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60章

作者:漫客1

  “儿子也不需要什么特别好的房间。”

  “那怎么成?”

  沈章沉声道:“你到了建康,哪里有出去住的道理?至于为父那里,也不成……”

  “为父那里说好听点是管事房,但是说白了还是下人住的地方,为父是下人,吾儿可不是下人。”

  “你就住这里,出了事情爹给你担着就是,我在晋王府十来年,不至于这点事情都做不到。”

  说话的功夫,沈章拉着沈毅,来到了一间客房门口,打开房门之后,他把沈毅推了进去,然后开口道:“为父还有些差事要去做,你现在这里休息,等晚一些为父去后厨给你拿些好吃的吃食过来,保准是你在江都不曾吃过的。”

  沈毅无奈点头,半推半就的进了这间客房。

  老爹走了之后,沈毅才有功夫四下打量这间客房。

  房间里,有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循着气味望去,看到桌子上一尊香炉,正冒着袅袅轻烟。

  整个房间古色古香,虽然没有什么金银珠宝,但是整体体现出一股淡淡的贵气。

  一眼望去,虽然看不出家具是什么材料,但是沈毅可以明显的感觉到。

  很贵……

  “不愧是王府,客房都这么奢华……”

  沈七郎放下了包袱,坐在了桌子上,四下打量一番,暗自感慨:“比外面八十文一天的客房要好得太多了。”

  想到这里,他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来到床边,直接躺在了床上。

  “住就住,又不是皇宫大院,最多也就是跟老爹一起被赶出去,怎么也不能不让我考院试罢?”

  院试要春天才能考,虽然还没有公布具体时间,但是最起码要到一两个月之后,才会开始考试。

  想到这里,沈毅干脆躺在蚕丝绸织成的柔软被子上,因为一路上赶路辛苦,很快沈某人就闭上了眼睛,沉沉睡去。

  ……

  就在沈某人在晋王府里安睡的时候,皇宫大院之中,户部侍郎赵治赵昌平,正垂手站在天子书房之中,垂手聆听训示。

  年轻的皇帝陛下,坐在帝座上,看向眼前的赵侍郎,缓缓说道:“赵卿,过了上元节,朝廷恢复,就是新的一年了。”

  朝廷过年是放假的,从年三十一直放假到正月十五上元节,上元节之后,朝廷的各个衙门才正式开始上班。

  不过像赵侍郎这种高级官员,自然是皇帝什么时候召见,就要什么时候进宫。

  而年轻的皇帝陛下,之所以对赵昌平说这个,话中之意已经极其明显了。

  过了年,天子就正式十六周岁,开始亲政了。

  也就是说,那位杨相国,是时候退下去了。

  作为朝廷“甘泉派”的领袖,户部侍郎赵昌平身后,还有不少代表着朝廷中坚力量的甘泉派,因此这个时候,赵昌平的态度非常重要。

  赵侍郎垂手站在天子面前,他恭敬低头,开口道:“陛下,过了上元节,您就应该亲政了,不过依臣愚见,陛下亲政的事情不能不急,也不能太急……”

  天子眯了眯眼睛。

  “赵卿的意思朕明白,但是朕再怎么不急,亲政这件事总要有个开端才成……”

  赵侍郎恭敬低头。

  “陛下,今年开了年,就是您亲政的开端。”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两条秦淮河

  之后的两天时间里,沈毅一直老老实实的待在王府客房里,每天的吃食都是沈章送来,或者是沈章派人送来,他本人基本上是没有出过门的。

  之所以不出门,是因为怕露馅,毕竟他并不是王府的客人,却住在王府的客房里,一旦给主家发现了,影响不太好。

  到了第三天早上,沈毅终于决定出门了。

  他起了个大早,简单洗漱了一番,刚刚推开房门,就看到一个小丫鬟提着一大篮子黑乎乎的东西走来,见到沈毅之后,小丫鬟连忙低头,行礼道:“公子晨安。”

  沈毅上前,帮着她拎起这个篮子,问道:“姑娘送去哪里,我帮你罢?”

