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将军,我的话还未说完。”谢近元突然站起身,手指放入杯中之酒,以手为笔,以桌为布,画出简易的地图。
狠狠将手指戳在代表松江的圆圈上。
“我松江之军远逊日军第十军,是以必败,但倭寇大本营谋划数月的战略,却因此败而破产,我沪西数十万大军最少三之有二能进入第二道防线。”
“歪?”斯马莱特一脸疑惑。
他是听明白了,谢近元的意思是松江城最终是守不住,但却能阻挡日军第十军足够长的时间,使得位于沪西的数十万大军得以撤退成功。
到那时,日军第十军就算攻克小城,也是全无用处。
这叫战术上失败,战略上胜利。
“无需理由,因为他们是中国人,一群收到必死命令依然敢进驻那座小城的中国人。”谢近元眼睑低垂,声音雄厚。“就像我部当初进驻四行仓库一样,如果不是贵国的阻挠,虽四行仓库必破,但日本人将会在此地流尽鲜血。”
白发老头儿呆住了。
他明白这名中国上校的意思,松江城,将会成为第二个四行仓库。
只是这一次,‘仓库’里却是驻扎着三万中国人。
不怕死的中国人。
租界的酒桌上,中国上校滴酒未沾。
松江城东城区的防空洞内,同样设了两桌酒,是少将旅长宴请所有冲入炮火和一线战斗的尉级军官。
酒是松江的特长黄酒,白酒主要当成消毒的酒精用已经是战备物资不能动用,菜就是白面馍和几碗肉,很简单,却足够这些刚进行过一场大战的军官们填饱肚子。
只是,人太少了。
大半个步兵团加上防空营和炮兵营支援部队,能来参加少将旅长庆功宴的尉级军官,不超过十六人。
其中还有莫松子这样因功提拔的少尉。
酒还未下肚,将军的泪,就已经滴入酒杯。
原本应该作为特邀嘉宾的唐刀,没有找见,问他的那个倔强小通信兵,也只是被告知,他的长官有新的作战任务。
只是,为什么他的那杆枪在他的通信兵背后?
第332章 还是炒冷饭
没人知道唐刀去了那里,事实上别说小通信兵夏大雨不知道,就连松江两位指挥官也不知晓。
他们只是收到唐刀的单独作战请求,没有作战目标,也没有作战地点,这自然是不会被批准的作战请求。
只是,他们终究被电话中唐刀最后一句话给说服了:“请长官相信我!”
唐刀的身影最后消失在东城重新被中方士兵占领的城墙工事。
唐刀离开,警备营的指挥权被移交给警备营第一副营长郭守志。
这位原67军644团的第一营营长,虽然说这次仓城作战有功,不仅军衔没有提升反倒由一个主力步兵营营长降格为副营长,但这位没读过军校由大头兵出身的中级军官却有着极为过人的智慧。
没有丝毫怨言,对成立警备营也异常上心,挖起老部队的墙角也是丝毫不手软,加之在仓城之战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
为此,在决定警备营核心架构之前,唐刀还专门抽空和他交了一下心。
他手下的三个副营长兼步兵连连长可都是原来的少校营长,算是步兵团中的核心人物,现在却都成了他这个中校营长的属下,他必须得了解他们的心思。
若是有居于人下的心思,那还是趁早走人的好。
这位少校副营长的回答颇为出乎唐刀的意料。
“长官,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进军队吗?”身材不算魁梧脸上有着一道明显刀疤的中年汉子突然反问唐刀。
“因为,这个乱世,只有当兵的才能以最快速度出人头地。”郭守志自顾自的点燃一根烟,蓝色烟雾遮住了他的眼睛。“我想让我母亲过上好日子,让别人都羡慕她生了个好儿子,让那个男人知道,他的选择是错误的。”
摸摸脸上的刀疤,眼神变得凶狠:“这道疤,不是敌人留下的,是那个被别人称之我爹的男人。
我发过誓,我要当上将军,穿上将军制服,骑着高头大马回家,让那个男人跪着把我娘迎进大门,虽然那道大门我一点都不想进,但我知道,我娘想。”
缓缓把目光投向唐刀:“所以,我在军队拼命,每次大战,我必身先士卒,可还是太慢了,这么多年过去,我才只是一个营长,可我娘已经老了,无法再等十年。
但长官,你知道吗?当你当着我的面,在电话里请求指挥部向我开炮的时候,我整个人似乎都被点亮了。
此战若你我不死,我必定跟在你之麾下,因为只有你这样的长官,才能带领我实现我的心愿。”
没有什么保家卫国的大梦想,少校副营长的执念只为衣锦还乡,替自己母亲挣一份颜面。
这样的人,很真实。
