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299章

作者:汉唐风月1

  唐刀能理解他这些麾下们的心思,所以,他笑了。

第565章 勇气之论

  此时,朝霞漫天,太阳即将从地平线上跃出。

  温暖即将驱散严寒!

  “知道西方人怎么评价我们中国人吗?”唐刀突然问道。

  在场的中国军人们齐齐摇头。

  对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来说,连自己都没法用具体的语言来评价自己的国家民族,更妄论去听什么西方人评论了。

  “有一个西方著名人士是这么说的,他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那批人保护的很好。”唐刀看向面前身形挺立的士兵们,眼中露出傲然。

  “虽说,我觉得他的话有些片面,一个民族能在时间的长河里传承5000年,如何只能靠一批人的勇敢和保护?当然,这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我们华夏祖先开始建立国度的时候,他们和岛国人一样,还赤身果体的呆在树上啃水果呢!”

  唐刀的一句话让士兵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胸膛也下意识的挺高了。

  后人们虽然不会只能站在祖先创建文明的荣耀上,但曾有过的辉煌形成的自豪感却是无法避免的。

  尤其是想到在中国地盘上耀武扬威的‘洋大人’们在几千年前还不过是靠毛发来御寒的那一幕,唐刀一个‘啃’字更是生动形象到不行,不笑,是不可能的。

  “怪不得叫他们洋毛子呢!我懂了。”战斗结束之前终于按捺不住跑过来的夏大雨终归是少年心性,乐得合不拢嘴。

  “你先别乐,老子等会儿还要说你擅离战位的事儿。”唐刀冷眼横有些得意忘形的少年一眼。

  夏大雨赶紧低头,拼命向牛二和顾西水使眼色求救,在场的恐怕也就这二位能救得了他了。

  只不过牛二和顾西水都装作视而不见,唐长官批评的对,这小家伙明显有点飘了,战场上都还枪声不断,他竟然就私自绕行过来给躲在田埂后拼命抵抗的日军来了一梭子。

  虽说那的确是压垮日军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他那一梭子,战斗结束最少还要多拖延五分钟,但他和日军距离不过30多米的距离,着实让大家伙儿吓了一跳。

  日本人若是搏命丢出手雷,小家伙恐怕这会儿就没这么嘚瑟了。

  说起来,夏大雨这个机灵的小光头少年还是极得独立营众人的喜爱的。

  能在乱世中养活一大票流浪儿,证明了他头脑灵活,从松江撤退时,还哭着哀求唐刀带走在二十公里外等他的弟弟妹妹们,说明了他有情有义。

  最终还是唐刀考虑到战场凶险,带着最小五六岁的儿童行军于双方都是不利,转而委托王公屿的亲族去那片山林寻找那批孩童代为照顾,夏大雨为此痛哭一场,提前找唐刀预支了三年从军薪水交给人带过去,并让该人转告他的弟妹们,战争结束,他如果还活着,就一定回松江找他们。

  离开,是为了给只有一面之缘却救了他的乌鸦报仇;归来,是为了昔日街头对一众懵懂流浪儿的承诺。

  一个这样的少年,军人们那会不喜欢?

  现在看他胆儿这么肥了,都开始自作主张进入战场了,顾西水牛二等人自然巴不得唐刀好好尅这家伙一顿,那还会帮他。

  见夏大雨稍微老实一点,唐刀轻哼一声:“不过,虽片面却也有几分道理,我华夏民族历经外族入侵数以千年,从西周到春秋,再从秦汉至宋明,那一次,不是一群勇敢的人们离开父母妻儿奔赴边关,宁愿埋骨他乡?中华文明的延续,几乎就是一部勇敢人们的牺牲史。

  而这个时代,不过是历史的重复,你们和我,不过是追随着祖先的脚步,努力成为勇敢的那批人罢了!”

