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第330章 用兵不复
日本陆军中将怒!
狂怒!
谷寿夫是设想过今日可能会付出极大代价才能攻破松江城墙。
但当代价来临时,他又极为难堪。
当然了,中国人祭出的‘主动放弃阵地,炮火覆盖’这一招更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不是招数太新鲜,而是很老套。
与之类似的招数,中国人在数个小时之前的仓城之战中已经用过。
等自己的阵地被占领,就以己方炮火覆盖,甚至那块阵地上还有他们自己的士兵,把自己人和敌人一起化为灰烬,很残忍,却极其有效。
这种近乎于残忍的战术使得国崎支队根本不敢在能屯兵的仓城内大规模驻军,放上一个步兵中队就已经是极限了。
他们宁愿在更容易受到攻击的街区废墟内驻军,也不愿把士兵放在还拥有着残缺城墙的阵地内。
第十军军部更是特意在中午的时候就将西城方面的战报传给第六师团和第十八师团,希望他们通过这些战报更了解自己要面临的敌人。
正是因为了解,所以谷寿夫才没有像他的属下坂井德太郎少将一样对中国人再度用炮火覆盖的方式炮击他们丢弃阵地有多大的焦虑。
他判断,城内已经表现出一定指挥艺术的中方指挥官不会再用近乎类似的战术,尤其是在前线的帝国步兵们表现出足够的警惕性后,那只会让他们浪费绝对算不上太多的弹药库存。
这一点,谷寿夫的判断是正确的,中方的炮火虽然凶猛,但不够持久,炮击十分钟后,就停止了,那的确是因为炮弹储存无法和日军相比的缘故。
但谷寿夫在最关键的战术判断上出错了。
中国人依旧换汤不换药,无比坚决的抵抗竟然还只是个诱饵,他们最终的目的依然是诱惑日本步兵离开空旷的旷野,进入地域狭窄的城内,然后,一阵炮火乱炖。
不过十分钟的炮击所造成的战损,都不用第11步兵旅团来给他汇报,谷寿夫就知道,那绝对比先前枪林弹雨你来我往打得无比热闹还要来得多。
是的,真正令谷寿夫恼怒的,不是一千多兵力的战损,而是,在战术上他完败。
他认为的小几率,中国人却毫无新意的持续使用。
该死的,‘用兵不复’规则,这些中国人都不知道的吗?
可事实是,第六师团正式攻城的第一战,无论从战损上还是战术布置上,第六师团都属于完败。
该战,中方战死900余人,但日军方面,最精锐的第六步兵大队除了留在后方的重机枪中队,四个步兵中队仅50人存活,工兵联队伤亡300余,第4步兵大队投入的两个步兵中队连滚带爬的跑回来一半,战损超过1500人。
只是暴怒中谷寿夫或许并不知道,他败的并不算冤枉。
在遥远的北方,那支为了国家和民族哭着摘掉自己红五角星帽徽换上青天白日帽徽的部队,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中,由那位曾经做眼部手术都没有上麻药的将军,率领着自己的麾下,在大致相同的时间段,三次于同一个小村庄对日军设伏。
谷寿夫尚在华北战场上的同僚们犯了和谷寿夫一模一样的错误,兵书上说“用兵不复”,就是不会在短时间内用同样的招数,可兵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那位不仅用了,还连用三次,而更令日军上下难堪的是,他们三次都被一群缺枪少衣的‘土八路’按在地上摩擦。
第一拨是因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被打的满地找牙,第二拨负责救援的部队却又惊讶的发现自己也闯进了‘土八路’的布袋阵,等到第三拨援军想着‘土八路’若再敢来,老子真的得喊他爸爸.......
