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84章

作者:汉唐风月1

  还未抵达第六师团野战医院的田边盛武在路途的颠簸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在后方等候的坂井德太郎和牛岛满两人看着尸体,只能是呆若木鸡。

  天照大神这是爱上第十军了吗?

  两人各自在心里下了决定,以后,坚决离前线远一点,再憋闷,也少出指挥部。

  毕竟,小命重要。

  中将都死了,再死一个少将,其实心理冲击也没那么大。

  只是,对于坂井德太郎来说,更大的噩耗还在后面。

  怒火攻心的柳川平助虽然在电报里下达了让牛岛满和末松茂治各抽调一个步兵大队支援已进入东城作战的第11步兵旅团的军令,但调兵协调一样需要时间。

  加上因为田边盛武意外遇袭身亡事件,坂井德太郎丧失了最宝贵的两小时时间。

  晨七时。

  早已集结完毕的中国军队坚决的向位于东城区的4000余日军步兵发起了反击。

  这一次,可不是以寡敌众。

  322步兵旅虽然已只剩下2000余人,但这2000人都是历经了一天巷战考验剩余的百战老兵,不适应战场的,都已经被淘汰,只有强者才能在这样的战场上活下来。

  从北城方面抽调过来的一个步兵团2000多号人一直没投入战斗,看着同袍杀得尸横片野伤亡惨重,他们也早就憋的不行,就像是下山的老虎。

  警备营方面更不用说,本就历经数场战火考验,加之唐刀归来,有了主心骨的700号人无论从战斗经验和士气绝对是这片战场上最强之兵。

  67军军部直属特务团的警卫营,一直是吴中将手里紧紧攥着的王牌,昨日连警备营都放出去了就是不撒警卫营,也可见他对王牌的看重。

  警卫营人不算多,也就三个警卫连500号人,但全部装备着短枪,不是冲锋枪就是驳壳枪,野战能力或许稍逊,但论近战防卫,唐刀的警备营也只能膛乎其后。

  这种最远距离不过50米的对射,简直就是为他们而设的舞台。

  而老王的两个43军步兵连虽然血战一天也不过剩下一百多号人了,但就这从大场镇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一百多号人,却在战后被誉为这场反击战里表现最优秀的部队,没有之一。

  川娃子们的畏死之心早在大场镇因为同袍们的纷纷战死就已经消失了。

  他们继续投入战场的目的,不是为了活,而是死!

  和战死的同袍们一样,死去!

  已全袍哥兄弟之义。

  更是告慰父母高堂,川娃儿,不会给家乡父老丢脸。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当初川军誓师出川时,一名老父送给自己儿子的‘死’字旗,就是‘草鞋军’的军旗。

  一支出征就有父亲送‘死’字旗的军队,打出什么样的战绩都不足为奇。

  投入东城作战的中国军队兵力,其实也没有占据压倒性优势,大约在6000人左右。

  这已经是松江守军所能拿得出来的最后兵力了。

  但这,也是松江守军的精华。

  松江指挥部的两个指挥官已经赌上了所有。

  面对山呼海啸着“谷寿夫已死!桥本欣五郎已死!”口号疯狂进攻的中国军队,4000日军士气跌落至谷底。

  师团长阁下死没死他们不清楚,但天还没亮,就更换前线指挥官的事他们却知道,现由第23步兵联队大佐联队长担任城内最高指挥官,第13步兵联队的桥本欣五郎大佐销声匿迹了。

  联想起黎明时指挥部方向发生的炮击,只要脑袋瓜子灵光点的,就知道中国人或许没有撒谎。

  一方士气如虹,一方士气低落,战场态势也就可想而知了。

  两个被柳川平助下令抽调的日军步兵大队其实也投进了战场,只是进入的时间太迟了,前期日军的防线收缩的太厉害,导致他们除了兵力增加还能维持防线不被攻破以外,战略纵深已经彻底失去。

  西南两城的日军狂攻,企图再打开突破口或者是帮东城方面分担压力,甚至连北城方向的日军都不再潜伏,两个步兵大队在一千米外构筑野战阵地,蠢蠢欲动打算发动进攻。

  日军的重炮和轰炸机编队甚至冒着误击城内友军的风险对西南两城发起了攻击。

  但松江守军以同样坚决的反击粉碎了他们的野望。

  双方死伤惨重,更甚昨日。

  这场鏖战从凌晨七时,一直持续到下午。

  到最后,交战双方几乎都失去了对部队的指挥。

  旅长找不到团长,团长找不到营长,营长找不到连长,连长找不到排长。

  中日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双方官兵们都杀红了眼,瞪着血红的眼珠子,只要是军服颜色不同,杀!

