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的方块人 第77章

作者:黑猫梦境

那县衙门前站着的衙役,居然把这群家伙当不存在!

“那些个衙役,在搞什么,这明显是要闹事的,为何不驱赶?果然,都是些吃白食的蠢货。”

孟永年没好气道,突然,他回过头,看着那师爷,试探性问道:“你说的那伙人,不会是他们吧?”

师爷无奈道:“县尊大人,您说的没错,不过大人,他们的头儿是个读书人,就在里面等着大人您呢!”

这些家伙,能靠谱吗?

怎么感觉和黄巾军的打扮风格那么像!

孟永年看见,那伙人带着的马车,上面隐约装满了东西。

“进去看看吧。”

孟永年和师爷两人,面无表情地从那站岗的衙役面前经过,进了县衙。

“大哥,咱们真的放任那伙人不管吗?”赵五撇过头,担忧地问道:“新来的县令大人,他刚刚的脸色可不太好,会不会是在怪我们,你们到底瞒了我什么?”

“快了,就快了!”那衙役嘴里囔囔道,他看着赵五,压抑不住的欣喜,道:“哈哈哈哈哈,赵五,去听听吧,听听那些外出士兵的谈话吧,等到了时候,你就会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终于,终于!

轮到咱们澄城了!!!

第125章 介休范氏,争端

“县尊大人,来人都在候见室那等您,总共来了两家人,师爷走后,又来了一家,”门房吏走上前来,小声低语道:“后来的那家,是介休范氏。”

介休范氏?

他们怎么也来了,还是在这个时候?自己刚从城隍庙祈愿回来,他们就知道了?

自己的行踪,完全是在别人眼皮底下啊!

这晋商,怕是早就已经盯上了自己。

“另外一家呢?”孟永年接着询问道。

“另外一家,”门房吏扭头,瞥了眼师爷,缩了缩脖颈,小心翼翼道:“另外一家,来自黎城。”

“黎城?不对啊!”孟永年思索良久,微微皱眉,忍不住说道:“我没记错的话,黎城,不是也在山西省吗?这俩伙晋商,手伸这么长,到我们陕西澄城,到底想干什么!”

“这群晋商,到底都在盘算些什么?”

旁边的师爷,表情愈发古怪。

“具体是哪一家的?”孟永年若有所思道。

门房吏压低声音道:“刘家村。”

“刘家村???”孟永年表情错愕,他怀疑是自己听错了,不可置信地问道:“你再说一遍,是哪家?”

“回大人,澄城管辖下的其中一村,刘家村。”门房吏哭丧着脸道。

村?城?

原来是一伙落地扎根了的流寇。

附近的流寇不是都被武兄清剿干净了吗?怎么还会有一伙儿,还成了气候,武兄怎么从未跟我说过?

难不成武兄也奈何不得,在这手底下吃了瘪?

不行,等武兄回来,我得仔细问问。

孟永年面色复杂,回过头,哭笑不得地看着自己的师爷:“这就是你说的,不好说的缘由?”

“大人明鉴。”师爷吞吞吐吐道:“小的不知如何处理,只能让大人回来,您看,要叫士兵把他们抓起来吗?”

这是病急乱投医啊!

“不用,现在还不到时候,介休范氏的也在,不能让他们知道咱们澄城,连流寇都能随进随出,此事等到之后再说。”孟永年缓缓道。

一旦露了底,便已处于下风,那只会让自己在之后的谈判下付出更多的代价。

“知道了,退下吧。”脸色凝重,孟永年点了点头,挥手让门房吏退下。

他步履匆匆,穿行于衙门长廊中,眉头微微蹙起,心存忧虑。

师爷跟在一旁小心翼翼道:“县尊大人,那村子的,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伙晋商,恐怕来者不善呐,您刚去往城隍庙,他们就嗅到了风声,这分明是早有预谋,就等着您乱脚跟子呢!”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且看看这晋商,到底想从我这,要到什么!”孟永年目光闪动道。

双手轻轻拢在袖中,随着步伐轻摆,他无声地排练着待会儿的言辞。

等到了那候见室,最后一道门扉前,他深吸一口气,将任何情绪的痕迹都藏于无形,脸上绽放出最为和煦的笑容。

那是官场上惯有的微笑。

他目光扫过室内的来访者。

分别二人,起身回礼。

其一头裹高桶头巾,身着用缎制成的圆领长袍,腰间系着宽大的腰带,下穿宽腿裤,裤外穿着裙摆状的装饰性披风,带着精美的刺绣。身戴玉佩、挂折扇,面部隐约涂抹有淡淡的粉底。

其二则是上套短衫,下穿长裤,唯一值得称道的,则是那和衣着不符的气质。

应是那伙流寇的军师。

可惜了,光有气质可是不够,这穿着打扮,又怎么可能帮助自己填上空缺,更别说,还是流寇。

孟永年暗自摇头,忽视苗志明,对着第一人拱手,一脸真诚道:“哈哈哈,让两位久等了,请坐,师爷,给二位贵客沏茶!”

趁着泡茶的功夫,孟永年满脸堆笑地问道:“敢问两位阁下高姓大名,仙乡何处?”

话语礼貌中带着几分审视。

“贵县尊前,晚生姓范,字文石,系出介休范氏一脉。”范文石不卑不亢地回礼答道。

苗志明也拱手回道:“晚生姓苗,字志明,栖止黎城,聊以为家。”

黎城吗?