然后,‘土八路’又八嘎的神奇出现了,真的打得他们喊爸爸。
一场前后三次伏击不过歼敌数百的战例,在战后却被米国牛仔们放进西点军校的教案中,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战术之一。
“开门揖盗,打破用兵不复固有模式,他们有炮我们也有炮,松江城处处可是战场!”这是唐刀留给少将旅长的信笺原文。
来自未来的小蝴蝶很自然的就把这经典之作照葫芦画瓢放到了松江战场,把“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精髓演绎到了极致。
说白了,谷寿夫不是败给了唐刀,而是败给了中国最优秀的陆军将领之一。
此时天色已经渐黑,谷寿夫再如何暴怒,也没法驱使步兵主力在黑暗中和中国守军进行决战。
日军步兵潮水般的退却,将旷野里能带得走的日军尸体全部带走,留于城墙之内和泥沼中的尸体却是只能弃而不顾。
而日军的炮兵观察哨也只能粗略的提供了几个大致坐标,日军重炮旅团再度发威,向着几处可能有炮兵阵地的方位轰击了半小时。
光靠着想象的估算,那炮击效果也是可想而知了。
在日军炮兵旅团第一波攻击中损失了共计五门火炮的各炮兵阵地这一次完好无损。
这让松江指挥部方面都有些奇怪,奇怪于己方炮兵战损之微弱。
因为日军在重炮开始炮击的时候就升起过观测气球,那会儿硝烟弥漫将松江城遮挡了个严严实实,他们看不到炮兵阵地还情有可原,但当炮兵阵地开始还击,腾起的硝烟就基本将阵地方位暴露无遗了。
要知道,这次集中所有炮火对东城方向炮击,指挥部的两位中将也是思考再三才算是下定决心,打,就算拼着被日军重炮打掉两个以上炮营,也必须得坚决还击。
其目的就是要震慑所有日军步兵,老子的阵地可以给你,但只要老子的炮兵还在,你就别想在上面呆安稳,越是第一个冲上阵地的,越是死的快。
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当集齐七个炮兵营对东城长达千余米的城墙区域开炮,将数百气势汹汹准备冲进城内替主力开辟前沿阵地的日军淹没在炮火中后,日军各部尽皆失声。
中国人这一招再如何炒冷饭,都很有效。
万一他们再狠一点,以少量兵力防守,放你大部队来进攻,等你攻进阵地,一顿炮过来一锅端,那可咋整?
拿人命换人命,第十军十万多人恐怕得在这里留下一半人马。
显然,那不是第十军上上下下希望见到的,他们从华北来中国东南,可不是只为了攻克一座中国小城,而是志存高远。
别说脑壳疼的各个联队长和旅团长,就连远在十几公里外的柳川平助收到前方战报,都是麻爪的。
因为,他一时半会儿没办法保证消灭中国人的炮兵阵地,由于谷寿夫那货的激进和愚蠢。
是的,都选择承受炮兵方面巨大损失的两个中国陆军中将竟然没等来想象中的损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军失去了他们最重要的眼睛。
小气球,被打爆了。
被一个只是想克服自己恐惧的中国陆军军士。
而立了大功的莫松子这会儿还在向自己的连长连声认错,死乞白赖的乞求他再给自己来两个弹板,因为他啥都没干,却打空了四个弹板。
“滚犊子!不是看炮好好的份上,老子关你的禁闭,还特么敢找老子要炮弹!”陆军上尉是个东北大汉,嗓门也大。
好家伙,一辆坦克车都没打到,就打空80发炮弹,狗日的咋不上天呢!真以为老子是造炮弹的?
一门炮,军部就配备了300发炮弹,主要目标就是日军的重火力点和坦克,莫松子打空80发炮弹,却寸功未建,分配给东城区的军部防空营一连上尉连长当然不会给自己这位手下好脸色。
“没打到坦克,俺好歹还打到一个大气球呢!”莫松子垂头丧气的嘟囔着。
早知道这样,他就不打气球了,还可以省不少炮弹。
“你说啥?气球?”上尉连长一呆。
“多大的气球?”
“有脸盆那么大,不过那是在一千多米外,若是放在这里,可能比房子还大吧!”莫松子回忆着比划了一下。
“你确定?”
“我手下弟兄们都可以作证!”
“哈哈!你狗日的,给老子这儿等着,老子没回来,哪儿都不准去!”上尉大笑,狠狠一巴掌拍莫松子胸脯上,转身就走。
“干啥?没炮弹就没炮弹,连长你别吓我,我那20发也能干掉鬼子坦克的。”莫松子吓一跳。
“吓你个蛋!”上尉那一脸的眉开眼笑。“是好事儿!”
......
第331章 酒
松江指挥部中百思不得其解的两个大佬总算知道了自己炮兵损失微乎其微的真实原因了。
意外击落日军观测气球的军部直属防空营以及莫松子本人都得了嘉奖。
莫松子被直接提升为少尉,不过没有适合他的排级职位,只能继续担任他的机关炮班班长。
而东城区643团在这次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虽说因连续投入后续部队冲破炮火封锁支援一线导致损失惨重,但上至上校团长下至一名二等兵,其无畏死亡的决心让松江指挥部全体将官都为之震撼。
当收到643团仅是在突破炮火封锁时即战死失踪834人,数倍于一线官兵的战报时,于地下仓库内的松江指挥部全体人员纷纷脱帽致敬。
澹台明月通过广播,向松江全城播报643团英勇战绩的同时,连夜将该团于11月7日傍晚这一战的纪实通过电报发往报社总部。
各大期待著名战地记者日记的报刊连夜刊印,11月8日清晨各大城市售卖早报的头版头条就叫做“向着炮火前进!”
