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1039章

作者:阳小戎

  “这本就是立东林大佛的地方,虽然土地属于官府,一些参与修建石窟的商贾有使用权,但是你们若要,可以给你们,算笔账就行。”

  “那就好,就这样如何,明府?”

  欧阳戎忍不住问:

  “善导大师要作何,本官是问,主石窟位置是好,就在浔水岔口,过往商船都能看见,但是你们东林寺是要自己修建大佛吗?”

  “不一定。”

  善导大师如实回道:

  “若是以后寺里富裕,倒是可以考虑修建,但短时间内,本寺只会在这儿立些香火,再刻些壁画,明府应该知道,我们莲宗的壁画技艺很好,说不得把这儿雕成第二座净土地宫,也不是不可能。”

  欧阳戎抿嘴。

  善导大师再问:

  “明府,如何?”

  欧阳戎看了看东张西望的秀发等随行沙弥。

  对于崭新无佛的主石窟,他们眼神似是从满充满好奇与兴趣。

  欧阳戎回头看向善导大师。

  老僧含笑对视。

  欧阳戎忽然点头:

  “可以,不过浔阳石窟,有一些江南粮商、扬州盐商参股,里面有些人大师也认识,主石窟的出让得走个程序,官府出让,本官能点头,但你们要与他们聊,或许要交笔银子,但也放心,不会宰客。”

  善导大师摆摆手:“无妨无妨,都能聊。”

  欧阳戎嘴角扯了扯。

  看了看袈裟奢华的善导大师,摇摇头。

  不愧是护国高僧,就是有钱,够豪横。

  欧阳戎稍稍忍住了打一波秋风的念头,江州大堂在他这两年治理下,财政健康,开凿双峰尖与修建浔阳石窟、东林大佛,也没有耽误浔阳民生。

  不像当初他在龙城县接手烂摊子时那样捉襟见肘。

  否则高低得让护国高僧破费,为国接盘。

  “有件事,本官私人请求大师。”

  “明府……”善导大师改口,同样以私人名义道:“施主请讲。”

  欧阳戎指了指主石窟穹顶的莲花石刻,认真问:

  “可否留下这段铭文,不要抹去。”

  善导大师瞧了瞧,点头念出:

  “刺史……女史……敬造尊像一龛……这是如实陈述,本就该留,可以。”

  欧阳戎抿嘴。

  少顷,一行人转身走了,准备告别。

  渡口处,秀发等沙弥忍不住看向大江上露出的佛首肉鬓。

  有心软沙弥单手合十,默念阿弥陀佛。

  来到南岸,分别之前,欧阳戎突然回头:

  “大师,本官有一事不解,以前东林大佛修建的时候,你为何不来,屡次推迟,现在大佛毁了,你反而来了,还要拿下空荡荡的主石窟?岂不本末倒置。”

  善导大师闻言,背影顿了顿。

  夕阳在背后他落下,隐隐留下一抹余晖闪耀的光头脑门。

  既滑稽又神圣。

  “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转身,唱号一句,微笑说:

  “刺史大人,因为那时,石窟无佛,而现在,石窟有佛,老衲自然来了。”

  他环视众弟子,像是对他们说的,打了一句机锋:

  “我等僧人,有佛自来,无佛自去。”

  欧阳戎刹那反问:

  “自来自去,就不渡人?”

  善导大师笑容更盛。

  他回过头,郑重行了一礼,答:

  “渡己就是渡人,渡人就是渡己,明府何来渡己不渡人之说?”

  欧阳戎问:“渡己就是渡众生?”

  善导大师点头:

  “自性自渡,渡己就是渡众生!”

  欧阳戎默然,没有回头。

  他后方对岸的主石窟,空空如也,断首沉入江水,黯淡生锈。

  大师却说有佛。

  ……

  第二日。

  王操之留在浔阳的一位史姓掌柜来找。

  史掌柜禀告了下善导大师那边的事。

  主石窟已经谈妥,东林寺倒也大方,出价让史掌柜颇为满意,或者说是松了口气。

  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钱与钱之间,最大的尊重是什么?

  不是信任,不是面子,更不是什么“赶尽杀绝”。

  是价格。

  大师就是大师,没有讲价。

  现在东林大佛被毁,浔阳石窟前景暂时一片黯淡,无法投圣人喜好,圣人投进去的两万贯胭脂钱也打了水漂,后续朝廷支持力度不详,浔阳石窟何去何从,没人知道。

  而且,眼下没了主石窟的东林大佛这个标杆在,浔阳石窟其它次要位置也难卖出。

  现在能有人要,主动接盘,已经是阿弥陀佛了,管事哪里会渴望什么高价。

  这道理就和原本抱有期望、希望高价卖出的货暂时堆在仓库,虽然慢慢回血不算太难,但原先的旷阔预期没了,淡季有些难卖,现在能有人上门,出个以前或许会嫌弃的标价购下,这还不赶着卖?

