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后岳母派李二来考验我 第215章

作者:喝茶泡馍

“我大唐立国以来,到如今还是百废待兴,突然出了这么多的灾民,朕心怎能不痛?”

“《孟子》云: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李二声音冷冰冰道:“此次酿成河东道人祸之罪魁祸首,监察御史孙学,河东道大总管府吕子涛,秋后处斩!”

“大总管马元规,长史吕子臧,办事不利,理应严惩,然则在朕派去三位钦差期间,他们能务实做事,加之河东道那边,还离不开他们,对他们的惩治延后。”

“等到河东道彻底稳定下来,马元规除去大总管之职,吕子臧除去长史之职,至于对他们如何安排,吏部那边拿主意。”

说完,他扫视了文武百官一眼,问道:“朕的话,谁有异议?”

文武百官纷纷躬身作揖到底,声音洪亮道:“陛下圣明!”

李二嗯了一声,“朕派去河东道的三位钦差,不日就要回来了。”

“这一次河东道百姓能没有生事,就是因为他们!”

“此次朝议,就是议他们的功!”

李二语气一顿,脸上露出笑容道:“众爱卿现在就议一议,如何封赏他们吧。”

听到这话,文武百官相互对视了一眼。

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封德彝。

封德彝身为密国公,更是两朝大臣,他的话,最是有分量。

封德彝想了想,抬起脚步,缓缓走了出来,躬身作揖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李二看着他,面带微笑道:“封密公,那就由你先说吧。”

封德彝直起身子,肃然说道:“正如陛下所言,此次派去河东道的钦差大臣,办事得力,才让河东道免于人祸。”

“臣以为,御史大夫杜淹,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应大为加赏!”

“至于如何加赏,陛下乾纲独断!”

说完,他再次躬身作揖道。

李二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

提到了杜淹,提到了长孙无忌,偏偏没有提张顿!

李二盯视着他,吐字道:“封密公,你是不是漏了一个人?朕派去河东道的钦差,共有三人,你为何不提张顿?”

封德彝低着头不卑不亢道:“陛下,三位钦差当中,杜公乃是御史大夫,长孙公乃是吏部尚书,二人都位居三品,服紫袍,挂金鱼符。”

“而张顿,年龄未及加冠,官职也不过是京兆府的少尹。”

“说一句直白的话,此次前往河东道的三位钦差当中,他张顿,也是听命行事罢了。”

面对李二的盯视,封德彝面不改色,语气平静道:“在朝堂上,他听命于陛下,在外自然听命于杜公和长孙公的,故而臣以为,他不值得一提。”

李二眼眸眯了起来,目光直勾勾的看着他。

好利的一张嘴。

三言两语,就把张顿的功劳,快要抹去了!

如果张顿不是他派去的,如果不是知道张顿的能耐,如果杜淹、长孙无忌不是将张顿在河东道做的事如实秉奏。

恐怕,张顿的首功,就这样没了!

李二冷笑了一声,“封密公,朕记得,张顿抓过你儿子,也得罪过你吧?”

封德彝摇了摇头,神色困惑道:“陛下之言,臣有些听不懂。”

“那朕就说些你能听懂的!”李二缓缓站起身,双手负在身后,冷声道:“你之所以不议张顿之功,就是因为他得罪过你,抓过你儿子,所以你记恨在心,故意如此,是也不是?”

封德彝正气凛然道:

“臣之所言,句句都是秉公而论,绝无私心!请陛下明察!”

李二淡淡道:“如果是秉公而论,那就好办了。”

“据杜卿和长孙卿上呈的奏折,此次他们在河东道做的事,皆出自张顿之手。”

“朕觉得,张顿应该居于首功。”

说完,他扫视了文武百官一眼,吐字道:“朕今天,在这里就把话挑明了。”

“今日朝议,议的不是加封杜淹,长孙无忌,要议的是如何封赏张顿!诸位爱卿,你们听明白了吗?!”

文武百官沉默不语,李二也不在意,看着封德彝继续说道:

“封密公,你说秉公而论,那朕问你,河东道之事,张顿居于首功,如果要封赏的话,该如何封赏?”

封德彝拧着眉头,属实没想到陛下竟然会如此袒护张顿。

想了许久,他才躬身作揖道:“臣请陛下乾纲独断。”

李二没有再看他,而是望向百官,问道:“你们也和封密公一样,要朕乾纲独断吗?”