肩负着数十万大军侧翼的安危,三万对十万,已经硬扛一昼夜,全国军民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这座位于中国东南的小城。
来自东北的67军和来自川省的43军,成为这个时期英雄的代名词。
只是,对于他们的家属来说,是个无比煎熬的称呼。
他们要的,不是英雄名号,不是嘉奖,只是丈夫和儿子能平安归来。
但显然,这注定只是美好愿望。
世人皆知,松江城,必将成为尸山血海。
日本人,必须进,而中国人,不能退。
若退,则不知多少家门挂上白幡,不知多少母亲哭瞎双眼。
对于日本人来说,死死卡在通往昆山路途上的松江小城就是如鲠在喉的存在。
除了第十军这个被死死挡住的倒霉孩子,华北、东南的两个日军最高指挥部,都把目光投向这里。
淞沪派遣军司令部对第十军虽然没有指挥权,但做为战区级司令部,对于第十军这种方面军级部队自然是有建议权和指导权的。
“第十军诸君,围歼中国数十万大军于沪西之策已定,中国之军闻风而逃之势甚浓,如此以往,或不过两日,大军围捕之猎物就将逃之夭夭,第十军诸君何时能至?帝国淞沪派遣军二十万同袍翘首以盼!”
时任淞沪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连夜发给第十军司令部的电文措辞咬文嚼字显得很文艺,通篇没提松江一个字,甚至连催都没怎么催。
只是,懂的人都懂。
第十军中将司令官柳川平助在看到这封电文时,白皙的脸瞬间涨红。
松井石根是很客气,措辞也不激烈,但大哥对小弟的盛气凌人却是溢于言表,文艺电文的潜台词也不过是:两天,再给你们这群混蛋两天时间,不然就等着瞧。
“电令谷寿夫、末松茂治、国崎怔,让他们来司令部。”涨红着脸沉默了许久的柳川平助下令。
熟悉他性格的参谋官噤若寒蝉,平素极其注意个人礼节的陆军中将这次干脆连几名将官的官职都省了直呼其名,可见他心中愤怒到什么程度。
中日交战双方对松江这座或许能决定一场会战结局的小城无比关注,坐山观虎斗的西方世界同样将目光放在这里。
他们或许不会太在意中国这个已经无比没落的巨无霸在这场卫国战争的胜负,但从自身利益出发,他们并不希望日本人能如此之快的获得战争的胜利。
最乐见其成的战局,是他们能陷入僵局形成拉锯之势,这样中国更离不开西方世界的扶持,甚至愿意付出更大的代价,就像近百年前那样,开放各种口岸,以方便资本从这片土地上硕取更多的财富和矿产。
中国的土地太大了,其中蕴含的丰富矿产资源甚至堪比整个欧洲大陆。
至于说日本,随着战争进程的拉长,他们将需要更多的钢铁和能源,米国人装满铁矿石的巨轮已经停满各大港口,只要日本人给钱,就会开往日本本岛。
战争,对于交战国的人民来说是灾难,但对于那些资本来说,却是一场令他们心醉的盛宴。
当夜,322旅的刘旅长没有找到唐刀请他喝上一顿承诺的酒,但淞沪西方租界的联军司令官斯马莱特准将却是找到了在租界军营中被羁押的谢上校。
两人就在军营旁边的小酒馆里就着两碟小菜喝起了酒。
酒钱自然是联军司令官付的,因为已经升任陆军上校的谢近元没有钱。
因为租界的背信弃义,失去所有重武器只保留步枪的200多名精锐被西方军队的一个拥有十挺重机枪和机关炮的步兵营钳制,全军不能离开那座废弃军营一步,失去补给的200多名精锐甚至连吃饭都得由租界内的市民捐赠。
陆军上校想起了唐刀所提醒的,这可能是一种长期现象,不得不变卖了所有军官身上值钱的物件换成粮食,为此,连夫人送给他的心爱怀表都被变卖。
堂堂的陆军上校现在身上除了还留着几个破洞但浆洗的很干净的军服以及擦得崭亮的手枪,别无长物。
自然,对请自己喝酒的人,也没太多好脸色,哪怕这位在四行之战中表现出足够的绅士和诚意。
“司令官阁下有何指教,谢某现为阁下阶下之囚,本不用如此隆重的。”谢近元面色沉静。
“上校,将你们留在这里,不是我的本意,国家意志不是以我等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希望这不会影响你我二人的友情。”原本傲娇的白发老头儿能表现出如此的低姿态,那是因为他对眼前曾指挥过四行之战的指挥官的欣赏。
“请说!”谢近元表情不变。
老头儿人不错,可他代表的不是自己,只能是西方世界,他们注定不能成为朋友。
所谓友情,也只能是个礼貌的说辞。
“上校,你对松江之战如何看?”斯马莱特倒也是个干脆人,直接说出此行目的。
他内心是希望在松江的中国人能挡住日本人的第十军,但理智又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想听听这名中国陆军上校的意见。
“松江之战,我军必败!”谢近元,目光微闪。
“谢上校为何对贵国之军如此不信任?”斯马莱特倒吸一口凉气。
他完全没想到这名中国上校会如此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