  顾西水、牛二、二丫、黑子,包括被唐刀说的有些蔫儿的夏大雨,都被唐刀说的禁不住热血沸腾,提着枪笔直的站在朝阳尚未升起的晨曦里。

  几乎每个农村里长大的孩子,都会有着这样的经历。

  夏夜的大树下,赤着上身皮肉有些松弛却满是劳作伤痕的阿爷,扇着蒲扇替他们赶走恼人的蚊虫,讲述着那个遥远年代的故事:花木兰替父从军、薛丁山征西、杨家将满门忠烈,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没想到会有一天,他们的长官会说,他们能追随上那些他们儿时从爷爷口中听到的那些英雄人物的脚步,这何其有幸!

  “而日本,其有记载的文明史,不过区区2000年,就连其为何称之为日本,都不过是唐朝时那位著名的女皇帝赐名。弹丸之地而已。”唐刀将目光投向遍地日军尸骸,冷然道。

  “一个小国家,为何敢对我中国发动战争?”二丫有些好奇地问道。

  “因为他们侥幸搭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列车,国力和工业生产力大幅度增长,而我中国,却是处于五千年中最虚弱的时刻,日本再不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就不会再有了。所以,他们赌上了自己的国运。

  第一次,是甲午年,他们赌赢了,清廷付出了六亿两白银,日本挣得盆满钵满;第二次,是31年,他们又赌赢了,获得了东三省;这是第三次,不过这次他们的胃口更大,要的是整个中国。”唐刀指指一枪打碎自己头颅让人惊心的荒木智大。

  “你们看到的是这几名日军誓死不降的英勇,其实说穿了,不过是人在赌桌上,所有的赌注已经梭哈,他们没有退路。

  我们中国,丢了东北还有华北,丢了东南还有华中华南,哪怕这些全丢了,我们还有崇山峻岭的川省,有戈壁大漠的西北。我们可以不退,用生命铸就长城,我们也可以退,用空间换时间,拖也能将丫的拖成半残。

  可日本人呢?为什么说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民族。前进,是中国这头沉睡的巨龙,一旦苏醒,吐口口水都能淹死丫的一半人;若后退,嘿嘿,他们所栖身的,不过是是一个东西宽300公里的海岛,退,就只能全部退到大海里喂鱼。”

  “长官,你的意思我懂了。你是说这群日本人之所以宁愿死都不投降,不是说他们有多勇敢,不过是红了眼的赌徒发现翻本无望,活着还不如死了。”黑子的眼睛在晨曦中仿佛在发光。

  刚才日军军官用最后一颗子弹打爆自己脑袋的那一幕的确让他心悸,甚至有一种极难战胜这样的对手的错觉。

  现在,却是豁然开朗。

  “呵呵,你这样形容或许不算完全正确,但也差不太多。当这些日本鬼子对我中华平民开始下毒手那一刻,他们就已经不配做军人,更别提什么军人的勇敢了。”唐刀微微一笑。

  语气很淡然,“如果这就是所谓的什么武士精神,那我们,就用死亡将之粉碎,把所有想当武士的日本鬼子干掉,这股子精神头儿不就没了?”

  “是!长官!”

  周围站得笔直的中国军人们刚刚生起的那股子错觉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凌厉。

  就像长官所说的,小鬼子既然这么想赌,那把上了赌桌的赌棍们全部干掉好了。

  赌输了,想自杀也不是不可以,还省子弹。

  就在朝阳升起的这个早晨,荒木智大所率领的20人小分队彻底烟消云散。

  冻得梆硬的十几具尸体直到数天后才被日军动用军犬才搜索到,仅着内衣露着大脚丫子,军服、皮鞋和钢盔包括武器装备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已经让日军搜索队见怪不怪,中国人对战利品搜刮的极其干净只是其一,这样的尸体在曾经的中国人防线之后也不是第一次或是第二次被发现。

