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584章

作者:漫客1

  “过了今夜,便是洪德十三年了。”

  “朕登基,也十三年了。”

  沈毅微微欠身道:“圣天子治朝只七年,我朝便隐隐有中兴之相,足见陛下圣明。”

  皇帝哑然一笑,回头看了看沈毅,问道:“沈卿这两天,回了一趟老家?”

  “是。”

  沈毅低头道:“腊月二十六回去的,今天刚赶回建康。”

  皇帝“唔”了一声,问道:“回去有急事?”

  “一些家事。”

  沈毅有些无奈的说道:“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涉及长辈,不好假手他人,只能臣自己回去一趟,才好处理。”

  皇帝闻言,先是若有所思,然后微微皱眉道:“沈卿已然位列六部侍郎,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你家里的长辈竟这样不晓事,还与你过不去?”

  “也不是与臣过不去。”

  沈毅低着头,苦笑道:“是舍弟的婚事,长辈们不太满意,因此想要插手。”

  “沈子常……”

  皇帝点头,开口道:“朕听高明提起过,他初五成婚,未婚妻是个农家女,是不是?”

  沈毅点头。

  皇帝笑了笑:“那确有些委屈了,毕竟是朕钦点的探花郎。”

  沈毅垂手道:“舍弟钟意那女子,那女子也钟意舍弟,既然两情相悦,臣以为没有什么不妥。”

  听到沈毅这话,皇帝愣了愣,随即微微摇头,叹了口气:“沈卿说的不错,两情相悦更要紧一些,有时候朕很是羡慕你们兄弟二人。”

  “发妻都是钟意之人,不似朕那结发妻子……”

  沈老爷连忙咳嗽了一声。

  “陛下……”

  皇帝醒悟过来,自嘲一笑:“朕明白,不该说的话不要说。”

  说到这里,他回头看了看沈毅,开口道:“以后沈卿出门,还是要小心一些,今天一早,内卫通过高明报朕,说沈卿这一趟回江都,之前有三批人要刺杀你,都被内卫一一拦下。”

  “虽然内卫未必没有邀功之嫌,但是足见沈卿现在处境危险,出门在外,务必小心。”

  听到这话,沈毅也是心中凛然。

  三批人刺杀自己,他本人却毫无知觉!

  如果不是内卫,他恐怕就有一些危险了。

  沈老爷微微低头,也叹了口气:“看来,清净司是恨透了臣。”

  “记恨沈卿的,何止北齐的清净司?”

  皇帝回头,拍了拍沈毅的肩膀,微笑道。

  “知道你家里事忙,便不打扰你的,等沈子常的婚事办完了,你记得进宫一趟,朕有许多事情要与你商量。”

  沈老爷恭敬拱手。

  “微臣遵命……”

第九百四十六章 沈叔

  大年初五。

  今天是沈恒沈子常成婚的日子,作为兄长的沈毅,在寒冬腊月也起了个大早,亲自在府上忙里忙外。

  上午,沈恒在沈府门口迎客,等到沈恒出发去接新娘,沈毅便替了弟弟的位置,站在家门口迎接客人。

  终于,忙活了一天时间过去,到了黄昏时分,阴阳交割的时候,沈恒与陈幼娘便在沈家大堂里拜了天地,结成了夫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婚礼的主婚人,乃是当朝的户部尚书赵昌平。

