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游泳冠军
“方兄,你总算起床了,我是真担心你贪睡而错过时辰。”
宋文道,“距离巳时,尚有足足两刻多钟。方兄,你何须着急?”
许彦道,“怎能不急!很多人都已去考场候着了。赶快随我走,去挑选位置。”
宋文道依旧不慌不忙。
“不急!我还未洗漱和吃早饭呢。”
“什麽!你还要吃早饭?”许彦满脸不敢置信。
宋文弯腰,从木屋外的墙角处,伸手提起一个食盒。然後,转身往屋内走去。
食盒是士卒在半个时辰前,就放在了此地。
许彦见宋文一副淡然自若的模样,原本焦急的神色,竟悄然消退。
他上前两步,行至宋文的木屋门口,将头探了进去。
“方兄,你如此从容镇定,难道已是成竹在胸?”
宋文指了指自己的头,说道。
“正本《妙法莲华经》,都记在了这里。”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太好了!”许彦眼神陡然一亮,“昨晚,我几乎整夜都在记忆经文,但奈何《妙法莲华经》实在太过晦涩难懂,我只记下了百字不到。有方兄你的相助,今日的考核必不在话下。方兄,你慢用,我在屋外候着。”
说完,许彦便退了出去。
约莫一刻钟后。
吃过早饭丶简单洗漱过的宋文,走出木屋,对许彦道。
“许兄,走吧。”
两人前行里许,来到了昨日的那块空地。
昨日还空旷的空地,已被摆了万馀张木桌和凳子,作为考核场地。
但考场四周,有手持钢刀的士卒封堵,暂时禁止有人进入。
一众年轻人,只能围在考场周围。
巳时刚至,苗胜再次出现在了高台之上。
“时辰已到,请诸位进入考场。”苗胜宣布道。
其话音一落,守在考场四周的士卒,全部收起钢刀。
霎时,一众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入考场,寻找心仪的木桌坐下。
许彦依靠着强壮的身体,挤开人群,冲到了前方,占据了考场中心的两个位置。
考场四周都有士卒守卫,相对而言,考场中心是距离这些‘监考官’最远的位置。
两个位置并排,中间只隔着两尺距离。
宋文和许彦落座,静待片刻,便有士卒拿着笔墨而来,分发给众人。
宋文摊开纸张,拿起毛笔,沾上墨汁,便开始奋笔疾书。
在许彦不时的偷瞟目光之中,短短两刻钟的时间,宋文便写下千馀方方正正的小楷。
然而,宋文却突然停笔,不再继续书写。
许彦顿时大为不解,他还等着宋文多写一点,他好抄袭呢。
他所不知晓的是,宋文灵识观察到,千字已足以打败大部分人,入选三千信男善女。
宋文将写好的纸张,摆在靠近许彦的位置。
许彦挺直腰部,靠着挺拔的身形,倒也能看清宋文所书写的文字,开始一字不差的照搬。
他的字很难看,弯弯扭扭的,却胜在书写的速度快。
两刻多钟之後,许彦依照脑中的一些模糊记忆,加上窥视得来的提示,也写完了那千馀字的经文。
许彦颇为得意,他舞弊的过程,完全无人干扰。
“在关凌城,大小官员还是都有卖我一些面子的。”
许彦心中,颇为自负的想到。
他没有注意到的是,整个考场之中,舞弊之人不在少数,但没有一人被‘发现’。
一个时辰后,考核结束。
众人开始退出考场,而考卷被留在了木桌之上,自有士卒前来收缴。
“方兄,你不是说,记住了《妙法莲华经》的全篇吗?为何只写千馀字,就停笔了?”许彦边走,边低声询问。
宋文道,“你我的目标是通过选拔,不是默写出经文全篇。有时候,太过引人注目,未必是件好事。”
许彦道,“方兄,言之有理。但是,你如何能肯定,一定能入选?”
宋文道,“《妙法莲华经》晦涩难懂,能写出千字之人,已是极为难得。”
“可是,我总觉得应该多写一些,这样稳妥一些。”许彦道。
宋文道,“考核已经结束,诸事已成定局,许兄何必耿耿於怀。考核结果,很快就能见分晓。许兄安心等待便是,无需急在一时。”
第905章 入山
事情正如宋文所言,当考核结果发下来后,他和许彦果然双双进㣉了男子前三千名。
“方兄,真是太好了。我终於能踏㣉溪东山了。”许彦喜不自胜。
宋文脸上也挤出一抹笑容。
“恭喜许兄了。”
许彦道,“同喜,同喜。而且,这一切还得多亏了你。”
这时,苗胜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高台。
“男女各前三千名之人留下。其他人,尽快离去,各自归家。”
㣉选之人,脸上无不洋溢着狂喜之色。
他们相互贺喜,笑声此起彼伏。
而落选之人,则全都面色死灰。
空欢喜一场,自然心中苦涩且不甘。
然而,不管他们有多不甘,都只能乖乖离开校场。
也有人不愿轻易离去,行至高台前方,屈膝而跪,哀求苗胜给其一个机会。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这些人,最终被士卒拖了出去。
待到落选䭾全部离去之後,只馀六千名年轻人留下,男女各三千。
苗胜看着台下众年轻人,朗声道。
“诸位乃我关凌城当代最为出众的年轻人,望你等㣉溪东山後,好生把握机缘,参悟佛法,待到修成之日,回馈关凌城。”
“谨遵城主之命。”台下众人稀稀拉拉的应道。
苗胜道,“时辰已经不早了,还要赶路。诸位,动身前往溪东山吧。”
“咚咚咚...”
