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我四行营全营,现有官兵103人,五人负伤,尚有98人能战!”站在唐刀后面的雷雄也和老王一唱一和起来。
两个被小看了的军官这是生怕刺激的这位已经失魂落魄的王少将不够。
搞行政出身的少将彻底受不住这个打击,眼睛一闭,眼瞅着就晕过去了。
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
少将保安团司令从2个小时之前接到日军正在登陆金山卫,他将率领松江保安团和援军一起死守松江县城的电报开始,就一直处于六神无主的状态。
松江属吴地,自古以来都是富庶之地,松江保安团的人员装备自然也都算不错,但也就区区2000人,拿去和数万日军打,那不是鸡蛋碰石头吗?
支撑着这位少将级专员一直站在城门洞里等候而没有选择弃城而逃的心理支撑,就是电令中即将会抵达的援军。
哪知道望穿秋水,竟然只盼来了区区几个步兵连,你说这位能不急火攻心嘛!
要不是还算年轻,光这一下就能被感觉轻视的老王和雷雄两个家伙给忽悠的心肌梗塞,虽然他们说的都是真话。
“王专员,别激动,我们四行营和43军只是前锋,后面还有大军跟进,如果不出问题的话,傍晚时分即可抵达。”唐刀瞪了一眼雷雄,抢上前去按住要昏厥的少将保安团团长的虎口,顺手送去一颗‘救心丸’。
还有援军?这丸‘救心丸’显然比未来的‘速效救心丸’要有用,脸色大为好转的少将目光恳切:“你没骗我?松江城可有十万父老乡亲那!”
“没骗您?”唐刀点点头。“43军之所以只来五个步兵连,是因为半月前淞沪一战,他们全军仅剩700人了,而我们四行营,也是一样,98名能战之兵,全在这里。”
此言一出,全场震惊。
少将和他身后原本已经失望到极致的保安团官兵们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那群人数并不多,浑身还带着硝烟之气正在卡车边忙碌着整备武器装备的士兵们。
一场大战,一个步兵军仅剩700之数,而这剩余之兵,还将尽数来此必亡之地,这是真的吗?
“我想起来了,四行营,是不是前几天在四行仓库和日军血战的那个营?”少校副官突然指着唐刀大喊:“你是唐刀,战区司令部明令通电嘉奖的唐刀唐营长?”
“好像是吧!只是我没收到什么明令通电嘉奖,都是听你们说的。”唐刀笑笑。
“原来他们就是四行营!”
“哈哈,连四行营这样的精锐都派来了,松江有救了。”
“人家川军弟兄也不差。”
......
现场气氛在无比的震惊之后,原本严肃得都有些僵硬的保安团官兵们突然变得热烈起来。
任何人听到这是两支经历过血战伤痕累累依旧全力赶来和他们同生共死的军队时,都会忍不住情绪激动的。
至少在这时,他们是将43军和四行营总共不过六七百兵力的事实给忽略掉的。
这两支英雄部队已经用伤亡比,诠释过自己的英勇。
和英勇的人在一起,就不会胆怯。
这,就是无畏带来的力量。
王公屿也稍稍找回了些勇气,很惭愧的主动拉起老王和唐刀的手:“公屿方才有些失态,还请两位兄弟见谅,川军和四行营弟兄们舍生忘死来支援松江,公屿实是感激不尽,给养一事好说,中午之前必将送到,现在请两位以及诸位弟兄先进城!请!”
