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知道事不可为的吴大中将也只能暂且不在此事上纠缠,点点头道:“是啊!唐刀的意思就是不给日军援军救援的机会,他会速战速决,不过这家伙啊!这一仗打得,那像是练兵,分明就是想在临走之前给鬼子心窝子上再戳一刀。”
“练兵?”郭中将微微一呆,继而反应过来,眼里涌出不满:“这小子,就喜欢玩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战术,都以为他是想再立战功,哪知道他竟然是想靠一场夜袭战对他新成立的独立营进行磨合,这也太操之过急了。”
“嘿嘿,郭兄,你是个沉稳性子,自然凡事以稳为主。”吴中将却是摇摇头。“但这次我却是觉得唐刀做得很对,有些事可以稳,可在这种非常时期必须得急一急。
日军恨我军入骨,不定冒着风险衔尾急追,他唐刀独立营大半都是我军精锐,越是危险的战场他独立营越有可能出现在那片战场上,那时候再想去磨合就晚了。
战场,就是最好的训练场,独立营或许在这一战会损失百十号人,但经过磨合后的战斗力绝对比初成军之时要提高一个档次。
而这次长途行军夜袭日军炮兵阵地,看着极其危险,其实是我方占据主动,想打就打,想撤就撤,反倒是安全许多。
唐刀这方面,可是鸡贼的紧!”
“也罢,那就听总指挥你的,我倒要看看唐刀这次能借着练兵的机会给鬼子捅多狠的刀子,如果歼敌没超过两百人,看我等他回来怎么治他的罪!”郭中将便也不再提派援军之事,脸上的表情很严肃,但微微翘起的嘴角还是出卖了他。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人自谦,就像父亲对外人介绍儿子,从来都是犬子之称,甚至都不惜骂上自己。
所以,再如何对唐刀满意,身为一军之长,老郭同志也不能脸上笑开了花,那个开心劲儿,只能放在心里。
至于说什么歼敌不超过两百人就要治唐刀的罪,那不是跟没说一样嘛!
唐刀光是带着二连就已经搞定了近百,这会儿还围着剩下的一百人穷追猛打,那边还有两个步兵连也和一个日军的步兵中队接上火了,以他们的装备和战斗力,不出意外的话,再干掉个几十个人绝不在话下。
而日军主力距离唐刀他们作战地高达4公里,等他们收到求援信息赶至,唐刀早就带着他的三个步兵连逃之夭夭了。
只能说,两个在指挥部内谈笑风生的指挥官还是太低估唐刀了。
唐刀并没有用到郭中将所说的半小时才歼灭已经三面被围只有一个方向可逃的日军。
仅仅用时十分钟,该部日军就被大部歼灭了。
原本,日军就算再如何处于劣势,若是唐刀不敢付出大量伤亡,他们或许终将败亡,但再坚持个半个小时四十分钟是没问题的。
但唐刀却是用出了华夏老祖宗玩腻了的那一招,围三阙一。
三面同时集合了掷弹筒和轻重机枪对日军进行火力压制,步兵匍匐抵近至四十多米处疯狂投掷手榴弹,把日军炸得叫苦连天,却并没有向日军希望的那样发起冲锋。
日军中不是没有明白人,他们在松江城下也玩过这一手,三面狂攻,唯独留下一个看似可以逃生的缺口,就等着城内的中国守军扛不住,从缺口中夺路而逃,而后,他们就可以不用再和坚固的工事较劲,轻易的将逃入旷野里再无斗志可言的中国军人杀死。
说白了,这种战术就是心理层面的较量。
哪怕你知道,放弃现有阵地从那个缺口逃离也可能是个死,但人类,总是心存侥幸,万一可以呢?