阵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居然是千名手举长矛的士卒,整齐划一的小跑而来。
长矛如林,铁甲森寒,步调一致,气势如虎,无一不表明,这是一队精锐之师。
六千年轻人,不禁全都眼露敬畏之色。他们初出茅庐,何时见过此等阵仗。
“诸位,启程!本官将带领这千名将士,护送你等前往溪东山。”
在一千士卒的‘押送’下,六千年轻人出发,前往溪东山。
一路上,引起了众多信徒的围观。更有甚䭾,虔诚至极,竟向这行人跪下膜拜,彷佛是在朝圣未来的佛门高僧。
一行人很快就抵达了溪东山外,被阵法屏障挡住了去路。
就在这时,上空的阵法屏障顶部,荡起一圈圈涟漪。
数日前,曾在众人面前现身的两名‘沙弥’,再次出现在高空。
“小人苗胜,忝为关凌城城主,素怀向佛之心,心虔志诚。听闻日月寺广结善缘,欲招三千信男善女。是以,小人躬亲遴选,选出男女才俊各三千。还望高僧慈悲为怀,予以接纳,使他们有缘得沐佛恩,共修菩提之道。"
两名‘沙弥’相识一眼,眼中均都露出一抹嗤笑。
她们的目光,在下方的年轻男女身上扫过,如同在市场上那些精明的商人,在挑选上好的牲畜。
“师姐,这一批似乎还不错。”一名沙弥道。
师姐点了点头,眼中露出满意之色。
就在此时,拦住众人去路的那面无形墙,突然微微波动,然後陡然裂开,露出了一个丈高的通道。
通道之内,迷雾缭绕,朦胧幽邃,看不真切。
“三千信男善女可进,其他人莫入。”师姐高声说道。
一众年轻人闻声,迈动脚步,向着通道内走去。
那些在远处围观的信众,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通道中,全都眼露羡慕之色。
......
“这里怎麽会有这麽多的农田?”许彦语气惊讶的说道。
众人在进入通道后,走过了一截迷雾笼罩的路段,然後便眼前豁然开朗。
预想中的古刹宝殿,得道高僧,庄严佛像,均没有出现,只有成片成片的良田。
田地之中,种的也不是什麽仙草灵根,而是稻谷。
稻谷的成熟度并不一样,有些刚刚种下,有些已经结出了金黄色的谷粒。
不过,较之寻常所见,这些谷粒要略显硕大一些。
良田分布在山脚之下,沿着山脚向上百丈,便有薄薄的迷雾,云遮雾绕,使人无法看清上方山体的情况。
此时,申时已过,天色渐晚。
见无人接应,众人别无他法,只能沿着脚下宽敞的青石路,浩浩荡荡的向着山脚进发。
穿过田地,道路两旁变成了高耸的密林。
转过几个弯道之後,无数依山而建的木屋,出现在众人眼前。
木屋散落在山脚之下,在这些木屋的中心,有一栋巨大的佛堂。
佛堂极为宽敞,其屋顶镶嵌着无数宝石,发出柔和光芒,将整个佛堂照得透亮。
百馀男女,端坐佛堂之中,手持经书,低声诵念,梵音绕梁。
数千人突然出现,顿时引起了佛堂中那些人的注意。
一名二十岁出头的魁梧男子,走出佛堂,迎了上来。
“你们新来的信男善女?”魁梧男子问道。
“是!”站在最前方的一名书生拱手说道,“敢问兄台,此地是何处?为何不见日月寺的高僧和定光佛师?”
魁梧男子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笑容略显苦涩。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面见诸位高僧和定光佛师。只有天资聪颖丶慧根深厚之人,才有缘得见。”
书生道,“那要如何才能得知,我等中哪些人有慧根?”
魁梧男子道,“谁有慧根,定光佛师和日月寺的高僧,自然知晓。每旬,天上会不定期的降下佛光,接引慧根深厚之辈,前往山上。想必,那些人应该能见到定光佛师吧?”
书生顿时明白过来,眼前之人和佛堂中的那些人,都是被选剩下的。而那些被选中之人,再也没有回来。
“敢问兄台,如何称呼?我等被选中之前,要做些什麽?”
上一篇: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