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你别说,就是这个算是很原始的通讯,用到这个随时可能敌我混战在一起的战场,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如同昨夜,哨子一吹,自己人就知道自己人大致方位,而且还隐约知道他们想干什么,但同样听到哨声的日本人却是懵逼的,因为铁哨声此起彼伏遍布整个街区,反正哪哪儿都有敌人。
一边能通讯,一边啥都不知道,日军不落入下风才怪了。
“嘟----嘟嘟!”一长两短的铁哨声响起。
用来表明身份和传递消息的铁哨声音足够尖利,可以传出近百米,而一长两短的意思,是要求各连各排各班报告自己的方位。
一般来说,每个步兵班都有一个铁哨,挂在班长的脖子上,只要这个步兵班不完蛋,基本都会有回应。
而且,已经学聪明多了的保安营士兵们口袋里都备的有棉花,当日军火炮开始试射,就已经将棉花塞入耳朵,这样可以保证听力不会受损。
现在,炮火已经停止,感受不到震动的士兵们也不至于蠢的到现在也还死死塞住耳朵,日本人来了怎么办?
随着铁哨声响起,周围次第响起铁哨声。
不断拍打着身上灰尘的庄师散脸上露出笑容,直到最后一声铁哨声响起,久久再无声响。
少校保安营长的笑容凝固在脸上。
回头问自己的警卫班长:“刚刚你数了有多少声音在回应我们没有?”
“好像有二十声!”警卫班长有些不确定的回答,脸色也是无比难看。“可能有些地方太远,我们没听到。”
“放屁,怎么可能听不到,老子在中心位置,全营四个连分处东南西北,来的时候又不是没试过。”庄师散勃然大怒。
“让你多读书,这下好了,连数个数都数不好,怎么可能只有20声?
老子一个营700号人,怎么可能只有20声,你再给老子吹哨,不,给老子吹军号,让全营回到阵地上,都别给老子怂蛋,日本人就要来了。”
根据战前约定,从地窖中爬出来的各排各班收到军号重归阵地后都要向自己连部长官用铁哨报告,再由连部通过电话线向营部报告。
在如此猛烈的炮击面前,电话线估计早就被炸断了,电话报告自然是别想了,但用最原始的铁哨还是可以做到的。
军号声响起数分钟后,周边数十米外,各连的铁哨声依次传来,只是这一次,无论少校营长和警卫班长多么用心倾听,依然没有超过30声。
每一声铁哨,代表着一个步兵班,那也意味着,散落在街区里能回应的步兵班,不会超过30个。
保安团属于地方武装,军饷由地方财政负责,人员编制比正规军可来得多,一个步兵班高达15人,那也意味着,还能走上阵地的,不过450人而已。
昨晚和日军混战了一场,死伤80人,已经让保安营长黯然神伤了半晚,这下可好,一场炮击下来,又没了100多号人。
“良的,还没正式开打,就给老子弟兄整死这么多,给老子打红色信号弹,今天老子跟狗日的鬼子不死不休。”少校保安营长的眼睛瞬间红了。
在江湖上混,靠的就是一个‘义’字,少校营长或许缺乏足够的牺牲精神,但平素听多了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戏,这全兄弟之义,却是时常牢记于心。
除去父母妻儿,这可能也是保安营长还能坚持站在这里的第二条原因。
而仓城外,一名身着少将制服,带着白手套,腰间挂着带穗指挥刀的日本军官拿着望远镜看着600米外还不断冒着黑烟的街区,嘴角挂满不屑冷笑。
“怪不得只能是补充师团,就算给他们特设师团的名头,也不堪大用!
中国人在这样的地方放置兵力,不过是给我国崎支队增添荣耀罢了!
秋实君,你说,如果我们只用一个小时就将这个街区攻克,末松茂治那里,是不是有些太过难看了?”
第265章 比格满满(求订阅,求月票啊!)
言语中尽显傲慢之姿的日本陆军少将身边是一名陆军中佐。
面对着自家支队长一副江山尽在我手的高傲,中佐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但也只能附和道:“支队长阁下英明!”
