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286章

作者:汉唐风月1

  手摇警报器是日军步兵中队级部队中极为重要的工具,中队指挥官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个工具发出的声音,对炮火连天战场上的三个步兵小队发出战术指示。

  他们当然不知道,森田真二少佐被他们对手阵营中最具狙击天赋的神射手一枪致命,陪同森田真二亲自在第1步兵小队指挥的大尉中队长连同背着手摇警报器的通信兵,在那一波近80枚长柄手榴弹的覆盖式攻击中,被一枚凌空爆炸的手榴弹碎片击中,当场阵亡。

  从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只能自己依靠自己。

  只是,等两个日军步兵小队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一挺射速达500发每分有效射程达1000米的重机枪就在200多米外,居高临下的锁住了他们逃生的路。

  唯一能对它造成威胁的掷弹筒手几乎死伤殆尽,而任何拿起掷弹筒想对其进行攻击的步兵,几乎都成为中方重点打击目标,不管是步枪或是机枪,密集的弹流导致还在试射阶段的新科掷弹筒手几乎没有活过半分钟的。

  帝国步兵最可信赖的轻步兵重火器,竟成了催命符。

  在连续付出了七八人的代价后,以日军的凶悍,竟然也再无人去拿掷弹筒。

  在和中国人的对射中或许会送命,但拿那玩意儿是百分百送命,两者选其一,多简单的选择?日本人也不是个个都是铁头。

  喜欢铁头,那是铁头没撞上钢板。

  现在,他们撞上了。

  说到铁头,中国这边也有铁头。

  做为火力支援连连长的程铁头,原本授命带着三挺机关炮和六挺重机枪远远跟在三个步兵连后面,只待三个步兵连抵近日军炮兵阵地前沿,若偷袭不成进入攻坚阶段,将由他指挥的机关炮和重机枪替全军打开冲锋通道。

  可因为夜袭必须保持绝对安静,驮马就算绑住马嘴也不能保证完全,所以,机关炮这类将近200公斤的大玩意儿,也只能靠机炮兵们用肩膀生扛。

  别看一个机炮班高达20号人,还要再加上炮弹和机炮兵们自己的装备,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也是将近十来公斤的负重。

  这行进速度,显然是不能和卸下其他负重仅留武器装备的步兵连们相比的。

  所以,哪怕铁头再如何铁头,他和他的火力支援连终究也落在了三个步兵连之后达1300米。

  若是三个步兵连一抵达前线就因为暴露等原因要立刻进入强攻,那程铁头这一迟到必然是要受到军纪严处。

  当然了,这和独立营刚刚成军也有关系,火力支援连中最少充入了一半来自于原松江保安团士兵,若是让他们只背着枪和四行营这种受过严苛训练的御林军老兵们高速行军,他们可能还能跟得上,但在扛上这些重装备还要保持这种速度,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唐刀当然也考虑到了火力支援连的实际情况,没有驮马的帮助,他们想跟上轻步兵是决计不可能完成的,所以特意将集结的时间往后推迟了四十分钟,同时也是给连续行军近十公里的步兵们足够的修整时间。

  但很不凑巧的是,谁也没想到会在半路上遇到日军,典型的土匪遇到贼孩子。

  更不幸的是,火力支援连的野战电台出故障了,唐刀所下的命令,程铁头压根儿就没收到,而已经投入战斗的唐刀当然没时间再管火力支援连能不能迅速赶来,没有火力支援连,他也必须得在足够短的时间内解决日本人。

  所以,在战斗开始的那一刻,正在带着属下喘着粗气赶路的程铁头猛然间听到远方传来的隐隐爆炸声,就算战斗经验丰富如他,也不由懵了。

  打开用布蒙着的手电筒仔细对照地图,再喊过向导老乡仔细确认,自己绝没跑错地方,才敢判定,那是自家的先头部队和日军遭遇了。

  按照正常人的第一反应,程铁头自然是要带着火力支援连迅速向枪炮声响起的方向靠拢。

  不过,程铁头可不是当初只用听令行事的小少尉排长,他知道,这是战场,先头部队能遭遇日军,指不定这里还会有其他日军。

  别看他火力支援连装备着机关炮和重机枪,但若是失去步兵的保护遭遇日军步兵,而且这片旷野里又没有任何工事,他的火力支援连可就像日本人的第六重炮兵旅团一样,空有重炮却依然被不过2000人的先遣团杀得毫无抵抗之力。