  赵尚书在朝廷里,以“孤僻”著称。

  不是说他这个人性格孤僻,而是说他为官有一些孤僻,在衙门的时候,对待下属严格甚至有些严苛的地步,平日里不苟言笑。

  离开了衙门,他也是径自回家,少有出去跟同僚交际。

  当然了,赵尚书也是做了侍郎之后,才慢慢养成了这个性格,当上侍郎之前,这位赵尚书也是要跟同僚往来亲近的。

  地位高了,才有资格做自己想做的人,不然就只能随波逐流。

  而现在,这位有些“孤僻”的大九卿,竟然能到沈家来做一个主婚人,让沈家的客人们为之咋舌。

  另外,沈毅的同僚们,也来了不少。

  这里的同僚,自然是指他在兵部和邸报司的同僚们,兵部的老爷们来的最多,兵部三个堂官,四个郎中以及下面的司官,只要是在建康的。几乎全部到齐,很是给沈老爷面子。

  当然,主要是给姜尚书面子。

  毕竟姜老头一早就来了,下面的下属们自然不好不来。

  热热闹闹的婚礼结束之后,新娘子被送进了沈府的新房里,而探花郎沈恒,则是在外面陪一些贵客喝酒。

  等到新郎官喝的七倒八歪的时候,沈毅笑着让人扶沈恒进了新房,然后他举起酒杯,替沈恒把没有敬完酒的桌子敬了一遍,等到沈老爷回到自己的桌子上,脸色也已经有些微红。

  赵尚书跟姜尚书,还有兵部的两个侍郎,户部的两个侍郎,都跟沈毅同桌,赵尚书看了看脸色发红的沈毅,笑着说道:“子恒与子常感情真是不错。”

  沈毅笑着敬了赵尚书一杯,仰头饮尽之后,吐出一口酒气:“自小相依为命,子常是我看着长起来的。”

  “如今他考中进士,也成了家,我这个做兄长的,心情十分复杂。”

  “不奇怪。”

  一旁的姜尚书微笑道:“老夫家里的儿孙们长大成人,老夫心里也有同感。”

  赵尚书放下酒杯,笑呵呵的看着沈毅:“现在还是子常成婚,十几年后子恒家里的桑桑成婚,子恒心里怕更加不舒服了。”

  沈毅眯着眼睛喝了口酒,没有接话。

  一旁的姜老头指着沈毅,对赵尚书哈哈一笑,开口道:“昌平一番话,把我们的沈侍郎,说的心里不是滋味了!”

  赵尚书与姜尚书也喝了杯酒,微笑道:“莫要胡说,七郎纵横疆场,斩杀了不知道多少齐人,都面不改色。”

  姜老头“啧”了一声。

  “昌平你还年轻,你多半能瞧见沈七他痛哭流涕的那天,老夫怕是瞧不见了。”

  赵尚书哑然失笑:“姜兄不过比我年长十余岁,怎么老气横秋的?”

  “不老怎么行?”

  姜尚书看了看沈毅,又看了看同桌的两位兵部侍郎,笑着说道:“不老,他们这些年轻人,还不把我吃了?”

  他看着赵昌平,微笑道:“你们户部的刘纪章刘老头,不也被昌平这后生给挤回老家去了?”

  “刘公当了一辈子官,能够安安稳稳以从一品告老还乡,是咱们这些官员毕生所愿,如何能是被我挤回家去的?”

  六部尚书如果不挂别的职衔,就是正二品,但是告老还乡的时候,一半会进一级,比如说六部尚书告老,一般会封太子太傅,算是个荣誉头衔了。

  姜简姜尚书笑呵呵的看向赵昌平,微笑道:“昌平所求,怕不止刘尚书罢?”

  赵尚书微微一笑,低头喝了口水,没有说话。

  两位大九卿聊天,同桌的几个侍郎,都只是静静的听着,偶尔跟着附和两句,只有沈毅坐在二人身边,能时不时与这两位大佬一起,谈笑风生。

  几个全部年过四十的侍郎老爷,目光偶尔落在沈毅身上,都是神色复杂。

  这样的年轻人,太耀眼了。

  ……

  忙活了一天之后,一直到很晚,沈毅送走了大部分客人,才得以回到自己的卧房里休息。

  这会儿,他也是一身酒气。

  不过实在是疲累到不行了,也没有精神再去洗澡,就脱了衣服躺在床上沉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沈老爷还没有睡醒,就被陆若溪喊了起来,沈毅揉了揉眼睛,看了看天色,打着呵欠说道:“事情不是都办完了么?又不上朝,这么早喊我做什么?”

  “子常还有幼娘来了,要给你敬茶呢。”

  陆若溪拉着沈毅的胳膊,笑着说道:“你还不起来,他们该笑话你了。”

  沈老爷挠了挠头,有些不解:“不是给父母舅姑敬茶么,给咱们敬什么茶?”