唐刀笑了,伸出手,两只男人的手握在一起。
不管这位陆军少校想要的是什么,只要他和日寇作战,那就是唐刀需要的军人。他的野心,唐刀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满足,但唐刀却知道,那都得用鬼子的人头做为功勋,那就够了。
这位获得唐刀信任的少校正在松江城内一处空地上整队。
此时,已经是凌晨1时许。
距离松江城外激烈的战斗已经过去了5个多小时,本就有些阴霾的天空此时更是伸手不见五指。
虽然松江城已经进行灯火管制,为防止日军炮击,所有阵地严谨点篝火取暖,但这片空地周围依旧点燃了几团篝火。
因为,这里足足有四个步兵连接近600人在整队。
警备营的三个步兵连外加警卫连,除了火力支援连,其余能战之兵全部在此。
唐刀不在,接管警备营指挥权的郭守志成了最高长官。
站在最前排的,是彭冲的警卫连。
有的人脖子上挂着一挺花机关冲锋枪,胸前和背后的手榴弹弹囊里各插着4枚仿德国式长柄手榴弹,而绑在胸前的武装带里还别着足足六个弹夹,胸前四个,左右各一个,花机关上还插着一个,每个人足足七个弹夹,而且还是中国人最喜欢的32发长弹匣,光是子弹,每个人都装备了差不多220发。
还有的,虽然没有装备花机关,但也腰间挂着驳壳枪,同样携带着最少8枚长柄手榴弹和挂着弹匣。
除了枪支弹药以外,这些装备着短枪的士兵们无一例外,身后都背着一把大砍刀。
这是冷热兵器全部装备到位武装到牙齿的节奏。
也有背着中正式步枪和辽造十三式步枪的士兵,相比于那些装备着冲锋枪和驳壳枪的同僚,他们的打扮就要纯步兵一些,刺刀已经装上枪口,身上也各自携带了6枚手榴弹。
另外三个步兵连紧跟在警卫连之后,也全部拿着下午时分配到手的武器装备。
士兵们都昂首挺胸的站着,不仅仅因为这是他们警备营成立的第一战,而是,刚刚松江副总指挥郭军座要来为他们壮行。
队列整好没过几分钟,陆军中将在几人的陪同下抵达。
做为此时警备营最高长官的郭守志忙跑上前立正行礼,陆军中将抬手还礼,就站到了全军队列之前。
可能是因为尚在战场,郭中将的声音低沉了许多,却也足以将低吼声传至每个人的耳中:“弟兄们,我想你们应该很奇怪,为何你们警备营成立的第一战,你们的新任营长唐刀就不在。
我在这里给大家先解释一下,他去执行一项秘密任务,其危险程度甚至远超我们即将进行的战斗。”
士兵们严肃的表情不变,心中终究释然许多。
做为营长,在警备营即将迎来成立以来的第一场战斗时不在场,总是让人心里有些疑窦。松江城第二人这么一说,大家伙儿就明白了。
“你们也别以为唐刀营长不在,他就没有和大家在一起,这次夜袭战正是出自他的手笔,用他的原话说,兵书上说:用兵不复,那我们就再次打破这项铁律,日本人越觉得我们不这么做,我们就越这么干。还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的这么干,一直干到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个弱智为止,等他们有这个觉悟了,那我们就可以收手了!”陆军中将径直将唐刀给他的电话原话当着士兵们的面一字不漏的搬过来。
“轰!”士兵们不由都裂开嘴笑了。
这个很唐刀。
笑声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即将投入战斗的紧张感。
中将将手虚虚往下按:“弟兄们,还是安静点的好,别还没开打就把那帮龟孙子吵醒了,那咱们先变蠢蛋了。”
原来高高在上的将军也都这么有趣的啊!士兵们嘴咧的更大了,只是竭力压抑着笑声。
“行了,别的激励的话我也不多说,你们警备营是我松江全军精锐,有在华北战场和鬼子鏖战过两月的67军,有在淞沪战场上坚守七昼夜的43军,还有刚刚在西城外爆锤过日军的松江保安团,该怎么打你们比我这个陆军中将更清楚。
我只提一个要求,不要求攻克什么阵地,就是冲进鬼子阵地杀他个龟儿子的,见一个杀一个,见一对杀一双就行了。”
“是!”郭守志和站在前排的一众校官皆立正低沉应是。
陆军中将接着又拍拍脑袋:“不过,老子还要提醒你们这些瓜娃子们一件事,收到撤退信号,就立刻给老子回来,仗多的是,要是被小鬼子一炮轰上天,到了阎王爷哪儿那可别骂老子不管你们。还有给我记住喽!天黑分不清敌我,口令是日你个仙人板板,回令,打死你个龟儿子!”