  换句话说,有了火力支援连的一个步兵连几乎可以发挥出一个步兵营的作用,但光有火力支援连,一个步兵排都可以解决他们。

  火力支援连的远程火力特征,注定他们只能是催化剂而不能成为主力军。

  所以,这次铁头没那么铁了。

  立刻下令全军缄默,机关炮小组迅速组装机关炮,炮弹上膛,机枪挂上弹链。

  铁头连长的谨慎救了他和火力支援连。

  没过十分钟,他派出的三个小组的侦察尖兵的其中一组几乎是一路匍匐着归来。

  不用等他汇报,远方传来的喘息声和大头皮鞋踩在泥地里特有的声音让整个火力支援连鸦雀无声。

  那竟然是日本人。

  虽然黑夜阻挡了所有人视线,但清晰可辨的声音提示着这些经历过战场的中国军人们。

  日军,距离他们的直线距离,不足50米。

  士兵们看不到自己连长的脸,甚至连他的身影都看不到,却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他。

  攻击还是继续保持沉默?

  这可能也是程铁首这一生中所面临的最艰难选择之一。

  攻击,是可以将这拨没有防备的日军扫倒一片,可然后呢?然后日本人的步兵就会匍匐倒地,而后利用战场的宽度,将步兵散开减小伤亡,而后利用掷弹筒对清晰可见的火力点进行炮击,无论是机关炮还是重机枪,都需要用连续火力对步兵进行压制,而且重量大,几乎没有什么机动能力。

  开枪,会被掷弹筒炸,不开枪,无法对日军步兵形成压制,日军步兵就会向前,等他们将距离缩短,进入他们甜瓜式手雷的攻击距离,那将是整个火力支援连的地狱。

  可若是不攻击,这批正在小步奔跑的日军要去哪儿?是去支援他们的同僚?难道,他就要眼睁睁看着这批日军去攻击自己的战友们吗?

  面对由高空俯冲而至两挺机载机枪疯狂开火的日机,程铁首没有流汗,但在这个冬夜,铁头连长的额头热汗直流。

第539章 铁头连长(下)

  最终,匍匐在泥地里听着日军队列远去的铁头连长没有发出任何命令。

  一个已经架好机关炮,上好重机枪弹链的火力支援连就这么眼睁睁‘听’着一支全副武装的日军部队和自己擦肩而过。

  在这一刻,不知有多少人在心里觉得程铁首辜负了他那个被雷营副天天挂在嘴边的‘铁头’诨号。

  貌似,一说起铁头这个外号,跟着他时间最久的几个一等军士班长就有一箩筐的铁头连长的故事。

  说他曾经在日军山炮的饱和式轰击下,还敢冒着头,亲自手握一挺重机枪向前方五百米外匍匐前进的日军压制扫射,战后,头上的钢盔至少有五处被弹片击打过的痕迹,那头铁的,不要不要的。

  他也曾经坐上机关炮坐席,和俯冲而下的日机对射,日机机枪子弹都已经扫上了机关炮前面的钢盾,打得火花四溅,只要运气不是那么好,一颗跳弹都可以将坐在射击位上的他送走,可他不仅奇迹般地活下来了,甚至还将敌机给揍了下来。

  可就是这样一个拥有足够传奇故事的陆军上尉,在面对可能去攻击自己战友的那一刻,竟然怂了,趴在泥地里,‘听着’他们远去,直到声响俱无,一声不吭。

  不是铁头连长的头不够铁,也不是铁头连长不敢牺牲,而是,在他艰难的选择的时候,日本人帮他做了决定。

  因为,他竟然惊奇的发现,日军并不是向他想象的那样,正在高速向战斗爆发的位置前进。

  日军高速前进的方位,竟然是己方驻地。

  日本人这玩的是那一出?

  铁头连长那一刻思维绝对是混乱的。

  现在他所处的旷野中虽然依旧黑暗,但声响却是不少,除了日军逐渐远去的沉重步伐声,更多的是来自于数公里外主阵地方向沉闷的炮弹爆炸声。

  天际时不时闪过的红光,证明着主阵地方向中日两方的炮群都不甘于寂寞,正在互相对射,不出意外的话,这和战前预计的差不多,双方主力步兵互相牵制,不敢随意调动。

  侧翼战场,将只剩下独立营在活动。

  而更近的地方,除了有并不清晰的声音,不断传来的‘轰轰’闷响应该是82口径迫击炮炮弹连续爆炸的声音,那说明位于前方的三个步兵连已经接敌。

  可这股日军不去和自己的友军互相配合作战,反倒是一意孤行向驻地方向前进是想干啥嘞?这不合理。

  铁头连长一边努力的从无比混乱的思绪中梳理出一条符合逻辑的线,一边拼命思考自己该怎么办。

  最终,他冷静的做出决定,暂时不攻击这股日寇,全连回返。

  因为,他判断,这股日军的目标竟然是侧翼阵地。

  是的,虽然这个可能性有些荒谬,但结合三个步兵连接敌的事实以及这股日军固执前行的方向,程铁首做出自己的判断,他们想去偷袭日本人的炮兵联队,但日本人却是想着来刨独立营的根,而后两帮都不怀好意的军人们就在这个中心地带不期而遇。