  “子常要来的,他说这门婚事没有你成不了,非得敬咱们一杯茶不可。”

  沈毅这才揉了揉眼睛,起床穿衣,洗了个脸之后,又让陆若溪给扎了头发,出去见了见新人。

  两个人已经褪去了昨天的新郎新娘服,见了沈毅之后,两个人都上来对沈毅行礼,口称大兄。

  然后又拜陆若溪,口称大嫂。

  沈毅夫妻俩喝了新人茶之后,陆若溪笑眯眯的拉着沈家的二媳妇下去说话去了,而沈毅则是拉着沈恒坐下,叮嘱道:“从今天起,你便是成人了,将来不管是做官还是做人做事,都要想着点家里,想着点幼娘。”

  “以后有了儿女,更要如此。”

  沈恒低头,笑着说道:“大兄这话说了许多遍,小弟早就记下了。”

  沈毅闻言一怔。

  他从来不是个啰嗦的人,哪怕在外面领兵打仗,很多事情他也只吩咐一遍,不会去啰哩啰嗦的重复去说。

  但是他交代沈恒的话,自己从前曾经说过,他竟然恍然不觉。

  出神了片刻之后,沈老爷才吐出一口白气:“我老觉得,你还是个孩子……”

  “不知不觉,就啰嗦了起来。”

  沈老爷摇头,自嘲道:“这个毛病要改一改,不然将来该招人烦了。”

  沈恒微微低头,拱手道:“大兄这是哪里的话……”

  “好了好了,兄弟之间,不必这么客套。”

  沈毅站了起来,打了个哈欠,伸着懒腰说道:“本来准备今天下午再进宫去的,现在既然醒了,也就不拖沓了。”

  他拍了拍沈恒的肩膀,笑着说道:“早点努力,给我生个侄儿侄女出来,也给咱们沈家开枝散叶。”

  他微笑道:“我前两年就在想,有人唤我大伯了。”

  沈恒脸色一红,低着头没有说话。

  沈老爷跟兄弟说了两句话,便简单吃了两口饭,然后换上官服,坐着马车进宫去了。

  毕竟除夕夜的时候,皇帝曾经吩咐过让他进宫,这就是口谕,要是不遵的话,事情可大可小。

  这会儿,朝廷还在放假,皇城里的衙门都处于停摆状态,比起从前冷清了不少,沈毅一路到了皇宫门口,让人通报之后,没过多久就被两个小太监领着,一路进了甘露殿。

  甘露殿里,皇帝陛下正在抱着大皇子李望玩闹,偶尔也会把他放下来,教他写字,这会儿这位皇长子已经两岁快三岁了,说话已经基本上都会说,而且目光里透着机灵,看起来很是聪明。

  沈毅走到皇帝面前之后,作势就要下跪,皇帝摆了摆手,开口道:“不必多礼,过来。”

  沈毅依言走了过去,站在了皇帝身后,皇帝拿了一张大字递给沈毅,笑着说道:“看看,朕的皇儿写字如何?”

  沈毅只扫了一眼,便低头道:“虽然笔画稚嫩,但隐有二王之相。”

  皇帝哈哈一笑,回头看着沈毅,开口道:“说话还是你会说话。”

  他一把把坐在帝座上写字的皇长子抱了起来,然后指着沈毅,微笑道:“皇儿,这是你沈叔叔,叫叔叔。”

  皇长子李望好奇的打量了一眼沈毅,回头看向父亲,问道:“父皇,这也是皇叔么?”

  大过年的,这位已经会说话的皇长子,跟着宫里的礼官,给太多人拜过年了,这里头包括太后,皇后,还有宗室的一些长辈,尤其是晋王府里的那些皇叔们。

  洪德天子摇头,纠正道:“这是叔叔。”

  沈毅微微低头,沉声道:“陛下,君臣有别,臣万万不敢……”

  从礼法上来说,皇子跟大臣之间,是没有辈分可言的,哪怕年龄差太多,也不能叙辈分。

  除非大臣是开国功臣,或者是皇帝的亲友,才会有辈分这么一说。

  这么做,自然是为了维持皇室的神圣性。

  皇帝打断了沈毅的话,把皇子放在一边,笑着说道:“朕别的皇子,都不能称沈卿为叔,独独他须得这样称呼。”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