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583章

作者:漫客1

第九百四十四章 未来的难题

  这一顿饭,可以说是宾主尽欢。

  江都的这些官老爷们能请到沈毅这个前途无量的江都人吃饭,从此搭上了一些关系,心里自然是很高兴的。

  而沈毅,也算是达成了自己的目的,替沈陵在这些江都官员面前,刷了个脸。

  能在官场里做官的,当然不会是什么愣头青,沈侍郎带自己这个堂兄去吃饭,这些江都官员自然闻弦知雅意。

  今后,哪怕沈毅不在江都,沈陵也能代表一部分沈毅,不管他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江都的官员或多或少都要给他一些面子。

  或者说,是给背后的沈毅一些面子。

  这种事情,大家都是心照不宣,没有什么好说的。

  吃完了这顿饭之后,时间已经是下午,沈毅带着沈陵一起离开了太白楼,兄弟两个人肩并肩走在江都的大街上,沈毅扭头看了看沈陵,笑着说道:“三哥,今后你在江都,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但是家里的事情归不归你管,还要看你自己。”

  沈老爷缓缓说道:“从今天起,该说话的时候三哥你要说话,而且声音大一些,这些东西你自己不去争,没有谁能真正递到你的手里。”

  “我也是不成的。”

  沈陵有些苦恼:“那难道要我去与父亲去争?”

  “家有铮子,不败其家。”

  沈毅拍了拍沈陵的后背,轻声道:“沈家能不能长久,不止看我跟子常,更要看三哥你。”

  说到这里,沈毅顿了顿,又说道:“三哥你也知道,我当初险些被范东成给害死,我决不能容许江都沈家,将来放纵出一个沈东成出来,因此家里的事情你必须去管。”

  “你若是管不了,将来沈家烂了。”

  沈老爷叹了口气:“那以后,便只能有两个沈家了。”

  沈陵若有所思,默默点头:“老七的话,我都记下了。”

  沈毅点头,对着沈陵拱了拱手,开口道:“三哥,我要去一趟书院,探望岳父。”

  “你先回去,替我告诉我爹,咱们明天一早动身返回建康。”

  沈陵犹豫了一下,开口道:“老七,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建康罢。”

  沈毅静静的看着沈陵,没有说话。

  沈陵低眉道:“一转眼,小九都要成婚了,都是自家兄弟,不管父亲他去不去,我总是要去的。”

  沈毅微笑点头:“那好,咱们明天一起走。”。

  就这样,兄弟二人分别,沈陵返回沈家,而沈毅则是骑马出了江都城,一路来到了甘泉书院门口。

  到了书院,沈侍郎就要低调很多了,他在门口让人栓马,然后亲自到了书院门口,敲响了院门。

  通报了身份之后,沈毅很快被请了进去。

  他在这里读过好几年书,自然熟门熟路,进了书院之后,很熟练的摸到了后山陆夫子的住处,确认老岳父在这里之后,他来到书房门口,轻轻叩门。

  “恩师,学生看您来了。”

  很快,房门打开。

  陆夫子透过老花镜,看着自己的这个女婿,向来老成持重的陆夫子,也有些激动的拉着沈毅的袖子,把他拉进了屋子里。

  沈毅进去之后,看了看陆夫子手里举着的老花镜,笑着说道:“恩师这眼镜,什么时候弄的,看起来很精致。”

  陆夫子看着沈毅坐下,才开口说道:“是青雀托人给我送来的,青雀来信说是建康那边的琉璃厂弄出来的新东西,可以让我看清楚东西。”

  小老头把这个单镜片的花镜,递给沈毅看了看,然后开口道:“最近我拿来一用,果然很好用。”

  说到这里,老头微微摇头,感慨道:“现在的新奇东西不少,有些我这个老头子,都看不明白了。”

  琉璃厂现在,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所有的玻璃制造技艺,因此也玩出了很多新花样,比如说这些老花镜,虽然度数不可能很精确,但是对于一些常年用眼的老年人来说,已经助益极大了。

  说到这里,小老头把目光放在了沈毅身上,脸上都是笑容:“子恒几时回的建康,又是什么时候来的江都?”

