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当然了,最让人无法忽视,还不仅仅只是那些,而是于那封发于清晨并震惊全国的战报电文。
第477章 带泪的笑
当黎明到来,两个步兵团迎来回归的先遣团并通报主阵地。
嘉善前线指挥部三大中将指挥官,连同107、108、26三个步兵师中将师长,共计6名陆军中将级主官,全部迎出三里。
假若日军在此时对嘉善国防线来上一通炮击,绝壁收获满满,不比中国人全歼他们一个重炮旅团来得效果差。
可惜,他们没重炮旅团了。
虽然这个时期的贪官足够多,但投入巨资用以防范海上登陆敌军的国防工事防个75毫米炮那还是跟玩儿一样。
牛岛贞雄这会儿也还焦头烂额的收拢前线各军,包括灰头土脸的第36步兵旅团,暂时是顾不上对重新缩进防线内的中国军队开战了。
迎接规格是高了一些,但先遣团值得。
任何一个能搞掉一个重炮旅团的部队,都值得他们的主官用这个规格迎接。
用108师那位脾性暴烈的中将师长的原话:“能敲掉日寇第6重炮旅团,别说用老子的警卫营去换,就是整个师,老子都不心疼”。
虽然,站在自己残存不过区区180人还人人带伤的警卫营中说这话时的陆军中将腮帮子直抖。
那是心疼的。
先遣团这次的损失,是巨大的。
分兵时的3200余兵力,最终能和主力汇合的,却只有2000之兵,有1200人长眠在东南的战场上。
更令这些高级指挥官们心伤的是,一名少校军官阵亡,尉官高达二十几人,军士级的老兵更是损失惨重多达400人以上。
不是老兵,如何能成为精锐?不是老兵,如何能带着新兵站在最危险的战场?当炮火来临,最擅长保命的老兵也只能用死亡来提醒战友战场残酷,也只能用死亡巩固他们的坚强。
不管在那支军队,老兵,才是一支军队的真正基石。
老兵若是不亡,补充足够的新兵后,经过短时间训练,部队又可以恢复足够的战斗力。
可先遣团这次战斗,损失掉了数百老兵,各主官不心疼坏了才是怪事儿。
若是只看损失,损耗了全军三分之一精锐的唐刀率领的这一战就是个败仗。
可若是翻看唐刀和先遣团的战果,再心伤的将军也会含泪大笑。
一个重炮旅团就已经值得这些牺牲,更别说还痛殴了不可一世的第六师团一顿。
第36步兵旅团跑得快,没有像十八师团麾下那个步兵联队那个傻鸟一样在阵地上硬挺着挨揍,但这也导致了他们并没有带走遗留在前线的尸体。
因为时间有限,负责打扫战场收集日军阵亡数字的骑兵们那个数学也有点惨不忍睹,数字一大,加都加不利索。
吕三江那厮甚至掰着指头算了半天后大大咧咧给了龚少勋一个4000人的数字,差点儿没让龚大营长一脚踹沟里去。
那不是扯淡嘛!第36步兵旅团总共才多少人,你千把号人就能把人家一个旅团给吞了?你咋不上天呢!
这数字别说上面的大佬们不会信,就连始作俑者的步兵们也不会信吧!
又因为天黑,骑兵们也没法沟沟坎坎的都跑去查看,唐刀也没法,只得根据各连报上来的阵地前的日军遗留尸骸,大致统计个2200的数字。
和牛逼哄哄的第36步兵旅团正面野战,就干掉了他们2200人?而且还是以多打少的情况下,就算是架起了十二门重炮狂轰也不至于吧!以为人家‘地表最强师团’是傻子的吧!站那儿让你打?