  确切的来说,是已经很多了。

  但这样的尸体,绝对都算是不错的了。

  最惨的是那些躲入湖泊边芦苇荡深处的侦察尖兵。

  中国人根本没有和帝国步兵厮杀的心思,直接一把火点燃了整个芦苇荡。

  所有躲在里面的士兵,都成了烤鹌鹑。

  那个香味儿扑鼻的,就连以生肉为食的军犬都不由自主的往后退。

  谷川正宪大佐阁下派出的160多人侦察尖兵,最终能返回的,不足一掌之数。

  那还是这几个幸运儿发现情况不对,一口气西撤,躲进了山里的结果。

  其侦察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

第566章 你个糟老头子坏滴很

  这场属于中国战场上第一次渗透与反渗透的战斗总共持续了两天一夜。

  日军出动精锐163人,中方出动兵力约600。

  最终的结局是中方击毙159人,战后日方寻获尸骸140余具,一方完胜,一方大败。

  自此役以后,第36步兵旅团及第18师团所属,在整个战争期间,皆再未搞过这种去往敌后送人头的蠢事。

  显而易见的,这场几乎类同于特种战场的胜利,并不只是又干掉了一百多名日军那么简单,而是日军从地面上再无侦察嘉兴全军动向的能力。

  所有的战场侦察皆依赖于海军方面每隔两小时就出动一架次的侦察机。

  但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全天候战机这一说,战机起飞是需要足够好的天气的。

  比如遭遇浓雾、阴雨,战机就只能停在甲板上,哪怕陆军马陆们一再请求,战机冒着风险起飞,在高空中看着混沌一片的地面,也是睁眼瞎。

  嘉兴前线等到了属于自己的运气,在抵达嘉兴防线的第二天,就迎来了雾天。

  这下,指挥部脸色严峻的三位指挥官皆露出了笑颜。

  “传我命令,明令通电战区,我嘉兴防线全军将誓死守卫嘉兴,与日寇奋战到最后一人。”吴中将狠狠一拳砸在桌面上。

  “传我命令,第36旅团由左翼发起进攻,投入兵力不得少于2000人,第23旅团由中路发起进攻,投入兵力不得少于3000人,第35步兵旅团由右翼发起进攻,投入兵力不得少于3000人,野炮兵12联队,备三个基数弹药,炮火准备30分钟,炮火向后延伸3000米。”五公里之外18师团师团部的牛岛贞雄在通信部队截获中方电文后,几乎是同样的姿势下达了军令。

  “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坏滴很!”已经年过花甲的日本陆军中将阁下可不会再上中国人的恶当了。

  二十天前松江那一幕还历历在目,中国人同样是发电称要死守松江和松江城共存亡,结果当天晚上就跑得比兔子还快,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就跑出去二十公里。

  负责围三厥一那个‘一’的于城北旷野中伏击的18师团伏击了个寂寞,司令官柳川平助虽然顾忌着牛岛贞雄的面子没有破口大骂,但其余同僚可就没那个顾忌了,军事会议上那个阴阳怪气的语气可把已经60岁的小老头儿给快气炸了。

  加之大雾,侦察机不能起飞,这是最好的撤退时机,中国人一定是又想跑路。

  如果他还按兵不动的话。

  为了拖住这支已经进入钢筋混凝土防线的中国军队,牛岛贞雄这次可真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麾下野炮兵联队36门野炮几乎动用了一半炮弹储量,每门炮配炮弹100发,投入步兵近8000人,占到了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可惜,他还是太不懂中国人了。

  中国人向来讲究一诺千金,说到做到。

  在最高指挥官的命令下,三个步兵师有近12000步兵进入战壕,麾下所有火炮皆扬起炮口,炮兵们大汗淋漓的将已经为数不多的炮弹全部搬至地下炮弹存放点。

  没有要欺骗谁的意思,就是准备和日军硬干一场。

  至于说上次在松江骗了所有人,那是唐刀这货出的馊主意,和卧龙凤雏无关,至少那两位是这么想的。

  嘉兴国防线虽然还是带有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烙印----豆腐渣工程,但该有的样子还是有的。

  整个防线分为一线二线,一线战壕和二线战壕之间的距离有近400米,并有相当数量的交通壕相连。二线战壕每隔300米,就会有一个屯兵点,厚达70公分的钢筋混凝土工事虽然远低于原定的可防200毫米重炮120公分标准,但防75毫米山野炮还是跟玩儿一样。