  这是一场堪称伟大的反击战。

  可以写进军史的经典防御反击战。

  但注定,也是一场惨烈的反击战。

  据传,在战后,双方最高指挥官拿着伤亡报告,皆泪光盈盈。

第352章 超级倒霉球!(求订阅!求月票!)

  日军在午后四时许,终于承受不住巨大的伤亡,而选择主动后撤。

  从11月8日晨到11月9日下午,第十军总共投入三个步兵旅团一个混成旅团,不计算炮兵、装甲兵、航空兵、工兵等辅助兵种,直接用于一线攻城的,就有近3万人。

  光是在东城一面,就投入了7个步兵大队超过7000人,这样烈度的攻击战,就算是放在淞沪会战中,也算得上大规模级的。

  但,松江城依旧还在中国人手中。

  第十军不仅徒劳无功,而且损失惨重。

  位于南城的第13步兵旅团两天下来战损超过1000人,差不多一个步兵大队就这样报销了,把牛岛满气得鼻子都歪了。

  但对于国崎怔和末松茂治两人来说,第13步兵旅团这样绝对就是凡尔赛。

  区区千把号人,你牛岛满少将的鼻子都气歪了,那老子们现在这样,是不是就得小叽叽都气掉了?

  松江西城从一开始原本是做为第十军的主攻方向,可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仓城外加外城的街区,就把一个混成旅团和一个步兵旅团差点儿打成狗。

  中国人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的和他们硬顶了两天,顶的他们心肝肺都快烂了。

  好不容易等中国人主动跑了吧!还又来个回马枪。

  都还没见到城墙长啥样呢!做为主攻的国崎支队和114师团合计两万多日军就被磨去了三四千号人。

  但这,还只能算是噩梦之始。

  历经痛苦折磨后,真正开始进入城池攻防战后,不管是末松茂治还是国崎怔终于知道什么叫狗咬刺猬,没吃到肉还啃了一嘴血。

  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狂攻了两天,114师团所属的步兵旅团差点儿被打了个半残,国崎支队再度战损超过800,以至于到了11月9日午后,114师团开始出工不出力,进入了主动划水阶段。

  国崎支队方面自然也不傻,八嘎的一帮渣渣竟然想让老子这种精锐去给你们当挡箭牌?做尼玛的春秋大梦去吧!

  反正,在东城挨揍的又不是咱第五师团的人。

  要划一起划!

  日军两支部队默契的一起在护城河边上‘荡起双桨’,中国守军这边求之不得。

  日本人这两天不要命的狂攻,不光是日本人在死,他们一样陪死。

  合计超过十几轮的攻城下来,差点儿没把坐镇西城的一帮中将少将给打哭了。

  光是往后方抬尸体就抬了一千多具,更别提还有重伤的几百人,足足一个步兵团消失在这两天的战斗中。

  位于西城的中日双方,其实从午后开始,就互相打起了默契战。

  子弹、炮弹你来我往打得很热闹,但也就是个热闹,日军不往上冲,中国人也就不抬头,就躲战壕里顶多伸出个胳膊往外放枪。

  双方的死伤率迅速下滑。

  你们两个憨批是真的狗!日后知道这一天真相的坂井德太郎只能用这一句来形容两个傻叉同僚。

  但无论是鼻子气歪的牛岛满、还是满脸憔悴的国崎怔、又或是早就哭丧着脸的末松茂治,这三位如果碰见第11步兵旅团的坂井德太郎少将,恐怕都会衷心的送上一个安慰眼神,然后,主动离这货远一点。

  衷心安慰,是因为坂井德太郎这货是个倒霉蛋;而离他远一点儿,是因为,他实在是倒霉了,倒霉的让人觉得,还是离他远一点儿更安全。

  和坂井德太郎这个倒霉蛋比起来,他们的损失,都不值一提。

  在两天前,第11步兵旅团可还拥有着满编的两个步兵联队和三个加强型的直属步兵中队,光是步兵就有8000人。

  兵强马壮这个词,或许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

  现在呢?拼拼凑凑把还在医院的伤员都算上,看能凑一个步兵联队出来吧!