范文石瞥了眼苗志明,咧嘴一笑。

也是晋商,不过就这打扮,恐怕也就是想着趁这机会,给县令送礼巴结。

不管这家伙想做什么,应该不会对他构成太大的威胁。

他可是介休范氏的分家!

范文石和孟永年两人开始互相客套了起来,两人压根没往苗志明这看上一眼。

苗志明也乐得清闲,他品着茶,打量着这两人,心中不停思索。

介休范氏啊~

恐怕是想借着这次机会,狠狠咬下澄城一块肉。

这县令,一看就是刚从外面回来,就马不停蹄地往这个地方赶,身上还穿着官服。

这时间点,范氏的人又来,这澄城县令,刚刚恐怕是去庙堂礼拜去了。

切,还不如拜我家白仙君,不比那泥像有用多了?

看来,这新任的澄城县令,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自己来得正是时候。

一切都在白仙君掌控之中。

澄城,是仙君的,可不能让这伙唯利是图的商人沾渍了!

苗志明自信地露出微笑。

等下次自己找着了个好地方,把白仙君的那次跟游机会用了,岂不是件美事,哈哈哈哈~

不知何时,两人说话声音减小,苗志明回过神。

范文石没有接着说话扭过头,看向了苗志明,似笑非笑道:“我和县尊大人有要事要谈,无关之人,速速离去。”

想赶我走?

“此间之事,皆由县尊大人主之,”苗志明朝着县令孟永年拱手,恭敬说着,接着他转身,对着范文石讥讽道:“彼尚未言,安得竖子置喙?真以己为主乎?”

其实,我也想你赶紧走,别被这介休范氏的发现了。

孟永年心里想道。

怼了范文石,苗志明紧接着,意有所指道:“尔等意图,在下与县尊大人皆知,不过欲逐我远去,使后之争无有抗敌者耳。”

这句话,提醒了孟永年。

他还真不能把这流寇赶走。

这介休范氏,不知道他是流寇啊!

只要被哄住,那么只要这家还没出价,就不敢轻易抬杠,只敢往低了报!

难怪,武兄或许真没在这伙流寇上讨到什么好处。

这家伙,也是个小狐狸!

第126章 你真扣啊

见县令没有说话,范文石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心中恼怒,觉得被拂了脸面。

但与此同时,也是心生顾忌。

此人底气之足,莫不是真有什么来头,怕是背景不小。

姑且忍让他一时,等手下的人打听消息回来,再一窥其底细。

深吸一口气,范文石面不改色道:“如此,倒是我失了礼节,还望公子勿怪。”

“晚生不久前闻听贵县风景秀丽,特来游览,”范文石对着孟永年拱手,目光闪动,缓缓说道:“正打算留宿几日,不料日前传来消息,说是县尊大人遭遇了一些麻烦。”

呵呵,这鬼地方还风景秀丽,真亏说得出口。

微微点头,孟永年示意范文石继续说下去:“没错,本官确实是遇到了些许麻烦,不知范公子,有何高见?”

终于来了!

范文石眼神时不时偷往门口瞥着,终于看着了那抹人影,见其微微摇头,心中大定。

此人,不足为虑!

范文石咧嘴一笑,不疾不徐道:“晚生此次前来,有一良法,能为县尊大人解决此事。”

“先祖自大明洪武年间起,世受国恩,累世荣昌,到现今尚有几分积蓄,晚生可帮忙补上一部分税收,当然,这些自然是不够,但家族尚有些许薄面,可为县尊大人争取延长征税的时间。”

轻吹了吹上面的茶叶,他轻轻抿了一口茶,嘴角挂着一抹似有似无的微笑,接着说道。

“此事治标而不治本,好让大人知晓,晚生介休范氏之后,祖辈相传,家业以盐策为本,于盐业一道颇有研究,薄有微名。

澄城售盐之事,乃大人擘画,晚生有意于城中经营售盐生意,以供百姓所需,若能获得大人的许可,晚生愿以合适的方式回馈于大人,好用于县城的发展,税收之事,晚生的家族也可为大人暂抵。”

如果只是想要售盐的许可,那这付出和收获,明显不对,绝对不止这些!

孟永年心里门清,他毫不迟疑道:“还有什么,一并说了吧。”

范文石掏出一卷文书,呈递了上去。

“若大人恩准,此举不仅可确保盐价稳定,还能为县库带来更多的收益。”

范文石淡然道:“当然,自不劳县尊大人,只要大人点头,晚生自会把一切安排妥当。”

仅是看了几眼,孟永年额头上隐隐渗出冷汗,眉头紧锁。

他是要垄断盐这一行当!

这范氏,想在澄城一家独大!

上面自然也写了这样做,自己这个县令,能够分得的利益,补上税只是时间问题,并且还能有剩余。

可如今澄城才刚经历了流寇劫掠,城中一切百废待兴,要是真在这时候,让这范氏肆意妄为,那城中百姓的生活,只会比之前更加糟糕。

他能这么做吗?

“绝对不可能!”

孟永年面色还算镇定,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我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大人,凡事都是商量着来嘛,”范文石不等孟永年,一副吃定了的样子,微笑道:“大人若有疑虑,可再商量,大人再好好想想,除了晚生,能帮大人的,可不会有别人了!”

上一篇:怪谈作者拖更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