  至于说这股没有被碰到而且跑得贼快的日本人为何在友军已经接敌依旧要如此固执的向目标方向前进,其中的原因,程铁首想破他的铁头,也是想不出来了。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日军前进的方向上可还有一个炮兵连和一个迫击炮营,幸好还有一个警卫排的士兵在卫护着他们,不然让这股日军利用夜色悄然抵达,全是炮兵的部队和他们来场短兵相接,那损失可就大了。

  唐刀、雷雄、冷锋三人都是程铁首所见过的最出色军人,三个步兵连又都是轻装,就算打不赢日本人,撒开脚丫子跑路也应该是没问题的,所以,铁头连长终于下定决心,回军跟上日本人,汇合炮兵连和迫击炮营,干掉这波胆肥的鬼子。

  不,或许还得加上留在驻地里的辎重连。

  程铁首在日军远离后的五分钟,喊来手下仅有的一个警卫班,简易的在地图上画了几处,说明自己火力支援连会抵达的位置,而后命令他们分为两组,将武器装备全部留下,仅携带发放给射手们专用的南部十四式手枪,由正在机动的日军两翼穿过去,去通知后方两公里处的庞大海和更远处的庄参谋长,聚齐独立营剩余所有兵力,将该部日军合围在旷野里,一个都别想走掉。

  战后的结果证明,铁头连长这次不铁头,着实是这场遭遇战中最理智最精彩的决策,没有之一。

  就连唐大营长,在此战后的总结会上,也因为李九斤和杨小山的联合提议,而被迫进行了自我检讨。

  唐大营长虽然以猎豹之姿冲入敌群连杀数名日寇而使己方士气大振、从而一举覆灭日寇凶焰,将其赶入旷野中被机枪射杀从而减少了己方伤亡,但做为独立营最高军事主官,每每如此身先士卒,对李九斤这样的连长级主官来说,却是一种折磨。

  假如有意外呢?战场上,可从没有什么刀枪不入这一说,唐刀再如何牛逼,只要运气不好,一颗小小的流弹都能要了他的命。

  最高军事主官在士兵们眼前阵亡,对士气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很有可能,原本的胜势全无不说,全军因此而败,唐刀就算是死了,也得承担这份责任。

  这还是那个最简单的道理,位置越高,承担的责任就越大。

  以前的战场不是被日本人围着就是被追着,需要唐刀这样的猛男勇往直前振奋全军士气杀出一条生路,但今时已不同往日,跟随他的人越来越多,或许从唐刀成为一千多人的主心骨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他再也不能向曾经那样只凭自己的意愿来做出决定了。

  李九斤和杨小山一起鼓起勇气提出唐大营长的错误,与会者无一例外的附和,唐大营长这个最高主官,头一遭被属下群起而攻之,只能捏着鼻子做出检讨并保证,若无特殊情况,他这个最高指挥官绝不会出现在短兵相接的白刃战现场。

  虽然唐大营长也玩了个文字游戏,只说不出现在白刃战现场,却没保证不出现在一线,但相对于他动不动就提刀子亲自开干,那已经是很大进步了,军官们已经算是很满意了。

  所有军官都知道,他们的命运已经和唐刀牵扯在一起,哪怕是他们死了,只要唐刀还活着,他们的家属也会得到妥善安置,可如果唐刀死了,那可就什么都没了。

  铁头连长的抉择很英明,却是在放弃头铁以后。

  但做为他的战利品,三本幽男大尉可是彻头彻尾的头铁。

  做为47步兵联队唯一入选先头部队的步兵中队,三本幽男一直憋着一股气。

  或者说,随着原23步兵联队大佐联队长代理旅团长,47步兵联队上下都感觉被嫌弃了。补充辎重兵进一线部队,损失最惨痛的47步兵联队比23步兵联队还少了两三百人,补充补给,47步兵联队连个糖果影都没见到,虽然23步兵联队听说也木有,但嫉妒的种子一旦种下,只要老子没有,就是原罪。

  而且,先头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也是23步兵联队的,三本幽男更是不爽。

  所以,从出发前一刻,三本幽男就让专门配发的野战电台关机保持缄默,等到抵近中国人防线后再开机。

  森田真二,算个球啊!那就是个二货。

  怀着一股怨气的三本幽男几乎都没让麾下士兵修整,一口气跑了五六公里,远远领先于另外两个傻缺步兵中队,他一定要让23步兵联队的蠢货们看看,谁才是第六师团最精锐的步兵。

  头铁到已经快没理智的三本幽男甚至没理会远方传来的枪炮声,严格按照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向着目标前进。

  他的理念是,这里没有中国人的主力部队,就算遭遇小股中国人,那个二货再二,搞定中国人问题也不大,何况后面还有三个步兵大队的大军呢!