  很不幸的是,牛岛贞雄现在可没有重炮旅团助阵了,不管是18师团所属第12野炮兵联队所配的75毫米野炮、还是36步兵旅团配属的山炮兵大队的75毫米山炮,打打野战还是很牛逼,但对于这种永固型钢筋混凝土工事,那可没球得什么鸟用。

  从日军火炮开始炮击,一线战壕的中国士兵就集体通过交通壕撤往二线战壕。

  一个步兵连大约分布于两个防炮洞中,听着外面不断响起的剧烈爆炸,士兵们少有的没有脸色苍白等着命运的裁决,不是靠在工事的墙壁上默默抽烟,就是闭着眼假寐。

  没了重炮,日本人的小口径火炮打不穿他们所在的防炮工事,只有等日军步兵上来,才是他们的战场。

  不过这一次,指挥官没有向以前一样要求寸土必争,甚至有些放任日军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完全占领空无一人的一线战壕,这让士兵们颇为不解。

  只是,军令如山,他们也只能照做。

  相对于中方士兵们呆在安全地的‘迷茫’,日军步兵们其实也很忐忑。

  他们和这支部队已经打交道超过二十天,太知道这支中国军队的厉害了,什么时候他们如此轻易的就放弃自己的战壕了?

  这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如同师团长阁下所说的那样借着浓雾弥漫的时机全军撒丫子跑路;其二自然是有阴谋。

  天照大神保佑,最好是第一种,在炮火不断延伸的掩护下,进入一线战壕的日军步兵们在心中这样祈祷。

  可惜,一直被日本人信仰的天照大神再度抛弃了他们。

  在地下掩体中,透过望远镜看着‘屎黄色’的影子在浓雾中若隐若现的吴中将目光冷峻:“全军所有火炮,开炮,不必吝啬炮弹,有多少给老子打多少。”

  这或许是中国炮兵们第二回如此奢侈,在这之前,也只有仓城之战唐刀请求‘向我开炮’时,他们收到过这样的命令,从那以后,战况无论如何艰苦,金贵的炮弹总是按‘发’算着用。

  他们也理解指挥官们的难处,从松江之战后,他们再无任何补充,炮弹是打一发少一发。

  现在,终于可以敞开打了。

  打光了,正好可以轻装上路,已经收到战区司令部军令可以由自己决定是战是撤的嘉兴指挥部这会儿再无任何顾忌。

  “轰!轰!轰!”位于嘉兴防线后方的三个重迫击炮营和三个山炮营同时开火。

  这,就是三位指挥官敢于放弃一线战壕的底气。

  他们有炮。

  所有的大型防炮洞都被放置在二线战壕,一线战壕可不具备这个功能。

  尤其是三个拥有150迫击炮的重迫击炮营,一线战壕的坐标早就在他们的射击诸元中。

  曲射炮打战壕,是最佳的利器,没有之一。

  一朵朵弹花在已经被日军占领的一线战壕内外炸开,把还在忐忑的日军炸得是鬼哭狼嚎。

  这会儿他们终于也算是不忐忑了,这一波炮火至少让他们明白,这是个陷阱,从一开始就是。

  中国人拥有的各型迫击炮足以保证他们覆盖纵深达500米的一线和二线之间的战场。

  反应过来的日军不是没有做出反应,相当一部分日军咬着后槽牙在中队长们的率领下冒着炮火向前。

  毕竟,这是宽度超过12000米的防线,不过数十门火炮想覆盖这片广袤的区域那是想也别想。

  而且,牛岛贞雄还派出了师团直属的装甲车大队,足足有16台坦克在配合他们进攻。

  只是,冲出防炮洞进入第二道防线战壕的中国军人的兵力远多于他们,除去各型步枪开始射击,还有躲在半地下工事里的重机枪,最要命的是还有原本用来防空的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也加入了战斗。

  “无需吝啬弹药,这一仗,就是要把18师团打疼,疼的让牛岛贞雄这个老鬼子从此就给老子变成老实孩子。”这是吴中将对各师各旅各团下达的军令。

  火力全开的近万人躲在完善的工事内,无所顾忌的向浓雾中影影绰绰的‘屎黄色’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