呆在阵地上,迟早是个死,但逃离,哪怕生机渺渺,那也是还有几分希望的。
在二连不断的手榴弹投掷的暴击下,日军中终还是有人抵挡不住这个诱惑,选择离开原有战位,向缺口处移动。
战线,不断崩溃,直到一名日军跳起身,勇敢的冲向黑暗,残存日军的斗志彻底没了。
越来越多的日军再不顾军曹和小队长的呼吼,拖着枪,向缺口处逃离。
至于说活着回去会不会受军纪严惩,那首先也得活着才有那个资格,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残存在阵地上依旧坚强的十几个日军再无法对已经越来越近的上百名中国步兵有任何威胁。
“滴滴答!滴滴答!”的冲锋号声音再响。
。。。。。。。
第541章 战场给予的成长
将背后留给敌人,是战场上最愚蠢也是最悲哀的死法。
和独立营二连迎头遭遇的23步兵联队所属的这个最精锐步兵中队,就这么愚蠢而悲哀的烟消云散了。
上百名中国步兵撵着彻底丧失斗志甚至最后连枪都不要只顾埋头狂奔的日军足足八百米。
从日军处缴获的照明弹被中国步兵们毫不顾惜的打上天空,日军狂奔的身影哪怕灵动如羚羊,但在步枪和冲锋枪的疯狂射击下,也只能无助的倒在旷野。
杨必成和王长寿这一老一少的搭配,速度自然不如其他人跑得那么快,却追上了一名被迫跳进水塘的日军。
水塘里的水已然不多,齐膝深的水淹不死人,可是对于被追得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日军来说,更是绝地。
沉重的牛皮靴子是很好的作战靴,钉有铁皮的鞋底在战场上完全无惧尖利之物,还兼具着保暖作用,可在多水的江南泥泞之地,反成了最大的负累。
日军艰难的在水塘里行进着,在胸膛剧烈起伏呼吸喘息如雷的一老一少两名士兵的眼前。
月亮恰好钻出乌云,月光洒在日军奋力前行的背影上,没有悲壮,却有着几分凄凉。
王长寿拉动却枪栓,举枪瞄准。
还在奋力前行中的日军的身影猛然凝固,缓缓转过头来,看着已经举枪向他瞄准的两名中国士兵。
月光照在他脏兮兮的脸上,一片惨白!
王长寿的心狠狠一颤。
那是个和杨必成差不多年轻的日本兵,年龄最多也不过二十一二岁,岁数和他的儿子大致相仿。
他的子弹,就要将和儿子同样大小的年轻人打死吗?然后,任由他的尸体在这片水塘里泡至腐烂?
已经在战场上历经过不少场血战,内心已经变得无比坚硬的川军老兵在这一刻竟然犹豫了,他的手在微微颤抖。
杨必成也凝视着这个和自己年龄大致相仿的日本兵,一动未动。
“缴枪不杀!”王长寿举着枪,看着转过头来表情凄惨的年轻日军,终于没有扣下他的扳机。
做为老兵,他知道他已经违反了战前唐刀颁布的军令。从松江至嘉善,日军从未留下过中国战俘,那中国同样不需要。
可是,面对这样的年轻人,他终是心软了,或许,能捉个活着的回去长官们还能从他哪儿得到想要的情报呢!已经为人父的王长寿用这个理由说服了自己。
“砰!”枪声响了。
日军的表情凝固了,而后颓然倒下,在水塘的浅水中抽搐,就像是一条放在烧烤板上痛苦挣扎的泥鳅。
没有惨嚎,大量的水堵住了他的喉咙。
“他已经投降了!”王长寿看向身侧,极少见的怒吼。“他还只是个娃娃!”