  偷袭不成,那就强攻。

  反正,他要做最锋利的那把尖刀。

  这可能是中日战争史上最头铁的步兵中队长,没有之一。

  200多号日军,在其的率领下,一头扎进了不头铁的独立营包围圈。

  意外获得消息的炮兵连和重迫击炮营将炮口高高仰起,侦察排进入简易战壕严阵以待,辎重连派出两个辎重排,拼尽全力赶向战场。

  超过900人的兵力,逐渐形成一个大型包围圈。

  当然了,更要命的,不是远超日军的兵力。

  而是,那将是集合了独立营所有的重火力的战场,另外再加上10门150迫击炮。

  别说一个加强中队200来号人,就是一个步兵大队,恐怕也得被揍得满地找牙。

  。。。。。。。。。

第540章 这货竟然在练兵?

  嘉善前线指挥部!

  “总指挥,狗日的鬼子的炮弹真是不要钱一样,这一会儿工夫,至少都轰过来几百发了。”从门外走进来掸了掸身上的灰尘的郭中将脸色有些沉重。“狗日的这么不惜血本,不会是投入重兵在我军侧翼吧!你看我们是不是得调那边128师的一个团去支援唐刀他们一下?”

  见日军的数十门大炮如此不惜血本,不足十分钟之内,就将阵地上炸得硝烟四起,而且还没有停歇的意思,沉稳如郭中将也终于有些吃不住劲了。

  “郭兄,你这是关心则乱啊!”一直坐在指挥部里仔细观看地图的吴中将听同僚如此一说,不由抬起头笑了。“咋了,你这是对唐刀和他的独立营没信心呢!”

  “不是没信心,只是十八师团本就兵力可不比我军少,现又加入一个步兵旅团,兵力更为庞大,调一个步兵联队增援其先头部队可不是什么难事。”郭中将摇摇头。“若是独立营那几个步兵连恋战,被小鬼子的大部队给围住了,又是在防线之外,若鬼子来个围点打援,你说我军救还是不救?”

  “哈哈!我的郭兄啊!若是其他人,就算带一个团,我可能会和你一样担心,但领头的是唐刀,那小子的鬼心眼究竟有多少,你我还不知道啊!只有他占便宜的,那有人占得了他的便宜?鬼子当然更不行了。”吴中将哈哈大笑,然后将桌上的一张纸条递给郭中将。“你看,这是五分钟前他发来的电文。”

  “我独立营二连已击溃当前被围日军一面阵地,余大约百余名日军在田野中和我军对抗,我决定,在实施五分钟火力压制之后对其发起总攻,务必在其援军抵达之前将其歼灭!”郭中将拿起纸条轻声念道,脸上亦是涌出喜色。

  “这意思是?他们就靠一个步兵连就对一个步兵中队的日军进行包围,并已经击溃其一部将其余部压在包围圈里?”

  “没错!”吴中将满意的点点头。“唐刀这小子,真的是天生的军人,一场毫无准备的遭遇战,都能被他打成这样,兵力近乎相同的情况下,竟然还敢做歼灭战之想。”

  拿起怀表看了看,“我也很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用时十五分钟,就将其正面阵地上的一个步兵小队日军全歼,导致其两翼阵地上的日军彻底失去正面保护,全歼他们并不是什么不可能了。”

  看向同僚的目光中涌上了浓浓的羡慕,“郭兄啊!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东北军的家底你也知道了,我给你一个满编步兵团的装备,换唐刀这臭小子一个人,你看咋样?”

  “总指挥,你这可不能被唐刀那家伙给影响了,那能这么大手笔来挖人的?我43军你可也知道,就那么点人了,你可就饶了我老郭吧!”郭中将吓了一跳,想都没想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没口子拒绝了。

  武器装备没有了可以买可以回川筹集,但人才没了,可就没了,这就像是后世和平时期所说的那样,老婆和车概不外借,在战乱的年代,能杀人的武器和能打仗的下属,比老婆都重要。

  “对了,唐刀这封电报的意思是,他将会在半个小时内解决战斗?”郭中将很明智的迅速岔开话题,不给搭档继续挥起小锄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