“秋实君!你这人那,有学识有资历,可有一点却是大大的不好,你知道是什么吗?”面对属下显得有些无奈的附和,日本陆军少将却没有发怒,反倒是在两军阵前和属下唠起了家常,显示出其心情不是一般地好。
“职下不知,还请支队长阁下指正。”陆军中佐恭敬的回答道。
“太过谨慎小心。”日本陆军少将扫一眼周围,“这是我国崎支队的阵地,难不成还有人把你我的对话传出去不成?”
“支队长阁下,此次末松茂治中将阁下向司令部请求调我部前来攻城,恐怕和阁下您平日里对他的态度有一定关系,所以,职下做为参谋长,还是请支队长阁下稍微注意一些。”陆军中佐委婉的劝告自己上司也太不把人家陆军中将当回事儿。
刚刚那番轻蔑之语是在自己阵地上没错,但长此以往,迟早会传到人家陆军中将耳中,这次人家已经利用华北派遣军的军令暗地里摆了国崎支队一道,难保下次人家不再借用指挥权给国崎支队穿穿小鞋不是?
“哼!他末松茂治攻不下来,就当我国崎支队跟他无用的114师团一般嘛?”日本陆军少将冷哼一声。“他摆我国崎支队一道?等我支队今日踏破松江城,我看他末松茂治那张老脸红还是不红。”
说完,指指数百米外的民居和更远方的仓城:“中国人于此两处布设兵力的意图,不外乎是想以兵力损耗来换取时间,若我等按照常规战术进攻此两处阵地,就算攻克,半天时间也过去了。
尤以那座堡垒为最,想攻克它,没有足够的耐心,就只能以付出足够多的帝国勇士的生命为代价。
可他末松茂治还偏偏上了中国人的当,竟然以那处堡垒为重要突破点,白白消耗炮弹不说还损兵折将,我说他蠢有什么错?”
“那支队长阁下的意思是?”陆军中佐眼中露出思索。
仓城堡垒的位置他也观察过,的确极为重要,不拔除这颗悬于城外的钉子,他们可以配合松江城池的火力对进攻东西两面城墙的敌人发起攻击,这就相当于攻方两面受敌。
“此两处看似堡垒目标明显,更容易集中火力攻击,但实则不然。”陆军少将指指参谋部花费一小时画出的阵地分布图。“中国人在其内部定然构筑了大量的防炮工事,炮起时藏兵于洞中,等我步兵进攻时,他们再进入阵地和我军鏖战,除非我军破釜沉舟炮起时便发动步兵冲锋,那时中国人再想进入阵地也是晚了。”
“支队长阁下万万不可,我步炮协同距离目前最近也只尝试过200米,再近,必然会产生不可预料的误伤。”陆军中佐大惊。
所谓步炮协同其意思也就是火炮在前方开路,敌人不在阵地上便罢,在阵地上就将其炸上天,步兵就跟着逐渐延伸的炮火前进,等躲在防炮洞里的敌人钻出来进入阵地防守,攻击的步兵已经抵近至百米区域,几乎就可以发动最后的冲锋了,绝对的攻城掠地的利器。
可那,也是高难度技术活儿,那不光对炮兵射击精度要求极高,更重要的是步炮配合衔接的极好,没有长期的训练和极强的通讯水平,是决计做不到的。
这玩意儿就是个双刃剑,玩的好,自然攻无不克;玩的不好,守方的步兵有战壕有防炮洞,多少有躲的地方,而攻方可是要啥没啥,75口径山炮也就算了,杀伤半径不过10米,但105榴弹炮呢?一炮下去,整不好一个步兵小队就得上天。
“现如今又没到那种决死时刻,我自然不会采用那种战术。”陆军少将瞥一眼大惊失色的属下,嘴角弧起微笑,只差很装逼的来句:你想啥呢!
