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甲壳蚁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从小到大,单听闻万杉寺有棵罗汉松树王,从未想过此等美处会落到自己头上。
幸得上山前自己二人吆喝的最卖力。
美滋滋。
柯文彬问:“小和尚,旁的罗汉松果有此等效果吗?”
“并无。”慧觉躬身,“寺内唯有三棵千年以上的罗汉松有,其中一千八百年的树王为最。”
柯文彬惊叹:“厉害,贵寺一千八百年的树,结出的果子不比河泊所培育的鸡冠果差。”
“施主谬赞,先有罗汉松,后有万杉寺,此为宝树之妙,非我寺之能,焉能同朝廷相较。”
万杉寺无愧为五大丛林之一,上到主持,下到小沙弥,说话全好听。
可惜没有水泽精华。
梁渠嘴里甜味弥散。
普通树种却有宝植效果,老而成精。
只是光鸡冠果水平的补气效果,对如今的他来说聊胜于无。
品个味。
不打扰众人游山,简单招待,住持让沙弥领人,各自分房。
梁渠人多,且有女子,单独分到一个小院。
收拾收拾,中午应邀吃一顿万杉寺特色斋饭。
下午。
大家出门先观庐山最负盛名的飞流瀑布,来庐山不看瀑布,绝对白瞎。
徐子帅放出豪言要作一首好诗,教世人传唱。
岂料到了地方。
在场十多号人除开憋出一句真好看,全无半句诗词雅文。
欢闹半天,依依惜别。
傍晚。
龙瑶、龙璃兴奋难耐,讨论瀑布挂前川的盛景,龙娥英落后半步。
幽深树林变作苍红色的大海,人影斜斜的流淌在金黄岩石之上。
临到院前。
寺内铜钟大作。
天边最后一抹橙光沉没,夜幕降临。
吱嘎~
獭獭开推开大门。
恰逢此时。
水声潺潺,溅落不歇。
侧目望去。
烛火幽幽。
半抹倩影映照窗前,体态丰腴,娉婷婀娜,一手握住半截水瓢,舀起热水冲刷而下。
隔壁屋内竟是有女子沐浴!
上午来时分明还是空房。
再者。
既是女子,沐浴怎不拉屏风?
龙娥英轻咳。
屋内水声顿止,女子俯身吹烛,前窗陷入黑暗。
梁渠收回目光,没等想个明白,意外发现所有人都在看自己,挠挠鬓角。
“看我作甚?”
……
青苔蔓延墙壁,顽强的杂草避开寒风,坚韧不倒。
獭獭开收拾好碗筷往灶房里端。
院门叩响。
“谁啊?”
龙瑶移步开门,纳闷谁会大晚上来,不等看清,一股子浓郁花香扑鼻而来,呛得她微微屏息。
“你是?”
门外女子面相三十有余,容貌艳丽娇红,肤白如脂,单披一件淡粉明衣,手里端一个朱红方案,案中再托一个白瓷小盅,湿漉漉的头发尚未干透,末梢微卷,轻轻飘晃。
皎皎月光,绵柔似水。
如此佳人独立寒风之中,贴紧的衣袍显出曲线,真透出几分清丽娇柔,惹人生怜。
佘连梅撩开鬓角青丝。
“我是隔壁投宿至此的游人,先前听院落里有动静,特来打个招呼,结识一番。”
龙瑶脱口而出:“哦,就是你点着蜡烛,不拉屏风洗澡?”
“……”
“乱说什么呢?”龙娥英从厢房内走出,替龙瑶告歉,“夫人莫怪,这丫头从小被宠坏了,说话没分寸。”
夫人!
佘连梅心头横插一剑,望清龙娥英面容,微微低头。
“我未成婚……”
“抱歉,一时唐突。”
“无妨。”佘连梅强颜欢笑,抬一抬手里托盘,“今日造访,无甚大事,我屋里熬煮些银耳莲子羹,一个人喝不完,念着送来交个朋友。
如此说不得有机会能结伴共游庐山,毕竟天冷,游人不多,难免其境过清。
你们是独自前来的么?先前好像有听到男声?是你们兄长亦或道侣?”
“那是我家大人。”
“你家大人在吗?”
“不在,刚出去。”
“龙瑶,谁来了?”
梁渠从厅堂内走出。
第628章 糖衣炮弹
“大人,你不是去见杨老爷了么?什么时候回来的?”
龙瑶惊喜。
“唔……”梁渠抬头望一眼星空,“刚回来?”
佘连梅目光幽幽:“我于院内熬煮的莲子羹,两刻钟前一直用小火煨着,未曾离开半步,似乎没听见有人出门进门?”
“是啊是啊。”龙瑶瞪大眼眸,“怎么不见大人出门进门?”
“咳,小时候跟同伴学出来的坏毛病,有门不走,就爱翻墙。”
“坏毛病要改哦。”
梁渠:“……”
“没大没小,看给你惯的。”龙娥英轻拍龙瑶后脑勺,侧开半步挥袖,“山上夜冷,衣裳如此单薄,小心寒凉,快进屋吧。”
长得蛮漂亮,说话怎么那么怪呢?
佘连梅腹诽,端上托盘进到厅堂。
龙璃合上大门。
屋内骤暖。
幽幽香风弥散。
“阿秋。”
獭獭开打个喷嚏,四肢着地跑到别的房间去。
龙璃奉上茶水。
“如何称呼?”
“姓佘,名连梅,痴长大人几岁,如不嫌弃,可唤我一声梅姐。”
“好名字!”梁渠客套夸赞,“不知梅姐入夜来访,所为何事?”
“入夜多煮了些红糖莲子羹……”
佘连梅奉上托盘,重述一遍先前言语,更担心对方拒绝,直言不喝浪费。
浪费可耻。
话已至此。
倒要看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梁渠揭开小盅圆盖,滚滚热气冒涌。
《鼻识法》嗅一嗅。
没有异味。
单一股子清冽的甜香。
无毒。
能喝。
瓷勺搅合搅合,整个小盅里的羹汤炖作半透明的胶质,红润有光。
抿一口。
【水泽精华+12】
梁渠眸光大亮。
好药!
“好喝!甜而不腻,入腹生热,梅姐往里头添了宝植?”
佘连梅笑道:“弟弟好眼光,小小的莲子羹,全姐姐用心做的,古蜀通江的银耳,彭泽丹墀县的宝丹莲,致州的红糖膏,龙眼,平南石峡的!”
“全顶级好料啊,放外头卖,不得五十两一碗?”
“弟弟怎么知道?”
“嗯?”
梁渠诧异。
随口一说。
来真的?
佘连梅慢慢道:“我在老家池州有间铺子,专卖这道红糖银耳羹,常有人买来当补血汤喝!有的老主顾更是订好长单,天天派人来取。”
“池州?梅姐姐是池州人?”
“对啊,怎么了?”
上一篇:修仙:从催熟宝药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