杨必成的勃朗宁手枪枪口正在冒着青烟。
面对一直卫护自己的老兵的质问,杨必成眼里突然泛起泪光,却拼命抑制着不让其流下,冷冰冰的回应:“年轻人?侮辱我婶婶的日本兵,一样是年轻人。”
王长寿语塞。
“而且,他投降了吗?他的手从未举起过,他看我们的眼神,还是像狼一样凶狠!”杨必成继续说道。“他手里一定还有枪。”
“龟儿子的,老子不信!”似乎是为了证明新兵蛋子只是因为仇恨,王长寿跳下水塘,将已经只剩下微颤行将彻底死亡的日本兵给拖上岸。
日本兵领章上的军衔已经被人为的扯掉,无从知晓他是二等兵还是上等兵,但将他身体翻开的那一刹那,王长寿的眼睛瞪大了。
日军的前腰皮带上,插着一把南部十四式手枪,保险已经打开,如果他先前稍微放松警惕,等那名他认为已经彻底放弃抵抗的日军拔出枪转过身,搞不好这里躺着的就是他和杨必成两人。
“日本人,都是疯子!”王长寿长叹一声。
“成娃儿,你是对的!”王长寿倒也干脆,直接承认了自己因为善心发作而犯的错误。
虽然参与过川省内战,也历经过血腥的淞沪战场,但王长寿本质上还是一名淳朴的中国农民,他们被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着,骨子里善良而宽容。
他和很多和他一样出身的士兵们一样,还没意识到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这是一个民族需要获得更好生存之地而另一个民族必须守护自己生存之地的无解之战。
两个民族都有自己需要一战的理由,所谓善良和宽容在这样的战场上,只能成为毒药。
所谓人性的光辉,可以有,可绝不能放在一个杀了你兄弟姐妹的强盗身上。
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了数千年而不灭,凭借的是什么?是诗书礼仪?不,是大汉穷尽百年国运将匈奴驱逐万里的强硬,是崖山十万书生尽投海的气节,是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骨气。
你要战,我便战!如此而已。
或许这些道理王长寿们此时还不懂,但战场却是他们最好的课堂,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唐刀在战场上成长,学会怎样当一名更加优秀的指挥官,他的士兵们同样在成长。
成长的老兵和新兵都不知道,他们干掉的这名年轻日本兵,却是这个步兵中队的第三号人物,是其第2步兵小队的小队长,看着年轻,却是从士官学校已经毕业两年,是这个步兵中队最中坚的军官之一。
更重要的是,其身份非比寻常,能投降他们两个才是怪事了。
最终,该部日军能逃脱生天回归日军驻地的,不足十人。
那还得多亏他们的步兵大队赶过来了,但就是那样,向唐刀等人发出警告信号的特战小队二组,也是当着气势汹汹赶来的六百余日军的面,在300米外,连续三枪,将照明弹的光芒下正在欣喜若狂飞奔的三个“屎黄色”身影打倒在地。
“那是本人从军以来最黑暗的一刻,三个帝国步兵,就在我援军50米外,被中国人埋伏的冷枪手格杀!而我军,却无能为力!”时任第36步兵旅团的23步兵联队第2步兵大队大队副的池田敬大尉无比悲哀的在其行军日记中如此记录着他那一刻的心情。
他们已经不是援军,而是收尸队。
一路上,尽是该大队的尸体,经过收敛,多达60余具。
等他们抵达和唐刀二连交战战场时,虽早已做好心理建设,依旧呆若木鸡。
包括他们的大队长森田真二少佐在内,战场上玉碎的日军步兵,高达120余人,加上先前的,这个获得近20多人加强的步兵中队,近乎全灭。
而这还不是最后的结局,那边被雷雄和冷锋围攻的一个步兵中队,不过40分钟,战损率高达百分之六十,如果该步兵大队再晚来20分钟,估计他们也是全灭的结局。
那主要也是雷雄和冷锋两人实在是舍不得将兵力消耗在这个已经彻底占尽优势的战场上,若是他们更冷酷冷血一点,愿意付出一个步兵排的伤亡数字,该部日军恐怕比唐刀那边战场上的日军更早崩溃。
但那,显然也不是唐刀愿意见到的。
当然了,相对于将400日军灭掉300余的三个步兵连,炮兵连和火力支援连、辎重连这几个原本呆在最后方的辅助性部队的战绩才是NO.1。
一头撞进铁头连长布设火力网里的三本中队几乎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反抗,就被按在地面上反复摩擦。
可怜的三本中队要面对的是两门步兵炮和六门82口径迫击炮以及十门150口径迫击炮的炮击。
十八门火炮这样两轮覆盖式攻击下来,再如何精锐的步兵恐怕也是懵的。
直接被干掉小一半的三本中队想跑,后方却有三挺机关炮和六挺重机枪等着他们。
无需用机枪对其进行歼灭战,只需堵住他们想加速逃窜的路,三本中队就已经死定了。
辎重连那两个已经快跑断气才赶到战场的辎重排几乎平均每人只开了两枪,战斗就结束了。
铁头的三本中队完成了一项壮举,全军皆墨!