这也就是唐刀,吴、郭两人知道他不会虚报战功,换成别人,整不好一个大耳刮子就扇过去了,但就这,指挥部三个中将级指挥还是将这个人数给咬着牙削减了700。
1500人的毙敌数目,对于一场数千人规模的野战来说,已经很惊人了。
殊不知,在日军战后的统计中,第36步兵旅团当场战死的步兵就高达1800人,受伤700余,其中超过一半人因为伤口感染死去,而后来在炮击中失踪的人数更是高达600余人,其中还包括濑户内利中佐和一众参谋官、通信官。
也就是说,在这场只有双方当事人才知晓如何惨烈的野战中,第36步兵旅团战损3000余人,比唐刀的估算还要高800人,两个步兵联队算是被全灭了一个。
吕三江那个不识数的家伙,其实不比唐刀估算的精确度差多少。
若在加上松江城下损失的,第36步兵旅团这支精锐之军已经基本丧失了战斗力。非要硬干的话,也就剩下些辎重兵和工兵去充充门面了。
事实上,等天亮之后清点完损失,牛岛满少将阁下就自闭了,哪怕是到了第十八师团的防区,也没有去主动和他的本家,同样姓牛岛的中将阁下打招呼。
而牛岛贞雄那会儿对牛岛满这厮的怨恨早已是犹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更不会主动去安慰这个倒霉孩子了。
擅自调离护卫第6重炮旅团的步兵联队导致第6重炮旅团完犊子这个锅,牛岛贞雄不想背也不能背,那只能由牛岛满这个少将来背,先前他求助第18师团的电文可还在那儿。
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这次极有效率,在收到第6重炮旅团集体完犊子和第十军中将司令官柳川平助的意见后,就下达了撤职命令。
已经自闭的第36步兵旅团少将旅团长牛岛满停职,勒令回华北派遣军司令部留用。
结果,军令下得太快,等到暂时继任第36步兵旅团旅团长位置的原第47步兵联队大佐联队长长谷川正宪、向第十军司令部汇报当晚之战的战损,一众大佬们差点儿没集体吐血而亡。
敢情,牛岛满这蠢货不光是一下把第6重炮旅团给坑了,连他自己的第36步兵旅团也给打残了。
怪不得,平时鼻孔朝天的这货也不申诉一下,带着几个武装护卫连柳川平助的面都不见一下径直就跑路了。
倒霉蛋跑路了,但这事儿还得替他兜着,这才是柳川平助以及华北派遣军一帮中将大将们最闹心的。
所以,第36步兵旅团战损的战报一直都压在第十军司令部,直到爆发于一个月后的金陵之战彻底结束,才向上通报。
直到那时,日本淞沪派遣军方面才知道为什么每战必做先锋的‘地表最强师团’为何这次当了缩头乌龟,在如此重要的战场上一直甘心做为后备军的原因。
敢情,他们早已经当了一次急先锋,被打残了的急先锋。
日本人这边气得七窍生烟,中国人这边则是不可置信后的欢笑。
唐刀简短的汇报完就去坑道里休息了,他已经不知道多少个日夜没有好好睡过一觉,再如何钢筋铁骨也是撑不住了。
指挥部里的六个中将则把这封唯有‘奇迹’可称的电文发往战区司令部。
第478章 第三个名字
“日寇第六重炮旅团被嘉善前线我军一举全歼?”大佬看着一脸苦笑的侍从官,脸上涌起的不是喜悦,而竟然是愤怒。“全歼一个重炮旅团,而且还是防御战中。”
没有人喜欢被欺骗,尤其是这种位高权重者,欺骗他的人下场往往都会很凄惨。
而手里所拿的电报,在回过神来的大佬看来,已经不算是欺骗。
因为欺骗至少是有技巧的,不管是欺骗者或是被欺骗者,都需要点智商。
这是愚蠢至极的虚报战功,上报之人不要一点脸面就算了,那拿坐在位置上的领导者当什么?当猪,还是当吉祥物,任由你娘希匹的瞎几把扯?
