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86章

作者:汉唐风月1

  留在43军营地里不仅有一个步兵连,还有一个通信排和医护队。郭中将那会儿虽然决定带着大部分能战之兵赶赴松江做决死之战,但终究还是不忍让43军全军覆灭,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军部直属通信排和医护队还是全给留下了。

  通信排战斗力虽然不行,但却可以架设电话,倒也是省了雷雄不少事儿,至少大桥周边各阵地间的联系可以用电话而不是靠信号弹了。

  无意间,雷雄这次体会了一把中将师长才有的待遇。

  3个主要防空阵地和部署在大桥南岸数百米外的两个步兵阵地都有电话通讯。

  而火力支援排排长程铁首负责的就是位于大桥南岸的1号防空阵地。

  他的阵地在大桥西侧的一处山丘上,围绕着面积不算太大的山丘部署了两门厄利孔机关炮和三挺马克沁重机枪,额外还配备了一门苏罗通双联装机关炮和一挺MG34机枪。

  1号防空阵地的周围更是拥有两个步兵排构筑的野战战壕,那是一旦有大量日军步兵来袭,防空阵地瞬间就可以变成火力支援阵地,三门高射炮一旦放平射击,在辅助三挺重机枪和一挺射速齐高的MG43,绝对能成为任何轻装步兵的噩梦。

  可以说,这个对着松江方向的1号阵地,就是雷雄现在麾下所有阵地中最锋利的矛。

  无论对空还是对地。

  1号阵地一旦有失,雷雄手下无论是防空还是地面火力,都将削弱一半。

  雷雄毫不犹豫的回答:“不许!”

  无比焦灼的目光从停在五百米外树林里的几辆汽车上滑过,一个主意浮上心头。

  “给我拨负责该阵地的67军曾连长电话!”雷雄腮帮子高高鼓起,终于做出决定。

  已经成为雷雄通信兵的二丫迅速拨通电话。

  “曾连长,日机现如今都在高空盘旋,我需要将他们引诱至千米之下,所以,我决定以三辆汽车组成的车队当诱饵,不过每辆车必须都是空车,每车只需一名驾驶员,开着车朝着大桥方向前行,如果日机不追,那就上桥。”

  电话那头一片沉默。

  用二丫后来写在回忆录中的原话:或许跟随唐刀长官时间长了,我们四行营的弟兄们从他身上学会了远程狙击,学会了布设诡雷,学会了冷酷对敌,可也学会了残忍。

  就像白鹤港之战中的雷雄长官一样,明知必死,却还要让人送死。

  他的那道命令,就是让三名67军弟兄和三辆卡车主动踏入地狱。

  “我知道,这是很难的决定,但我们没有别的选择,要么我们死,要么看着老百姓死,曾连长,这不是命令,这只是我雷雄的请求,你可以拒绝!”雷雄眼神坚定的继续说道。

  没人听得出他声音的异样,只有距离他最近的二丫可以看见他的手攥得无比的紧,青筋暴露。

  二丫知道,在残忍的将自己的战友做为必死的诱饵时,雷长官终还是做不到他表面上那般平静。

  。。。。。。

  “雷长官说了,这不是命令,只是他的请求,但我认为,这就是命令。”位于大桥主阵地七百米外的上尉连长挂完电话,只是沉默了十秒钟,就在密林中召集了自己手下所有能召集的人手。

  “只是,发布这条军令的,不是雷长官,而是我们的同胞,如果我们不领这条军令,那他们将会在天上冷笑着看着我们这群软蛋,就像六年前我们东北军将东北拱手让人时候一样。

  弟兄们,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做?”

  一阵沉默。

  “轰!”的一声巨响。

  远方腾起一阵硝烟,地面都微微在颤抖。

  日机,再度投下一枚炸弹。

  不用看,就知道,又是几十条性命消失了。

  “连长,我算一个!”一名军士大步出列。

  “还有我!”

  “我!”

  在军士的带领下,人群中一口气走出六七人。

第355章 ‘雄鹰’的猎场?

  最终,上尉连长从站出的人中挑选了三人。

  一个少尉,两个军士。

  不是因为他们军衔高战斗力强,也不是需要军官来做领头者。

  而是,那是这支警卫部队里驾驶汽车技能最娴熟的三人。

  如果连汽车都无法开走,怎么能当好这个诱饵?

