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第117章

作者:鹤舞

一心为国征战。

是值得钦佩的。

但任命这种事,并非想拒绝就能拒绝的,落到头上,就必须完成。

不然,就是抗旨不遵。

君不见叶首辅的二儿子叶成章,是多么不想担任大理寺卿一职,可依然无法拒绝。

对此。

陛下的态度很关键。

“陛下没有圣意降下。”

叶首辅摇摇头,皱眉道:“不过,陛下曾询问过我,军方在国朝的尴尬处境。”

没有圣意。

就代表陛下不反对朱燮元、卢象升和曹文诏的任命。

三阁老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既如此,便如此,我同意兵部的变动。”

方次辅果断道。

朝廷任命高于一切,至于被任命者的想法,则不在考虑范围内。

“同意!”

何,刘两位阁老相继点头道。

显然。

这违背了被任命者三人的真实想法。

但。

北征大军诸事已定,孙承宗距离蓟辽镇不足百里,大军即将开拔。

即便同意三人的想法,从时间上讲,再去追寻大军而去,也够麻烦的。

还是老老实实接受任命吧。

兵部,落定。

叶首辅微不可闻叹了口气。

三阁老只注意到陛下没有反对朱燮元三人的任命,全然疏忽了陛下对军方的询问。

据他推断,国朝“重文抑武”的局面,可能会有点“小小”的变化。

“重文抑武”,起源于宋。

宋太祖得位不正,担心昔日麾下将领们啥时候也要效仿,于是对将军们严加管束和防范。

加之唐朝中后期和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生灵涂炭、持续百年,这也是大宋王朝推行“重文抑武”的真实原因。

“杯酒释兵权”,应运而生。

也就是让这些开国功臣、昔日的生死兄弟们解下战甲,安心地去享受荣华富贵。

之后。

宋朝“重文抑武”,选择培育文官集团。

首先做的是对人心的控制,宋真宗赵恒御笔写下《劝学篇》。

极力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东华门唱名者为好儿郎”。

以致于时人言,“将兵数十万,恢复幽、云之地,其功,不及状元及第。”

“重文轻武”的成功,已是大获全胜。

其次,在对武将的具体约束、控制的策略上,将掌兵权、调兵权与统兵权,一分而为三。

即“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在具体作战时,必须严格按朝廷的“阵图”行军布阵。

换句话说,统兵将帅不能有自主判断,否则,不论战争是胜是败,皆要论罪。

不得不说,这些手段,的确有效地限制了武将的势力,控制了武将的行为。

可也对战争带来了消极、僵化等种种不利的情况。

纵宋一朝,武将叛乱的次数屈指可数。

哪怕是岳飞,在连胜金军之时,被一心求和的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以十二道“金字牌”强制催令班师。

宋朝的文官治理天下,“文官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之道。

使得大宋因此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但是,文官与武将体系的极度割裂、文官对战争体系的陌生,最终造成了宋朝屡战屡败、割地赔款、国破家亡。

明承宋制。

历代先皇虽吸取了大宋败亡的教训,可始终无法对武将产生信任。

文官,牢牢压制着武将。

正三品的昭毅将军,面对七品的科道御史,竟要先行行礼。

荒唐无比。

但以他所见所推断。

文官的优越地位,恐怕会在陛下的龙目俯瞰下,一去不复返了……

第100章 九卿降级,背景深厚

“接下来,是刑部了。”

叶首辅暂时收起思考,沉声道:“尚书李长庚,左侍郎邱禾嘉,右侍郎徐从治。

李长庚,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江西左、右布政使、山东巡抚、改右副都御史,及至顺天府尹。

其人“不植党援”,臣心如水,刚直不阿,敢于直言。

在大理寺平定十年冤案中,对府衙下属、僚官,没有任何包庇行为。

且在大批府衙下属、僚官被抓后,兢兢业业,废寝忘食,使得顺天府没有乱象发生。”

京官不好当。

而顺天府尹更不好当。

这京师里。

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和皇亲国戚、王公贵族扯上关系。

在秉公执法时,会遇到重重阻力。

历任顺天府尹,大多是圆滑的人,能放过就放过,既能保住位置,又能卖个人情给贵人。

像李长庚这般。

公开蔑视朝廷内部党争,且谁的面子也不卖的顺天府尹,真是独一份。

“首辅大人,这位推居刑部左侍郎的邱禾嘉,也是举人出身?”

方次辅翻阅着刑部推举名单,皱眉道。

万历四十年的举人。

爱好谈兵。

天启年间,曾参加平定安邦彦叛乱,被选为祁门教谕,翰林侍诏。

去年,升任为兵部分司主事,正四品。

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国朝战事发展情况作出判断,拟定战事规划,进行战事准备,很辛苦,责任风险大,而且没什么油水。

提供战事地图,行军路线以及途中的便道架设,还有探查示警和组织百姓提供行军支援以及撤退事宜等。

此次推举,就是为北征战事开启前,做了不少准备,蓟辽督师孙传庭上书,对其予以肯定。

被纳入了增补名单之列。

出身、爱好,是如此的奇葩。

不太喜欢。

“是的。”

叶首辅点点头,轻笑道:“推举名单内容不够详尽,这位名叫邱禾嘉的,不仅得到了军方的支持,还有文官的支持。

即将担任吏部尚书的蔡复一,在云贵之地时,与邱禾嘉有接触,数次夸赞,曾上道奏折,请朝廷对邱禾嘉委以重任。

不然。

以邱禾嘉的举人出身,很难坐到兵部分司主事的位置。

我耳闻过,邱禾嘉称呼蔡复一为老师,虽然蔡复一没有答应过,但这份师徒情,确实是有的。”

背景深厚。

既有蓟辽督师孙传庭支持,又有吏部尚书蔡复一照拂。

“适合担当刑部左侍郎吗?”

方次辅毫不在乎,直指问题关键道。

孙传庭和蔡复一两人绑起来,都比不上内阁次辅尊崇,无需在意。

“是陛下中意之人吗?”

何阁老出声,隐晦道。

要是陛下中意的“特殊”人才,内阁就没必要再讨论了。

“从能力上讲,邱禾嘉身上沾染着军方气息,行事前缜密心细,做事不讲情面,完事后干净利落,进入刑部,是很合适的。”

叶首辅不疾不徐,回答道:“我入宫时,没听陛下提起此人。”

没提过。

就是没得到陛下中意。

那再思考能力方面的问题。

但听叶首辅的介绍。

此人还可以。

“我觉得,将刑部左右侍郎,对调一下,会更合适。”

方次辅沉吟道。

对于推居刑部右侍郎的徐从治。

他是有了解的。

万历三十五年时。

他是科举进士试的主考官,点了徐从治二甲进士的身份。

以官场规矩来说,他,是徐从治的座师。

不过。

这并不是在徇私。

徐从治历官济南知府、兖东副使、山东巡抚,因被推荐为治行卓异者升官。

同样优秀。

且出身进士。

身上也没有军方的“草莽气”。

没理由在官位上,比邱禾嘉低一头。

“君美,你的想法呢?”

上一篇: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