  这一篮子东西,估计有二三十斤重,对于一个小姑娘来说,并不怎么轻松。

  小丫鬟有些瑟缩的看了看沈毅,然后低声道:“公子,这是送到您房间里取暖的火碳……”

  沈毅这才看向篮子,只见篮子里整整齐齐的码了两摞木炭,这些木炭被制作成了整整齐齐的长条形状,看起来像一条条砖块,与沈毅先前见到的不规则木炭完全不一样,因此第一眼才没有能够认出来。

  听到小丫鬟这句话,沈毅愣了愣,然后才把这篮子碳,拎进了自己屋子里。

  小丫鬟只有十三四岁的模样,跟在沈毅身后,有些好奇:“奴婢还是第一次见到您这样随和的公子呢。”

  沈毅对着她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多说多错,虽然对于这间客房没有什么留恋,但是能不给老爹惹麻烦,还是不要给老爹惹麻烦比较好。

  放好木炭之后,沈毅便两只手拢在了袖子里,离开了客房,去见了一面老爹之后,跟老爹打了个招呼,就从王府后门离开了王府。

  本来沈章执意要派一个建康本地人带着沈毅在城里转转,但是沈毅执意拒绝,沈章也就没有勉强。

  沈毅是记着路的,离开了王府之后没过多久,便找到了他原先下榻的客店,进了客店之后,沈毅看也没有看掌柜的,径直走到了许复的房间门口,敲了敲房门。

  很快,房间里传来了沈毅有些谨慎的声音。

  “谁?”

  “我,沈毅。”

  听到沈毅的声音之后,房门很快打开,许复微微低头。

  “公子。”

  沈毅迈步走了进去,在房间里的椅子上坐了下来,然后伸手给自己倒了杯茶,开口问道:“这几天你一个人在这里,没有出什么事情罢?”

  “没有。”

  许复摇头,开口道:“我没有出门,吃饭也是叫客店的小二送上来,就是那个掌柜的,似乎怀疑我的身份,上来问过我两次公子什么时候回来。”

  许复没有户籍,虽然有一个书童的身份,但是沈毅这个正主不在,许复这个书童自然就显得有些奇怪了。

  沈毅微微点头,开口道:“在建康开店,估计见过太多三教九流的人物了,小心一些并不奇怪。”

  抿了口茶水之后,沈毅抬头看向许复,笑着说道:“几天没有出门了,咱们出去转转?”

  许复自然不会反对,他连忙低头:“都听公子安排。”

  于是乎,沈毅起身,带着许复一起走出了客店,来到了建康城的大街上。

  建康又称金陵,六十多年前大陈国都还在燕都的时候,建康就是江南大城,繁华程度可以与燕京相比拟,陈国朝廷迁到建康之后,六十年时间,不止让建康的城墙高了一倍有余,更让这座城市的商业,文化,以及经济,迎来了新的繁荣。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建康城,不能说天下第一强城,至少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富城,繁荣程度比起北齐的燕都,要胜过不少。

  而金陵城,最出名的地方,自然就是秦淮河了。

  秦淮河不止在建康本地出名,更是在全国各地乃至于在北齐都颇有名声,每一个到达建康的男子,不管是南人还是北人,都会去秦淮河畔走一走,看一看。

  沈毅也不例外。

  他带着许复一起,一路步行,在建康城里走走看看,大约到了中午的时候,两个人就来到了秦淮河畔。

  因为这会儿是白天,秦淮河畔并不热闹。

  许多画舫停在秦淮河两岸,除了一些观光的闲人之外,并没有传说中十里秦淮,处处锦绣的景象。

  沈毅背负双手,行走在秦淮河畔,伸头往河水里看了看,并没有看见明显的红色,便微微摇头笑道:“在江都的时候,听说建康的十里秦淮河,被姑娘们用胭脂染红,称为胭脂河,现在看来,传言有些名过其实了。”

  许复站在沈毅身后,也跟着沈毅的目光看向这条秦淮河,他微微低眉,轻声道:“看起来,比玉带河要热闹得多。”

  沈毅笑了笑,没有说话。

  另一个世界,也有建康,金陵,也有秦淮河。

  他不止一次的行走在另一个世界的秦淮河畔,秦淮河上那座桥,他也不止一次的走过,夫子庙里的小吃,他也吃过很多次。

  不知不觉间,沈毅又走到了秦淮河的一座桥上,他举目望去,整条河似乎尽在眼底。

  “与那一条秦淮河……”