一个近200人的步兵中队,在双方各自投入不过千余人的小型战斗中,竟然连一个喘气的都没留下,这可能也是中日战场上极其罕见的一幕。
等到黎明时分,收到这一消息的谷川正宪大佐差点儿没气岄过去。
连对手的防线影都没看到,半道上就被人连底裤都剥光了。
还能有比这更惨的夜袭战吗?
。。。。。。。
第542章 最大的收获
一通乱拳,把日军揍了个满地找牙的独立营三个步兵连在唐刀的率领下,抬着伤员和牺牲士兵的遗体直接开溜。
路上会和了已经彻底将日军揍跨的火力支援连,顺便干掉了几个漏网之鱼,就全体回到已经构筑好工事的驻地。
不过,来不及修整,三个步兵连就重新进入战壕,后面可还追着日军的主力部队。
炮兵连和借来的迫击炮营全部缩在了阵地后方大约500米区域,一旦日军主力来袭,他们就是让日军见识见识‘为什么花样这样红’的主力。
只是,连唐刀也没想到,日军会怂得一逼,在双方遭遇战的战场上搜索了一阵,就再也没前进了。
独立营严阵以待的步炮兵一直瞪着大眼珠子等到天亮也没等来个人毛,几公里外还留在旷野里的顾西水则拿着望远镜眼睁睁看着日军很鸡贼的抬着搜索到的日军步兵遗骸,跑路了。
至于说距离独立营阵地最近被全歼的那股日军,日本人似乎都把他们遗忘了。
真实情况是,连日本人也不知道三本中队会如此傻缺,都打成那样了,竟然还要往中国人阵地上撞,是不是傻?
真正的死不足惜,说的就是他们。
不过,就算是知道,这600号日军估计也没那个胆子继续往前,600抬300多具尸体已经够费劲了,再把自个儿填进去,让代旅团长阁下再派2000人来抬?
这个逻辑,没毛病。
听特战小队汇报说日军援军也不过600人,唐刀后悔的在战壕里拍大腿:“我擦,早知道小鬼子才派600人,老子独立营全军尽出也要把他们给留下,说不定还能玩一出围点打援呢!”
“啥叫围点打援?”庄师散这个原本负责‘参谋’战术的参谋长显然是个超级外行,不由多嘴问了一句。
“围上这600号人,打得他们叫麻麻,日本人可不得派更多的人来救他们?而后在他们出动的路上,咱们再埋伏两个步兵团干他们,再不济,拿大炮轰特娘的。”一边的雷雄插嘴道。
独立营两大军事主官这轻松的,压根儿都没拿日军当回事儿,却是把一旁的郭守志说得额头上冷汗直流,开始反思自己跟着这二位干,是不是个错误。
还两个步兵团,等到白天,日军飞机大炮打过来,独立营这千把号人不够这二位浪的。
郭守志这是习惯性思维,夜战,失去了飞机大炮助威的日军没想象中那么可怕,但一旦等到日军重火器派上用场,那中国军队可就太难了,从华北到东南,仗都是这么打的。
而庄师散所有参与的战斗,几乎都是跟着唐刀,不是在夜晚和日军互相摸黑对射,就是在不断的跑路中扭头给日军来一棒子,思维反而跳出了这个惯性造成的圈子,听雷雄这么一说,反倒是连连点头:“这法子不错啊!学习了学习了,这次没搞成,我们下次可以搞一搞,机会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