“王司令无需如此客气!请!”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刚刚还心有不爽的老王这会儿也变客气了。
唐刀自然也是对这位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多大名气的保安团少将没有什么意见。
因为,曾经的时空中,67军和保安团于松江血战三昼夜,这位可也算是坚持到了最后,比后来那些闻风就逃三百里的县长们不知道强到那里去了。
军队入城,唐刀却拒绝了王公屿的邀请去他的办公室喝茶议事,而是请这位保安团司令下令原本就待命状态的松江保安团全体集合,他打算不等主力赶至,松江城现有的全军即刻修建工事。
这才是援军应该有的模样,王公屿没有觉得唐突,反而心思踏实了两分。
他也就是有些奇怪为何不是军衔更高的老王提这个请求,而是唐刀来说。
是不是中央军本来就牛一些?混迹官场几十年的少将只能找这样一个合理的理由。
这位大专员却是不知,在临出发之前,43军军部军令上可是写着:成立前敌指挥部,唐刀中校任指挥。
这可不仅仅只是郭中将对唐刀有多么看重,而是包含着足够的人生智慧,他下的这一纸军令可是表明,他可没有亏待88师,哪怕只有一个步兵营,也没说将其随意调配,还专门搞了个前敌总指挥给唐刀配上,哪怕指挥权只有三个多小时。
更绝妙的是,和唐刀一起来的是老王。
换成别人,被一个矮自己一头的中校压头上肯定不爽,但唐刀和老王的关系可不同,老王是正好不用费那个脑筋了。
只能说,为上位者,脑瓜子都转得太欢了。
欢的连两世为人的唐刀都有些招架不住。
只是,唐刀现在可顾不得去想大人物脑袋里的那些弯弯绕绕。
他们率先抵达松江,可不仅仅只是先来安松江军民的心,观察地形构筑工事才是第一要务。
唐刀的脑壳很疼。
松江,在未来的中国名气算不上很大。
唐刀来过江南无数次,几大名城更是熟悉,可松江,前世今生尚是第一次来。
来的路上,唐刀已经在脑海中无数次构思如何在松江布防,可当亲身来到松江城后,唐刀知道,那些脑海中勾勒出的想象,都可以丢到垃圾堆了。
。。。。。。。。。。。
第200章 重镇
是的,不了解松江这座城池历史的人,可能听到这个不起眼的名字,都会觉得,这必然是个弹丸之地,就连唐刀这个来自未来的小蝴蝶,都下意识的将这里想成了一座小城。
可如果你知道,松江古城建城的历史甚至能追溯于春秋时期,至元明时期更是称为松江府,下辖淞沪县。
说白了,在历史上,淞沪这座近代才兴起的大都市只不过是松江城属下的一个小县而已,而松江,才是这方圆数百里的老大。
松江城,不光是不小,而且是相当的大。
尤其是当王公屿拿着松江城地图过来以后,唐刀更是感觉有些痛苦。
光是看松江城那条贯通东西的中山路,也就是民国元年孙先生到松江视察后,松江人为了纪念将这条贯通古城东门西门的“十里长街”改名的中山路,就知道,松江城由东至西,最少也是2000多米。
再看南北两门,恐怕之间的距离也超过1000米,这么一算的话,光是围绕松江一周的城墙,就长达6000米。
那也就意味着,仅仅只是四面城墙,就需要投入两个步兵团的兵力防守。
当然了,城大也有城大的好处,意味着战略纵深更大,必要时就拖入巷战。
而日军面对松江,再难打,也必须打。
如果不攻克这座城池,绕城而过的公路就在距离小城不足三四公里的方向,日军所有行进部队和辎重都将会在松江城火炮的攻击范围,除非是日本人抛弃重装备轻装上路,否则日军想去攻打大军左翼,就必须先攻克松江。
“王团长,唐营长,我们要不要上城墙看一看?”王公屿看着眉头紧锁的唐刀和老王,心里也是忐忑。
他是保安团司令,但平时也就挂个名,基本还是以行政事务为主,军务之事自然差了很多,见唐刀和老王这两个正规军团营级主官都是眉头紧锁,心里自然犯嘀咕。
论在场诸人,恐怕这位才是最不希望松江失陷。
毕竟,这里可是他的家乡。
“走,上城墙看看。”老王也是个极为务实的人,不实地勘察就没有发言权,光看着地图纸上谈兵可不是他的个性,当下在王公屿的陪同下率先走上城墙。
唐刀和雷雄以及老王手下的两个步兵少校营长全部跟上。
虽然心急于早点儿投入布防,但城墙的确足够长,一群人就算快步巡察,也足足走了一个半小时,把平时算是养尊处优的督察专员走的是满头大汗。
不过,在这紧要关头,这位大专员没叫苦也没叫累,甚至拒绝卫兵的搀扶,咬着牙一路小跑着跟着唐刀等人,这让老王对其更是刮目相看,言语中自然也是比先前要尊重的多,而不仅仅是他的少将军衔。
松江城没有辜负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城墙或许不像一些地处北方的军事要塞一样高大巍峨,但五六米的高度还是有的,
历经过不知多少岁月洗礼,有不少段城墙上的砖块已经没了,留下的不过就是一段土墩,甚至于对内的城墙都已经算不上垂直,而是有斜坡,人完全可以跑着上城墙,裸露出来的墙体上长满了杂树和野草。
这让做为松江军政第一主官的王公屿颇为难堪,这恐怕也是他平生头一遭将松江城整个城墙走完。
