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门收徒,我能看见属性词条 第133章

作者:长涂山的黄金兽

  “你要这样摸鱼,按师尊的性子,你估计以后只能睡山脚了。”

  清禾语气抱怨:“什么嘛……白姥姥什么都没交代清楚,只是说有机缘在沧州,什么机缘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也不知道。”

  “真要有什么重要机缘,白姥姥哪里会让我来,她自己提着大刀就来了。”

  “能让我来找的机缘,哪里会是什么重要机缘,要我说,就是白姥姥想折腾我。”

  “更何况,我们不是在沧州吗?刚刚我们也去过水边了,不是什么也没有吗?”

  “我们现在就是在找机缘,只不过从水边找到了……”

  谢灵玉有些无奈的轻轻摇头,看着清禾找机缘。

  从水边,然后嗅着鼻子,边说着借口,找到了包子铺旁边。

  清禾嗅了嗅这香气,神色兴奋道:“老板!这包子咋卖?”

  包子铺老板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看着凭空窜出的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娃,头上顶着角跟鹿角似得。

  但看着面前小女娃衣着华贵,白白嫩嫩,明显是富贵人家。

  想了想,富贵人家戴着鹿角……好像也不算什么比较稀奇的事。

  有钱又闲的人,整的活才更厉害。

  包子铺老板开口回答:“三枚铜板一个大肉包,都是当天鲜肉!”

  清禾闻言瞬间疑惑起来。

  铜板是什么?

  她知道灵石,金子和银子,却从没听过有什么铜板。

  包子铺老板看着清禾疑惑的神色,更加确定了面前的小女娃,是比富贵人家还厉害,至少是有权人家的娃。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解释,就听见自己面前桌子发出声响,低头看去一枚碎银此刻正放在面前。

  他在讶然抬起头时,却发现小女娃身边多了个面容精致,但气质有些冰冷的绝世女子。

  是那种,他从没见过的好看。

  不过好看是好看,身材也很好,但好看又喂不饱自家孩子,哪有大包子实在,他看了一眼就看向了桌子上的银子。

  银子自然是谢灵玉丢的,她开口道:“买够数,打包带走。”

  “好嘞!”包子铺老板连忙伸手将那散碎银子接来。

  这两人大方是大方。

  怎么出现的时候总有些一惊一乍的,要不是大白天,他估计早得吓瘫了。

  莫非……如今的权贵人家,打招呼都喜欢这种突然出现的调调?

  片刻,一大一小的身影又在大街上走了起来。

  只不过小的那个,手上却提了个大袋子。

  清禾一口一个塞着包子,神色幸福无比,她感叹道:

  “虽然没有灵气滋养……但是真好吃啊,而且好便宜啊,那么点银子就能买这么多,我好喜欢这里。”

  “果然沧州有机缘,这机缘真香!”

  谢灵玉有些无语:“你既然想摸鱼,那还喊我来做什么,明日我就回天衍宗了,等会给你丢点银子,自己在这里吃你的机缘吧。”

  “哼哼!”清禾嘴角一笑,目光打趣看向谢灵玉道,“上次师尊问你老相好的时候,我也在一旁听着呢!”

  “别以为我傻,我可机灵着呢。”

  “你受罚的时候就去了玄武国的渝州城,要说认识相好,估计也就在渝州城认识的吧?”

  “这里虽然是池州,但也在玄武国境内。”

  “师叔,你现在说着回天衍宗,其实是想去找老相好吧?”

  谢灵玉目光微眯,一拳猛然朝清禾脸上砸去。

第178章 池州代表了什么角色

  李应灵坐在镇妖司的案牍库中,有些百无聊赖的掀着面前几页寥寥的纸张。

  只是看了会,就将面前几张纸上的内容看完。

  李应灵拿起桌上的纸张,质问一旁沉默站立一旁的中年男子:

  “这是什么?话本?”

  中年男子是此处镇妖司案牍库的案牍官。

  案牍官闻言抬起头,看向了李应灵,同他现在平静的面容不同,他现在内心早就充斥着无尽的吐槽欲。

  两天前,这看上去极为年轻的姑娘,拿着玄武国的玄武令,大摇大摆的就走进了案牍馆。

  这少女的第一句话,他至今记忆清晰。

  “把开国皇帝的野史拿出来,越野的越好。”

  案牍官闻言直接懵逼当场。

  要不是当时镇妖司的司长,也站在这少女旁边,露出和自己一样的难以言明的神情……

  他甚至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打算随便找个借口,要将自己开除出去了。

  这里是玄武国的镇妖司啊!

  在这里干活的吃的都是玄武国的饭,你上来隔着要开国皇帝的野史?

  还越野越好?

  小姑娘,你不要九族,也该为他的九族考虑考虑吧?

  还没等案牍官回过神来,镇妖司司长,只是丢下一句——尽一切满足这位贵客的要求。

  随后就扬长而去,头也不回,只扔下自己来应付面前姑娘。

  这姑娘长得是挺好看,以前他倒是乐意多看几眼。

  但案牍官现在却一点也不想瞧见这张脸。

  李应灵瞥了一眼纸上内容,这哪里是野史,这简直就是无底线的在吹捧开国皇帝。

  正史不敢吹的东西,全放在野史上吹了?