  更何况善导大师给出的价格,十分体现他对某位年轻刺史的尊重:

  管事恭恭敬敬的禀告完毕。

  欧阳戎听完,轻轻颔首。

  王操之、裴十三娘那边的投入没亏就行,只不过他们投入的规模巨大,回本慢些,也远远没有裴十三娘原本炒星子坊地皮的那种暴利项目收益大。

  但是呢,这又是个实打实的实体财产,总能赚钱,只是周期长,最精明的商贾都爱逐利,若不是有欧阳戎这样的贵人按着头,他们不爱做这种回报慢的买卖。

  有点类似于欧阳戎此前“感化”裴十三娘后,所推进的星子坊廉租房营造。

  想到这些,欧阳戎咳嗽了声。

  话说,王操之、裴十三娘自从跟了他后,好像尽是做善事去了,虽然是欧阳戎眼中的理所当然,但却是同行商贾眼里的大善事。他们除了人脉靠山的加持外,似乎并没有在他这个好姐夫、好公子这儿赚到什么暴利。

  等等,王操之那伙粮商倒是从折翼渠赚了不少,但那算是例外,那时欧阳戎还任龙城县令,这方面尚且有些“手软”。

  欧阳戎出神之际,管事留在原地没走,脸色似是犹豫。

  年轻刺史瞧见,直接问:

  “还有何事?”

  管事小声问:

  “明府,除了主石窟外,咱们还修建了不少小石窟,有些规模不比主石窟小多少,这些石窟,明府准备怎么处理?”

  欧阳戎想了想:

  “可以和这次东林寺的买卖一样处理,有愿意接手的佛寺,都可以谈,官府这边也都好说,但是有一点要求,那就是除了石雕壁画等艺术品外,至于其它的营生不准去做,比如商贸开店。只准道观、寺庙入驻。

  “这毕竟是圣人与朝廷钦点用来造像的地方,需要初心如一,也算是江州官府扶持下浔阳文化。”

  “是,明府。”

  管事退下,不过欧阳戎瞧见他有些忧色。

  估计也在苦恼这么多石窟,谁过来接盘。

  欧阳戎挑眉。

  若是王操之在这儿,他高低得拍拍便宜小舅子的肩膀,语重心长的来一句:人生在世,难得圆满,大伙都是来接盘的,你不接盘谁接盘?况且这次不接,总有一个适合你的盘要落到头上,不是大的就是小的,开朗一点……

  善导大师一行人走后,欧阳戎又回到了此前三点一线的生活。

  除了每日上值,到了下值闲暇,就去那三座院子住。

  时间过去了大半个月。

  距离那封奏折递上去,已经过了小两个月。

  洛阳那边还不见动静,洛阳与浔阳相距数千里,洛阳的余波消息就算传来也要一两个月。

  期间,欧阳戎一直等待张时修的消息。

  至于燕六郎那边,已经调动了江州官府的全部人脉力量,但是依旧没有收获。

  无人知晓云梦剑泽具体方位,派去实地找寻的人也全都无果,甚至还有在辽阔云梦泽内迷路的……

  而龙虎山天师府也算是隐世宗门,是三清道派之中最低调的那个。

  或许他们知道云梦剑泽的方位。

  欧阳戎抿嘴。

  这日傍晚,他推门走进幽静小院。

  是当初绣娘居住的地方。

  院子中整洁如初。

  一顶秋千在随风飘荡。

  欧阳戎缄默的走到大堂前,直接坐在了门槛上。

  下值回来的他,绯红官服忘记换,姿势有些不顾形象。

  欧阳戎安静了一会儿,取出一把琵琶,低头拉弦。

  琵琶声呜咽,在空旷院中,稍显落寞。

  这是老乐师留给他的那把琵琶。

  当时老乐师还送给容真一把木琴。

  欧阳戎低头,兴趣一般,研究琵琶。

  这是他最近新学的。

  欧阳戎的天赋尚可。

  弹的琵琶曲子也是他改编的。

  是容真传授他的琴曲改编而来。

  欧阳戎回来后没有闲着,一直在努力参悟“文皇帝”剑诀,将琴曲翻来覆地的学习,改编成琵琶曲,也是他最近的构思。

  想到便去做了。

  只是领悟【文皇帝】真意这块,并无进展。

  似是陷入了老乐师曾对容真说的“着相”。

  欧阳戎又想起了老乐师走前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