大佬这样想当然没毛病。
重炮旅团是怎样的存在?那是日本人的战略部队,整个日本一共只有六个这样级别的重炮旅团,关东军给了两个,华北派遣军给了两个,参与东南这样级别会战的日本淞沪派遣军因为有日本海军舰队帮忙,也才给了一个,还留有一个拱卫日本本土。
这五个抵达中国的重炮旅团,不管是那个方面军,都是当宝贝一样供着。
华北派遣军拥有的两个重炮旅团,除了十天前偷偷摸摸调来的第十军带了一个第六重炮旅团,另外一个还在华北派遣军已经彻底占领并巩固好了的平津地区呆着。
以第五师团为主导的山西战役打得那么艰苦,华北派遣军都舍不得派出重炮旅团相助,都可以看出其宝贝程度了。
结果,你嘉善防线上总共才3个步兵师,还要面对日军一个师团的狂攻,自保都难的情况下,娘希匹的你突然跑来告诉我,你把人家肯定保护的严严实实的大‘宝贝儿’给一窝端了。
“世和,你会信吗?”大佬再问自己的少将侍从官。
陆军少将苦笑着摇头。
只要是智商在线的,都不会相信的吧!
“娘希匹,他67军是不是被日军打昏头了?为了虚报战功,竟然拿这个来糊弄上级?耻辱,这是军人的耻辱!”大佬狠狠的将电报拍在身边的茶几上。
站起身,背着手在小厅里来回踱步,情绪稍微平稳一点:“替我转告军政部何部长,67军这次在松江打得还不错,嘉善防线上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该授功的授功,该发奖的发奖,可也得告诉他们,国家现在正在危难之机,这些东西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也得等到此战结束之后嘛!用此等虚无缥缈之战功虚报,只会贻笑大方,不,不光是国内各军深以为耻,国际友邦也会看低我们的。”
侍从官跟从这位大佬多年,当然知道他的心意。
现在一路日军已经攻破昆山,沿京杭铁路太湖方向向金陵进发,嘉善防线虽然已经完成协助大军撤退的战术任务,但依然可以承担阻挡一部日军由此向金陵之后迂回包抄的战略任务。
在大佬的设想里,以67军为首的嘉善守军虚报战功,不过是变相的以此为要挟来获得嘉奖。他虽然很愤怒,但在这个关键时刻,也只能压下愤怒,还是以安抚为主。
说白了,就是画大饼。告诉嘉善前线那边,你们现在别出什么幺蛾子,等大战之后,该给的奖励我会给的。
而至于说会不会因为这封‘虚报战功’的电报秋后算账,那就得看他那会儿的心情了。
身为此时的中国政坛第一人,能做到这样的表态,已经是极为顾全大局了。
可惜,他好像真的是想错了。
不是错在他此时顾全大局的心态,而是,貌似嘉善前线的战功真的不是虚报的。
虽然不想拂了正陷入自己遐想之中大佬的面子,但该说的话还是得说,少将侍从官有些艰难的开口:
“这封电报,是淞沪战区司令部在两个小时前发给军政部的,军政部何部长为此专门致电复兴社的戴处长,请他以秘密手段核实该战报的真实性,最终在10分钟前,反馈回来的信息是,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在夜间电文来往突然密集,其麾下第十军所属第十八师团的番号频繁出现,包括第6重炮旅团及第六师团所属第36步兵旅团,经潜伏于其中的情报人员综合判断后,必然是嘉善前线出现重大变故。
此捷报电文,十有八九是准确的。”
“你意思是说,淞沪战区司令部,军政部,包括复兴社都经过核实了?”正在沉迷于自己顾全大局心态中的大佬猛然一呆。
“是!”侍从官只能点头。
为了这封不可思议的电报,复兴社可是调用了华北地区潜伏的最高级别间谍,花老鼻子劲了,而且距离嘉善最近的情报处工作人员正在星夜赶往嘉善前线。
“好!”呆了小一会儿的大佬在小厅中来回踱步,再度猛拍了一下小几,毫无违和感的提高声量:“奖,必须奖,给嘉善前线的将士大奖,让他们立刻上报此战有功之人。”