  那意味着,看似由副攻摇身一变成为主攻曾经风光无限的第11步兵旅团,几乎可以改组成第11步兵联队了。

  战损近5000人,这是攻城两昼夜后,坂井德太郎交出的答卷。

  相对于被顶到心肝肺一起疼的国崎支队和114师团,代表着第十军最强战力的“地表最强师团”被坚硬的松江城给顶到蛋了,蛋黄都快被顶出来的那种。

  当然了,这种令人痛彻心扉的可怕战损在日军战史上也不是没有过。

  淞沪会战大战三月,淞沪派遣军二十万大军变成了十五万;曾经的日俄战争,一周的要塞攻坚战,光是战死就超过四万,连乃木希典的三个儿子都战死了一对半。

  但,连中将师团长都成了中方的猎物,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这就有些过分了。

  而且,就在坂井德太郎身边,被中方冷枪手一枪爆头。

  你说这究竟该说坂井德太郎这个倒霉孩子是真倒霉呢?还是个幸运儿?

  好歹活着,算是幸运的吧!

  但如果说他幸运,可为毛他的大佐联队长也被干掉了?而且还是很耻辱的被一个混进指挥部的中国人给挟持后,当着一干属下的面干脆利落的来了个割喉。

  这是克上又克下,妥妥倒霉体质啊!

  更要命的是,他连同级的同僚都克,不是他大半夜发报,田边盛武能火燎火急跑来吗?不骑着马,能被因为枪声受惊的战马摔下马背活活摔死吗?

  而且,更玄乎的是,田边盛武当时没死,是快到第11步兵旅团的野战医院才死的。

  怕不是被坂井德太郎这厮的霉气儿给熏死的吧!

  据说,从此以后,第十军司令部开作战会议,坂井德太郎少将阁下身边两米内一定是空白区域。

  中国人有句古话:不信鬼神也得信命那!

  这厮妥妥命不好。

  遭遇重创的日军恐怕也是没回过气,从下午四时到夜幕降临,三面围城的日军再未发起进攻。

  蠢蠢欲动想进攻北城的日军最终也撤离了。

  日军的步兵不进攻,但不意味着日军的炮兵和航空兵闲着。

  在确认自己不可能还有人再撤出城区后,日军的重炮旅团和停留在黄浦江面上的轻型驱逐舰用炮弹帮自己的同胞讨说法来了。

  不知道是不是坂井德太郎这个倒霉孩子涕泪横流看着就不忍直视,在下午抵达战场的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竟然下令重炮旅团不惜一切代价炮击。

  六十门重炮和超过八十门各型火炮朝松江城内投掷了近4000发炮弹,有助燃的硫磺弹,也高爆弹,甚至也有芥子毒气弹。

  一副光是靠炮也要把松江全城送走的架势。

  幸好,在日军发出撤退信号开始退出战场的时候,位于东城前线的108师指挥部也下达了步兵不得衔尾追击的军令。

  城内的日军虽然是落于下风,但远达不到溃退的标准,竟然还有不少部队主动选择了断后,可以让自己的同僚离开战场。

  从这一点来说,第六师团绝对是一支不可被忽视的强军。

  包围了日军断后的部队对他们进行最后的攻击时,战场上的中国士兵更多的是在打扫战场,寻找伤员和遗体。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失去了这些肉盾,急于报复的日军迟早会炮击城区。

  在人面前,装备什么的都可以忽略。

  各部士兵们几乎是在半个小时后就基本打扫好战场,背着还活着或是已经死去的兄弟撤往防空洞或是防炮地点。

  甚至连少许还在抵抗的日军都不顾了。

  因为,当他们自己的炮弹袭来,他们存活的几率不会超过百分之五。

  的确,城区还有最少八九十人的日军在抵抗,但当炮弹铺天盖地的轰过来后,他们基本都死了。

  第11步兵旅团的记录里,在炮击过后趁着夜色回归军营的日军步兵,只有不过五人。

  可见日军这轮炮击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