸上一片肉疼,嘴里还叨叨着:“唐营长,你以后可得管我128师全军吃顿大餐啊!”

  卧槽!果然湘蛮子啊!中将师长欺负咱就算了,咋还组团欺负呢!唐刀一边默默吐槽一边迅速收下小破箱子。

  管他呢!中将给的礼再小也是礼,吃饭的事儿还早着不是?

  “我说唐刀啊!你小子是精的过分了,也不问问什么贺礼就收,反正是有便宜不占是傻蛋是吧!”一边的郭中将笑着叹息道。

  “看看,我说中了吧!我就知道这厮是不会推辞的。”吴中将却是一脸嘚瑟,对着两位同僚道。“你们二位,战后一人一顿酒是跑不了我老吴的。”

  “可不是,我已经想过唐上校属于脸皮厚的了,但我没想到他会这么厚,更过分的是,连知书达理的澹台记者都没说客套一下啊!”顾中将也微微叹息。

  “顾将军,此一别不知何日能再相见,三军之将士都洒泪而别,做为并肩作战之战友,您送的礼我们两个若不受,那可不光是辜负您一片心意的问题,而是不在乎这次作战之情谊,唐刀和澹台明月绝不会做此煞风景之事啊!”澹台明月却是落落大方的回答道。

  “哈哈!好!澹台记者解释的极妙,算唐上校过关。”顾中将豪迈大笑。

  一边笑,一边翻身上马,就骑在马背上,冲两位中将同僚行个军礼,道:“两位兄长,他日战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