  “前天才到的建康,昨天傍晚赶到的江都。”

  沈老爷起身,给老头子倒了杯热茶,笑着说道:“来接您老人家回建康过年。”

  陆夫子瞥了沈毅一眼。

  “已经是三品侍郎了,怎么还没个正经?实话实说。”

  “学生还真是来接您去建康过年的,主要是青雀思念您,您那个大外孙,也常常念叨您。”

  听到沈毅提起沈渊,陆夫子捋了捋胡须,想了一会儿之后,还是微微摇头:“再有几天就过年了,我这把年纪,扛不住颠簸了,等明年开春,再去一趟建康,去看看渊儿还有小桑桑。”

  说完这句话,他看了看沈毅,问道:“好了子恒,实话实说,因为什么,这么急着赶回江都来?”

  “家里出了点事情。”

  沈毅微微低头道:“逼得学生不得不回来处理一下,不然子常的婚事办不好不说,沈家的隐患不除,将来学生在外领兵,都会有后顾之忧。”

  “这么严重?”

  陆夫子坐了下来,静静的说道:“说来听听。”

  沈毅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大致跟自己的老丈人说了一遍,然后见陆夫子茶水喝完了,他又给添了一杯,无奈的叹了口气:“大伯那个人,要说坏也实在是谈不上,只是多年小吏,让他市侩得厉害,这种市侩,在沈家小时未见得是坏处,但是沈家越来越大,便会成为隐患。”

  “学生实在不忍心,将来沈家变成下一个范家,因此不得不回来管一管,哪怕得罪人,也要尽力把沈家纠正过来。”

  陆夫子闻言,先是想了想,然后微微摇头道:“子恒你还是想的简单了,你现在才多大年岁,便已经是兵部侍郎了。”

  “你前线的军报,为师也常常看,现在仗打的很好,势头也很盛。”

  “将来有一天,不说你打下燕都,哪怕只是取回一两个省,你在朝廷的地位,也将比肩宰辅。”

  “如今的沈家,哪里是当初的范家能够比拟的?”

  陆夫子微笑道:“一个不小心,江都沈氏,要成为下一个杨家了。”

  沈毅一愣,随即苦笑了一声,没有说话。

  陆夫子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婿,微笑道:“你现在能回来管一管沈家,这是好事情,你那三哥为师也见过,为人还算正直,有他在,沈家的情况不会太坏。”

  说到这里,陆夫子顿了顿,问道:“为师给你推荐的那两个人,还堪用么?”

  “宋衡宋先生很好。”

  沈毅回答道:“其人精通术数,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有大用。”

  “至于李准李先生……”

  沈毅微微摇头道:“能否有用,有多大的用处,现在都还很难说。”

  陆夫子默默点头。

  “江都府人杰地灵,还有很多人物,你如果还缺人手,就给为师写信。”

  沈毅先是点头,然后笑着说道:“倒也不好太多人,不然传到建康,人家还以为学生,自己开府坐堂了。”

  陆夫子神色有些复杂。

  “照这样下去,子恒迟早有这么一天的。”

  “这也是你将来,需要面对的大难题。”

  沈毅坐了下来,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不管怎么样,该做的事。”

  “学生终归是要去做的。”

第九百四十五章 凶险

  陆夫子说的话,的确是沈毅将来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因为随着北伐的推进……假定北伐可以顺利推进,沈毅的势力以及实力,是一定会越来越壮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有可能会跟朝廷产生一些天然的矛盾。

  这种矛盾,会自然而然的拔地而起。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皇帝陛下是个相对开明而且自信的皇帝,只要洪德皇帝在朝,沈毅就没有必要太担心这个问题。

  陆夫子回头,在自己的书架上翻找了一会儿,然后翻出一本已经有一些蒙尘的书本,掸了掸灰之后,放在沈毅面前,开口道:“这书名叫《谨身》,是前朝一位宰辅所写,没有刊印,只是手抄了十几本流传了出来,其中颇有一些道理,你拿回去随身带着,闲来无事的时候可以翻一翻。”

  陆夫子顿了顿,补充道:“就当是聊以解闷罢。”

  沈毅两只手接过这本书,收进了自己怀里,笑着说道:“现在朝廷还算清明,当今天子也是明君,局势没有恩师想的那么糟糕。”

  陆安世看了看自己的女婿,轻声道:“正是因为今上是明君,你做事之前才要多想一想,把握分寸。”

  沈毅点了点头,“嗯”了一声:“恩师教诲,学生都记下了。”

  说完这句话,翁婿二人很默契的再没有提这方面的事情,陆夫子也给沈毅倒了杯茶,问道:“子恒明天走?”