唐刀和老王等人却是不在意,土墩和青石砖城墙的防御力在热武器面前其实都差不多,只要有垂直高度,日本人不是那么容易爬上去,有足够的厚度,可以抵挡子弹炮弹即可。
城墙的防御力稍显薄弱,但难得的是,城墙外还有一圈护城河。
江南水乡本就不缺水,松江靠近黄浦江,以前更是江南一带的著名的货物转运地,护城河兼具几种功能,既可以保护城池也可以当做水道供货船运送货物。
城里和城外的水系想通,靠四座水门连接,而环绕近一圈的护城河则和数公里外的黄浦江贯通,想断掉护城河的水,除非是日军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在其上游建立水坝,不过,有那个时间,别说什么直击中国大军左翼,黄花菜都凉了。
他们必须,也只能越过最宽处达30米的护城河河道,破开松江城墙,才能达成自己的战略,否则,日军大本营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从北方调兵的战术意图将全部落空。
这一圈护城河,将成为松江城防御的关键。
为此,唐刀还亲自下到护城河中,测试了一下护城河的深度。
或许只是承担小型货船的航运,河水并不深,也就是一个普通中国人身高的深度。
只是,大约1.65米的深度对于绝大部分短腿族来说,正好可以没过他们的头顶。
护城河中停着许多小船,那原本是到了清晨就可以顺着水道去黄浦江中打渔的渔船,但现在显然是不可能了,甚至连本应该腾起的袅袅炊烟都已经消失不见。
松江城本身城池不小,依附整个城池而居的人口更多,将整个城市向外拓展了一倍有余。
放眼望去,依着四面护城河两边的小路,密密麻麻的尽是房屋。
尤其是穿过东西门被誉为的中山路,两侧尽是民居,宽不过一米多点的小巷纵横交错,房屋挨着房屋,连绵不绝。
有城墙的内城,就像是个大果核,而外面的果肉,多则七八里,少也有三四里。
想攻到城下面,日本人首先还得穿过那些错综复杂的小弄堂。
唐刀的眼睛虚眯起来,貌似,这些都可以利用起来。
而一众军人们所看到的,更多的其实是城内城外人们的惊慌失措。
虽然松江县行政机构还没有发出日寇即将来袭的警告,但保安团全副武装的集合以及唐刀等人的抵达,已经让因为淞沪会战早已提心吊胆的老百姓们本能的感觉到了危险。
很多人已经开始收拾细软,打算一有确定消息,就先行远离城市。
这其实是很正确的选择,呆在城里,不是死于肆虐的炮火,就是会成为攻入城市野兽泄愤的目标。
唐刀比这个时代所有人都清楚日寇第十军这群畜生的德行,正是由于他们这些元凶,最后才导致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事件。
松江,绝不能成为第一个。
“王专员,郭军长还没来,但有些事必须得提前做。”唐刀无比严肃的说道。
“唐营长你说。”
“第一,松江县必须马上通知所有松江居民,因日军大军来袭,必须在今日日落之前,带上家中值钱的细软离开松江城,而且建议最好不要向昆山方向走,先躲入乡下亲戚家两三个月即可,待战事稳定再返家。
第二,我希望松江县能招募5000青壮,从午时至明日清晨,帮助我军修筑工事。”
“好!”王公屿没口子的答应。
刚走下城墙,这位江浙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就拿大印颁布松江地区最高行政令。
所有松江城内的人,不管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全部离开城市,为加快速度,所有人只能携带一定量的银钱和粮食离开。
保安团或许打仗差强人意,但对付老百姓绝对是杠杠的,没过半个小时,原本还只是躁动着的松江小城已是哭声震天。
没人想离开自己的家园,更何况还不允许带走那些值钱的家当,尤其是对于那些豪富之家,那简直就是他们的逆鳞,甚至还有人组织家族武装企图反抗。
乱世用重典,松江县长此时表现出了和其温文尔雅外表不一样的狠辣,直接下令,拒不接令者可当场击毙。
伴随着残酷的枪声响起,见保安团再不像平日收钱就好办事,而是直接露出森然獠牙,几名带头闹事的豪富顿时老实多了。
这还不算,唐刀先前提议的招募五千青壮,这位也在尽心尽力完成。
。。。。。。。。。。
第201章 又给新职务了(第1更,求订阅!)
当然了,人的忍耐力都有极限。
也不可能这一仗打完,日子以后就不过了。
大专员也不是一味的粗暴。
软硬兼施才是正道。
松江本身就属于江南富庶之地,县政府财粮都不少,这位估计也是知道日军一来,这些东西再好,留在那儿也是给日本人准备的,干脆全拿出来不说,另外还直接找上全城数得上号的富豪,征集钱粮。
不想交也行,随便扯个理由给排在最后出城,眼瞅着老百姓们拖家带口的成群结队往外走,那些富豪们心也慌了。
这就是羊群效应,开始大家都呆在城里都不走,还没什么,等别人一走自己还走不了,身边还各种流言传说日本人已经有十几万大军在金山卫那边登陆,最迟一两天就会抵达松江。
不慌,才是见了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