文武百官纷纷作揖道:“请陛下乾纲独断。”

“好,那朕就乾纲独断!”

李二冷哼了一声,道:“朕要给张顿封爵!”

听到这话,文武百官猛地抬起头,震惊的看着李二。

封爵?!

他张顿才多大年龄,就要给他封爵?

“陛下——”

封德彝急了,“是不是有些过了?”

第315章 让朕乾纲独断?那就封爵吧

李二盯视着他道:“刚才,是你们说的,让朕乾纲独断。”

“现在朕乾纲独断了,你却说朕说的话过了?”

“过在何处?”

“因为张顿年龄还未加冠吗?还是说,他的官职,尚且不配封爵?”

“告诉你们,朕用人,用在他的能力!”

李二板着脸,指着殿外的方向大声道:“河东道那个乱摊子,朕若是让你们去,你们办得成吗?”

“数以万计的灾民,若是换做你们以钦差的身份去,你们会如何安置他们?”

“你们看看张顿是如何做的!”

“不说河东道别的地方,就说河东道治所晋阳县,此次河东道酿成的人祸,就是因为当地的豪绅,在行兼并之事,大肆贱卖灾民的田地!”

“张顿去了,不仅妥善安置了灾民,还帮他们将田地给赎了回来!”

“你们能行吗?”

“你们想得出造纸作书的法子?还是你们能想得出以竹谋利的法子啊?”

“还是说,你们办成了事,从河东道回来的时候,能有上万灾民给你们送行啊?”

“你们,做得到吗?!”

震震爆喝,在太极殿响彻。

声音,如同一记闷锤,重重砸在文武百官的心头,他们将头低的更低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正如李二所言的那样。

换作是他们,根本就做不到!

固然他们能让灾情平息,可是想要让河东道上万灾民为他们送行。

这根本不可能。

因为,那得把事情做的深得民心才行。

当他们得知,河东道上万名灾民,为张顿送行的时候。

他们只觉得听错了。

但当关内道的各地县令,纷纷跑到长安城,来请求朝廷能将张顿调到关内道各郡县帮忙之后。

百官明白,张顿做的事,不仅仅深得河东道百姓的心。

更是征服了关内道县令们!

可是,李二的话,却让他们万难接受。

那可是封爵啊!

如果张顿在朝堂上和光同尘,那他们也乐意看到这一幕。

可偏偏,张顿是个惹祸小能手!

他担任万年令,就捅出那么大的一个窟窿。

奉旨讨债,更是得罪百官!

若是给他封爵了,那他还不把大唐的天给捅破了?

文武百官看着李二,欲言又止。

“陛下圣明!”

“臣以为陛下对张顿的封赏,合理至极!”

就在此时,房玄龄、杜如晦忽然站了出来,冲着李二作揖大声道。

闻言,百官的目光刷的一下,凌厉的看向了二人。

封德彝更是紧皱眉头,直勾勾盯视着他们。

房玄龄、杜如晦丝毫不杵,神色淡然。

李二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才是朕的左膀右臂啊。

对张顿的封赏。

别人阻止,唯独房玄龄、杜如晦不会。

因为,他们是跟自己一条心。

更重要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跟着自己一同见证了张顿的能耐。

国库空虚,是怎么解决的?

不就是因为张顿吗?!

李二目光从百官的脸上一扫而过,淡淡道:“那就这么定了,具体如何封爵,等到张顿他们回到长安城,再说吧。”

“退朝!”

说完,李二转身,直接从太极殿离开。

“臣等恭送陛下。”

百官无奈的冲着他的背影,躬身作揖到底。

等到李二彻底从视野中消失,百官才直起身子,议论起来。

“给一个十八岁的毛娃娃封爵,这合适吗?”

“合适不合适,陛下都已经定了,你我再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嗨呀,杜公和长孙公究竟是怎么办的事,怎么就能让张顿居于首功啊!”

百官聚在一起,愤然说着。

封德彝脸色也是铁青,抬步走到了房玄龄、杜如晦身边,盯视着他们道:

“房公,杜公,你们为何要赞成陛下对张顿的封爵?”

霎时,文武百官都看向了二人。

房玄龄抚着胡须,淡笑着道:“封密公这话,我就有些听不明白了。”

“封密公刚才对陛下说,让陛下乾纲独断,陛下乾纲独断了,自然身为臣子的,就要赞成。”

“不然陛下的乾纲独断,岂不是没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