  什么叫赵太祖单枪匹马,在数万敌军,众多高手之中杀出重围……

  而且这野史之中的赵太祖,品格高尚,魅力非凡。

  李应灵责问道:“我记得我让你找野史的时候,让你找关于玄武,沧州,以及皇帝皇后的奇闻轶事吧?”

  “你这野史和我上面提着的四个之中,沾上哪个了?”

  案牍官深知这回是避不开了,闻言,只能小声提醒开口道:

  “这里是玄武国的镇妖司,我们怎么会有姑娘想要的野史,我们以前抓的就是散播那种野史的。”

  李应灵目光看向案牍官,有些明白这人的意思,随后将手中的纸张重新拍回面前的桌上。

  她试探性开口道:“那你现在就吩咐下去,去抓那些散播野史的,然后带到我面前来?”

  案牍官闻言连忙松了口气,连忙开口道:“好,您稍作等待!”

  这两天的时间对于案牍官来说属实折磨。

  因为最初的时候实在不清楚李应灵来这里,到底是真有任务还是来钓鱼执法,准备拿自己充当业绩之类的。

  经过这两天,这姑娘确实一直在研究野史,而且哪怕自己给的野史资料和这姑娘想要的一点也不同。

  她也是会认真的做资料总结,各个野史之间相同的点,做出标记。

  如果只是钓鱼执法的话,也不至于两天如此认真。

  虽然不知道这姑娘准备找……那种野史做些什么,不过还是早点送这位大神走吧。

  再多待几日,实在是自己心脏不好。

  尤其是那个姑娘问的那些刁钻问题——你觉得赵高祖是赵太祖亲生的吗?

  这问题换算在案牍官的耳边大概就是——你想九族是凌迟还是车裂?

  李应灵看着松了口气的案牍官连忙走出房间内。

  她又拿起最近两日自己做的总结,再扫过最近几日做的总结。

  这两日案牍官给的野史,其实基本上都算得上是硬吹派写的话本了。

  这玩意烧下去给赵太祖看,赵太祖那么能忍的人,估计也得脸红。

  不过……吹的没那么厉害的野史之间,倒是有些相当一致的情报。

  不同的野史哪怕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但每到一个关键的拐弯处时,哪怕各自的解释不同,但对于这种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件,都会出现有些惊人的一致性。

  毕竟野史多少也得依靠些史,而史,不单单只流转在书籍上。

  也流传在口口相传之中,而那种拐点都乱写的野史,也会迅速在一片责骂之声消失。

  其中兵败,转进,沧州,玄武,都不约而同的出现。

  但池州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如果同师父所说一样,如果盗贼不得不这么做,那么池州在这段隐秘的历史之中。

  又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李应灵搁下笔,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

  大雨依旧未停,仍在不停下着。

  阴沉的天空仿佛下一刻就塌下,即将淹没这芸芸众生。

  对于这不同寻常的大雨,玄武国又怎么会不懂这气象不对劲呢?

  只是玄武国如今再也腾不出手了,只能委托宗门修士,帮忙查看了。

  如今的玄武国仿佛已经到了日落西山的时刻。

  落魄岭的伐妖之战,哪怕最后有白玄灵下场,但对玄武国造成的危害,远远不是死了多少人,沦丧了多少土地。

  而是有人看上了微弱的病虎。

  对于大宗修士来说,王朝的更替是极为稀疏平常的事。

  所有修仙宗门都是默认不参与进世俗王朝更替,这似乎是有关系到气运一说。

  所以面对反叛,玄武国只能独自面对了。

  听崔浩说,东边已经有叛军正在攻城掠地了。

  李应灵觉得,如果把师父所说的窃贼放在最终目的,那么,之前发生的一切,都仿佛是在为窃贼的行动所做的铺垫。

  他们似乎打算震动这个国家,随后……

  李应灵叹了口气,此刻她才有些恍然感——修了仙,是真的能跳出宿命。

  如果没修仙,此刻的她能做的,也只有祈望雨停罢了。

  两个时辰之后。

  案牍官提着一大叠的宣纸走了进来,将它们放在了李应灵的桌子上后,用酸的紧的右手擦了擦脸上的汗。

  他笑道:“大人,您要的人犯口供来了。”

  李应灵看了眼最上面纸张,还未彻底干透的字迹。

  也没问为什么抓人到审问如此迅速。

  案牍官擦完汗后,连忙起身将案牍室的门关上,随后快步走来道:

  “大人您快看,这些大逆不道的东西,是不能留存在纸面上的,您看完在下就得拿去烧了。”

  李应灵看了眼案牍官还有些发颤的右手道:“倒是辛苦你了。”

  案牍官看着窗户打开,连忙走去也将窗户关上,语气有些不安开口:

  “您快看就好。”

  李应灵目光看向案牍官亲自写的野史,只是几眼,李应灵就察觉了这些野史才是自己真要的信息。

  她目光迅速认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