  而汽车,在这个时代,可是个稀罕物,普通士兵别说开了,真正坐过卡车后斗的都不多。

  硬着心肠选择了自己麾下骨干的陆军上尉心如刀绞。

  “连长,为什么不要我?”一个跟着少尉站出队列的年轻士兵突然大声喊起来。

  “你狗日的,先把开车学会再说吧!”瞥了一眼上等兵,上尉连长眼角抽动,又深深的看了一眼站在那里身形笔挺的少尉,有些无奈的丢下一句话就走开了。

  见长官走了,各排士兵都在各自排长的带领下轰然散开,只剩下身形瘦弱的士兵一个人呆立原地,有些窘迫,还有些孤独。

  被选中的两名军士走过呆立着的年轻士兵,拍拍他的肩头,以做鼓励,但依旧没能改变他颓废的情绪。

  两名军士也不多做停留,朝着树林另一边的三辆卡车奔去,再未回头。

  走在最后同样年轻的少尉则在路过垂头丧气的年轻士兵时微叹一口气,使劲儿揉揉士兵没有带钢盔显得有些凌乱的头发:“成子,以后或许三哥不能照顾你了,但你记住,再苦再难你也给我活着,咱老杨家一门六兄弟必须得有个回去给家里报信的。”

  “三哥,我不行的,你一定要回来。”身形瘦弱的士兵看着转身离开的少尉,泪眼婆娑。

  只是这一次,一向照顾他的堂兄和排长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脚步加快越走越远。

  或许,即将踏上死路的陆军少尉并不愿意欺骗自己最小堂弟吧!

  家在热河的年轻上等兵有一个很威武的名字,杨必成,那是他父亲请乡里有名的私塾先生给起的名字,意思是他以后干什么事儿都必须能成功。

  但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杨必成从小就是个胆小鬼,出身猎户之家却连兔子都没杀过。

  哪怕是眼睁睁的看着进屯劫掠的日寇把婶娘拖进了苞米地深处,躲在苞米地另一处的他却没敢出一声。

  胆小的杨必成逃过了生死大劫,却逃不过心里的劫。

  发泄完兽欲的日军离开了,婶娘也死了。

  他儿时曾经吸吮过**的饱满胸脯被日军用刺刀戳得稀烂。

  婶娘的眼到死也没闭上,他有长达一年时间的梦里全是婶娘死不瞑目的眼。

  他知道婶娘不怪他,因为和他躲进一片苞米地里的婶娘被日军发现时喊的第一句话就是:“躲好,别管我!”

  可是,杨必成没法原谅自己。

  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他更胆小了。

  经此惨剧后的杨氏亲族二十八口人在婶娘的坟前对天发誓,此辱此仇不报,杨家便就此代而绝。

  头七过后,杨家就派出了杨必成这一代六名青壮从军,那也是杨家第三代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性。

  杨家老爷子虽然目不识丁,但年轻时也是走南闯北的好汉,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想报仇,也得自己先活下来。

  杨家老大带着老四老五采用就近原则去了驻扎平津的二十九军,杨家老二则带着老三老六越过长城经山西去往陕西寻找原东北军。

  在军中三年,杨老二因为自幼打猎练得一手好枪法逐渐展露头角成为步兵班长,而杨老三则是杨家弟兄中读书最多的,被军部特务团团长看重直接提拔到团部里当了个少尉副官,而后在华北战事中因为警卫部队战损过大被下放至警卫营担任少尉排长,表现优异的少尉于此战过后升任中尉也是正常。

  只有杨必成这个胆小鬼不成器,当了快四年兵,还只是依靠着军龄够长晋升为上等兵,就那,或许还是特务团看在杨老三的面子上。

  因为,杨必成实在是太不成了。

  听见炮声就抱着头恨不得把脑袋塞到裤裆里,打枪从来都是闭着眼一阵瞎打,孬兵这个词,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要不是上级长官顾忌着他有两个表现优异的堂兄,恐怕早就把他一脚踢出军队不浪费粮食了。

  或许只有读过不少书的三堂兄杨必慎理解他,认为他这种令人难以理解的胆小是一种病,只要是病,迟早有一天是可以治愈的。所以,一直没嫌弃他,走到那里,都带着这个有着病态胆小的堂弟。

  当不成战兵,那就当勤务兵或是医护兵。

  别说,虽然杨必成胆小,但并不代表他懒惰,警卫4连因为连续大战有不少减员,原本做为排级通信兵的杨必成兼职做医护兵,也手脚麻利做得不错。

  可这一切,都是在堂兄的庇护下。

  所以,在堂兄勇敢的踏出那一步时,他下意识的也走出来了。

  熟悉他的士兵们都知道他是为什么,但也没人笑。

  不管他有什么样的理由,能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站出来的,都是值得敬佩的。

  所以,来自另外两个排的老军士破天荒的拍拍他的肩头,算是认可。

  但对于呆立原地看着堂兄走入远方树林的杨必成来说,他最后的庇护,也即将消失了。

  杨家老二,在华北战场上和日军的第一役中就战死了,是被日军的炮炸死的,他神准的枪法甚至都还没来得及施展,整个步兵连的阵地就被日军动用105榴弹炮击,一个步兵连都还没看到日军的影子就消失了。

  而身在二十九军的杨家老大三人虽然没有消息,但他们所属的部队就在日军重点进攻的宛城,据说部队伤亡超过百分之六十。

  生机渺渺!