士兵们又乐。
不过你别说,这个川音口令,别说日本人学不去,就连自己人说得都有点费劲。
“长官,我是松江人,不会川话怎么办嘞!”有士兵大着胆子问。
“那你就用松江话说一遍给大家伙儿听听。”
。。。。。。。
中国疆域太大,东南和西南方言的确有次元壁,拿着江南的吴侬软语翻译‘日你个仙人板板’不光是困难,语调都不对劲。
别说陆军中将操着浓浓川音学江南话把士兵们逗到不行,连他自己都觉得仿佛少了川话骂人的灵魂。
“行了,不管你是松江话,还是川话或是东北话,不是鬼子话就成,老子就不信鬼子能把我中国话学了去,就他们那腔调,一听都不对味儿。”学了半天没学会的陆军中将笑着道。
士兵们纷纷点头,这话没毛病。
当然了,除了口令辨别,最重要的还是衣着。
和上次唐刀亲自率领的夜袭战一样,每名士兵的手臂上缠着一条鲜亮的白毛巾,那才是为了在黑夜中辨别敌我的最重要依据,不管是土黄色还是深蓝色,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唯有借助偶尔闪起的亮光中能看到的白色来辨别。
口令,在短兵相接生死一线之际,那还来得及喊?
警备营这次除了火力支援连留守,三个步兵连和警卫连一起出动的战术目标,依旧是西城外的街区。
想坚持更久的时间,那就只能尽最大努力大量杀伤日军,趁他们还没有太把松江守军放在眼中的时候。
唐刀把先前重复使用的炮击战术挪到夜袭战上,再度使用第二次的战术让两名指挥官都心惊胆颤。
可最终依旧批准了。
中规中矩的战术,没办法让他们保证能在十万大军的围攻下坚持三昼夜,‘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哪怕是在刀尖上跳舞,也只能被摆上战争舞台。
中将没有送他们出城墙,就在原地看着这些先前还在哄笑的士兵们悄然无声的一队队没入黑暗中。
。。。。。。。。
第333章 心理层面的胜利
进驻街区的最终是114师团所属。
谷寿夫第六师团于东城方面狂攻的时候,114师团和国崎支队相互扯皮不是争为谁先进驻街区,而是日本陆军史上极少出现的一种现象,双方竟然都不想投入兵力进驻已经没了敌人的街区废墟。
倒不是白天的战斗损失太大让他们丧失了必胜的决心,强大的第十军尚不至于如此孱弱。
而无论是骄傲的国崎怔还是阴沉的末松茂治,都认为在晚上进驻那片区域不是个好主意。
中国人万一将炮火倾泻在那片他们站在墙头就可以侦测的区域,又是白白耗费帝国士兵的生命。
可如果不驻军,中国人再摸黑跑进去,明天对西城城墙的攻击又不能顺利展开,难不成还要再来一遍街区巷战?一想到这个,两人脑壳都是疼的。
那只能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了,两人都想把这个‘殊荣’让给对方,礼貌的推诿终究是决定不下,最终还是柳川平助下了命令,国崎支队已经鏖战大半日需要修整,晚间驻守街区废墟的任务就由114师团来完成。
狗日的柳川平助柿子就捡软的捏,只是腹诽改变不了事实,被‘欺负’了的末松茂治也只能咬着后槽牙接了这个命令,其麾下的一个步兵大队近千人进入街区驻防,还有近200人的工兵一起进入修葺工事,为明日决战先做好准备。
114师团在那天被中国人夜袭过,还因此损失一名陆军少佐,人绝不能在同一个坑里被绊倒,进驻的步兵大队为防止再次被夜袭,特意申请了探照灯部队,入夜后就打开将街区对面的城墙照得雪亮,还在面对城墙的一些重要巷道布设了铁丝网和拒马,不可谓是不谨慎。
可街区和松江城紧紧相连,两者从来就不曾割裂开过。这是松江人的地盘不是日本人的,就算正面的近千米被探照灯照亮,松江本地人也足以找到其他小路进入街区。
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600人中恐怕有四分之一是原来松江保安团的官兵,几乎每个步兵班都有三四人,这足以保证警备营不会在黑暗而错综复杂的巷道中迷路。
根据事前的规划,四个步兵连甚至一直绕行到街区的侧后方。
本位于最后方最安全的探照灯部队首先却变成了最前线,数量并不算多的警戒哨被猛烈开火的冲锋枪以及驳壳枪第一时间打成了筛子。
漆黑的夜里,彻底成了拥有向导的中国精锐的天下。
这一次,可不是只凭着一腔血勇的松江保安团,而是被唐刀挖来的松江各部精锐,无论是枪法还是意志或是战术执行力,都算得上松江全军最顶尖的。
日军基本上是被打蒙了。
在这种巷战中,中国人最牛逼的还不是一梭子就是十几发子弹的冲锋枪驳壳枪。
而是连绵不绝的手榴弹。
他们甚至都怀疑中国人是每人扛了一箱手榴弹过来。
隔着一堵子弹都打不穿的砖墙,人家大吼几声得不到回应,径直就丢两颗手榴弹过来,简直是要人老命。
躲在用沙包垒砌的街垒里,也不安全,中国人完全可以上到没有被炸毁的二层小楼向哪里投掷手榴弹,那导致轻重机枪根本不敢随意开火,找不到目标不说,随意开枪的结果就会被不知道多少手榴弹给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