  沈毅在心里叹了口气:“似乎很像,又似乎不像。”

  思索了一会儿之后,沈毅依然没有从出神的状态中回过神来,直到他回头看到了身后的许复,才恍如梦中惊醒。

  回过神来之后,沈毅对着许复微笑道:“在江都的时候,到处听说秦淮河的风物,可惜如今咱们来的早了,没有能看到满河的画舫楼船。”

  此时此刻,沈毅想到了一首很应景的诗。

  “秦淮无语话斜阳,家家临水映红妆。”

  他看向秦淮河,又看了看许复,念出了下半句。

  “春风不知玉颜改,依旧欢歌绕画舫。”

  还有一句“谁来叹兴亡”,沈毅没有念出来。

  大陈这种格局,念出这句话,未免有些太过“诛心”,万一皇帝老儿听了去,一个不高兴抹了他考试的资格,那可真就是无妄之灾了。

  念完这两句诗之后,沈毅下意识的左右看了看,但是此时此刻,沈毅的身边除了许复之外,并没有其他人,也没有人把这首诗听去。

  许复有些好奇,问道:“公子在看什么?”

  “没看什么。”

  沈毅微笑:“传闻之中,一些运气好的人,写出什么佳句之后,就会被大人物听去,然后得大人物赏识,飞黄腾达。”

  说到这里,沈毅耸了耸肩膀,自嘲一笑:“显然,我没有这个命数。”

  “我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

  许复微微低头道:“但是可以听出来,公子这两首诗写得很好。”

  他看向沈毅。

  “还有两天就是上元节了,咱们江都每年上元节,都会在玉带湖举办诗会,京城这种地方,应该也会有诗会才是,过两天公子到这秦淮河畔来,说不定立刻就名传京城了。”

  沈毅微微摇头。

  “科考才是正途,若是诗名缠身,只会分了科场进取之心,名声大噪有什么用?说不定将来流落青楼,终生与官场无缘了。”

  “徒增烦恼耳。”

  沈毅的话,许复没有全听明白,不过他还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公子科场一定会顺利的。”

第一百一十三章 建康大市场

  从沈毅发现这是一个与原来那个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并且翻阅众多诗集文选,都没有见到另一个世界那些璀璨的诗坛大佬,文坛妖孽之后,他就动过抄诗的念头。

  虽然他并不是什么中文系专业,也没有特意去背过古诗,但是作为受过正常九年义务教育的普通人,一些耳熟能详的诗词,他还是能够背下来的。

  不说别的,李仙人的几首诗,就够他沈某人在这个世界吃一辈子了。

  最起码,他沈七也可以像柳七那样,拥有无数拥趸,在青楼醉生梦死几十年,来一个“忍把功名,换了浅酌低唱”。

  不过那种人生,并不是沈毅想要追求的。

  或者说,不符合他的个人情况。

  因为他在这个世界有敌人,而且是非常强大的敌人。

  假如他沈某人靠诗词“出道”,即便名声大噪,并且成功凭借名气进入官场,但不是科甲正途出身,很难在官场上攀爬,最多也就是个“词臣”,类似后世的明星一样,永远不可能进入真正的权力圈子。

  因此,诗词出道这条路,在江都的时候就已经被沈毅放弃了。

  不然不说别的,只要两天之后的上元节,他沈七把那首名传千古的青玉案写出来,立刻就会成为建康城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玉带湖畔转悠了两圈之后,沈毅在路边找了个亭子坐了下来,然后他看着同样坐下来的许复之后,笑着问道:“秦淮河也看了,有什么感想?”

  许复微微低头,开口道:“比玉带湖大,到了晚上,估计也会比玉带湖热闹。”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估计生意也会比玉带湖畔好做一些,如果公子想让我在这里摆摊,下午我就去买一点工具,再租个小房子,准备个两三天就可以出来卖煎饼了。”

  沈毅闻言,哑然一笑:“带你来建康,又不是让你来卖煎饼的。”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