  “是。”

  沈毅微微点头道:“马上就要年关,子常婚期又将近,建康有很多事情要学生回去办,这一次不是我父被大伯留了下来,学生估计也不会回江都来。”

  听到这句话,陆夫子又在自己的柜子里翻找了一会儿,然后取出一个木盒子,木盒子油光锃亮,一看就是经常擦拭。

  “这是为师很喜欢的一支笔,兔毫制的,一直不太舍得用,子常也是为师的学生,他要成婚,为师没有什么好送给他的,这支笔子恒你带去建康,替为师转送给他。”

  “另外再转告他。”

  陆夫子捋了捋胡须,开口道:“他马上就要补缺做官,今后笔下便系着许多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身家性命,让他落笔之前,一定慎重。”

  沈毅恭敬低头接过。

  “学生记下了。”

  “我代子常,拜谢恩师……”

  ……

  次日一早,沈毅与老爹一起坐上马车,返回建康。

  沈家大房这里,沈陵夫妇也跟着同行。

  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因为距离年关只有两天的时间,因此马车至少一天要走一百里路才能到建康。

  坐马车走了一天之后,实在是赶不及了,沈毅就只能带着老爹一起骑马赶回建康。

  好在沈章的年纪不大,早些年在晋王府做管事的时候,也常常骑马,倒也不算是什么难事。

  有些麻烦的是,沈夫人是大家闺秀出身,实在是不会骑马,沈陵便与她共乘一骑,终于敢在腊月三十的上午,赶回了建康。

  这会儿,建康已经年味十足,到处都是张灯结彩,沈毅一行人回到了沈府之后,沈恒等人早已经在门口等着,见到了父亲之后,这位探花郎颇为激动,上前跪在地上,给沈章叩首行礼:“拜见父亲。”

  沈章伸手把他扶了起来,拍了拍小儿子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

  沈恒起身之后,又对着沈毅低头,拱手作揖,垂泪道:“拜谢大兄!”

  沈毅一把就把他抄了起来,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胳膊,笑着说道:“大过年的,哭什么哭?婆婆妈妈的。”

  探花郎擦了擦眼泪,又去跟沈陵夫妇行礼,一家人这才进了家门,这会儿饭菜已经备好,赶路了半天,大家也都饿了,坐在餐桌上狼呑虎咽。

  吃完饭之后,沈夫人就去找陆若溪说话去了,而沈陵则是寻到了沈毅沈恒兄弟俩,询问婚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三兄弟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儿之后,沈毅站到了沈章,开口道:“爹,今天年三十,还可以走动,您要不要去见一见陈家人,一来跟他们家商量商量初五的细则。”

  “二来,也告诉他们您回来了,让他们宽心。”

  因为要嫁女儿给探花郎,陈家人年前就到了建康,被陆若溪安排,住在沈家原来的那座宅子里。

  沈章既然已经回来了,就代表他不会再阻挠这门婚事,于是很痛快的点头,去找陈家人商量婚事去了。

  而沈毅三兄弟,则是开始去东市街采买东西,布置家里。

  当天的酒席,陆若溪早已经联系好了,倒是不用沈毅兄弟操心。

  忙活了一下午之后,到了傍晚,沈毅跟陆若溪夫妇两个人,就各自换上官服还有诰命服,进宫去了。

  因为今天是除夕,按照朝廷的规矩,皇帝陛下与皇后娘娘,会在宫里设宴,分别宴请文武百官和京中命妇。

  大家会在一起,好吃好喝一顿,热闹一番,算是一起过个年。

  命妇们在后宫吃饭,而官员们则是在德庆宫吃饭,一顿酒席吃得差不多了之后,沈毅刚想起身找夫人一起回家,就远远的看到了高太监走了过来。

  他看到高明,心里就大概明白,自己要加班了。

  片刻之后,沈老爷出现在了德庆宫后殿,站在了皇帝陛下身后。

  这会儿,洪德皇帝因为喝了不少酒,浑身上下酒气颇重,他背着手看着窗外的夜色,吐出一口白气。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