“具体名单,军政部根据嘉善前线指挥部和淞沪战区司令部的报告,已经拟定好了。具体功勋等级需要您亲自审定,另外,只待复兴社情报人员潜入敌占区实地勘验汇报后,军政部方面就联系宣传部门见报大力宣传。”侍从官从包里拿出写得满满的一张纸。
“好!拿来我看看!”兴奋的不断摩挲自己头皮的大佬此时也不说自己的下属一涉及到功劳之事就如此积极了,完全沉浸在喜悦之中。
若论知道这不是虚报而是真实战绩的喜悦程度,这位大佬或许称不上第一,但位列全中国前三是没跑。
淞沪大战,他这个一国领袖可是一声令下聚集了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精锐和日寇鏖战,高举着民族大义之旗的他好好的过了一把带头大哥的瘾。
可没料到,中日两国的巨大工业差距导致两国完全不是一个维度的战争,加上一些不可言说的因素,七十万大军竟然被日本人打了个稀里哗啦。
最后还被日本人狠狠的来了记左勾拳,如果不是67军和43军两军舍死固守松江,七十万大军能不能回来一半都不好说。
现在,近三十万日军更是咄咄逼人向首都而来。
这些,都是日本人在狠狠打他这个中国带头大哥的脸。
四行仓库那一战,八百孤军把日本人打了个头破血流,不得不借助西方之力来解决困局,算是一时闪光,但那也改变不了他裤衩都快被扒下来的窘态
军政部提供的授功人员名单不是一般的长。
为首的自然是淞沪战区司令部的上将级副司令长官,这已经是不成规矩胜似规矩的惯例,没有长官的运筹帷幄,那里来的战场胜利?
为啥没有战区司令官的大名?
很简单,正在阅览名单的这位就是。
不写他,不是怕他勋章太多了胸前挂不下,而是怕他脸上挂不住。
这一仗都已经打成这个鬼样子了,他还要厚着脸跟全中国说,是老子指挥赢了这一仗,不再挂个青天白日勋章,你们心里过意的去嘛!
那不是捧大佬,而是把大佬往坑里埋。
第479章 顾忌!
“唐刀?”
“世和,这个名字很熟悉啊!”大佬指指排在第三个的人名很有些诧异。
他诧异的当然不止是这个让他颇为眼熟的人名,而是,根据军中惯例,领受战功这事儿都应该是所属部队的将官在前。
如果他记忆没出错的话,除了前两个是淞沪战区司令部的上将级将官不提,嘉善国防线上的两个步兵军外加一个湘军师,至少有6名陆军中将级将官,怎么是一个陆军中校排在他们之前?
这得有多大能耐才有这样的排名?
“唐刀是88师四行营营长,就是最后镇守四行营的那支孤军,命令还是何部长亲自签发的,四行营于撤退途中遇到奉命前往松江支援的43军,便放弃原有撤退计划,一直配合43军、67军作战至今,您忘了?”少将侍从官不得不帮这位贵人多忘事的大佬捡起已经遗落的记忆。
“噢!我想起来了,这个年轻人,不错!”大佬脸上露出几分喜色,微微额首:“替88师长脸了。”
“不过,把一个小小的营长排在第三,是不是有些太过了,这让67军、43军、128师的诸将官怎么想?淞沪战区司令部这些人,抢功的时候最在行,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大佬脸上神色归于平静,轻轻敲击椅背道。
“据说这是嘉善前线三名中将集体商议的结果,并不是战区司令部决定的,最终把他排在第三,战区司令部那边也是怕影响不好......”少将侍从官只能小心翼翼解释。
他的意思是,如果不是战区司令部,恐怕唐刀就得排名第一了。
事实上,嘉善指挥部就是如此排名的。
不用大佬再问,径直从一直不离手的公文包里拿出一纸电文:“这是嘉善前线指挥部给淞沪战区司令部和军政部关于唐刀唐中校于此次夜袭重炮旅团的战斗经历简述。”
“我看看!”大佬拿起眼镜,仔细看着关于唐刀的战斗简述。
“其麾下四行营,于白鹤港大桥防御战中击落日机六架,全歼日军潜伏前来偷袭的特攻队近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