  所以,杨必慎在离开之前最后的交待,不是让自己这位有心理疾病的堂弟如何变得勇敢,而是,让他努力活下去。

  杨家的第四代还未成长起来,做为第三代已经算是成人的最后一人,他必须得活着。

  只是,在这样残酷的战场上,想活下来,远比死去要艰难。

  这无疑是个极难的嘱托,尤其是对一个从军四年射出的子弹也不足三十的胆小上等兵来说。

  “三哥,我答应你,活下去!”杨必成咬着牙冲着远方默默承诺。

  他知道,从这一刻开始,他再无兄长可依靠了。

  缠满了树枝遮上了篷布的三辆卡车怒吼着冲出树林,冲出泥地进入主路向着远方的大桥疾驰。

  很快,三个快速移动的目标吸引了天上正拿着望远镜向下仔细观察的日军飞行员的注意。

  “呦西!有中国人忍不住,被吓出来了。”一名日本海军航空兵上尉主动将飞机下降了一百米,确定那是几辆卡车之后,嘴角弧起得意。

  拿起无线电话筒:“诸君,可以真正开始我们的狩猎了。”

  “竹内中队长,中国人为什么要这个时候把车开出来,我们明明没有在那块区域轰炸!”无线电里传来另一名日军飞行员的疑问。

  “因为他们知道,轰炸那群中国平民只不过是开胃小菜,树林是我们迟早要轰炸的目标。”日军上尉一副成竹在胸的笃定。“我想,那三辆卡车里一定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物资,中国人希望保住那些物资。”

  “他们为什么要去往大桥方向?不怕我们连同大桥将其一起炸为灰烬?”又有日军飞行员在无线电里提出疑问。

  “中国人并不傻,大桥是我们希望夺取的目标而不是将其摧毁,要不然陆军第十军那群马陆们怎么过去?用游的吗?”

  “哈哈!那就让马陆们游过去好了!”无线电听筒里尽是日军飞行员哄笑。

  “二组随我去粉碎中国人的野望,其余各组按原计划继续盘旋搜索中国人的阵地,一旦有中国人忍耐不住对我攻击,就干掉他们。”脸上满满傲娇的日军上尉在无线电中下达命令。

  而后,猛的一压飞行舵杆。

  他座下的战机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向右侧45度飞去,两架日军战机呼啸着紧随其后,一前两后的三机队形保持的犹如一体。

  这是二战时期,日军最常用的三机编队战术。

  玩了把急转弯的三架日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将机头对准了主路,并从1200米的高空极速降低高度,就像是发现目标的金雕。

  若不论敌我,仅从观感的角度来说的话,‘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句话,恐怕就是来形容这群翱翔天际的‘雄鹰’们的。

第356章 轰鸣着!骄傲着!(求订阅,求月票!)

  因为,他们是日本海军的舰载机飞行员。

  任何时代,能在摇摆不定的航母上起飞的飞行员,都是空军中最顶尖的那一拨人。

  日本陆军组建的航空兵,和他们眼中傲慢的海军孙子比起来,无论96式陆攻机臃肿的机身,还是操控飞机的技巧,还真的有些像土鳖。

  竹内大熊做为这支飞行中队的大尉中队长,自然也是机群编队的最高指挥官。

  按照常规来说,哪怕是地面上出现他想要的目标,做为指挥官的他也应该停留在1200米以上的高空中盘旋警戒。

  更何况,中国人已经用两架侦察机的坠毁证明了他们拥有一定数量的高射炮,其实力不容他可以如此的肆无忌惮。

  但,进入10月之后中国的天空上早已经没了中国战机的身影,拥有十二架战机编队的庞大实力更是淞沪这片天空的王者,如果不是应陆军将领的请求尽量保存这座横跨在大河上的大桥,竹内大熊早就带着他的麾下们将这座大桥连同他的守卫者们一起化为灰烬。

  那里还需要用什么用宝贵的航弹杀戮卑贱的中国平民来引诱中国人少至可怜的高射炮出战?

  相比于用宝贵的航弹把那些惊慌失措躲避在旷野中的中国人炸成灰烬,竹内大熊更愿意用价格低廉的子弹格杀他们。

  或者说,他更喜欢亲眼看着中国人在他的机枪下惊惶而绝望的逃窜。

  看着猎物无比绝望再亲手杀死,那真的是一副残酷却绝美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