不得不说,虽然还未将兵力投放战场,显示其指挥艺术,但仅从这逼味儿上来说,这位国崎支队少将支队长国崎怔绝对是日本第十军将领中玩的很足的。
谈笑间,樯橹飞灰湮灭!要的就是这个调调儿。
无疑,做为有着‘钢军’之称的第五师团少将旅团长国崎怔是骄傲的,但骄傲,却是有着骄傲的底气。
第五师团在山西,不过七万人,却压着山西中国军队二十多万大军打,占尽优势,攻破晋城达成华北派遣军的战略目的指日可待。
而在这里,国崎支队以第9旅团和核心组建的混成旅团级支队,拥有步兵大队6个,训练有素的步兵7000人,还一个有配备16门75山炮的加强型炮兵大队,加上两个步兵联队各自配备的4门山炮、10门步兵炮、4门速射炮,全支队拥有的各口径火炮达到48门。
光凭这些重火器和步兵,国崎怔就有信心于正面野战中击溃一个中国步兵军。
虽然面前的一个中国步兵军龟缩在坚城之中,但这也没有让骄傲的国崎怔少将太放在眼里。
手指重重戳向地形图上的松江城外民居,道:“中国人想以此地来拖延时间,那我就遂了他们的心愿,先拿下此地,再三面合围堡垒。”
“嗨意!”陆军中佐重重点头。
巷战虽然令人头疼,但这位陆军少将的思路却足够清晰,先拿下这片民居,再集中兵力三面合围那处堡垒,远比昨日末松茂治只能从两面进攻要强的多。
“不过,秋实君,你替我转告崎尾少佐,我只给他一个小时的时间,一个小时后,我要求肃清这片民居中的所有残敌,为我部攻克松江城墙工事开辟出道路。”国崎怔自信满满,伸出一根食指。
。。。。。。。。
松江城最繁华的街道,只有一条。
中山大道。
可并排走上三辆马车的中山大道,别说在小小的松江城,就是放在淞沪这种大都市,也是极为少见的。
中山大道的繁华不仅仅在于路宽,亦是因为其背后几十米还有条由松江城通往护城河的水道,所有货物都可由大船经黄浦江运抵再换小船经水路直接运往各家店铺。
这条街道上的格局基本都是马路旁边是店铺,后面则是仓库和居住的区域,紧挨着的水道既可以运货又可以清理生活垃圾。
这是明清时代就留下的格局,到了近现代,因为人口的增加将马路扩得更宽了。
而城外的民居,也是基本依靠着这条贯穿松江城东西的中山大道再蔓延开来的。
日军若是想直接抵达松江城下,完全可以顺着这条大街长驱直入。
只是,再愚蠢的指挥官也知道,这条看似没有危险的长街,如果没有肃清周边残敌就贸然进入,那会死得很难看。
站在无险可守的长街上给藏在各种角落里的中国人当活靶子吗?
但若是要攻占这片街区,这条长街却又是必须进军的区域。
所以,由两辆94装甲车打头,一个步兵中队居中,一个推着两门步兵炮的炮兵小队居尾的特遣中队昂然挺入中山大街。
在他们的两翼各100米,还有两个步兵中队以小分队的形式,进入密密麻麻的民居。
在骄傲而自信的国崎怔的命令下,负责此次作战的日军步兵大队长一口气投入了三个步兵中队,外加各辅助兵种达800人。
初战,即投入重兵。
第266章 乱花迷人眼
都说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
每支部队都有着和其主官类似的气质。
第五师团的日军因为华北战场上攻无不克的战绩,使得他们和他们的少将支队长一样,骄傲而自信。
除了进入战场的初期尚因进入陌生地域显得颇为谨慎,随着他们逐渐的深入,却没遭到任何抵抗,甚至连传说中吞噬了114师团一个步兵中队的中国人的影子都没见到一个之后,他们的眼睛开始花了。
是被江南的繁华迷花了。
普通的日军大多出身贫寒,岛国那个破烂地形也就基本确定了他们大部分人职业走向,不是山民,就是渔民或是农夫,他们那里见过什么叫繁华?
好不容易打下华北吧!中国北方的大城市也基本属于粗狂型,并不特别符合日本人骨子里那种满是矫情的审美。
怎么形容呢!明明只是个只想滚床单不等天亮就提裤子走人的渣男,还非要扯个理由说是因为灵魂契合度不够。
日本人就是这种,明明很土,还非要往精致上凑。
中国北地粗犷,江南可就不同了。
松江属于江南吴地,本就盛产丝绸,尤其是始于明代的顾绣,更是松江最有特色的刺绣,远销全国乃至海外。在松江城,尤以丝绸铺为多,说是十步一丝绸铺也不为多。
在第十军大军压境之际,不管是百姓还是富户,都被严令要求离开城市,随身或许能携带点儿金银和吃食以及衣物,但这货物可是带不走的。
满是商铺的中山大街,在一帮土鳖日军的眼中,可比未来的王府井还要牛逼。
如果不是不少店铺已经损坏在炮火中的话。
借着搜索敌军的名头,在领队的步兵中队长的命令下,越来越大胆的日军步兵提起枪托,砸开的没有在炮火中损毁的店铺木门。
琳琅满目的都是各种丝绸刺绣,尤其是那种专卖松江特产顾绣的。
松江顾绣传说是从皇宫内廷传出来技法,其擘丝比头发还细,针刺纤细如毫毛,配色精妙,别具心裁。所绣山水、人物、花鸟都气韵生动,精细无比,“顾绣”之名从而大振。
明末地方志提及顾绣时记述:“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大者,不啻数金。”可见,顾绣之名贵。
连中国人自个儿都愿意花费重金购买的绣品,更别说连内裤至今都只穿着兜裆裤的日本步兵了。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在大踏步的向前进入工业化时代,可不代表着整个国家就国富民强了。
大部分的财富,都掌握在日本贵族手中,相对于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的西方列强,日本贵族的嘴脸可比那些资本财团的还要难看的多。
位于底层的那些日本人,也是穷的一逼。
在经过对长街内近百米街道上的店铺进行搜索后,依旧一个鬼影子都没看到,原本谨慎这会儿已经被琳琅满目商品晃花眼的日军步兵们的胆子逐渐放开了。
放开了以后要干啥?薅羊毛啊!土地马上就成大日本帝国的了,这些商品自然也是。
只是,得在长官来之前多往自己兜里弄点儿,不然都成长官了的不是?
日军高层军官们固然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比如柳川平助、末松茂治、谷寿夫之流,那还都是冲着开疆裂土觅封侯去的。但对于被洗脑的日本底层官兵来说,来中国干啥的?
抢钱那!还能干啥?美穗子还在家里等着米下锅呢!日本人也不是光在山里啃石头过活吧!
对于此刻的日军步兵们来说,怀里塞几条丝巾已经是鼓鼓囊囊的了,那不行,还得腰上来几条,脖子上再弄两条......
丑点儿算啥?在中国北方的时候,进中国人村庄遇见鸡都会用麻绳绑了挂步枪上呢!咱大日本帝国皇军啥时候要过那种脸了?
要的,是实惠。
一会儿工夫,进入丝绸铺大肆劫掠的日军个个花花绿绿的出来了,不仔细看,你还以为是一帮女装大佬。或者,是一群拿着枪的CROSS爱好者?
“山口君,中国人的丝绸,呦西!”一名日军上等兵得意的向身边好友炫耀着自己腰里缠着的顾绣。
虽然不知道那薄薄的丝绸究竟价值几何,但喜欢精美事物的人类本能还是让这名日军拿了不少。
“哈哈!香川君,等征服完中国,我把这些带回去给素子,她一定会喜欢的。”被称呼为山口的上等兵也得意的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收获。
只是,这名日军上等兵可是个狠人,不光身上裹了不少,还直接拿了块布打了个包裹将一堆绣品都背在背上,远远望过去就像个逃难的。
两个日军步兵看了一眼还在四处搜索有用物资顺便搜索敌人的同伴,心满意足的回到中山大街的主街上。
两个人都不傻,别看小队长和中队长不屑去拿,那不是他们不需要,而是有他们就足够了,他们所拿的这些,至少有一半是要交出去的。
现在他们回到街面上,还可以在那些蠢货们之前向长官们展示一下他们的收获,不求获得嘉奖,混个脸熟就行。
只是,他们低估了财货的诱惑,街面上除了两辆94装甲车和少量占据要地持枪警戒的士兵,大尉中队长和少尉小队长都带队进入店铺,尽心尽力的搜索‘敌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